施工升降機籠型電纜易損原因及改進方法
原因分析
(1)從電纜損壞的程度來看,往往是垂直懸掛的未端部分(下面)損壞嚴重,而承受最大重量的地方(上面)反而沒有受損,故可排除是自重原因造成電纜損傷。
(2)當產品出廠時,電纜已呈螺旋狀盤繞在圓形籠中,盤繞的圈數基本上有40多圈,象一個彈簧。也就是說整個電纜自身已以某個方向扭轉了40多轉,但此時的扭轉力是均勻分布的,故不會對電纜造成損害。當電纜兩端固定后,螺旋狀盤繞的電纜隨著吊籠上升被拉直時扭轉力因電纜的垂直懸掛而不均勻分布在整個電纜上,上面部分由于電纜被自重拉直,扭轉力往下釋放傳遞而不會受損(最上面部分8~10m電纜自轉360°)。下面剛離地部分因要疊加承受上面釋放傳遞下來的扭轉力,故扭轉力最大(因為沒有離地處相當于固定點,假設將此處分斷則扭轉力會將電纜旋轉起來釋放扭力,最下面部分2~3m電纜就自轉360°),所以容易將此處電纜扭轉變形。
(3)一般地說一臺繁忙的施工升降機每天上下幾百次,日復一日,扭轉力的作用下電纜下端疲勞過度而逐漸變形。
改進方法:
(1)改變電纜的盤繞方式:由先盤入圓形電纜籠再將電纜二端固定方式改變成先將電纜二端固定后再盤入方形電纜籠方式(具體做法可利用底籠的邊角)。安裝電纜的方法是先將電纜完全放松,再將電纜兩端固定,這樣當吊籠上升將電纜完全拉直時電纜基本上無自扭轉情況。隨著吊籠的下降電纜被盤入方形電纜籠,當以某個方向(假設順時針)盤入一定數量的電纜后電纜的扭轉力會達到一定的程度,電纜盤旋的方向就會發生改變——變成逆時針,再盤時電纜的扭轉力開始釋放。當逆時針方向盤入的電纜也達到一定的數量后,電纜的反方向的扭轉力又達到一定的程度,則電纜盤旋的方向又會發生改變——變回順時針,再盤時電纜的扭轉力叉開始釋放,電纜的盤旋方向和扭轉力呈交替變化。從實踐來看,百米高度的施工升降機會發生兩個來回的改變。之所以將圓形電纜籠改成方形,是因為圓形籠當電纜的扭轉力達到一定程度后不容易使電纜的盤旋方向發生改變,而方形可利用90°轉角處的阻擋將電纜反向,這樣整根電纜的扭轉力隨電纜的盤入時而產生時而又消失。從理論上講當整個電纜拉直時就沒有扭轉力,故不會對電纜造成損壞了。
(2)對電纜本身作一些改進。雖然上述的盤繞方式使電纜的扭轉力在整個過程中不至于太大,但扭轉力的存在,仍會使電纜發生變形(只要是靠電纜本身盤成圈而不是滑車方式,則扭轉力不能消除)。故需對電纜本身作一些設計上的改進。具體做法是:①將電纜內的墊充麻繩取消,這樣在制作電纜的外皮護層時可將橡膠鑲嵌入各芯線的縫隙中。當電纜承受扭轉力時,各芯線不致發生移位而造成電纜變形。②將橡膠外皮護層加厚增加彈性,這樣可保證在整根電纜承受較大的扭轉力時不致于發生變形。③在電纜中心加入帶護層的航空鋼絲,這樣可加強整根電纜的強度。
篇2:施工升降機使用:安全交底書
工程名稱江山三友8#、10#廠房遷建工程施工單位浙江江鑫建設有限公司施工地點江山市經濟開發區經三路裝拆單位浙江江鑫建設有限公司型號SSDB100物料提升機安裝高度27米1、施工升降機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安全技術培訓,取得操作證,方可獨立操作。2、卷揚機應安裝在平整堅實的基礎上,機身和地錨必須牢固。3、每日作業前,應檢查鋼絲繩、離合器、制動器、保險齒輪、傳動機構和安全保險裝置等,確認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準操作。發現安全保險裝置失效時,應立即停機修復。作業中不得隨意使用極限限位裝置。鋼絲繩變形或斷絲、斷股超過規定的,必須按規定及時更換。4、鋼絲繩卷筒必須設置防鋼絲繩滑脫的保險裝置。5、物料在吊籠里應均勻分布,不得超過吊籠。散料應裝箱或裝籠,嚴禁超載使用。6、嚴禁人員攀登,在升降機上升過程中嚴禁打開籠門;嚴禁觸動籠內任何電器、限位裝置和設施。7、高架作業時應使用通訊裝置聯系。各樓層間應設樓層召喚器和安全防護門,信號不清不得開機。作業中無論任何人發出緊急停車信號,應立即執行。8、操作中或吊籠尚懸空吊掛時,操作工不得離開操作室。9、當升降機上升未到達指定樓層并停穩時,嚴禁任何人打開樓層安全防護門或將身體任何部位伸入架體內。吊籠安全門未關好、人未走出吊籠或安全防護門未關好時,不得升降吊籠。10、架體附近作業的人員,身體不得貼近架體,應隨時注意吊籠運行的情況;物料、工具不得伸入架體內。11、閉合電源前或作業中突然停電時,應將所有開關扳回零位。在重新恢復作業前,應再確認升降機動作正常后方可繼續使用。12、升降機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不得擅自使用未經驗收或不符合要求的升降機。13、做好日常維護保養工作。安裝單位簽字(章):年月日使用單位簽字(章):操作工簽字:年月日
篇3:施工升降機安全技術交底
(1)施工企業必須建立健全施工升降機的各類管理制度,落實專職機構和專職管理人員,明確各級安全使用的管理責任制。
(2)駕駛升降機的司機應經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培訓合格的專職人員,嚴禁無證操作。
(3)司機應做好日常檢查工作,即在電梯每班首次運行時,應分別作空載和滿載試運行,將梯籠升高離地面0.5m處停車,檢查制動器的靈敏性和可靠性,確認正常后方可投入使用。
(4)建立和執行定期檢查和維修保養制度,每周或每旬對升降機進行全面檢查,對查出的隱患按“三定”原則落實整改。整改后須經有關人員復查確認符合安全要求后,方能使用。
(5)梯籠乘人、載物時,應盡量使荷載均勻分布,嚴禁超載使用。
(6)升降機運行至最上層和最下層時,嚴禁以碰撞上、下限位開關實現停車。
(7)司機因故離開吊籠及下班時,應將吊籠降至地面,切斷總電源并鎖上電箱門,以防止其他無證人員擅自開動吊籠。
(8)風力達6級以上,應停止使用升降機,并將吊籠降至地面。
(9)各停靠層的運料通道兩側必須有良好的防護。樓層門應處于常閉狀態,其高度應符合規范要求,任何人不得擅自打開或將頭伸出門外,當樓層門未關閉時,司機不得開動電梯。
(10)確保通訊裝置的完好,司機應當在確認信號后方能開動升降機。作業中無論任何人在任何樓層發出緊急停車信號,司機都應當立即執行。
(11)升降機應按規定單獨安裝接地保護和避雷裝置。
(12)嚴禁在升降機運行狀態下進行維修保養工作。若需維修,必須切斷電源并在醒目處掛上“有人檢修,禁止合閘”的標志牌,并有專人監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