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污水污物處理管理制度
一、醫院的污水都必須經過污水處理站進行處理,經消毒、沉淀,達到外排標準后,方可排放。
二、污水專職處理員每周二次對醫院的污水處理的二氧化氯等有關設備進行日常維護保養,保證污水處理設備正常運轉,決不將未達標的污水外排。
三、由專職污水處理員對每天的污水處理量及無機鹽和鹽酸的投放量進行登記,并對PH值進行測試,對污水泵運行情況進行記錄。
四、專職污水處理員在發現污水處理設備出現異常或故障應立即向總務科匯報,并要求在12小時之內將設備進行修復,保證正常運行。
五、醫院一次性醫療垃圾和醫學標本要求存放在指定的密封的容器內,并采用日積晶清,存放容器必須有明顯標志。
六、一次性醫療垃圾及醫學標本在運輸前必須經二層密封包裝,在運輸過程中應小心謹慎,不得將垃圾遺漏或失落,并每日送達指定單位進行焚燒處理。
七、合理使用鍋爐的除塵設備,控制鍋爐所產生的煙塵,定期對鍋爐的煙塵進行清除。
篇2:附院輸血污物處理制度
附屬醫院輸血污物處理制度
1、血庫工作人員必須了解預防交叉、實驗室污染及切斷傳播途徑的重要性,并嚴格要求執行。
2、實驗室所有垃圾裝入專用污物袋內,備有:生活垃圾袋(黑色)及生物污染垃圾袋(黃色)。使用過的一次性消耗品(如試管、吸頭等),先放入2000mg/L優氯凈中浸2~4個小時后,再放入黃色垃圾袋內,使用過的手套直接放入黃色垃圾袋內交醫院集中處理。
3、夾取標本的工具,如鉗、鑷子、吸管等,用后均應消毒清潔。
4、廢棄的標本及容器消毒后裝入黃色塑料袋并封閉,交醫院污物處理中心集中處理。
5、盛標本的容器,若為一次性使用的紙質容器及外面包被的廢紙、輸血袋放入污物袋交醫院粉碎后處理。對可再使用的玻璃、塑料或搪瓷容器,加入2000mg/L優氯凈溶液浸泡2~4小時,消毒液每日更換,消毒后用洗滌劑及流水沖洗。
6、日常生活垃圾如紙屑等按一般垃圾交醫院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