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技科室管理制度范例
一、本院醫技科室由放射科、檢驗科、B超、心電圖室組成,設醫技科大組長一名,負責醫技科室的醫療、質控督查工作。
二、醫技各科室建立規章制度和崗位職責,嚴格按照診療常規和質控標準規范操作。
三、醫技科室人員必須熟悉儀器性能,按規定程序進行工作,各室儀器必須妥善保管,認真執行儀器管理制度,定期對儀器保養維修,并做好儀器運行監控記錄。試劑必須具有廠商質量保證書。
四、各部門上崗前必須檢查儀器設備是否正常運行,檢驗科應定期檢查試劑和校對儀器靈敏度。
五、需做檢查病員,由臨床醫師詳細填寫申請單,醫技科室工作人員必須認真核對申請單上基本項目和檢查項目,并告知檢查前注意事項。
六、檢查完畢,認真復核檢查結果,并做好登記,簽名后發出報告,如不能及時出報告的,應事先告知出報告單期限。如發現檢查結果與臨床不符合或可疑時主動與臨床醫師聯系,重新檢查。如發現檢查項目以外的陽性結果應主動報告。
七、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做好自身防護工作,查出疑有傳染性疾病者,及時做好傳染病報告。
八、定期組織科內業務學習或參加院外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學習,不斷提高技術水平。
九、下班前應關閉儀器開關,切斷電源和水源,做好生產安全工作。
篇2:醫院新進衛生技術人員醫技管理考核辦法
醫院新進衛生技術人員(醫技)管理考核辦法
為進一步加強新進衛生技術人員的管理,促進衛生技術人員學習成長,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結合我院實際情況,針對三年內新進衛生技術人員考核辦法:
一、適用對象:三年內新進衛生技術人員(不包括護理及其它)
二、考核內容:
1.發生重大有缺陷糾紛者。
2.不服從院部及科室工作安排者。
3.違反醫院各項規章制度及診療規范造成不良后果者或經常違規屢教不改者。
4.臨床醫生60份手寫大病例檢查不合格者(一年內)。
5.醫技科室醫務人員讀書筆記檢查不合格者。
6.醫院組織的各項理論及操作考試:每次不合格扣5分。
7.所輪轉科室民主測評(每季度測評一次):每得一個"C"扣10分。
8.執業醫師考試:不通過扣20分。
9.規范化培訓及公共科目考試:規范化培訓不通過每次扣10分,公共科目考試不通過每次扣5分。(此項目滿三年考核)
三、考核方法:
三年內新進醫務人員每年考核一次,具體考核方法,按總分100分實行扣分制:
1.對于出現1-5項中任何一項者,為考核不合格。
2.考核大于80分者按醫院相關規定享受相應待遇。
3.考核大于60但小于等于80分,延遲3個月享受績效工資。
4.考核小于或等于60分者,為考核不合格,醫院解除聘用合同或令其轉崗。
四、本規定自頒布之日起實施。
篇3:醫院醫技管理制度病理室接收標本制度
第五醫院醫技管理制度--病理室接收標本制度
(一)病理科應有專人驗收普通活體組織病理學檢查(常規活檢)申請單和送檢的標本。
(二)病理科驗收人員必須:
1、同時接受同一患者的申請單和標本。
2、認真核對每例申請單與送檢標本及其標志(聯號條或其他寫明患者姓名、送檢單位和送檢日期等的標記)是否一致;對于送檢的微小標本,必須認真核對送檢容器內或濾紙上是否確有組織及其數量。發現疑問時,應立即向送檢方提出并在申請單上注明情況。
3、認真檢查標本的標志是否牢附于放置標本的容器上。
4.認真查閱申請單的各項目是否填寫清楚,包括:①患者基本情況[姓名、性別、年齡,送檢單位(醫院、科室)、床位、門診號/住院號、送檢日期、取材部位、標本數量等],②患者臨床情況[病史(癥狀和體征)、化驗/影象學檢查結果、手術(包括內鏡檢查)所見、既往病理學檢查情況(包括原病理號和診斷)和臨床診斷等]。
5.在申請單上詳細記錄患者或患方有關人員的明確地址、郵編及電話號碼,以便必要時進行聯絡,并有助于隨訪患者。
(三)驗收標本人員不得對申請單中由臨床醫師填寫的各項內容進行改動。
(四)下列情況的申請單和標本不予接收:
1、申請單與相關標本未同時送達病理科;
2、申請單中填寫的內容與送檢標本不符合;
3、標本上無有關患者姓名、科室等標志;
4、申請單內填寫的字跡潦草不清;
5、申請單中漏填重要項目;
6、標本嚴重自溶、腐敗、干涸等;
7、標本過小,不能或難以制做切片;
8、其他可能影響病理檢查可行性和診斷準確性的情況。病理科不能接收的申請單和標本一律當即退回,不予存放。
(五)、申請單和標本的編號、登記
1、病理科驗收人員應在已驗收的申請單上注明驗收日期并及時、準確編號(病理號),并逐項錄入活檢標本登記簿或計算機內。嚴防病理號的錯編、錯登。
2、標本的病理號可按年編序,或連續性(不分年度)編序。
3、同一病例同一次的申請單、活檢標本登記簿(包括計算機錄入)、放置標本的容器、組織的石蠟包埋塊(簡稱蠟塊)及其切片等的病理號必須完全一致。
4、病理科應建立驗收人員與組織取材人員之間申請單和標本的交接制度。具體交接方法由各醫院病理科自行制訂。
5、在病理科內移送標本時,必須確保安全,嚴防放置標本的容器傾覆、破損和標本的散亂、缺失等。
(六)、標本的預處理標本驗收人員對已驗收的標本酌情更換適宜的容器,補充足量的固定液;對于體積大的標本,值班取材的病理醫師在不影響主要病灶定位的情況下,及時、規范地予以剖開,以便充分固定。
(七)、標本的巨檢、組織學取材和記錄對于核驗無誤的標本,應按照下列程序進行操作:①肉眼檢查標本(巨檢);②切取組織塊(簡稱取材);③將巨檢和取材情況記錄于活檢記錄單上(活檢記錄單印于活檢申請單的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