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施工現場安全技術措施
運輸與保管
1、在運輸裝卸過程中,不應使電纜及電纜盤受到損傷。嚴禁將電纜盤直接由車上推下。電纜盤不應平放運輸、平放貯存。
2、運輸或滾動電纜盤前,必須保證電纜盤牢固,電纜繞緊。滾動時必須順著電纜盤上的箭頭指示或電纜的纏緊方向。
3、電纜及其附件到達現場后,應按下列要求及時進行檢查:
(1)、產品的技術文件應齊全。
(2)、電纜型號、規格、長度應符合訂貨要求,附件應齊全;電纜外觀不應受損。
(3)、電纜封端應嚴密。當外觀檢查有懷疑時,應進行受潮判斷或試驗。
4、電纜及其有關材料如不立即安裝,應按下列要求貯存:
(1)、電纜應集中分類存放,并應標明型號、電壓、規格、長度。電纜盤之間應有通道。地基應堅實,當受條件限制時,盤下應加墊,存放處不得積水。
(2)、電纜終端瓷套在貯存時,應有防止受機械損傷的措施。
(3)、電纜附件的絕緣材料的防潮包裝應密封良好,并應根據材料性能和保管要求貯存和保管。
(4)、防火涂料、包帶、堵料等防火材料,應根據材料性能和保管要求貯存和保管。
5、電纜在保管期間,電纜盤及包裝應完好,標志應齊全,封端應嚴密。當有缺陷時,應及時處理。
電纜敷設
一、施工前準備及檢查
1.施工條件是否具備,直埋電纜溝深度,方位是否正確,采用電纜管道是否符合要求。
2.核對電纜型號、電壓、規格、長度是否同設計要求一致。
3.電纜排管是否疏通,雜物是否清除。
4.電纜通道是否暢通,排水是否良好。金屬部分的防腐層是否完整。
5.電纜外觀應無損傷、絕緣良好,當對電纜的密封有懷疑時,應進行潮濕判斷;
6.電纜放線架應放置穩妥,鋼軸的強度和長度應與電纜盤重量和寬度相配合。
7.在施工過程中進入已運行設備范圍內應采取安全措施,防止磨破運行電纜,造成漏電傷人。應開專用工作票,做好安全措施方可工作。
二、電纜敷設
1.電纜敷設時,電纜盤應從盤的上端引出,防止電纜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磨擦,中間或轉角處應加滑輪過渡,電纜上不得有鎧裝壓扁、電纜絞擰、護層折裂等未消除的機械損傷。
2.電纜敷設時,不應損壞電纜溝、電纜井和人井的防水層。
3.并列敷設的電力電纜,其相互間的凈距應符合設計要求。
4.在采用機械牽引時應在牽引頭或鋼絲網套與牽引鋼纜之間裝設防捻器,速度要均勻。敷設電纜的速度不宜超過15m/min。思想要集中,信號要統一。
5.電力電纜在終端頭與接頭附近宜留有備用長度。
6.電纜各支持點間的距離應符合設計規定。
7.電纜的最小彎曲半徑應符合規定。
8.切斷電纜時不應有金屬屑及污物進入電纜。
9.電纜敷設時應排列整齊,不宜交叉,加以固定,并及時裝設標志牌。
標志牌的裝設應符合下列要求:
(1)、在電纜終端頭、電纜接頭、拐彎處、夾層內、隧道及豎井的兩端、人井內等地方,電纜上應裝設標志牌。
(2)、標志牌上應注明線路編號。當無編號時,應寫明電纜型號、規格及起迄地點;標志牌的字跡應清晰不易脫落。
(3)、標志牌規格宜統一。標志牌應能防腐,掛裝應牢固。
電纜的固定,應符合下列要求:
在下列地方應將電纜加以固定:
水平敷設的電纜,在電纜首末兩端及轉彎、電纜接頭的兩端處;當對電纜間距有要求時,每隔5~10m處;
10、電纜進入電纜溝、豎井、盤(柜)以及穿入管子時,出入口應封閉,管口應密封
11、電纜頭制作時必須保持材料清潔與干燥,避免在雨雪天、霧天等高濕度天氣時進行施工。
12、電纜敷設完畢后,應及時清除雜物,蓋好蓋板。必要時,尚應將蓋板縫隙密封。
篇2:通信電纜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概況
生活區西區南部通信電纜線對不足、17號樓50$通信電纜損傷,經研究,敷設西區1000$交接箱至12#樓200$交接箱50對備用通信電纜、西區1000$交接箱至17#樓分線箱50對通信電纜,需敷設通信電纜260米。為保證施工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措施:
二、施工內容
敷設生活區西區50對通信電纜
三、施工組織
專業負責人:
區隊負責人:
現場施工負責人:
技術負責人:
安全員:
施工人員:
四、施工時間:2012年10月**日至10月**日
五、施工方案
自西區1000$交接箱沿西側鋼絞線至12#樓處200$交接箱敷設一根50對通信電纜,自1000$交接箱沿西側鋼絞線經9#樓樓頭向東至17#號樓分線箱敷設另外一根通信電纜。
六、施工質量標準
1、施工時嚴格按照通訊線纜架設標準,注意相鄰架線電壓等級。
2、放電纜時,速度適中、用力均勻,防止出現“浪涌”和“被扣”。
3、線路橫跨胡同口時,應設專人看守,并應保證跨越障礙物的最小距離。
4、沿途還需留有人員看護線路,防止電纜受損。
5、電纜懸掛均勻,垂度適中。交接箱處預留電纜盤好、扎緊。
七、施工安全措施
1、所有施工人員必須聽從施工負責人的統一安排,施工前,由技術負責人傳達本措施至每名施工人員,并嚴格按措施施工。
2、電工持證上崗。
3、施工前,由現場施工負責人對施工現場進行“雙述”安全確認,并認真填寫“現場安全確認表”,確認無隱患后,方可進行施工。
4、在道路兩側施工時,由工區負責人安排專人監守主要胡同口,確保行人及車輛安全通行。
5、高空作業時必須使用安全帶,安全帶使用前應進行檢查,必須完好。使用時必須懸掛在牢固的構件上,并不得低掛高用,禁止系在移動或不牢固的物件上。
6、登高作業時所用梯子支撐必須牢固,人員要站穩踩牢,嚴禁上下亂拋材料及工具,并且一人扶梯一人操作。
7、進入施工現場必須佩戴安全帽,防止碰傷,確保安全。
8、在抽拉電纜時人員要站在電纜外側,防止抽拉時碰傷人員。
9、在屋頂敷設電纜時,施工人員站在電纜內側;在拐角處敷設電纜時,人員要站在電纜外側,防止抽拉電纜時碰傷人員。
10、人力托運時,口號一致,相互配合,由現場施工負責人專人指揮。
11、在管路上方、屋面等高空處,人員要注意防滑,并且系好安全帶,防止滑倒,下落傷人
12、懸掛電纜前必須測試鋼絞線是否帶電,確認無誤后方可開始綁扎。
12、嚴禁酒后作業。
13、施工完畢后,由現場施工負責人檢查無誤后檢查測試,待正常后離開現場。
14、未盡事宜按公司及《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執行。
八、補充規定:
九、施工人員簽字:
篇3:主井井筒敷設信號電纜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
主井井筒直徑3.88米,井筒深度353.8米,井筒內敷設有提升裝載信號電纜一趟,礦委決定增設產量監控電纜一趟(電纜長度600m)。經研究,決定從主井井筒下放敷設。為保證電纜敷設施工的質量和安全,特制定本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二、施工前的準備
準備施工所用的工具、材料及要求:
①保險帶2根,必須是合格品;②扎帶根據電纜敷設的長度確定數量,要保證有富余;③風筒布的寬度為70mm~100mm,長度必須保證最少能夠在光纜上纏繞4層,并有富余;④老虎鉗(或剪刀)用于剪斷多余的扎帶;⑤工具包用于裝扎帶和風筒布、老虎鉗(或剪刀)等,以防止拿用時不慎掉落。
施工負責人檢查各種工具的質量是否合格,不合格工具及材料必須更換。
施工負責人檢查通訊設施,必須保證井筒內的施工人員和地面施工人員之間的通訊可靠、正確。
三、工程質量
工程質量要保證優良,達到《電纜敷設國家標準》的要求。
四、施工時間、地點及施工負責人
施工時間:
施工地點:
施工負責人:
五、施工工藝
施工前準備→緩慢下放電纜→到位后停車固定電纜→將箕斗提升至井口→自上而下逐段用扎帶固定電纜。
六、施工步驟
(一)電纜下放
施工前,施工負責人再次對信號、工具及材料進行檢查,確保信號可靠正確,工具及材料合格。
清理井口周圍雜物,以防雜物墜落,并設置警戒,嚴禁閑雜人員圍觀。
施工人員拆開電纜,井口留夠余量后綁扎在井架上敷設點處,剩余電纜放在箕斗頂部。
2名施工人員站到箕斗頂部系好保險帶,一人負責信號,一人負責放電纜,準備就緒后,施工負責人通知絞車司機做好開車準備。
井口信號撥到檢修位置,絞車司機撥動控制開關到檢修位置,做好開車準備,按井口信號工給出的信號,開車或停車。
施工人員準備就緒后,告訴施工負責人,有施工負責人轉述給信號工,再由信號工發出開車信號。
絞車司機接到開車信號后,緩緩開動絞車,施工人員應蹲在箕斗上,一手抓住箕斗上的牢固部件,一手續電纜。
電纜下放到位時,井筒內的施工人員,發出停車信號通知信號工,發出停車信號。
絞車司機接到停車信號,馬上停車。
井筒內的施工人員把電纜遞給皮帶機機頭處的施工人員,由此處的施工人員把電纜拉到指定位置固定,要留有1~2米的富余線。
(二)電纜固定
1、井筒內的施工人員在箕斗上站起,把電纜固定到電纜卡上,綁扎牢固后,通知井口施工負責人把電纜拽緊,并固定牢固,然后通知井筒內的施工人員。
2、井筒內的施工人員在接到通知并發出開車信號后,再由施工負責人讓信號工發出開車信號。
3、信號工接到通知后,打點,通知絞車司機開車。
4、絞車司機緩緩開動絞車,提升到井口位置。
5、井筒內的施工人員通知施工負責人,讓信號工打點通知絞車司機開車。
6、箕斗下放6米時,井筒內的施工施工人員通知施工負責人,讓信號工打點停車。等絞車停穩后,在電纜上纏上風筒布,用扎帶把電纜在電纜卡上綁扎牢固。
7、重復5~6的操作程序至綁扎完畢。
8、井筒內的施工人員通知施工負責人提升絞車至井口位置。
8、井筒內的施工人員清點好工具,摘掉保險帶從箕斗上下來。
七、安全技術措施
施工前,全部人員必須到位,組織學習本安全措施,要求全體人員明確施工順序,明白自己的任務。
在井口周圍設置警戒,禁止無關人員靠近,清理干凈雜物,防止墜物傷人。
施工時井筒內的工作人員必須掛保險帶,戴安全帽。
綁扎電纜時只允許從上往下進行。
施工過程中必須服從施工負責人的統一指揮,不得擅自行動。
在施工期間,必須必須接到通知后才能進行下一步操作。
絞車司機必須在聽清信號后才能開車,信號不清不得開車。
絞車必須在檢修狀態下開車,下放時的速度一般為0.3-0.5m/s,最大不能超過2m/s。
綁扎和剪斷后的扎帶(或鐵絲)必須放回工具包內,不得向井下扔。
電纜必須經檢查和試驗合格后方可下井敷設。
在井筒施工中,所使用的工具必須系繩并系牢,以防墜入井筒。
工作完畢,施工負責人指派專人清理現場、清點工具。
其它未盡事宜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電纜敷設國家標準》、等相關內容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