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藥相關管理制度范例
安全用藥是一個動態過程,包括藥品的采購、儲存、保管、調配、使用等一系列環節。為加強藥品管理,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醫院管理年服務理念,促進臨床合理用藥,避免藥源性疾病的發生,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根據《藥品管理法》、《醫療機構藥事管理暫行規定》等有關法律、法規,特制訂我院安全用藥管理制度。
1.科學、規范我院藥事管理工作。藥事工作是醫療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將醫、藥、護三個方面有機的結合起來,建立醫師—藥師—護士、藥庫—藥房—病區的立方體空間體系,建立藥劑科與醫務科、護理部等管理部門的溝通機制,制定包括藥品采購、儲存保管、調配及使用等每一個環節的相關管理制度。全面保證用藥安全。
2.執行《藥品采購管理制度》和《新藥采用管理制度》,執行“新藥遴選程序”,堅持“質量第一,按需進貨,擇優采購”的原則,確保藥品質量和購進的合法性。
3.執行《藥品儲存、保管管理制度》、《效期藥品管理制度》、《高危藥品管理制度》、《相似藥品管理制度》等,遵守藥品儲存管理規范,執行各項工作程序,按照藥品性能,對藥品實行分區、分類管理。對高危藥品做好醒目標示,避免差錯事故的發生。根據藥品儲存條件的要求,將藥品分別存放于常溫環境(0~30℃)、陰涼環境(≦20℃)、冷柜(2~10℃)中,并保持相對溫度達標。
4.嚴格執行《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管理制度》,按照有關規定購進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保持合理庫存。入庫驗收必須貨到即驗,至少雙人開箱,清點驗收到最小包裝,驗收記錄雙人簽字。藥庫、藥房要做到“五專”。
5.醫師要嚴格按照《處方管理辦法》的要求,根據醫療、預防、保健需要,按照診療規范、藥品說明書中的藥品適應癥、藥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應和請注意事項等開具處方。并使用級藥品通用名稱和復方制劑藥品名稱。按照衛生部制定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臨床應用指導原則,開具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處方。
6.醫師必須尊重患者對應用藥物進行預防、診斷和治療的知情權。醫務人員發現可能與用藥有關的嚴重不良反應,在做好觀察記錄的同時,必須按規定及時上報。
7.藥師必須嚴格執行各項操作規程和《處方管理制度》,認真審查和核對,必須做到“四查十對”,確保發現藥品的準確、無誤。并進行安全用藥指導。
8.按照《藥師對違反治療原則的處方或醫囑拒絕調配的制度》,對有配伍禁忌、超劑量等嚴重不合理處方,應拒絕調配,以保證藥品安全。
9.藥師應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藥學知識和藥品信息,承接醫師、護士、患者及公眾對藥物治療和合理用藥的咨詢服務。執行《用藥咨詢制度》。
10.為保證患者用藥安全,藥品一經發出,除醫方責任外,不得退換。
11.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藥學保健工作模式,開展以合理用藥為核心的臨床藥學工作,臨床藥師要深入臨床科室,積極參加查房、會診和病例討論等工作,合理用藥,提高用藥水平,確保病人用藥安全有效。
12.加強護士執行醫囑時的管理,嚴格執行醫囑,執行《輸注藥物安全管理制度》及相關規程,保證用藥安全。
13.所有醫務人員均有責任監測和報告藥品不良反應/事件。根據《重點藥物觀察制度》、《用藥后觀察制度》、《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和報告制度》及有關程序,對臨床所使用的藥品進行不良反應監測。一經發現藥品不良反應/事件的,要執行《藥品不良反應/事件處理程序》,立即逐級報告,并進行詳細記錄、調查,按要求填寫報告表。同時開展醫療救護、將藥害降到最低。
14.各藥庫、藥房藥品安全管理責任人及其負責人;各病房用藥安全責任人為科主任及護士長。
篇2:基地統防統治安全用藥管理制度
根據《農藥管理條例》,《山東省農藥管理規定》以及市縣農藥使用管理的相關規定和辦法,按照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的要求,根據基地實際種植情況,特制定《基地安全用藥管理制度》?;厮蟹N植戶必須嚴格遵守本制度的相關規定,規范蔬菜基地的農藥使用。
第一條、本制度所指農藥包括用于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危害農業的病、蟲、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的調解植物、昆蟲生長的化學合成或者來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質的一種物質或者幾種物質的混合物及其制劑。
第二條、基地辦公室為基地農藥使用的監督管理工作部門,負責本制度的實施。
第三條、種植使用的農藥必須條例本制度的規定,嚴禁使用違禁藥物;施用過高毒、高殘留農藥的田塊在農藥殘效期內不得用于種植蔬菜。不得使用國家禁止在蔬菜水果上使用的高毒高殘留的農藥品種。
第四條、基地設立專用農藥倉庫,指定農藥管理員,建立農藥的購進、領用登記制度和農藥安全使用規章制度。
第五條、基地采購的農藥必須有注冊登記的直供店(中心)采購,購買的農藥必須具有完整的標簽,載明如下內容:
1、農藥名稱(以醒目大字表示)、有效成分含量、有效成分能用名稱、劑型;
2、農藥登記號、產品標準號、生產許可證號;
3、凈重(g,kg)或凈容量(ml,l);
4、生產廠(公司)、地址、電話、電掛、郵編等;
5、農藥類別(按用途分)標志條;除草劑-綠色;殺蟲劑--紅色;殺菌劑-黑色;殺鼠劑-藍色;生長調節劑-深黃色;
6、使用說明:○1按登記作物及防治對象簡述使用時間、用藥量和施藥方法?!?限用范圍;○3與其他農藥或物質混用禁忌;
7、毒性標志及注意事項:○1毒性分為劇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并按規定畫出標志;○2中毒癥狀及急救措施;○3安全警句;○4安全間隔期;○5儲存的特殊要求;○6生產日期及批號。
不得在基地內使用標簽內容不齊全或鑒別不清、包裝破損及過期農藥。
第六條、基地必須配備專職植保員,農藥由基地植保員領取后按照農藥使用標準規范和稀釋表比例進行配制,并監督農藥噴灑及器具清洗。
第七條、農藥使用時必須遵守農藥的安全,合理使用的有關規定,按照標簽及說明書的內容正確使用農藥,不得擴大使用范圍,不得增加藥濃度和數量。
第八條、農藥使用時應妥善保管農藥并做好標記,不得與農副產品或其他食品混載混放。
第九條、農藥噴灑完畢后,有基地植保員負責將剩余農藥返回農藥倉庫,統一廢棄,并做好記錄。
篇3:南三醫院用藥咨詢合理安全用藥管理制度
第三醫院用藥咨詢與合理安全用藥管理制度
1.門診、藥房窗口藥師在發放藥品時應清晰、簡要地按藥品說明書或處方醫囑,向患者或其家屬進行相應的用藥交待與指導,包括每種藥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項等。并保證自己的語氣、語調易于使患者或其家屬接受。
2.門診藥房常設咨詢窗口,解答醫師、患者及其家屬用藥咨詢、提供藥品信息。
3.病區臨床藥師應定期深入病房,查看患者病歷和用藥記錄,一旦發現不合理用藥,及時與臨床醫師溝通,修改用藥方案,減少藥療損害;同時接受臨床醫師用藥咨詢、必要時參與制定藥療方案,保障用藥合理、安全、有效。
4.作好藥物不良反應監測,協助臨床醫師及時發現和上報藥物不良反應,并將相關信息實時反饋至臨床一線,確保用藥安全。
5.對藥物在臨床出現的不良反應及毒副作用配合臨床及時查找原因,分析總結,并上報上級部門。讓用藥者承受最小的治療風險,得到最大的治療效果。
6.對新引進的藥物配合臨床進行臨床觀察總結,做出論證,不定期淘汰臨床療效差及毒副作用大的藥品。
7.對引進的新藥物的藥物作用、用途、劑量、劑型、注意事項進行宣傳,使臨床醫師及時掌握,合理應用,對藥物的有效性做出準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