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環境監測方案范本
為了確保放射源周圍環境的安全,了解放射源擬用位置周圍環境的輻射現狀,特制訂本計劃。
一、委托山西省輻射環境監督站承擔放射源擬用位置周圍環境輻射劑量的監測。
二、對于放射源周圍輻射環境背景值監測,按GB/T14583《環境地表γ劑量率測定規范》進行,對于放射源安裝后周圍輻射環境的監測,按HJ/T61-20**《輻射環境監測技術規范》進行。監測數據認真記錄,妥善保存,并報環境保護主管部門。
三、檢測內容:放射源運行期間,監測的內容主要是周圍環境γ輻射劑量率的監測。
四、監測頻次:
1、放射源正常運行時,每年進行兩次監測,數據存檔備案;
2、放射源進行維修前后,應分別進行一次監測;
3、事故發生后,在事故處理前后對其周圍環境分別進行一次監測;
4、放射源退役時,應進行一次退役監測。
五、監測點的位置:
1、放射源正常運行和維修前后的監測點位置為:鉛罐表面、距源罐表面1米處;
2、發生事故時監測點的位置為:可能受到放射性污染的區域。
3、放射源退役時的監測點位置為:鉛罐表面、距源罐表面1米處、過去安裝或存放場所。
篇2:輻射環境監測個人劑量監測制度
為加強輻射源的安全使用,保障人體健康,保護環境,特制定本監測計劃和方案。具體內容如下:
一、輻射環境監測
1.組織實施:輻射環境監測由輻射安全與防護領導小組組織人員(至少兩名人員)實施。
2.監測項目:工作場所空氣吸收劑量率。
3.監測頻次:每月使用監測儀器對放射源工作場所進行監測。每年委托資質單位進行年度輻射安全與防護評估監測。
4.監測點位:按照國家監測標準規范要求進行監測布點。
5.監測記錄分析:對照國家標準對監測結果進行評價,若發現異常的,應調查原因,存在安全隱患的應報告領導小組,及時整改。
6.監測記錄存檔要求:自行監測結果應留存備查。年度評估監測應保存5年。
二、個人劑量監測
1.輻射工作人員必須配備個人劑量計。
2.個人劑量計按規定定期送檢。
3.建立并保存工作人員個人劑量監測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