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員工安全生產責任
(1)生產人人有責,企業的每個職工都應在自己的崗位上認真履行各自的安全職責。對本崗位的安全生產負直接責任。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及國家相關安全法律和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2)根據本單位安全生產的特點,每名職工都要提高安全生產意識,嚴細認真的做好各項工作,做到“三不傷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
(3)認真學習和遵守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嚴格遵守本崗位的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嚴格遵守勞動、操作、工藝、施工和工作紀律。按操作程序和動作標準,認真從事操作。
(4)熟悉并掌握本崗位管轄的工作(經營)場所、工藝流程、設備性能、工具使用、作業環境、工業衛生、安全技術、防護設施等。
(5)精心操作,嚴格工藝紀律,堅守崗位,不得脫崗睡崗,不得違章操作、違反勞動紀律,酒后不得上班,要做好各種記錄,記錄要詳細、準確、可靠,交接班必須交接安全生產情況。
(6)正確分析、判斷和處理各種事故苗頭,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在發生事故時,及時地如實向上級報告,按事故預案正確處理,并保護現場,做好詳細記錄。
(7)正確操作、進行維護自身工作設備,妥善保管、正確使用各種自身勞動防護用品、器具和消防器材,保持作業環境整潔,搞好文明生產。
(8)積極參加各種安全活動、崗位練兵和事故預案演練。
(9)拒絕違章作業的指令,對他人違章作業加以勸阻和制止。
篇2:員工安全生產總則
為保證安全生產,確保員工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全廠職工除遵守本崗位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外,還必須遵守下列總則:
1.認真執行國家有關勞動安全法規、規定及本廠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2.新入廠員工、調換工種的員及和臨時參加生產的人員,必須經過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術培訓,經考核安全生產合格后才能進行操作。
3.電氣、起重、焊接、壓力容器、車輛駕駛、叉車駕駛等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操作。
4、操作工必須熟悉產品性能、工藝規程,尤其要熟悉設備操作要求,會正確處理生產過程中出現的故障。
5、操作前必須按規定正確穿戴好個人的防護用品。如果有女工披肩發、長辮,則必須罩入工作帽內。進入有可能發生物體打擊的場所必須戴安全帽;有可能被傳動機械絞輾傷害的作業不準戴手套;不準穿戴圍巾、圍裙,脖子上不準佩帶裝飾品;生產作業場所不準赤膊;不準穿高跟鞋、拖鞋(除規定外)。
6、工作時應集中精力、堅守崗位,不準做與本職工工作無關的事。
7、上班前不準飲酒。
8、開動非本工種以外設備時,須經有關領導批準。操作對人體有發生傷害危險的機械設備時,應檢查安全防護裝置是否齊全可靠,否則不準進行操作。
9、不準隨意拆卸、挪動各種安全防護裝置,安全信號裝置,防護圍欄、警戒標志等。
10、檢修機械、電氣設備時,必須由機電部負責,且必須切斷電源,掛上警示牌。合閘前要仔細檢查,確認無人檢修后方準合閘。
11、操作中使用的行燈及局部照明,其電壓不得超過36V,金屬容器內和潮濕場所作業不得超過12V。
12、生產場所應保持整齊、清潔,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要堆放合理,安全通道暢通,廢料應及時清除
13、高空作業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登高用的扶梯必須堅實牢固,符合安全技術要求,并采取可靠的防滑措施。
14、非電氣作業人員嚴禁裝修電器設備和線路。
15、易燃、易爆等生產作業場所,嚴禁煙火及明火作業。
16、禁止在產生有毒有害物質作業場所內進餐、飲水,在有毒的環境下或對人體有害的環境下工作時要戴好防毒口罩或其它防護用品。
17、嚴禁攀登吊運中的物體及在吊物下通過停留堆放合理,安全通道暢通,廢料應及時清除。
18、生產作業區禁止騎自行車、摩托車。不準在運轉設備上跨越、傳遞物體和觸動危險部位。
19、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末班下班前要切斷電源,汽(氣)源,熄滅火種,清理場地,中途停電要關閉電源。
20、工房內外配置的消防器材不準挪作它用,器材周圍不得堆放其它物品妨礙取用。21、禁止在產生有毒有害物質作業場所內進餐、飲水,在有毒的環境下或對人體有害的環境下工作時要戴好防毒口罩或其它防護用品。
21.發生工傷事故、重大未遂事故及火災、爆炸事故要及時啟動應急救援預案進行搶救,立即報告部門主管或行政部、保安部,并保護好事故現場。
篇3:員工安全生產責任
1、認真學習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規和制度及安全技術知識,熟練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術,對生產場所的安全、防火做到“三懂、三會”。
2、不斷提高安全意識,豐富安全生產知識,增強自我防范能力。主動提出改進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
3、在生產崗位上必須精力集中,認真執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遵守勞動紀律,杜絕脫崗,打架斗毆或其它違反勞動紀律的現象。
4、對管理人員的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有權拒絕執行;對危及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行為,有權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
5、嚴格遵守交接班制度,若發生事故,及時排除,并保護好現場,詳細記錄,及時向上級匯報。
6、加強巡回檢查,發現事故隱患及時消除,如發現本人不能解決的事故隱患,應立即向領導反映處理。
7、對消防器材、安全設施應愛護保養,并能正確使用。
8、參加各種安全活動,積極提出有關安全生產的合理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