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物業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物業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2024-07-22 閱讀 2781

1目的

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國家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防止員工在生產過程中出現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的發生,維護正常的生產秩序。

2適用范圍

本公司生產與活動中的安全管理。

3職責

3.1公司安全主任負責安全工作的監督、檢查、培訓、考核。

3.2各部門經理(主任)負責本部門安全生產的日常管理工作。

4管理制度

4.1電工

4.1.1電工工作前,應穿戴絕緣防護用品,仔細檢查各種工具,保證使用的工具絕緣性能良好。

4.1.2絕緣手套使用前,必須進行仔細檢查和空氣試驗,如發現有裂紋或漏氣,不得使用。

4.1.3絕緣鞋不準裸足穿用。

4.1.4在作業場所檢修低壓線路和設備時必須停電進行。總閘必須掛有"有人工作,禁止合閘"的標志牌,或者拆除熔斷絲,以防止誤合閘。

4.1.5各供電回路的操作開關,要有清楚明顯的標志牌。停電時,先停負荷開關,后停隔離開關(即先用電點后供電點);送電時,先送隔離開關,后送負荷開關(即先供電點后用電點)。

4.1.6盡可能不要帶電作業。如必須帶電工作時,應遵守帶電作業的有關規定,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如要有專人監護等)。

4.1.7在帶電檢修或操作電氣設備時,不準用濕手或帶油、濕手套觸摸電氣設備。

4.1.8在危險的場所或者危險的情況下,嚴禁帶電作業。

4.1.9嚴禁在倒閘操作和事故處理過程中交接班。若交接班過程中有事故發生,應停止交接。由交班人員負責處理事故,接班人員協助。

4.1.10電工必須熟練掌握觸電急救和人工呼吸的方法,以備急用。

4.1.11如發現有人觸電,將觸電者脫離電源。如來不及切斷電源且為低壓時應用干燥的不導電物體,將觸電者脫離電源。如為高壓,則必須想盡一切辦法切斷電源。然后對觸電者及時采用人工呼吸法進行急救,同時盡快和醫院聯系。

4.2電梯工

4.2.1機房設備的維修保養,必須特別注意安全。維修保養時一般必須切斷電源,特殊情況下不能拉開電源時,應有足夠的安全措施并小心謹慎地工作,以免觸電或卷入引繩輪等造成人身傷亡和設備事故。

4.2.2機房內禁止帶入火種,嚴禁在機房或電梯轎箱內吸煙。機房內消防器材應齊備良好。

4.2.3客梯因檢修或保養需停機時,必須確認轎廂內無乘客后,方可停機。

4.2.4在保養、維修中必須注意工作的協調和配合。有人協同工作時,行機停機都必須揚聲,到對方的答應后方可操作。

4.2.5在轎廂做檢修、保養工作時,除了判別故障和調試需要外,禁止快車。

4.2.6下井底作業時,禁止閉廳(廳站留有人監視時例外),廳門口必須擺設告示牌,防止無關人員靠近。

5.2.7在井底作業時,首先開亮井底燈,按下井底安全掣,若上方有人時必須佩戴安全帽。

5.2.8進入井道,井底作業時間,估計超過一小時者,必須嚴格執行井道、井底作業指令規定。

5.2.9進出廳門或維修保養廳門時,只許用工具墊門腳,嚴禁掛門纜仔,防止門纜仔放不正造成事故。

5.2.10維修、保養工作完工時,必須認真清理現場,清點工具和物品,切忌遺留。

5.2.11機房、井道因工作需要進行動火外業時,必須遵守大廈動火作業規定,指定專人操作和監視,事后清理火種,嚴防火災事故發生。

5.2.12嚴防水滲入機房或電梯。如電梯有水滲入應立即停止使用,以免發生觸電事故,并立即采取相應措施。

5.2.13維修、保養、正常停用等任何停梯應在一樓掛告示牌。

5.3焊工

5.3.1焊工(含電焊、氣焊,下同)工作前,必須穿戴好工作服和防護用品,不準裸露身體,以防止燙傷和觸電。

5.3.2焊工進行焊接作業前,應仔細檢查各種工具,如電焊鉗握把與電纜的聯接是否牢固、可靠,焊把線皮是否有破損,確認一切正常后才能施焊。

5.3.3焊接前,還應檢查工作場地周圍有無易燃、易爆物,應清除或隔離后才能進行焊接。必要時還應配備滅火器等相應的消防器具及有專人監護。

5.3.4地線連接必須符合安全技術要求,不得將地線隨便捆綁或纏繞在被焊工件上。

5.3.5開啟電焊機前,應檢查電焊地線是否與工件或其他導體連接,以防短路或觸電。

5.3.6是焊機需改變觸點導板、二次線或對電焊機進行檢查時,都必須切斷電源后再進行。

5.3.7焊接時,應戴好防護面罩,不得用手或其他物件遮眼,以防弧光傷眼。

5.3.8在通風不良的條件下進行焊接時,除采取措施防止觸電外,還應采取用排風扇排風等措施,保證通風良好,并有專人在外監護。

5.3.9焊接時如采用行燈照明,一般情況下,應采用24伏的行燈。

5.3.10凡在壓力或裝易燃、易爆、有毒物質的管道、容器,嚴禁焊接作業。如果必須施焊,應先排空管道、容器內的壓力,徹底清洗易燃、易爆、有毒物質,經有關部門檢查測試,確認達到安全要求后,再將所有孔、蓋敞開,方可施焊。

5.3.11焊接用電纜線接頭處必須接觸良好,綁扎牢固,做到焊接時接頭處"不冒煙"。

5.3.12焊接電纜的截面積應根據焊接電流和所露電纜長度選用,防止電纜超載過熱而引起膠皮損壞、燃燒,造成事故。

5.3.13焊工敲焊縫藥皮時,必須戴好防護眼鏡,防止焊渣濺傷眼。

5.3.14停放在露天的電焊設備,必須有防雨設施,下雨天禁止進行焊接作業。

5.3.15氣割大型工件時,應將工件放穩、墊牢,防止滾動、翻倒。

5.3.16焊炬、割炬等發生回火時,應立即關閉氧氣調節手槍,再關團乙炔調節手槍,待回火熄滅后,再打開氧氣調節手槍,吹除焊炬或割炬里的煙灰,再重新點火,以防止槍管窩火。

5.3.17氧一乙炔膠管與膠管接頭處,氧一乙炔膠管與氧一乙炔表接頭處,膠管與割炬、焊炬接頭處,均不得漏氣,以防引起火災和爆炸。

5.3.18生產現場的焊接地點與氧氣、乙炔瓶,液化氣瓶存放地點的距離應不小于10米。

5.3.19暫停氣焊工作或下班時,嚴禁將焊炬、割炬放在容器或管道內,防止焊炬、割炬漏氣造成火災或爆炸事故。

5.3.20電、氣焊工作結束或離開現場前,應檢查工作場所有無火源隱患,并關閉電焊機或氧和一乙炔瓶閥。

5.4高空作業

5.4.1凡在離地面兩米以上進行的作業,都屬于高空作業。所有高空作業者,不論什么工種,進行作業的時間、地點,也不論專業或臨時的,均應執行本制度。

5.4.2從事高空作業的工人,必須進行身體檢查。凡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癥及其他不適宜高空作業的人,一律不準從事高空作業。

5.4.3凡遇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停止露天高空作業:

a.閃電、打雷、暴雨;

b.鋼管上雨水未干;

c.高空作業可能發生危險的其他情況。

當上述情況過后,必須經公司安全主任和有關技術人員檢查各種作業設備,確認無問題后,才能恢復作業。

5.4.4高空作業現場,應劃出危險禁區,設置明顯標志,嚴禁無關人員進入。

5.4.5凡經常進行高空作業的工作,應配備工具袋。高空作業使用的小型工具,均應裝入工具袋內,不準在鋼管上或腳手架上亂放工具。

5.4.6登高作業前,應仔細檢查登高工具和安全用具,如安全帽、安全帶、梯子、跳板、腳手架等,如有不符合要求的應立即改進或拒絕登高作業。

5.4.7所有高空作業人員,不準穿硬底鞋,一律使用安全帶。安全帶一般應高掛低用,即將安全帶繩端的鉤子掛在高的地方,而人在較低處進行作業。

5.4.8電焊工在兩米以上高空焊接時,必須找適當位置掛好安全帶。確實無處掛安全帶,又無其他方法解決掛安全帶時,則應做好其他防護措施,確保安全操作。

5.4.9進行高空焊接必須先將下方的易燃、易爆物品移至安全地帶,還要采取措施,確保割下的金屬或火花不致傷人或引起火災等事故。

5.4.10電焊工所用焊條,應裝在焊條桶內,隨用隨取。用剩的焊條頭,應裝在鐵盒內或找適當地方放好,待工作完畢一同帶下。

5.4.11高空作業人員不準從高空往地面拋擲物件,也不準從地面往高空拋物件,應使用繩索、吊籃、高架車或吊車等傳遞物件。

5.4.12特殊情況下,如果必須從高空往地面擲物件時,地面應有人看管,以確保不傷害他人和損壞設備。

5.4.13高空作業所用小型機具(如葫蘆、千斤頂等)應找適當位置放好,并用繩索、鉛絲捆綁牢。

5.4.14站在跳板上工作時,不應站在跳板的端頭。同一跳板上站立作業人

員不能超過2人。

5.4.15應盡量避免上、下層同時進行作業。如無法避免時,上下層之間必須設專用防護棚或其他隔離設施,上層不準堆放工具和物件。否則,應保證工人不在同一垂直線的下方進行工作。

5.4.16高空作業區的沿口、洞孔處,應設置護攔和標志,以防失足踏空。

5.4.17高空作業區的下方地面,嚴禁堆放腳手架、跳板或其他雜物。地面人員應禁止在高空作業區的正下方停留或通行。

5.4.18嚴禁在高空作業時嬉戲打鬧,嚴禁在高空作業區睡覺。

5.5車輛駕駛

5.5.1嚴禁無證人員駕駛各種車輛,駕駛咒不得將車輛交給無證人員駕駛。

5.5.2開車前,駕駛員必須仔細檢查剎車、制動器、喇叭、前、后燈,轉向系統等是否良好,不符要求時應立即修理。嚴禁駕駛安全設備不全或機件失靈的車輛。

5.5.3駕駛員身體不適,不能保證安全行車時,不得擔任駕駛工作。

5.5.4駕駛員在行車時,必須集中精力,嚴格遵守交通規則,確保交通安全。

5.5.5駕駛員行畫應遵守下列規定:

a.嚴禁酒后開車;

b.嚴禁超速行駛;

c.嚴禁超載行駛;

d.如超車過程中與對面來車有可能會車時,不得超車;

e.不準超越正在超車的車輛;

f.不準穿拖鞋駕駛車輛;

g.駕駛車輛時不準吸煙、飲食、與人閑談或其他妨礙安全行車的行為。

5.5.6汽車倒車、調頭時,應注意形及四周情況,并用喇叭或手勢使周圍的車輛、行人避讓。

5.5.7在施工現場駕駛車輛時,要低速慢行,隨時注意上空及道旁的物件、行人。

5.5.8車輛沒有停穩前,不準打開車門和上、下人。開車門要注意周圍情況,不得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

5.5.9人貨車載重行車時,要注意防止急剎車、急轉彎。

5.5.10隨車攜帶的消防滅火器要確保完好有效,有破損或故障要及時配換修理。

5.5.11停泊車輛應安全牢靠。為防止偷盜要上安全鎖或啟用防盜報警器。鎖閉車門窗。司機返回停車場取車,應仔細留意車輛情況有無遭意外損傷。

5.6辦公室

5.6.1保持辦公室門窗完好,破損要通知有關部門及時配換,以防止偷盜、雨浸等不安全情況發生。

5.6.2辦公室應通風、照明度好,地板應平整,翹起或破損地磚要及時修補。

5.6.3辦公室的電腦、電氣設備等,未經培訓的人員不準使用,以避免觸電和損壞。

5.6.4辦公室所有電氣設備的修理和更換,必須由持證電工擔任,其他人員不得隨意修理和更換。

5.6.5禁止將幾個電器插頭插入同一個插座內,以防插座超負荷引起火災。電纜也不宜埋設在地毯下面,以免電纜線殘舊或損壞也不易發現。

5.6.6下班后,必須將辦公室所有電源切斷,并關好門窗。

5.6.7存有重要資料(檔案、賬冊等)、保險柜等設有技防裝置的辦公室,下班后應將技防裝置設定在工作狀態。

5.6.8規定禁止吸煙的辦公場地,應嚴格執行不得在室內吸煙的規定,并對違者執罰。

5.6.9辦公室內的所有消防設備設施應保證完好有效,有破損或故障要通知有關部門及時配換修理。

5.6.10節、假日和晚上時間原則上不準進入辦公室。如因工作需要,應征得領導同意并通知值班人員方可進入。

5.6.11如發生火災時,應盡快報警,同時疏散辦公室人員并積極控制和撲滅火災。

5.6.12一旦發生地震時,在高層樓房工作的人員,應盡快從太平門走下樓梯,不要乘電梯。

5.7食堂

5.1食堂工作人員必須經過衛生防疫站鑒定,確定無傳染病,并取得"健康證"后,方可上崗工作。

5.2食堂采購不得購買腐爛、變質的生、熟食品,每天剩余飯菜必須妥善處理,旦變質,不得再供員工食用。

5.3食堂飯菜內不得有蠅尸、鼠屎和酸、臭、異味。

5.4食堂噴灑消毒藥液的時間最好在晚飯后,次日再重新高溫消毒餐具一次。

5.5食堂使用的液化氣鋼瓶,必須與火源、爐灶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液化氣鋼瓶使用或貯存時,必須固定牢靠或放置于鋼架內,不可任意散放。每次用氣后必須及時關閉總閥。搬運時應旋好安全帽。

5.6食堂內所有電氣設備的修理和更換,必須由持證電工擔任,其他人員不得隨意修理和更換。

5.7臨下班前應對食堂內外的安全做好巡視檢查,關閉照明、風扇,關閉石油氣總閥,切斷電炊具、電廚具的電源。下班時關好門窗。

5.8食堂內的所有消防設備設施應保證完好有效,有破損或故障要通知有關部門及時配換修理。

6引用文件

6.1《安全生產與勞動保護實用大全》

篇2:安全生產標準以及規章制度

一、安全生產標準化

現代化工業生產高速發展,安全問題日益突出。由于大量使用電器設備和大功率設備,以用采用高溫、高壓的生產工藝,或在惡劣的環境條件下進行生產,而且由于在空中、海上、地面以及地下采用大流通量、高速的交通工具進行人流、物流的運送,因此極易發生觸電、火災、爆炸、沉船、撞車和墜機等惡性事故。近年來,全世界每年發生的工業、交通事故不下5千萬起,由此引起的直接經濟損失相當于世界各國國民經濟總產值的5%。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設在印度博帕爾的農藥廠所發生的工業有毒氣體泄漏事件造成巨大損失,一位印度專家說,這次災難相當于印度在和平時期遭受的一次戰爭規模打擊。我國由于安全生產問題造成的惡性事故也非常讓人擔憂。目前,世界各國均十分重視安全問題,十分重視安全標準化工作。

所謂安全標準,就是以保護人和物的安全為目的所制定的標準。安全標準包括安全色、安全標志、各類勞動保護用品的性能與質量要求,以及試驗方法、安全生產管理等關于安全的規定。各類崗位的安全規程、有關安全生產的規定都屬于安全標準中的管理標準,是安全標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安全標準在世界各國基本上都是強制性執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簡稱《標準化法》)規定:“保障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的標準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強制執行的標準是強制性標準,其他標準是推薦性標準。”“省、自治區、直轄市標準化行政管理部門制定的工業產品的安全、衛生要求的地方標準,在本行政區域內是強制性標準。”“制定標準應當有利于保障安全和人民的身體健康,保護消費者的利益……”《標準化法》又對涉及安全的標準的實施做出規定:“強制性標準必須執行。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產品禁止生產、銷售和進口。”由此可見,《標準化法》對安全標準給予了相當高的法律地位。

對于安全標準的實施,世界各國通常由政府授權給標準化管理機構或其他權威機構進行監督。在實行產品合格認證制的國家中,還規定涉及安全的產品,包括勞動保護、個人用品、玩具、鍋爐和壓力容器、電氣設備、家用電器,必須進行安全檢驗,并只有獲得有關部門頒發的安全認證標志后才允許在市場上出售。

二、安全管理制度

1.基本概念

企業安全生產領域的職業安全管理制度是指廠礦企業為了切實貫徹《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礦山安全法》等法律法規而有效地保護勞動者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安全、健康而制定了各種規章制度。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因企業的類型不同、生產的產品不同、危險程度不同有多種類型,但其內容苦基本上是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生產、經營行政管理制度;另一方面是生產、經營技術管理制度。

2.安全規章制度的規定

以天脊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為例,根據原化學工業部有關文件的要求,結合企業的具體生產、經營情況,企業組織有關單位的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制定出25條安全管理制度,即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教育制度;安全作業證制度;安全生產檢查制度;安全技術措施計劃管理制度;安全檢修制度;防火、防爆制度;危險物品管理制度;防止急性中毒和搶救措施辦法;新建、改建、擴建工程“三同時”規定;安全裝置與防護器具管理制度;廠內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建筑與安裝安全管理制度;科研與設計安全管理制度;各類事故管理制度;要害崗位安全管理制度;倉庫安全管理制度;液氨鐵路槽車安全管理規定;氣瓶安全管理規定;各種安全票證管理制度;生活煤氣安全技術及管理制度;發運液氨安全管理工作程序及作業標準;化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臨時用工安全管理規定;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制等。這些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使該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走上了規范化的軌道,在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安全規章制度的制定是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這個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是肯定做不好的。

3.主編單位及編制程序

以天脊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為例,主編單位由集團公司安全部門擔任,該主編單位組織有關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按照上級有關要求精神和國家《安全生產法》的規定,吸取國內外同類企業的經驗和教訓以及本企業安全生產的實際情況分工進行編寫。編寫完畢后,由主管該專業的副總工程師審核,提出修改意見,再交給編寫者修改,修改完畢后提交集團總工程師和主管副總經理審查,提出修改意見,再進一步充實完善,最后由集團公司總經理審批,以企業紅頭文件發布實施,在整個企業集團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中產生廠規、廠法的效力。

4.標準、制度與安全管理的關系

從一定意義上說,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過程就是執行安全制度、貫徹安全標準的過程,因為安全生產標準和安全管理制度是安全生產的基礎和保障。企業安全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安全標準在這個系統中具有目標性、集合性、層次性、動態性,這些性質特點決定了安全標準在安全生產管理中的系統效應。安全制度是要求勞動者或從業人員遵章守紀按一定程序辦事的規程,它具有科學性、強制性、法律性、大眾性,這些性質特點決定了安全制度在安全生產管理中的法制效應。勞動者只有遵守安全制度,才能把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推向新水平。企業有了一定的安全規章制度,又制定出一定的安全生產標準,勞動者才能在生產、經營、作業過程中有章可循,管理者才能在監督、檢查、管理過程中有法可依,而安全標準越科學、安全制度越合理,企業的勞動者操作起來越得心應手,企業的管理者執行起來越應用自如。那么,這個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就是相當高的。

篇3:安全生產三同時制度內容

“三同時”制度是指一切新建、改建、擴建的基本建設項目(工程)、技術改造項目(工程)、引進的建設項目,其職業安全衛生設施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人生產和使用。一般稱之為“三同時”制度。職業安全衛生設施是指為了防止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的發生,而采取的消除職業危害因素的設備、裝置、防護用具及其他防范技術措施的總稱,主要包括安全、衛生設施、個體防護措施和生產性輔助設施。我國《勞動法》、《礦山安全法》、《職業病防治法》和《安全生產法》等,對“三同時”制度都作了明確規定。《安全生產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以下統稱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安全設施投資應當納入建設項目概算。”

“三同時”制度從源頭上消除各類項目可能造成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的危險因素,保護職工的安全健康,保障新工程項目正常投產使用,防止事故損失,避免因安全問題引起返工或采取彌補措施造成不必要的投入。“三同時”制度的建立,是防止新工程項目帶病投產運行,確保物的本質安全的有效的法律制度。

“三同時”制度和安全衛生預評價制度結合起來實行,是貫徹“預防為主”方針的具體體現。兩者結合起來實施可使新項目做到更合理,最大限度地消除和減少潛在的危害,真正作到防患于未然。

“三同時”制度的實施要求從項目論證到設計、施工、竣工驗收都應按“三同時”的規定進行審查驗收,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建設項目在進行可行性研究論證時,必須進行職業安全衛生方面的論證,明確項目可能對職工造成危害的防范措施,并將論證結果載入可行性論證文件。

(2)設計單位在編制建設項目的初步設計文件時,應當同時編制《職業安全衛生專篇》,職業安全衛生設施的設計,必須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職業安全衛生專篇的內容主要包括:設計依據、工程概述、建設及場地布置、生產過程中職業危害因素分析、職業安全衛生設計中采用的主要防范措施、預期效果及評價等。

(3)施工單位必須按照審查批準的設計文件進行施工,不得擅自更改職業安全衛生設施的設計,并對施工質量負責。

(4)建設項目的竣工驗收必須按照國家有關建設項目職業安全衛生驗收規定進行。不符合職業安全衛生規程和行業技術規范的,不得驗收和投產使用。

(5)建設項目驗收合格,正式投入運行后,不得將職業安全衛生設施閑置不用,生產設施和職業安全衛生設施必須同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