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電保護自動化及二次回路檢查調試危險點分析控制措施
作業項目危險點控制措施繼電保護(自動化)校驗誤入運行帶電間隔認真核對設備保護名稱和待試驗開關間隔編號,工作時設專人監護,不得誤入相鄰運行間隔,并只能在警示繩內指定地區工作。誤跳開關在一次設備運行而停部分保護工作時,應特別注意斷開不經連接片的跳、合閘線圈及與運行設備有關的連線。誤動保護回路在校驗繼電保護二次回路時,凡與其他運行設備二次回路相連的連接片的線應有明顯標記,并按安全措施要仔細地將有關回路斷開或短路,做好記錄。失去安全監護在運行中的二次回路上工作時,必須由一人操作,另一人作監護,監護人由技術經驗水平較高者擔任。現場安全措施不全1、工作負責人應查對運行人員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在工作屏的正、背面由運行人員設置“在此工作”的標志。2、若進行工作的屏仍有運行設備,則必須有明確標志,以與檢修設備分開。相鄰的運行屏前后應有“運行設備”的明顯標志(如標志牌、紅布幔、遮欄等)。觸電傷人在現場要帶電工作時,必須站在絕緣墊上,戴線手套,使用帶絕緣把手工具(其外露導電部分不得過長,否則應包扎絕緣帶),用以保護人身安全,同時將鄰近的帶電部分和導體用絕緣器材隔離,防止造成短路或接地。損壞電源設備1、在進行試驗接線前,應了解試驗電源的容量和接線方式。配備適當的熔絲,特別要防止總電源熔絲越級熔斷。2、試驗用刀閘必須帶罩,禁止從運行設備上直接取得試驗電源,在進行試驗接線工作完畢后,必須經第二人檢查,方可通電。CT開路、CT二次產生高壓傷人1、在CT二次回路進行短路接線,應用短路片或導線壓接短路,并要有可靠的接地點。2、二次回路升流必須斷開電流連片,防止CT一次產生高壓傷人。PT反充電傷人對交流二次電壓回路通電時,必須可靠斷開至電壓互感器二次側的回路,防止反充電。傳動試驗傷人1、保護試驗前必須退出保護出口壓板,帶開關整組試驗前必須先通知有關人員離開開關和機構,并設專人監護。2、傳動或整組試驗后不得再在二次回路上進行任何工作,否則應作相應試驗。分段開關誤動在分段開關運行時進行中央信號裝置校驗時,停用分段開關控制電源和分段開關出口壓板。保護聯跳、誤動運行中設備有聯跳保護整組試驗時,應先斷開聯跳回路出口壓板防止誤動運行中設備。查找直流系統接地保護誤動、拒動使用高電阻萬用表進行,嚴禁用對線燈,嚴禁人為兩點接地。誤整定1、保護裝置調試的定值,必須根據最新整定值通知單規定,先核對通知單與實際設備是否相符(包括互感器的接線、變比)及有無審核人簽字。2、根據電話通知整定時,應在正式的運行記錄簿上作電話記錄,并在收到整定通知單后,將試驗報告與通知單逐條核對。3、所有交流繼電器的最后定值試驗必須在保護屏的端子排上通電進行。損壞插件1、微機及集成電路保護時,拔插件前必須停保護裝置電源。2、微機及集成電路保護時,在用烙鐵進行工作時必須先接地或先拔下電烙鐵電源插頭方可進行焊接。高頻保護誤動在進行高頻保護檢查時(包括通道檢查)必須退出高頻通道保護壓板。二次回路檢修高壓傷人與帶電設備保持安全距離為220kV大于3米,110kV大于1.5米,35kV大于1米,10kV大于0.7米。搬運長物觸電在升壓站內搬運長物,必須放到搬運。民工誤入帶電間隔對民工進行安全教育,并設專人監護。電纜溝蓋板傷電纜扳動電纜溝蓋板,必須小心,避免傷及電纜。存在寄生回路保護裝置二次線改動或改進時,認真檢查接線是否正確,嚴防寄生回路存在。保護誤動1、在繼電保護屏間的過道上搬運或安放試驗設備時,要注意與運行設備保持一定距離,防止誤碰造成保護誤動。2、不允許在運行中的保護屏上鉆孔,盡量避免在運行中的保護屏附近進行鉆孔或進行任何有震動的工作,如要進行,則必須采取妥善措施,以防止運行中的保護誤動作。誤接線1、現場工作按圖紙進行,嚴禁憑記憶,憑經驗作為工作的依據。如發現圖紙與實際接線不符時,應查線核對,如有問題,應查明原因,并按正確接線修改更正,然后記錄修改理由和日期。2、修改二次回路接線時,事先必須經過審核,拆動接線前先與原圖紙核對,接線修改后要與新圖核對,并及時修改底圖,修改運行人員及有關繼電保護人員用的圖紙。修改后的圖紙應及時報送直接管轄調度的繼電保護機構。3、在變動二次直流回路后,應進行相應的傳動試驗,必要時還應模擬各種故障進行整組試驗。
篇2:在繼電保護儀表等二次回路安全規程
第1條電機員或電工在現場工作過程中,凡遇到異常情況(如直流系統接地等)或開關跳閘時,不論與本身工作是否有關,應立即停止工作,保持現狀,待查明原因,確定與本工作無關時方可繼續工作;若異常情況是本身工作所引起,應保留現場并立即通知值班人員,以便及時處理。
第2條工作前應做好準備,了解工作地點一次及二次設備運行情況和上次的檢驗記錄、圖紙是否符合實際。
第3條現場工作開始前,應查對已做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運行設備與檢修設備是否明確分開,還應看清設備名稱,嚴防走錯位置。
第4條在全部或部分帶電的盤上進行工作時,應將檢修設備與運行設備前后以明顯的標志隔開(如盤后用紅布簾,盤前用“在此工作”標示牌等)。
第5條在保護盤上或附近進行打眼等振動較大的工作時,應采取防止運行中設備掉閘的措施,必要時經輪機長或當班管輪同意,將保護暫時停用。
第6條在繼電保護屏間的通道上搬運或安放試驗設備時,要與運行設備保持一定距離,防止誤碰運行設備,造成保護誤動作。清掃運行設備和二次回路時,要防止振動,防止誤碰,要使用絕緣工具。
第7條繼電保護裝置做傳動試驗或一次通電時,應通知當班管輪和值班機匠,并由電機員通知專人到現場監視,方可進行。
第8條所有電流互感器和電壓互感器的二次繞組應有永久性的、可靠的保護接地。
第9條在帶電的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時,應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一.嚴禁將變流器二次側開路;
二.短路變流器二次繞組,必須使用短路片或短路線,短路應妥善可靠,嚴禁用導線纏繞;
三.嚴禁在電流互感器與短路端子之間的回路和導線上進行任何工作;
四.工作必須認真、謹慎,不得將回路的永久接地點斷開;
五.工作時,必須有專人監護,使用絕緣工具,并站在絕緣墊上。
第2條在帶電的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時,應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一.嚴格防止短路或接地。應使用絕緣工具,戴手套。必要時,工作前停用有關保護裝置;
二.接臨時負載,必須裝有專用的刀閘和可熔保險器。
第11條二次回路通電或耐壓試驗前,應通知當班管輪和有關人員,并派人到各現場看守,檢查回路上確無人工作后,方可加壓。
電壓互感器的二次回路通電試驗時,為防止由二次側向一次側反充電,除應將二次回路斷開外,還應取下一次保險或斷開刀閘。
第3條檢驗繼電保護和儀表的工作人員,不準對運行中的設備、信號系統、保護壓板進行操作,但在取得值班人員許可并在檢修工作盤兩側開關把手上采取防誤操作措施后,可拉合檢修開關。
第4條試驗用刀閘必須帶罩,禁止從運行設備上直接取試驗電源,熔絲配合要適當,要防止越級熔斷總電源熔絲。試驗結線要經第二人復查后,方可通電。
第5條保護裝置二次回路變動時,嚴防寄生回路存在,沒用的線應拆除,臨時所墊紙片應取出,接好已拆下的線頭。
第6條二次回路無用的接線應拆除或線頭臨時用絕緣物包裹。
篇3:220kV變電站繼電保護二次回路技術規范辦法
目次
前言I
1總則1
2引用標準1
3繼電保護直流電源回路1
4繼電保護用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3
5繼電保護用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4
6繼電保護至斷路器的控制回路5
7繼電保護回路6
8縱聯保護通道8
9二次回路電纜9
10故障錄波器9
11繼電保護及故障信息系統通道9
12非電量保護回路9
前言
繼電保護是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第一道防線。為進一步規范繼電保護二次回路的設計、施工和運行管理等工作,促進河北南網繼電保護的標準化建設,特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制定中總結了河北南網多年來繼電保護設計、運行和管理工作的經驗;結合近年來綜合自動化變電站二次回路的技術特點,針對繼電保護新產品和新技術的應用,廣泛采用了繼電保護二次回路新技術方案;認真聽取了運行、設計及制造單位的意見;重視與相關現行行業標準的協調一致,強調了有關繼電保護反事故措施,同時兼顧繼電保護技術發展的先進性和工程實踐的可行性。
本標準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繼電保護和控制直流電源回路;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繼電保護至斷路器的控制回路;繼電保護分類二次回路;線路縱聯保護通道;二次回路電纜;故障錄波器、保護及故障信息系統通道;非電氣量保護回路。本標準規定了河北南網220kV變電站繼電保護二次回路的有關技術要求,但并非其全部,未涵概部分仍需滿足國家、行業規定的各種相關技術條件、規程和反措的要求。
本標準由河北電力調度中心提出。
本標準由河北電力調度中心解釋。
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河北電力調度中心繼電保護處。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曹樹江、周紀錄、張洪、常風然、趙春雷、孫利強、蕭彥、齊少娟。
感謝在本標準起草過程中提出寶貴意見的各位同行!
在執行本標準中如有問題或意見,請及時告知河北電力調度中心。
河北南網220kV變電站繼電保護二次回路技術規范
1總則
本標準規定了河北南網220kV變電站繼電保護二次回路的有關技術原則。
繼電保護二次回路除滿足國家、行業規定的各種相關技術條件、規程、反措的要求外,還需滿足以下技術要求。
2引用標準
DL/T5136-20**火力發電廠、變電所二次接線設計技術規程
DL/T5044-2004電力工程直流系統設計技術規程
《國家電網公司十八項電網重大反事故措施》(試行)繼電保護專業重點實施要求
3繼電保護直流電源回路
3.1直流小母線及直流分電屏
3.1.1直流小母線按一次設備的電壓等級分別設置。主變壓器各側保護和控制電源原則上按高壓側歸類。
3.1.2直流小母線采用直流分電屏的方式。
【釋義】設立直流分電屏,主要是簡化直流網絡接線和節約電纜。
3.1.3直流分電屏的設置地點隨相應的繼電保護屏,盡量靠近其負荷中心:二次設備集中布置時直流分電屏設在繼電保護室;二次設備分散布置時直流分電屏設在相應的繼電保護小間。
3.1.4220kV系統按小室分別設兩面直流分電屏。分電屏Ⅰ內設1組控制小母線(KMⅠ)、1組保護小母線(BMⅠ);分電屏Ⅱ內設1組控制小母線(KMⅡ)、1組保護小母線(BMⅡ)。
【釋義】直流小母線進行雙重化設置,與兩組直流電源、220kV系統繼電保護的雙重化及斷路器兩組跳閘回路一一對應,有利于提高繼電保護和斷路器控制功能的冗余度。
3.1.5110kV系統設1面直流分電屏,屏內設1組控制小母線(KM)、1組保護小母線(BM)。
3.1.610kV/35kV系統的繼電保護屏集中安裝在控制室或保護小間的情況下,在控制室或保護小間設1面直流分電屏。新建工程屏內設1組控制小母線(KM)、1組保護小母線(BM)。
3.1.710kV/35kV系統配電室不設置直流分電屏。
3.1.810kV/35kV系統直流分電屏直流小母線和開關柜內直流小母線按控制、保護小母線分開設置。
3.2直流饋線屏至分電屏或直流小母線的饋線
3.2.1直流饋線屏至分電屏或直流小母線(包括中央信號系統電源)的饋線,兩路成環設置、開環運行。
3.2.2每段直流小母線分別由兩段直流母線經饋線接入。
3.2.3饋線電纜在直流饋線屏側經開關或熔斷器接至直流母線;在直流分電屏或直流小母線側,該饋線電纜不伸出控制室時直接接入、伸出控制室時經隔離設備接入直流小母線。
【釋義】考慮到供電電纜延伸出控制室時電氣距離較長,在直流分電屏側采用分段刀閘或開關,供電纜維護、試驗、故障隔離時使用。
3.2.4正常方式下,每一組直流小母線所對應的兩組直流饋線開關或熔斷器一組閉合、另一組斷開。
【釋義】正常情況下,兩組直流電源分列運行,輻射型供電。
3.2.5220kV系統分電屏的控制小母線Ⅰ(KMⅠ)、保護小母線Ⅰ(BMⅠ)正常方式下由Ⅰ段直流母線由供電;控制小母線Ⅱ(KMⅡ)、保護小母線Ⅱ(BMⅡ)正常方式下由Ⅱ段直流母線供電。
3.2.6110kV及以下系統的控制、保護小母線正常方式下由同一段直流母線供電,即同時取自Ⅰ段或者Ⅱ段直流母線。
3.2.7直流分電屏控制、保護分路饋線分布。
3.2.8保護、控制用直流電源按一次設備的電壓等級分類對應的直流小母線。
3.2.9主變壓器各側保護和控制電源按高壓側歸類。
【釋義】以變壓器為單元,將變壓器各側保護、控制電源回路視為一個整體,便于運行和維護;同時,歸類至高壓側時主變壓器間隔的中、低側保護和控制電源分電屏獨立于其它中、低壓間隔,有利于提高主變后備保護對中、低壓側其余間隔故障的遠后備保護作用。
3.2.10供保護設備用的直流電源接于保護小母線,供控制用的直流電源接于控制小母線。
220kV系統雙重化的保護,保護Ⅰ接于保護小母線Ⅰ(BMⅠ),保護Ⅱ接于保護小母線Ⅱ(BMⅡ)。獨立組屏的斷路器保護直流電源接入兩組保護小母線之一。非電量保護、失靈保護、3/2接線斷路器保護和短引線保護用直流電源,按均勻分布的原則,接入兩組保護小母線之一。
3.2.11兩組跳閘線圈的斷路器控制回路,控制電源Ⅰ接于控制小母線Ⅰ(KMⅠ),控制電源Ⅱ接于控制小母線Ⅱ(KMⅡ)。
3.2.12220kV系統雙重化的兩套保護與斷路器的兩組跳閘線圈一一對應時,其保護直流和控制直流必須取自同一組直流電源。
3.2.13對于220kV斷路器只有一組跳閘線圈的情況,失靈保護工作電源應與相應的斷路器控制電源取自不同的直流電源系統。
3.2.14故障錄波器、保護和故障信息系統設備采集柜的直流電源按電壓等級(主變錄波器按高壓系統歸類)分類接于相應的直流分電屏保護小母線。
3.2.15測控裝置電源按電壓等級分類(主變各側測控裝置按高壓側歸類)接于相應的直流分電屏控制小母線。
3.2.16保護和測控一體化裝置電源按保護設備的接入原則進行。
3.2.17獨立設置的電壓切換裝置電源與對應的保護裝置電源相一致。
3.3直流動力負荷的供電
3.3.1事故照明、380V控制電源、主變風冷控制直流電源由合閘直流饋線屏或饋線屏單路饋出。
3.3.2斷路器電磁操動的合閘機構用合閘小母線由合閘直流饋線屏或饋線屏雙路饋出。
3.4綜自站主控室直流系統
公用測控、網絡柜、遠動柜、保護故障信息管理柜、調度數據網和UPS的直流電源從直流饋線屏直接饋出。
【釋義】上述設備與直流電源屏同處在主控制室內,設備數量較少、與直流電源屏電氣距離很近,其直流電源回路直接從直流饋線屏接引是合適的。
3.5直流小開關(熔斷器)
3.5.1保護、控制、信號回路應分別配置專用的小開關或熔斷器,不應混用。
3.5.2由不同熔斷器或不同專用端子對供電的保護,直流回路間不允許有任何電的聯系,如需要,應經過空接點輸出。
4繼電保護用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
4.1電壓互感器的設置
4.1.1單、雙母線式主接線在每段母線(包括分支母線)上裝設共用的三相電壓互感器;為了檢查同期和檢無壓,每回出線裝設單相電壓互感器。條件允許時,單、雙母線主接線電壓互感器按回路(間隔)分散配置。
4.1.2橋式主接線在橋斷路器兩側配三相母線電壓互感器。
4.1.33/2斷路器在每個線路、變壓器間隔配三相電壓互感器;為了檢查同期和檢電壓,在母線上配單相電壓互感器;變壓器間隔上母線的情況下,母線上配備三相電壓互感器。
4.1.4并聯補償電容器組的電壓互感器(包括放電線圈兼電壓互感器)的設置應滿足電容器組內、外部故障繼電保護原理的需求。
【釋義】失壓保護和過電壓保護使用母線電壓互感器;開口三角電壓保護和電壓差動保護使用電容器組電壓互感器。
4.2電壓互感器二次繞組
4.2.1110kV~220kV電壓等級電壓互感器應有三組保護專用的二次繞組。其中兩組星型接線的二次繞組分別供兩套主保護用,開口三角形接線的二次繞組接零序電壓回路。
【釋義】按照“《國家電網公司十八項電網重大反事故措施》繼電保護專業重點實施要求”,雙重化的主保護的電壓回路宜分別接入電壓互感器的不同二次繞組。
4.2.2來自開關場電壓互感器的二次的四根引入線和開口三角繞組的兩根引入線應使用各自獨立的電纜。
4.2.3電壓互感器的二次主繞組中性線和開口三角繞組如果已在某一保護小間連在一起、共用小母線,再由此轉接至其它保護小間時,仍需按4.2.2的原則獨立轉接,并且不得在其它小間將二次主繞組中性線和開口三角繞組連結在一起。
4.2.4在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中,除接成開口三角形的二次繞組和另有規定者(例如自動調節勵磁裝置)外,應裝設熔斷器或自動開關。
4.2.5選擇電壓互感器二次輸出容量與實際負荷相比不能相差太大,宜滿足其實際二次負荷在其二次額定輸出容量的25%~100%之間。
4.2.6繼電保護、錄波器、安全自動裝置及檢同期裝置等所有二次設備的各電壓等級的交流電壓二次主繞組中性線應分開設置,開口三角繞組中性線、二次主繞組中性線、線路抽取電壓中性線也應分開。
4.3接地點
4.3.1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應有、且只能有一點接地,接地地點(一般設在各級電壓等級轉接屏或電壓互感器設備柜)應掛牌明確標識。
4.3.2公用電壓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只允許在控制室內有一點接地。為保證接地可靠,各電壓互感器的中性線不得接有可能斷開的開關或熔斷器等。經控制室零相小母線(N600)聯通的幾組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應在控制室經N600一點接地。
【釋義】有觀點認為:在開關場經氧化鋅避雷器接地,主要是針對較遠處接地時不能對二次繞組實現可靠的雷擊過電壓保護。考慮到氧化鋅避雷器因故擊穿時造成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多點接地的嚴重后果,現場又缺乏必要的監控手段,一般不再采取經氧化鋅避雷器接地的方式。
4.3.3獨立的、與其它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沒有電的聯系的二次回路中性線,應在開關場實現一點接地,包括重合閘和檢同期裝置用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
4.4電壓互感器小母線
4.4.1各電壓等級電壓互感器小母線的中性線分開設置;同一電壓等級電壓互感器小母線的中性線可以共用。
4.4.2交流電壓小母線采用轉接屏的方式,轉接屏上不設小開關或熔斷器。
4.5二次回路保護
4.5.1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保護設備安裝在電壓互感器端子箱(端子箱盡可能地靠近電壓互感器布置)內,一般采用快速小開關。開口三角繞組不設保護設備。
4.5.2電壓互感器端子箱內和保護屏內二次回路小開關或熔斷器分相設置,保護屏內的小開關設置在切換回路之前。
4.6切換回路
4.6.1雙重化配置的兩套保護應配置相互獨立的電壓切換裝置。
4.6.2雙母線接線電壓切換裝置,由隔離開關的輔助接點控制。
4.6.3電壓互感器中性線回路不經過切換。
【釋義】主要是防止在切換接點接觸不良時電壓互感器二次失去接地點。另外,如果中性線斷線后A、B、C相仍然平衡,繼電保護的電壓回路斷線檢測判據難以查出,系統一旦發生短路故障,保護將不能正確動作。
4.6.4切換后的回路應經保護屏試驗端子進入保護裝置。
5繼電保護用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
5.1電流互感器的設置
5.1.1保護用電流互感器的配置,應使變電站內各主保護的保護區之間互相覆蓋或銜接,消除保護死區。
5.1.2在采用罐式斷路器的情況下,電流互感器布置在斷路器的斷口兩側。
5.1.3采用普通敞開式斷路器時,電流互感器的一次繞組引出線的絕緣端應朝著對應斷路器布置。
【釋義】電流互感器一次裝小瓷套的L1端朝著斷路器布置,主要是考慮發生電流互感器大瓷套對地閃絡放電時,減少斷路器和電流互感器之間死區故障的概率。
5.1.4雙母線主接線以及3/2斷路器接線的母線側斷路器,電流互感器布置在斷路器的外側(非母線側)。
【釋義】發生斷路器和電流互感器之間死區故障、斷路器內部故障時,由母差保護動作快速切除故障,避免了因依賴斷路器失靈保護而延長故障切除時間。
5.1.5失靈保護電流判別元件應接在電流互感器鐵芯不帶氣隙的二次繞組;3/2斷路器接線的失靈保護的電流回路還應單獨接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以避免“電流和回路”產生的汲出電流影響。
5.1.6主變低壓側電流互感器應布置應使低壓側斷路器納入主變差動保護范圍之內。
【釋義】考慮到實際運行中10kV~35kV斷路器可靠性不高,斷路器在切除短路故障中發生爆炸的事件時有發生,按照冀電調[2000]15號《關于印發河北南網供電變壓器保護改進方案的通知》,重申“將主變壓器低壓側開關納入主變差動保護范圍之內”。
5.1.7并聯補償電容器組的電流互感器的設置應滿足電容器組反應內、外部故障的繼電保護原理的需求。
5.2電流互感器二次接地點
5.2.1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應有、且只能有一點接地,接地地點應明確標識。
5.2.2公用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的二次回路只允許、且必須在相關保護屏內一點接地。接地點設在直接連接的保護屏端子排外側端子。
【釋義】公用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的情況包括:差動保護、各種雙斷路器主接線的保護直接進行物理并接的電流和回路。
5.2.3獨立的、與其它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沒有電的聯系的二次回路應在開關場一點接地。
【釋義】上述兩條款是“《國家電網公司十八項電網重大反事故措施》繼電保護專業重點實施要求”的規定。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在開關場接地更適宜,當一次繞組擊穿時,接地線最短,限制高電壓傳入二次回路最有效。
5.3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
5.3.1220kV電流互感器繼電保護專用二次繞組不少于6組。
【釋義】雙母線接線雙重化的母線保護占2組二次線圈,雙重化的線路或變壓器保護占2組二次線圈,故障錄波占1組二次線圈,備用1組(需要時供斷路器保護等使用)。
3/2接線雙重化的母線保護占2組二次線圈,雙重化的線路或變壓器保護占2組二次線圈,斷路器保護占1組,故障錄波占1組二次線圈。
5.3.2母線、發電機、變壓器和線路電流差動保護各側用電流互感器的暫態特性應一致。
5.4變比和額定電流
5.4.1一個變電站內同一電壓等級的電流互感器二次額定電流應一致,變比盡量一致。
5.4.2220kV變電站的電流互感器的額定二次電流一般選用1A。
6繼電保護至斷路器的控制回路
6.1雙重化配置的兩套保護的跳閘回路與斷路器的兩組跳閘線圈分別一一對應。單套配置的保護和220kV母差保護同時作用于斷路器的兩組跳閘線圈。
6.2線路間隔斷路器的操動機構“壓力低閉鎖重合閘”回路
6.2.1線路間隔的斷路器,應提供操動機構“壓力低閉鎖重合閘”的接點。
6.2.2斷路器操動機構“壓力低閉鎖重合閘”的接點應經操作箱轉換后接至對應斷路器重合閘裝置的“機構壓力低”端子。
【釋義】為了保證重合閘裝置對斷路器操動機構壓力低判別的可靠性,并在斷路器偷跳時TWJ動作啟動重合閘與“壓力低閉鎖重合”接點能夠取得時序上的配合,實現可靠重合,機構箱的“壓力低閉鎖重合閘”接點經操作箱內轉換的繼電器應具有延時返回特性(采用常閉接點時),即在斷路器偷跳時,應保證TWJ啟動重合閘先于機構箱動作。當重合閘裝置本身具備對上述對“機構壓力低”延時確認的功能時,對操作箱轉換繼電器的延時可以不作要求。
6.2.3雙母線接線斷路器隨線路保護而雙重化配置的重合閘,“壓力低閉鎖重合閘”回路應分別接入。
6.2.4操作箱內壓力接點轉換繼電器應具有延時特性,或者重合閘裝置本身應具備對“機構壓力低”延時確認的功能,以保證斷路器偷跳時能夠可靠重合。
6.2.5操作箱內的斷路器操動機構“壓力低閉鎖重合接點”的轉換繼電器應以常閉型接點的方式接入重合閘裝置的對應回路。采用常開型接點時,應采取避免誤重合的措施。
【釋義】操作箱內的繼電器,在控制電源消失時其常閉接點閉合。采用非勵磁狀態下的常閉型接點接入重合閘裝置的“壓力低”回路,可以保證在斷路器檢修、其控制電源斷開等情況下對應的重合閘裝置可靠不充電,從而得以避免出現停送斷路器控制電源時,重合閘裝置誤合斷路器的問題。有的保護采用了“斷路器控制回路斷線閉鎖重合閘”的方式來解決上述問題。
6.2.6對于分相操作斷路器,分相操動機構壓力低閉鎖重合閘采用“或門”邏輯,即任一相操動機構壓力低均閉鎖重合閘。
6.2.7對于已運行的線路間隔斷路器,采用液壓、氣動操動機構的,其“壓力低閉鎖重合閘”接點應閉鎖相應的重合閘裝置。無此接點的可以采用“壓力低閉鎖合閘”接點代替;彈簧操動機構的可采用“彈簧未儲能”接點代替。
6.3線路間隔分相操作斷路器的重合閘裝置,如不能可靠區分斷路器單、三相跳閘,為防止“單重”方式下斷路器三相跳閘后誤重合,應將“單重”方式把手接點與三相跳閘位置接點串聯后接至閉鎖重合閘的回路。
6.4SF6斷路器的SF6氣體壓力低應接入閉鎖合、分閘的回路,但不接入閉鎖重合閘的回路。
【釋義】為保護斷路器SF6斷路器的SF6氣體壓力低應接入閉鎖合、分閘的回路。
若設置了SF6氣體壓力低閉鎖重合閘,則在線路發生健全斷路器相別的故障時,線路保護由于重合閘被閉鎖而三相跳閘,單相故障增加誤啟動失靈保護2/3的概率。
考慮到SF6氣體壓力低該種缺陷的不可自愈性,基于簡化二次回路的原則,并計及分相閉鎖合、分閘回路時SF6氣體壓力低閉鎖重合閘帶來的上述負面影響,SF6氣體壓力低不接入閉鎖重合閘的回路。
6.5斷路器操動機構壓力低閉鎖的合、分閘回路,以及SF6斷路器的SF6氣體壓力低閉鎖合、分閘回路的功能,優先采用斷路器機構箱內就地閉鎖的方式來實現;新建工程中應該采用斷路器機構箱內的閉鎖方式。
6.6斷路器防跳功能宜采用斷路器機構箱內的實現方式。
7繼電保護回路
7.1失靈保護回路
7.1.1220kV母線保護、線路、變壓器、發變組的電氣量保護、母聯和分段斷路器的充電和過流保護應啟動斷路器的失靈保護。
7.1.2主變或發變組動作于母聯或分段斷路器的后備段保護不啟動母聯或分段斷路器的失靈保護。
7.1.3非電量保護不允許啟動失靈保護
7.1.4斷路器三相不一致保護不啟動失靈保護,單斷路器接線及單斷路器運行的發變組保護中的非全相保護應該投跳閘并啟動失靈保護。
【釋義】線路、變壓器等靜止元件非全相不會對設備安全產生影響,即使發生非全相的斷路器失靈,負荷較大時可由線路對側零序保護或主變零序保護動作,跳開線路對側或變壓器其它側斷路器,即可消除異常情況。斷路器三相不一致保護若啟動失靈保護,則直接造成停電范圍的擴大。
單斷路器接線發變組保護非全相運行,負序電流將造成發電機定子過熱和振動,危害發電機的安全運行,因此其三相不一致保護應啟動失靈保護。
7.1.53/2接線母線側斷路器失靈出口跳所在母線其它斷路器,可以采用經母線保護出口的方式。
7.1.6通過開關量輸入回路實現失靈經母差直跳功能時,經過強電中間繼電器轉換,應設置雙開入、與邏輯。
【釋義】提高失靈經母差直跳功能的安全性。
7.1.7啟動失靈回路不出保護小室時,啟動失靈的接點應直接引自保護裝置,并且與跳斷路器的出口接點相對應。
【釋義】啟動失靈保護的接點直接引自保護裝置,有利于避免非電量保護、非全相保護通過操作箱的繼電器而間接誤啟動失靈保護,也不受斷路器控制電源的影響。
7.1.8失靈啟動回路(含發變組保護解除失靈電壓閉鎖)的二次電纜跨保護小室連接時(分小室布置變電站的保護小室之間,發電廠升壓站網控室和機組主控室之間),該回路應在失靈保護側應經強電中間繼電器轉接。該繼電器的動作電壓在額定直流電源電壓的55%~70%之間,動作功率不低于5W。
【釋義】當啟動失靈回路的跨小室連接、電氣距離較遠時,由于電纜的分布電容的影響,為了防止在直流接地情況下誤啟動失靈保護,在失靈保護側需要采用強電中間繼電器轉接。
3/2接線按串設置小室的變電站和3/2接線電廠升壓站,可以采用三跳/永跳繼電器接點啟動同小室布置的失靈保護,來代替上述轉接。其中主變、發變組和啟備變操作箱的非電氣量保護出口繼電器必須與上述三跳/永跳繼電器分開。
7.1.9雙重化的保護啟動失靈保護的回路應分別設置;在失靈保護雙重化的情況下,保護裝置出口至失靈保護的啟動回路一一對應。
7.1.10單斷路器主接線的變壓器和發變組保護啟動失靈保護時,應提供解除失靈電壓閉鎖的邏輯回路。
【釋義】設置電壓閉鎖,發變組保護動作后解除閉鎖,兼顧了正常運行情況下的安全性和變壓器、發變組內部故障等情況下的電壓閉鎖元件靈敏度不足的問題。
7.1.11發-變-線組接線的電廠側斷路器失靈保護不設電壓閉鎖。
【釋義】其失靈保護誤動作帶來的不良影響較小,不設電壓閉鎖則簡化二次回路和失靈保護邏輯了。
7.1.12主變斷路器失靈出口除動作于失靈斷路器的鄰近的斷路器外,還應動作于跳主變各側斷路器。
7.1.13對于主變壓器經斷路器上3/2接線母線的廠站,應為主變壓器的斷路器單獨配置一套失靈保護裝置。
7.2母差保護回路
7.2.1雙母線接線母線保護屏的刀閘信息宜直接取自刀閘的輔助接點。
【釋義】一方面保證了兩套保護回路的獨立性,另一方面避免了取自各間隔電壓切換繼電器接點時受該間隔保護檢修等的影響。
7.2.2每套母差保護應接入獨立的電流互感器二次線圈。
7.3主變壓器保護回路
7.3.1雙斷路器接線的兩組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應分別接入保護裝置。
【釋義】消除雙斷路器主接線下穿越電流對保護的影響。
7.3.2旁路斷路器轉代主變壓器斷路器時,應至少有一套主變壓器差動保護的電流回路切換至旁路電流互感器,主變保護跳閘回路和啟動失靈回路對應切換至旁路間隔。
7.4旁路保護、母聯、分段斷路器、短引線和三相不一致保護
7.4.1旁路縱聯保護采用切換通道的方式。
7.4.2母聯、分段斷路器保護,3/2接線斷路器保護應獨立組屏。3/2斷路器主接線短引線保護宜與相應的母線側斷路器保護共同組屏。
7.4.3斷路器保護應包括充電保護、過流保護,需要時具備失靈電流判別功能。3/2接線斷路器保護還應包括失靈保護和重合閘。
7.4.4斷路器三相不一致保護應采用斷路器本體三相位置不一致保護,經延時動作于跳閘。三相不一致保護應裝設投退壓板。
7.5線路縱聯保護回路
7.5.13/2接線的斷路器失靈保護通過失靈保護出口繼電器、雙母線接線母差及失靈保護出口一般通過TJR繼電器動作于線路縱聯保護“停閉鎖信號”、“發允許信號”和“遠跳”。
7.5.2發變線組接線的,發變組保護動作時不作用于“停閉鎖信號”、“發允許信號”和“遠跳”。
7.5.3線路縱聯保護“其它保護停信”、“位置停信”、“通道試驗”回路接至保護裝置,由保護裝置來實現。
7.5.4為了“收遠跳”命令錄波的方便,啟動“遠跳”的同時還應啟動線路縱聯保護“遠傳”。
7.63/2主接線同一串的斷路器保護屏、間隔保護屏位布置應與一次設備布置順序相一致。
7.7繼電保護跳閘出口、合閘出口、啟動失靈回路應串接壓板,壓板接至空接點之后,設在對應接點所在的保護屏上。
【釋義】必要時在本屏明確、有效地斷開保護出口回路,是對保護出口回路的一項基本要求。
7.8來自本保護室外的開關量信息接入保護裝置時,應采用直流220V/110V接入或轉接。
【釋義】有利于減少二次回路的電磁干擾竄入繼電保護裝置內部弱電回路。
7.9雙重化線路保護中的重合閘不接相互啟動和相互閉鎖回路。
【釋義】有的線路保護本身具備了“斷路器重合后有流不再發重合令”的功能,有的保護重合到故障后驅動永跳繼電器;分析表明,兩套重合閘計時上的誤差等效于合閘脈沖的展寬;單重方式下重合到故障時保護三跳。都可以有效防止兩套重合閘先后重合到故障上。
8縱聯保護通道
8.1電力線載波通道
8.1.1電力線載波通道的高頻同軸電纜選用標稱特征阻抗為75Ω。
8.1.2電力線載波通道同軸電纜在繼電保護屏處直接接至收發信機。
8.1.3電力線載波通道同軸電纜不允許有中間接頭。
8.1.4載波通道高頻電纜兩端接地。
8.1.5結合濾波器未在高頻電纜芯線回路中設置電容器的,應在該回路中串接電容器(0.05μF左右,交流耐壓2000V,1分鐘)。
8.1.6在主電纜溝內貼近高頻電纜,敷設100mm2銅導線;該銅導線在控制室與電纜夾層處與地網可相連,在距耦合電容器接地點3~5m處與地網接連通。
8.1.7高頻電纜屏蔽層在控制室內用4mm2的多股銅線直接接于保護屏接地銅排,在結合濾波器的二次端子上用大于10mm2的絕緣導線連通引下,焊接在分支銅導線,實現接地。
8.1.8線路阻波器的額定連續電流應滿足線路的最大潮流,動穩定電流按可能的最大短路電流進行校驗。
8.1.9結合濾波器選用單頻型式。
8.2繼電保護復用通道
8.2.1當采用復用數字通道傳輸保護信號時,采用2Mbit/s數字接口。
【釋義】較之64kbit/s數字接口省去了PCM設備,同時有助于改善保護動作速度和安全性指標。
8.2.2同一條線路的兩套縱聯保護應配置兩套獨立的通信設備,并分別由兩套獨立的通信電源供電。
8.2.3安裝在通信機房的繼電保護通道接口設備直流電源取自通信直流電源,并與所接入通信設備的直流電源相一致,采用-48V電源,該電源的正端應連接至通信機房的接地銅排。
【釋義】通信設備48V電源正極接地屬于工作接地,接口設備電源在接口屏處再接地有利于提高信號傳輸的可靠性。
8.2.4線路縱聯電流差動保護應采用同一路由、收發時延一致的通道。通道采用“1+0”工作方式。
【釋義】通道收、發時延不一致將直接影響縱聯差動保護采樣的同步性,可能導致保護的不正確動作。
8.2.5繼電保護與通信終端設備采用數字接口,距離大于50m,或通過強電磁干擾區時應采用光纜連接。
8.2.62Mbit/s數字接口裝置與通信設備采用75Ω同軸電纜不平衡方式連接。
8.2.7數字接口設備至通信設備的雙絞線或同軸電纜的屏蔽層應該兩端接地。
8.2.8通信機房內接口設備的“報警”接點應接至控制室中央信號系統或微機監控系統。
9二次回路電纜
9.1電壓互感器或電流互感器的每組二次繞組各由一根獨立的電纜由開關場端子箱引至保護室,其相線和中性線應置于同一電纜內。
9.2雙重化保護的交流電流回路、交流電壓回路、直流電源回路,雙套跳閘繞組的控制回路等,兩套系統不應合用一根多芯電纜。
9.3交流電流和交流電壓回路、交流和直流回路、強電和弱電回路不得合用電纜。
10故障錄波器
10.1故障錄波器的電流輸入回路應接入電流互感器的保護級線圈,宜與保護設備所占二次線圈獨立;與繼電保護共用一個二次線圈繞組時,應接在繼電保護的后面。
10.2故障錄波器經繼電保護信息子站和直接接入數據網絡兩種傳輸方式。
11繼電保護及故障信息系統通道
11.1繼電保護及故障信息系統子站經調度數據專用網傳輸至主站和分站。
11.2繼電保護信息子站在每一保護小間設置一面采集屏,跨小間傳輸時管理屏和采集屏采用光纖以太網通信。
11.3繼電保護信息子站組成一個獨立的以太網。繼電保護裝置和故障錄波器優先采用以太網口的型式直接接入子站,也可以通過RS-485串行接口采用屏蔽雙絞線接入子站。
12非電量保護回路
12.1當本體保護經過繼電保護跳閘時,應設置獨立的電源回路(包括直流空氣小開關及其直流電源監視回路)和出口跳閘回路,且必須與電氣量保護完全分開,在保護屏上的安裝位置也應相對獨立。
12.2主設備非電量保護應防水、防油滲漏、密封性好。氣體繼電器至保護柜的電纜應盡量減少中間轉接環節。
12.3反應瓦斯、溫度、壓力等的非電氣量保護不允許直接或間接啟動斷路器失靈保護。
12.4變壓器本體、有載分接開關和高壓電抗器的重瓦斯保護動作于跳閘,輕瓦斯保護、壓力釋放保護和溫度保護動作于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