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雨雪天氣安全防范措施

雨雪天氣安全防范措施

2024-07-18 閱讀 2598

為了加強雨雪天氣安全管理工作,保證生產運行過程中的平穩運行,結合項目組生產實際,特制定雨雪天氣安全保證措施:

1、根據雨雪天氣的特點,及時掌握生產運行動態,嚴格按照安全生產的“五大環節”,結合天氣、道路、人員、車輛、任務情況,開展安全教育活動,及時對車輛行駛路線進行識別評價,制定安全削減措施,有針對性的做好工作,并做好生產運行過程的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2、加大對運輸車輛的維護保養,教育駕駛員認真做好例行保養工作,主管領導要組織管理人員,對運行車輛進行逐臺檢查,重點檢查車輛的關鍵部位,保證車輛的安全技術性能良好。

3、嚴格落實雨雪天氣安全生產有關管理規定,重點落實運行車輛的輔助設施,運行前主管領導組織力量進行檢查,并對駕駛員做好安全交待,堅持隊車行駛,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指定專人負責。

4、加強對雨雪天氣客運車輛的安全管理,堅持干部送車,重點做好安全交待。遇有特殊情況時,由安全組對路面情況進行勘察確認,并向主管領導匯報,采取有效的保證措施,指定專人負責帶隊,絕對保證客運車輛的安全工作。車輛在雨雪天氣夜間行車時,要教育駕駛員做到中速慢行,謹慎駕駛車輛,遇到障礙或發現路面情況時,提前減速、提前處理,做到穩中有穩。

5、特殊天氣執行任務的車輛,要堅持領導干部帶隊行駛。對參加運輸車輛必須加掛防滑鏈,對冰雪路面撒爐渣,急彎陡坡由帶車人員做好路況勘察,實施全過程的監控管理。

6、遇有急、難、險、重任務時,由安全組制定運行計劃和安全保證措施,上報領導審查,報請處主管領導批準。在方案審查批準后,車管干部要對車輛、人員情況進行摸底,對車輛進行例行保養,重點對關鍵部位進行檢查,確定落實車輛管理干部,行駛路線,運行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等方可運行。在運行過程中,由值班調度、主管領導、車管干部隨時了解和掌握車輛運行動態,并及時將掌握的車輛運行動態,及時向領導匯報,并提出運行削減措施,保證運行車輛的安全工作。

7、加強對駐外站點車輛人員的安全監控,按照車輛分布的生產區塊,利用電話對帶隊車管干部進行安全交待,采取有效安全保證措施,堅持“誰駐站、誰負責、誰帶隊、誰負責”的原則,責任到人,做到安全可靠。

8、雨雪天氣生產運行中兩級生產運行、安全管理人員,要嚴密組織,隨時掌握天氣變化情況,及時反饋生產信息,做到生產運行動態清楚。

9、在雨雪天氣運行的車輛,要教育駕駛員做到中速行駛,嚴禁高速行駛,強超搶會,防止車輛側滑、橫滑,最大限度地消除行車中的不安全因素,確保安全平穩

10、其他生產輔助單位要嚴格按照雨雪天氣的特點和《儲氣庫管理處冬季作業HSE提示》的有關要求,認真落實冬季安全生產工作,重點抓好作業現場安全管理,杜絕一切違章行為,確保冬季安全生產工作。

2013年11月1日

篇2:惡劣天氣雨雪井下作業保障措施

面對惡劣井下作業天氣環境,我公司本著“超前預防,堵住缺陷”的原則,領導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采取各種防護措施,合理安排施工,保障雨雪冰凍天氣條件下,能夠實現作業施工及施工人員的安全雙保證。

一、落實責任,完善預案。

要充分估計長時間雨(雪)天氣可能帶來次生災害的嚴重性,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做好應急準備措施。進一步落實責任,制定和完善應急預案,確保信息暢通和指揮及時。按照“三標一體化”管理體系要求,完善《應急預防措施和響應計劃》,成立了事故應急小組。

二、加強隱患排查,切實做好防范。

1、加強作業現場的安全隱患排查,加強作業機及附屬配套設備的觀測檢查,對存在安全隱患的要制定方案,落實整改到位;

2、加強對起重設備的排查,特別是對設備基礎的檢查和監測,以及設備動力系統及安全裝置完好情況的檢查等,達不到安全生產條件的必須立即停工整改;

3、加強對作業井架、作業平臺,上下梯子、配電箱的排查,支撐系統和扶手架要進行認真檢查整改加固,切不可抱有僥幸心理;

4、加強對施工臨時用電的檢查,在強降雨期間,施工現場除照明、排水和搶險用電外,其他電源必須全部切斷,防止漏電事故的發生;

5、加強對職工板房及用電設施的安全檢查,對存在安全隱患的,要立即采取措施,對不能保證人身安全的,要堅決予以更換,防止事故的發生。

三、加強安全教育、提高防災意識

加強對施工一線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大力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活動,明確強調雨(雪)季施工的安全施工注意事項,確保施工現場人員掌握安全生產要點,進一步提高作業人員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識和能力。

四、做好應急預案工作和強化值班制度

各項目部要明確搶險救災人員,落實搶險救災機械和物資,強化值班制度,切實保證信息暢通。一旦發生安全事故時,確保能夠高效、有序地開展緊急搶險救災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五、附:安全防范保障作法

(一)做好雨季“八防”工作。

1.防中暑。加強對防暑降溫知識的宣傳,制定防中暑應急預案,認真核實生產作業現場的降溫設施的完好情況,合理調配職工的作業時間,避免高溫時段室外作業。高溫時,進行室外作業要采取有效的防中暑措施,為生產施工現場和工作崗位提供足夠符合衛生標準的含鹽飲料、清涼防暑飲料等防暑降溫品,為施工現場配備防暑藥品,切實保障員工身體健康。

2.防觸電。各基層單位、項目部要對本作業區用電現場進行全面的安全檢查,

對崗位員工進行安全用電知識教育和觸電急救安全培訓。生產施工現場的各種設備、設施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滿足安全用電要求。對低壓照明設施、施工駐地、移動式探照燈、各類控制開關箱、手持電動工具等用電設備設施進行全面檢查,查出的問題要及時整改。加強現場安全監護配齊絕緣手套和絕緣鞋。嚴禁私拉亂扯、違章使用電器設備,防止發生觸電事故。

3.防工傷事故。生產作業現場要按照本質安全化要求,完善安全生產條件,做到標準安裝、標準施工、標準操作,各種機械設備安全防護裝置配備齊全。強化要害部位、關鍵生產裝置的安全監控,確保安全運行。嚴格直接作業環節的安全監督管理,認真開展作業過程的危害識別和風險評估,嚴格執行作業票證審批制度,加強工業動火、受限空間、高處作業、大型設備吊裝等直接作業環節的管理。杜絕各類違章行為,嚴肅查處違章違紀人員,確保各項管理制度落到實處,防止工傷事故。

4.防淹溺。各項目部、基層單位、要對所處環境進行風險分析,對水網、湖泊等施工作業場所和周圍環境有可能導致淹溺,危及人員和財產安全的,要制定防范措施。做好員工在崗期和非工作期間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嚴禁到非正規的游泳場所游泳。

5.防洪汛。各基層單位、項目部加強防洪防汛工作的組織領導,落實防洪汛物資配備要求,并積極與地方防汛指揮部、氣象臺聯系,及時了解氣象、汛期和水情等信息,未雨綢繆,落實防范措施。嚴格按照防汛抗災應急救援預

案要求做好預案演練工作,增強全體職工應對各種突發自然災害的能力。

6.防倒塌。各基層單位、項目部對生產、生活區域內的建筑物出現的塌陷現象進行認真核查,針對實際情況制訂整改措施,列入隱患治理計劃,及時整

改,消除事故隱患。根據施工場所環境,針對當地地形、地貌特點做好山區泥石流、山體滑坡、管溝坍塌和土方塌陷等危及人員和設備安全的危險因素,制定安全措施,確保員工和設備安全。

7.防車禍。各基層單位、項目部結合“文明交通、平安出行”活動,針對夏季高溫多雨對安全行車的影響,認真識別分析道路環境、車輛、行人和駕駛員對安全行車可能造成的風險,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安全行車措施,加強駕駛員安全行車教育,加大風險監控管理措施,狠反交通違法違規行為。要嚴格落實安全責任,加強車輛日常運行監控管理,加強車輛安全檢查(重點檢查車輛制動、轉向、燈光、輪胎等關鍵要害裝置),杜絕故障車輛上路行駛。

8.防中毒。各基層單位、項目部要加強夏季飲食衛生管理工作,食堂的飲食衛生條件要達到國家規定的衛生標準,防止發生食物中毒。加強有毒有害氣體危險場所和受限空間作業的安全管理,嚴格執行《有毒有害氣體危險場所安全管理規定》、《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進入有毒有害氣體危險場所和受限空間作業時,要認真開展危害辨識和風險分析,配備必要的檢測儀器和個體防護用具,制定相應的作業程序及安全措施,按照相關規定辦理作業許可證,嚴格按照作業程序施工。

(二)冬季安全生產六防措施

一、防工傷

為防止工傷事故的發生,各單位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要加強基層干部安全生產法規、規章制度、標準的學習,努力進步科學治理水平,杜盡違章指揮。

2、加強新工人的技術培訓工作,搞好三級安全教育,對達不到操縱標準的職員一律不許上崗操縱,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

3、堅持標準化作業,嚴格執行操縱程序何作業步驟,達到標準化操縱。

4、要堅持每周一次安全生產檢查,及時發現并消除事故隱患。

5、對作業中的特殊情況處理,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確保作業中職員不受傷害。

6、設備設施的安全保護、防護裝置必須靈敏可靠。

二、防火災

防止火災事故是各生產單位安全生產中的重點,須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加強防火安全教育,尤其是易燃易爆區域禁止煙火教育,各單位要加強動火治理,建立各級防火責任制制度。

2、認真執行防火制度,液化氣油罐區、作業區等易燃易爆區域必須嚴禁煙火,加強監護,嚴禁用汽油清洗衣物和擦洗配件。

3、消防設施及器材治理制度應健全完善,并做到齊全好用。在進冬前要全面檢查,排除消防栓井內及地面消防管線內積水,嚴防凍裂,崗位工人要對消防器材做到“三懂三能三會”。

4、要加強易燃易爆區域的安全防火監控治理。

5、加強生產生活用自然氣、液化石油氣的使用和治理,做到人走火滅。

6、嚴防電器火災發生。冬季照明線路必須符合標準要求,嚴禁設備及線路超負荷使用。

7、加強對作業場所的防火檢查,對用氣、用電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要限期整改,杜盡火災和觸電事故發生。

8、加強節假日,特別是元旦、春節期間的防火安全工作,要加強燃放爆竹的安全教育,嚴禁在要害部位四周燃放煙花爆竹,要害部位要設專人值班值宿,并保持通訊暢通。

三、防爆炸

為防止爆炸事故的發生,應采取以下措施:

1、加熱爐、鍋爐等燃氣、燃油設備在點火前必須確認進口閥門封閉程度及煙囪擋板的封閉程度。點爐前必須先進行自然透風或強制透風5分鐘以上。

2、盛過油的容器、桶等可能造成可燃氣聚積物件,在動火前必須進行徹底清洗,并嚴格履行產業動火審批制度,加強監測,確保安全。

3、重點要害部位的可燃氣體報警裝置每星期都要搞試驗,確保靈敏可靠,易燃易爆場所工作職員必須穿防靜電服、防靜電鞋上崗。

4、要加強拉運油品車輛的治理,車輛單位要加強對車輛“兩證”和“三件”的檢查和配備。

四、防凍

為落實冬防保溫工作,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1、冬季生產要嚴格執行放水和預熱生產制度。車輛等所有設備防凍放水必須做到有掛牌、有登記、有檢查,所有停用設備必須把水放凈。

2、液化氣罐解凍時嚴禁在熱氣片上烘烤,嚴防爆炸。

五、防中毒

預防中毒事故應重點做好以下幾點:

1、使用液化石油氣必須安裝在透風良好的地方,使用時必須透風。

2、作業區按要求配置氣體泄漏報警裝置,氣瓶安全附件必須齊全完好。

3、加強對下風頭板房等密閉設施的檢查,嚴防可然氣體竄進室內,避免中毒事故和火災爆炸事故發生。

六、防交通事故

為確保冬季行車安全,車隊干部和駕駛員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要廣泛開展冬季行車安全教育,并根據冬季行車特點,制定一套冬季行車的嚴格治理辦法。落實防凍、防滑、防霧、防火等具體措施,進一步進步駕駛員的冬季行車安全意識。

2、認真貫徹落實車輛的各項治理制度,做好車輛的換季保養工作,要采用符合冬季使用的潤滑油和制動液、發動機和散熱器外殼要安裝防冷保溫罩,尤其是剎車系統、轉向系統、燈光系統必須完好可靠,確保車輛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況。

3、教育司機遵守交通規則和職業道德,嚴禁酒后開車、無照駕駛、疲憊駕駛、不“強超搶會”,禮讓“三先”確保行車安全。

4、汽車通過結冰的河流、溝渠時,應下車仔細檢查冰層的厚度和強度,在確認盡對安全的情況下方可通行。

5、在冰雪路面上行駛一定要控制好車速,不準高速行車,不準急打方向,不準使用緊急剎車,不準急加、急收油門。

篇3:雨雪冰凍災害傳染病預防控制技術方案

天氣寒冷和陰雨連綿是容易引起傳染病流行的自然因素,人員密集和流動大是引起傳染病流行的社會因素。2003年的春節,SARS的暴發提醒我們,在春節不能放松傳染病的防治。冬季容易發生的傳染病有呼吸道傳染病(流感、SARS、禽流感等)和腸道傳染病(如諾如、輪狀病毒等引起的感染性腹瀉)。為此,特制定本指引,供參考利用。一、家庭寒冷天氣預防傳染病的指引1.養成良好的個人生活習慣,不要過勞過累。保持正常、合理的生活規律,積極鍛煉身體,不吸煙,不酗酒,保證充分休息,增強身體抵抗力。養成均衡飲食習慣,多吃水果、蔬菜等綠色食品。2.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飯前便后要洗手。勤洗澡,勤換洗衣服被子。打噴嚏或咳嗽時,要用手絹或紙巾掩口鼻。3.注意飲食衛生。食物要煮熟熱透。4.注意保暖,根據天氣變化添衣保暖。5.室內要經常通風換氣。注意預防一氧化碳中毒。6.建議及時接種流感、肺炎等疫苗。7.減少到人多擁擠公共場所。8.出現感冒發熱或嘔吐腹瀉等呼吸道或胃腸道癥狀,要盡早到醫院就診。9.清理病人嘔吐物及糞便時須戴上口罩和手套,事后須再洗手。被患者嘔吐物和糞便污染的被服、地板等物體表面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清洗和噴灑(拖地、擦洗)。清潔用具也需用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配制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可用84消毒液按原液與清水按1:30的比例或1公斤水加泡騰片3片。二、針對公共場所(滯留場所或臨時安置點等)的寒冷天氣預防傳染病的指引1.根據滯留場所和安置點人數決定設立臨時醫療點。醫療點要規范門診日志,完善診病登記。醫療點要指定專門的人負責疾病監測和傳染病報告。2.必要時建立健康巡查制度。發現傳染病疑似病人要及早送醫院隔離治療。發現有聚集性嘔吐、腹瀉或發熱等癥狀病人時,應及時報告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3.降低人員密度。根據滯留場所的容量,估算收留人數。疏散人員,降低人員密度。4.加強健康宣傳教育。通過派發宣傳資料或廣播、電視等形式廣泛進行開展健康宣傳教育活動,提高群眾的自我防病意識。教育群眾不要隨地吐痰,痰應用紙巾裹好后放入有蓋垃圾桶內。不亂扔垃圾。不能隨地大小便。5.提供安全飲水。6.加強食品衛生監督管理。尤其是臨時提供食品的供應點。7.提供足夠數量的廁所,并加強廁所衛生管理,定期保潔和清掃。設置洗手設施,預備洗手液及抹手紙巾或干手機供洗手之用。8.提供加蓋的垃圾桶,并定期清理垃圾。有嘔吐物必須及時清理消毒。9.做好通風換氣,預防呼吸道傳染病。人員密集的場所特別要保證空氣流通。10.做好心理輔導。三、針對醫院的寒冷天氣預防傳染病的指引1.保證醫院的正常運轉。尤其是門診、急診、呼吸科、外科、防保科等重點科室。保證傳染病網絡報告系統的正常運轉。2.規范預檢分診工作。重點做好發熱門診的分診工作,尤其是在流感病人數量急劇增加的時候。3.遇到如下異常情況及早報告給轄區疾控中心:(1)符合傳染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范疇;(2)死亡人數高于平時;(3)肺炎病人、發熱病人、腹瀉病人、嘔吐等病人高于平時;(4)出現聚集性發熱、腹瀉、嘔吐、肺炎病人;(5)其它臨床醫生認為是異常情況。4.做好院內感染控制工作,加強醫院消毒,加強病房通風管理。四、針對家庭的防治凍傷指引(一)認識凍傷凍傷是由于身體受到低溫或嚴寒而導致的一種傷害。凍傷會導致受傷部位感覺遲鈍和表皮色素缺失。凍傷常常發生在鼻子、耳朵、面頰、下顎、手指或者腳趾。凍傷會對身體產生持久的傷害,嚴重的會導致截肢。凍傷的發生幾率隨著身體血液循環的降低而增高,或者人們在低溫環境中沒有足夠衣物保暖。身體任一部位的皮膚發紅或者疼痛,處于寒冷的環境或者未保護暴露于寒冷中的皮膚--凍傷可能就開始了。以下任何癥狀可能指示受到凍傷:1.皮膚呈白色或者灰黃色;2.皮膚感覺異常堅硬或者呈蠟樣;3.麻木感。4.凍傷患者通常對凍傷的發生沒有察覺,直到受凍的組織感覺麻木才意識到。(二)如何處理凍傷如果你察覺到有凍傷的癥狀,請尋求醫生治療。因為凍傷和低體溫癥都是由于暴露于低溫引起的,首先確認患者是否有低體溫癥狀,如果有的話要求預先記錄。低體溫癥是一種嚴重的醫學癥狀,需要緊急醫療救護。如果凍傷患者沒有低體溫癥狀或者不能夠立刻開始醫療救治,按照一下程序處理:1.立刻進入溫暖的室內;2.除非必需,請不要用凍傷的腳或者腳趾走路,這樣會加重凍傷對身體的損害;3.將受凍傷的部位浸入到溫而不燙的水中(水溫以能夠讓健康部位的皮膚感覺舒適為準);4.或者用身體的體溫來溫暖受凍傷部位,比如用腋窩來溫暖凍傷的手指;5.不要使用雪或者通過按摩來摩擦凍傷部位,這樣會加重損害;6.不要使用熱的墊子、熱的燈或者熱的爐子、壁爐、取暖器。凍傷的部位通常感覺麻痹很容易被燙傷。以上的過程不能替代正確的醫療救治。低體溫癥是一種醫學急癥,凍傷應當讓衛生保健醫師來評估其傷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