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繼電保護事故預防措施
為防止繼電保護事故發生,保障電氣設備、發電機組、電力網絡安全穩定運行,保障國家、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制定本措施。
1適用范圍
本措施適用于電廠送出線路保護、母線保護、斷路器失靈保護、發電機變壓器組保護、變壓器保護、高壓電動機保護,電氣自動裝置應參照執行。
2主要依據
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檢驗條例水電電生字(1987)108號
繼電保護現場工作保安規定電生供字第254號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運行反事故措施管理規定調[1994]143號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技術監督規定(試行)電安生[1997]356號
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國電發(2000)589號
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反事故措施要點電安生(1994)191號
GB14285—1993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
DL/T584—19953~110kV電網繼電保護裝置運行整定規程
DL/T559—1994220~500kV電網繼電保護裝置運行整定規程
DL/T623—1997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運行評價規程
DL/T684-1999大型發電機變壓器繼電保護整定計算導則
3術語和定義
雙重化——指繼電保護裝置按兩套獨立、采用不同原理并能瞬時切除被保護范圍內各類故障的主保護來配置。其中“獨立”的含義為:各套保護的直流電源取自不同的蓄電池,各套保護用的電流和電壓互感器的二次側各自獨立,各套保護分別經過斷路器的兩個獨立的跳閘線圈出口,各套保護擁有各自獨立的載波(或復用)通道等。
4總則
4.1新建、擴建和技改等工程均應執行本措施,現有發電廠已投入運行的繼電保護裝置,凡嚴重威脅安全運行的必須立即改進,其他可分輕重緩急有計劃地予以更新或改造。不能滿足要求的應結合設備大修盡快更改,而對不滿足上述要求又不能更改的,由設計、制造和運行等單位共同研究、解決。
4.2充分發揮繼電保護專業管理的職能作用,明確責任、權限和防止重大事故發生的關鍵環節,提高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水平,防止由于保護不正確動作而引起系統穩定被破壞和電網瓦解、大面積停電等事故的發生。
4.3各級領導應重視繼電保護隊伍建設,加強繼電保護人員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培訓,建立培訓制度,保持繼電保護隊伍相對穩定,并不斷培養新生力量。
4.4繼電保護技術監督應貫穿電力工業的全過程。在初設審查、設備選型、設計、安裝、調試、運行維護等階段全過程,都必須實施繼電保護技術監督。
4.5不符合國家和電力行業相關標準的以及未經技術鑒定和未取得成功運行經驗的繼電保護產品不允許入發電廠運行。
4.6繼電保護新產品進入發電廠試運行,應經所在單位有關領導同意后,報上級管理部門備案,并做好事故預想。
4.7充分利用故障錄波,加強繼電保護裝置的運行分析,從中找出薄弱環節、事故隱患,及時采取有效對策。
4.8繼電保護的配置與整定都應充分考慮系統可能出現的不利情況,盡量避免在復雜、多重故障的情況下繼電保護不正確動作,同時還應考慮系統運行方式變化對繼電保護帶來的不利影響。
4.9應重視發電廠的繼電保護配置和整定計算,特別是與系統運行關系密切的保護,應認真校核這些保護與系統保護的配合關系。各發電廠應根據《大型發電機變壓器繼電保護整定計算導則》(DL/T684—1999)的規定,定期對所轄設備的整定值進行全面復算和校核。
4.10繼電保護雙重化配置時,應選用安全性高的繼電保護裝置。兩套保護裝置之間不應有任何電氣聯系;保護裝置用交流電壓和交流電流分別取自電壓互感器和電流互感器互相獨立的繞組;其保護范圍應交叉重迭;任何一套保護因異常需要退出或需要檢修時,應不影響另一套保護正常運行;斷路器選用具備雙跳閘線圈機構;與保護配合的相關回路(如斷路器、隔離開關的輔助接點等)均應遵循相互獨立的原則。
母線保護和斷路器失靈保護
5.1為確保母線差動保護檢修時母線不至失去保護,220kV及以上電壓等級母線、3/2接線形式變電站母線應采用雙重化保護配置。每條母線采用兩套完整、獨立的母線差動保護,并安裝在各自的柜內。
5.2進行母差保護校驗工作時,必須保證每條母線至少保留一套母差保護運行。
5.3應充分考慮母線差動保護所接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合理分配,對確無辦法解決的保護動作死區,在滿足系統穩定要求的前提下,可采取起動失靈和遠方跳閘等后備措施加以解決。
5.4采用相位比較原理的母線差動保護在用于雙母線時,必須增設兩母線相繼發生故障時能可靠切除后一組故障母線的保護回路。
5.5對空母線充電時,固定連接式和母聯電流相位比較式的母線差動保護應退出運行。
5.6母聯、母聯分段斷路器宜配置獨立的母聯、母聯分段斷路器充電保護及死區保護。該保護應具備可瞬時跳閘和延時跳閘的回路。
5.7斷路器失靈保護按一套配置。斷路器失靈保護二次回路牽涉面廣、依賴性高,投運后很難有機會利用整組試驗的方法進行全面檢驗。因此,對斷路器失靈保護在設計、安裝、調試和運行各個階段都應加強質量管理和技術監督,保證斷路器失靈保護不留隱患地投入運行。
5.8電氣量保護與非電氣量保護出口繼電器獨立配置,不得使用不能快速返回的電氣量保護和非電量保護作為斷路器失靈保護的起動量,要求斷路器失靈保護的相電流判別元件動作時間和返回時間均不應大于20ms。
5.9用于雙母線接線形式的變電站,其母差保護、斷路器失靈保護的復合電壓閉鎖接點應分別串接在各斷路器的跳閘回路中,不得共用。
變壓器保護
6.1220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主變壓器微機保護應按雙重化配置(非電氣量保護除外),每套保護安裝在各自柜內。
6.2非電量保護應設置獨立的電源回路(包括直流空氣小開關及其直流電源監視回路)和出口跳閘回路,且必須與電氣量保護完全分開,在保護柜上的安裝位置也應相對獨立。
6.3兩套完整的電氣量保護和非電量保護的跳閘回路應同時作用于斷路器的兩個跳閘線圈。
6.4完善防止變壓器低阻抗保護在電壓二次回路失壓、斷線閉鎖以及切換過程交流和直流失壓等異常情況下誤動措施。
6.5變壓器過勵磁保護的啟動元件、反時限和定時限應能分別整定并要求其返回系數不低于0.96,同時應根據變壓器的過勵磁特性曲線進行整定計算。
6.6變壓器和發電機變壓器組斷路器失靈保護靈敏度不足時,采取零序或負序電流、保護出口和斷路器合閘位置與的邏輯,解除斷路器失靈保護的復合電壓閉鎖回路。
采用相電流、零序或負序電流動作,配合斷路器合閘位置兩個條件組成與邏輯啟動斷路器失靈保護。
6.7變壓器瓦斯保護應防水、防油滲漏,密封性好。氣體繼電器、動作于跳閘的變壓器壓力釋放及油壓速動保護由中間端子箱的引出電纜應直接接入保護柜。
發電機變壓器組保護
7.1100MW及以上容量發電機變壓器組保護、重要發電廠的啟動變壓器保護,應配置雙重化微機保護。
7.2高頻、低頻、過壓和欠壓保護整定計算,要依據發電機組在并網前、后的不同運行工況和制造廠提供的發電機組的特性曲線進行。同時還需注意與汽輪機超速保護和勵磁系統過壓、欠壓以及過勵、低勵保護的整定配合關系。
7.3在整定計算發電機變壓器組的過勵磁保護時,應全面考慮主變壓器及高壓廠用變壓器的過勵磁能力,并按電壓調節器過勵限制首先動作,其次是發電機變壓器組過勵磁保護動作,然后再是發電機轉子過負荷動作的階梯關系進行。
7.4發電機定子接地保護整定計算,要實測不同負荷工況下基波零序電壓和發電機中性點側三次諧波電壓數據。200MW及以上容量的發電機定子接地保護基波零序保護與三次諧波電壓保護的出口分開,基波零序保護投跳閘,發電機中性點側三次諧波電壓保護宜投信號。
7.5發電機變壓器組負序電流保護整定計算,依據制造廠提供A值進行。
7.6發電機、變壓器的差動保護,在保護正確、可靠動作的前提下,不宜整定得過于靈敏。
7.7發電機變壓器組過勵磁保護應全面考慮主變壓器及高壓廠用變壓器的過勵磁能力。
7.8做好發電機失步、失磁保護的選型,防止系統單相故障發展為兩相故障時,失步繼電器的不正確動作。設計、制造單位應將有關這些問題的計算、研究資料提供給發電廠有關部門備案。發電機進相運行前,應仔細檢查和校核發電機失步、失磁保護的測量原理、整定范圍和動作特性。
7.9發電機失步保護只有測量到失步振蕩中心位于發電機變壓器組內部構成威脅時,才作用于跳閘。同時避免斷路器在電勢角180°時開斷。
7.10在新建、擴建和改建工程中,發電機制造廠應提供裝設發電機橫差保護的條件,設計優先考慮配置橫差保護,并要求該保護中的三次諧波濾過比應大于30。
7.11200MW及以上發電機變壓器組配置專用故障錄波器。
7.12發電廠廠用系統的繼電保護整定方案每兩年復核一次。
二次回路與抗干擾
8.1認真落實《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反事故技術措施要點》中有關保護及二次回路抗干擾的規定。
8.2在設計、安裝、調試和運行的各個階段認真檢查二次回路,做好整組試驗,防止二次寄生回路。
8.3選用具有良好抗干擾性能并符合電力行業電磁兼容及相關的抗干擾技術標準的繼電保護裝置。
8.4繼電保護裝置與接地網必須可靠連接。發電廠開關場至繼電保護裝置室敷設100mm2銅導線,繼電保護裝置室內敷設接地銅排網,接地銅排網與主接地網經一點可靠連接。保護裝置直接與銅排網連接接地。
8.5繼電保護裝置接地電阻不大于0.5Ω,機箱、柜應構成良好電磁屏蔽體并可靠接地。
8.6對經過長電纜跳閘的回路,要采取防止長電纜分布電容影響和防止出口繼電器誤動的措施,如不同用途的電纜分開布置、增加出口繼電器動作功率,或通過光纖跳閘通道傳送跳閘信號等措施。
8.7應加強對保護信息遠傳的管理,不得設置遠程修改微機保護的軟件、整定值和配置文件功能。防止干擾經由微機保護的通信接口侵入,導致繼電保護裝置的不正確動作。
8.8在發電機廠房內的保護、控制二次回路均應使用屏蔽電纜。用于定子接地保護的發電機中性點電壓互感器二次側接地點應在定子接地保護柜內一點接地。
8.9新建和擴建工程宜選用具有多次級的電流互感器,優先選用貫穿(倒置)式電流互感器。
8.10為防止因直流熔斷器不正常熔斷而擴大事故,直流熔斷器應分級配置,直流分路裝設小空氣開關時,要確保小空氣開關有選擇性地配合,每年要對直流熔斷器的配置情況進行校核。
8.11宜使用具有切斷直流負載能力的、不帶熱保護的小空氣開關取代原有的直流熔斷器,小空氣開關的額定工作電流應按最大動態負荷電流(即保護三相同時動作、跳閘和收發信機在滿功率發信的狀態下)的1.5~2.0倍選用。
9安全自動裝置
9.1新投產機組、大修機組的同期回路(交流電壓回路、直流控制回路、整步表、自動準同期裝置及同期開關等)進行過更換或變動后,第一次并網前應進行以下工作。
9.1.1檢查同期交、直流回路的絕緣狀況。
9.1.2對同期回路進行全面、細致的校核(尤其是同期繼電器、整步表和自動準同期裝置)。模擬斷路器的同期合閘試驗,同時檢查整步表與自動準同期裝置的一致性。
9.1.3結合反送電試驗、帶空母線升壓試驗,對整步表及同期檢定繼電器進行校核。
9.2進相運行的發電機,其低勵限制定值應符合發電機制造廠給定的容許值和滿足發電機靜穩定要求,并要通過實際進相運行試驗考驗,隨機組大修進行校驗
9.3進相運行的發電機配置雙向無功功率表、功率因數表及功角表。
9.4發電機自動勵磁調節器的過勵限制和過勵保護的定值應在制造廠給定的容許值范圍內,與發電機轉子過負荷保護相配合,保證調節器的過勵限制、過勵保護和發電機轉子過負荷保護的動作順序,隨機組大修進行校驗。
運行與檢修
10.1進一步規范繼電保護專業人員在各個工作環節上的行為,及時編制、修訂繼電保護運行規程和典型操作票,在檢修工作中必須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及反事故措施和安全技術措施。通過有秩序的工作和嚴格的技術監督,杜絕繼電保護人員因人為責任造成的“誤碰、誤整定、誤接線”事故。
10.2各單位根據實際情況,依據相關規程和技術標準編制本單位繼電保護裝置、二次回路的安裝、調試、定期檢驗條例。
10.3加強線路快速保護、母線差動保護、斷路器失靈保護等重要保護的運行維護,保證備品備件管理的儲備。母差等快速主保護因缺陷超時停役,應納入監督考核。
10.4認真做好微機保護及保護信息管理機等設備軟件版本的管理工作,特別注重計算機安全問題,防止因各類計算機病毒危及設備而造成微機保護不正確動作和誤整定、誤試驗等。
10.5應加強繼電保護微機型試驗裝置的檢驗、管理與防病毒工作,防止因試驗設備性能、特性不良而引起對保護裝置的誤整定、誤試驗。
10.6繼電保護專業要與通信專業密切配合,防止因通信設備的問題而引起保護不正確動作。
10.7差動保護(母線、變壓器、發電機的縱、橫差等)在投入運行前,除測定相回路和差回路外,還應測量各中性線的不平衡電流、電壓,檢驗保護裝置和二次回路接線的正確性。
10.8母線差動保護停用時,盡量避免母線倒閘操作。
10.9雙母線中阻抗比率制動式母線差動保護在帶負荷試驗時,不宜采用一次系統來驗證輔助變流器二次切換回路正確性。輔助變流器二次回路正確性檢驗宜在母線差動保護整組試驗階段完成。
10.10檢修設備在投運前,應認真檢查有無電壓二次回路短路、電流二次回路開路和不符合運行要求的接地點的現象。
10.11在一次設備進行操作或檢修時,應采取防止距離保護失壓及變壓器差動保護和低阻抗保護誤動措施。
10.12在運行線路、母線、變壓器和發電機變壓器組的保護上進行定值修改前,應認真考慮防止保護不正確動作的有效措施,并做好事故預想和防范措施。在實施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現場設備的安全性。
篇2:繼電保護定值通知單相關事故追憶打印記錄保管規定
繼電保護定值通知單及相關事故追憶打印記錄保管規定
第一章總則
為了保證新投產及新改造的設備投入后安全穩定運行,保證繼電保護可靠動作;保證繼電保護動作后對事故性質的確認迅速準確,特制定本規定。本規定適用于公司所屬各風廠。
第二章實施細則
上級下發的定值通知單直接發給生產技術部,生產技術部交給各風廠,各風廠接到定值通知單后復印一份正常使用,原件保存。接到上級下發的通知單應登記造冊,通知單必須在限定的日期內執行完畢。定值調試完畢后,調試人員必須認真填寫檢修記錄薄,核對繼電保護裝置定值與實際定值通知單一致,并向運行人員進行交代執行的定值通知單號、內容、CT變比及注意事項,在通知單“實際執行日期”注明定值修改日期并簽字。
定值變更后,由檢修人員向當班運行值班人員交代,運行值班人員應掌握執行的定值通知單號、內容及注意事項。臨時定值單執行完畢后立即廢除,只在風廠保存。只有在新定值通知單正式執行后方可廢除原定值通知單,定值通知單只在各風廠保存。保護改造完畢按新定值通知單投入運行后原定值通知單立即廢除。風廠所有作廢的定值通知單,必須在風場保存以備調用,放在專用的檔案盒內。發生故障時相關故障錄波器、微機保護、NCS事故追憶打印記錄,由各風廠保存,并作好記錄。各種定值通知單及打印記錄各風廠要妥善保管。相關人員應熟悉并掌握變電所所在電網上級單位繼電保護裝置運行規程,并按相關要求執行。
第三章考核細則
對有效的保護定值單保管不善,造成丟失的,將對責任人處于200元罰款。由于微機缺墨、缺紙等原因造成事故追憶不能及時打印的,考核責任人100元罰款。
第四章附則
本規定由生產技術部負責解釋。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篇3:防止繼電保護事故預防措施
1總則
為了防止“繼電保護”事故的發生,凡是在現場接觸到運行的繼電保護、安全自動裝置及其二次回路的生產運行維護、試驗、安裝調試或其它(如儀表等)人員,除必須遵守《電業安全工作規程》外,還必須遵守《繼電保護和電網安全自動裝置現場工作保安規定》的要求,建立健全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的技術檔案,并設專人管理,保證設備圖紙齊全、規范。
1.1?繼電保護人員要嚴格執行繼電保護規程和部頒反事故措施細則。
1.2加強對繼電保護的定值管理,要求整定計算和定值變更有原始記錄。保證保護裝置在事故情況下,能夠正確、可靠、有選擇地動作切除故障,達到繼電保護正確動作率100%。
1.3?按規程規定期限對保護及自動裝置進行全部或部分檢定。
1.4?繼電保護人員在檢定中,應對繼電保護的性能、結構等存在的各種缺陷,做好記錄。并及時匯報主管領導,對于不符合技術規范要求的,必須采取補救措施。
1.5?繼電保護作業必須持有工作票,運行人員要根據工作票內容,作業范圍,布置可靠的安全措施,繼電保護人員在作業時,不得擅自擴大工作范圍,以防止誤觸、誤碰運行中的設備,造成保護誤動。重大作業時必須持有繼電保護安全措施票。?.
1.6?工作結束后,工作負責人應做好詳細交待,運行人員經驗收確認無誤后,工作方告終結。
2防止“誤動作"措施:
2.1?工作時必須遵守《電業安全工作規程》及《繼電保護和電網安全自動裝置現場工作保安規定》的要求。
2.2按專區分工,加強對設備的巡視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消除。
2.3加強技術培訓,提高全班組人員的實際技術水平和業務能力,確保設備的調試質量及缺陷處理能力。
2.4?現場工作至少應有二人參加。工作負責人必須由經領導批準的有經驗的專業人員擔任。工作負責人對工作前的準備、現場工作的安全、質量、進度和工作結束后的交接負全部責任。外單位參加工作的人員,不得擔任工作負責人。
2.5?在現場工作過程中,凡遇到異常(如直流系統接地等)或斷路器跳閘時,不論與本身工作是否有關,應立即停止工作,保持現狀,待找出原因或確定與本工作無關后,方可繼續工作。
2.6?現場工作前必須做好充分準備,其內容包括:工作的重點、準備解決的缺陷、明確工作人員的分工、所須的圖紙、檢驗規程、試驗記錄、新定值通知單等。
2.7、工作中如必須對運行的設備開停時,均應由運行人員進行。“跳閘連片”的投退只能由運行值班員負責操作。
2.8在一次設備運行而停部分保護進行工作時,應特別注意斷開不經壓板的跳、合閘線與運行設備安全的連線。
2.9在檢驗繼電保護及二次回路時,凡與其他運行設備二次回路相聯的壓板和接線應有明顯標記,并按安全措施票仔細地將有關回路斷開或短路,做好記錄。
2.10現場工作應按圖紙進行,嚴禁憑記憶作為工作的依據。
2.11?在運行中的二次回路工作時,必須由一人操作,另一人監護。
2.12不允許在運行的保護屏上鉆孔,盡量避免在運行的保護屏上進行任何有震動的工作,如有必要,則必須采取妥善措施。
2.13在繼電保護屏間的過道上搬運或安放試驗設備時,要注意與運行設備保持一定距離,防止誤碰造成保護誤動。
2.14在清掃運行中的設備和二次回路時,應認真仔細,并使用絕緣工具,特別注意防止震動,防止誤碰。
2.15保護裝置調試的定值,必須嚴格按定值單的要求進行,并按《繼電保護檢驗規程》的要求注項進行,不得削項漏項。
2.16所有保護調試項目進行完畢后,進行整體回路檢查及保護相互動作試驗。
2.17工作結束,清理現場,工作負責人向運行人員詳細進行現場交代,并將其記入繼電保護工作記錄簿中,雙方簽字后,工作結束。
3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的反事故措施
3.1?電流互感器及電壓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必須分別有且只能有一點接地。
3.2幾組電流互感器二次組合的電流回路,如差動保護,其接地點宜選在控制室。
3.3?新安裝及解體檢修后的電流互感器應作變比及伏安特性試驗,并作三次比較以判別二次線圈有無匝間短路和一次導體有無分流,并注意檢查電流互感器末屏是否已可靠接地。
4直流回路反事故措施
4.1?信號回路由專用熔斷器供電,不得與其它回路混用。
4.2有兩組跳閘線圈的熔斷器,其每一跳閘回路必須分別由專用的直流熔斷器供電。
4.3?處理直流接地;應斷開直流熔斷器或斷開由專用端子至直流熔斷器的聯結線,并在操作前,先停用由該直流熔斷器或由該專用端子控制的所有保護裝置,待直流回路接地點消除后再恢復保護裝置的運行。
5?保護裝置用直流中間繼電器,出口繼電器及相關回路的反事故措施。
5.1直流電壓為220V的直流繼電器線圈的線徑不宜小于0.09毫米的繼電器,應立即更換。
5.2跳閘出口繼電器的起動電壓不宜低于直流額定電壓的50%,以防止繼電器線圈正電源側接地時,因直流回路過大的電容放電引起的誤動作。
5.3對于碰觸外殼而可能導致接點閉合的中間繼電器,應增加防震措施,防止保護誤動。
6跳閘壓板的反事故措施
6.1?跳閘壓板的開口端應裝在上方,接到斷路器的跳閘回路。
6.2跳閘壓板在下落過程中必須和相鄰壓板有足夠的距離,保證在操作壓板時不會碰到相鄰的壓板。
6.3?檢查壓板并確認扭緊螺絲后能可靠地接通回路,穿過保護屏的壓板導電桿必須有絕緣套,并距屏孔有明顯的距離,壓板擰緊后不會接地。
7保護屏的反事故措施
7.1?保護屏必須有接地端子,并用截面不小于4mm。的多股銅線和接地網直接聯通。
7.2保護屏本身必須可靠接地。
7.3屏上的電纜必須固定良好,防止脫落拉壞接線端子排造成事故。
7.4?跳(合)閘引出端子應與正電源適當地隔開。
8線路微機保護的反事故措施
8.1?當自動切換回路發生不正常現象時,應將線路微機保護停用,并立即進行處理,不得用短路某一回路,或將切換繼電卡死等方法來使保護繼續運行。
8.2?在保護裝置失去電壓或總閉鎖裝置動作的情況下,不允許切合保護的直流電源,而應先退出保護后再進行處理。
9差動保護的反事故措施
9.1?差動保護電流回路斷線、導線聯接和端子接觸不良均將引起保護不正確動作,因此應將電流回路的接頭、螺絲等減少至最小的限度,并且整定旋鈕加銅墊圈以保證接觸可靠,必要時加短接線。
9.2?差動保護用電流互感器,除正常檢定項目外,必須實測二次回路負擔,并按出口最大短路電流驗算l0%誤差曲線。
10變壓器瓦斯保護反事故措施
10.1?所有的變壓器瓦斯保護應采用防水,防油滲漏,密封好的QJ一50、80G型瓦斯繼電器。
10.2?瓦斯繼電器引出線電纜不應經過中間端子盒須直接接到繼電保護屏,使用室外端子箱應有密封良好的防雨措施,瓦斯繼電器端子排“+”極與跳閘線“07”分開。
11?防止“誤接線”措施
11.1?二次回路的設計要求層層把關,嚴格審批制度,防止出現任何差錯。
11.2施工時,嚴格按圖施工,接線正確。
11.3?盤內配線應整齊、清晰、美觀、導線絕緣應良好無損。
11.4?盤內導線不應有接頭,導線線芯應無損傷。
11.5?電纜芯線和所配導線的端部均應標明其回路編號,編號應正確,字跡清晰且不易脫色。
11.6工作時如發現圖紙與實際接線不符時,應查線核對,如有問題,應查明原因,并按正確接線修改更正,然后記錄修改理由和日期。
11.7?修改二次回路接線時,事先必須經過審核,拆動接線前要與原圖紙核對,接線修改后要與新圖核對,并及時修改底圖。
11.8保護裝置二次回路變動或改進時,嚴防寄生回路存在,沒用的線應拆除。
11.9在變動直流二次回路后,應進行相應的傳動試驗。必要時還應模擬各種故障進行整組試驗。
12防止“誤整定”措施
12.1?繼電保護整定方案應定期(根據電網發展變化情況確定)進行全面細致計算。
12.2?根據網調系統阻抗的變化情況,每年進行一次全廠電網的短路電流核算工作。
12.3?整定計算所需參數必須有據可查或憑實際試驗值,白行估算值須經主管領導批準。
12.4整定計算愿始底稿整理成冊,妥善保管到下一次整定方案全部實施后。
12.5?繼電保護整定計算用的電網運行方式的選擇,最大負荷電流和最低運行電壓的數值,參加自啟動負荷情況等,須由調度部門提供并以文件形式下發作為整定計算的依據。
12.6整定方案實施前,須經有關部門討論,專責工程師、分場領導審核,聯系單位(調度、生技、安監人員等)復審,以及總工程師批準后執行。
12.7?現場繼電保護定值的調整和改變,須憑繼電保護定值通知單執行。
12.8?定值通知單編號,由運行管理專責人填寫、一式三份。
12.9嚴格整定計算的審核審批程序,從各個方面加強把關,防止誤整定問題的發生。
13?其它
13.1?防跳躍繼電器(TBJ)動作時間應快于開關跳閘線圈回路補助接點斷開時間為快,并有一定的裕度。
13.2繼電保護裝置回路力求簡化,不必要的繼電器連片上的連接線宜拆除,使回路接線清晰。
13.3對于長期不用的保護,應將跳閘連片取下,防止運行人員誤操作。
13.4?DY型電壓繼電器更換成LY一30型無振動電壓繼電器。
13.5備用電源聯動試驗,每季度一次,試驗時由運行人員配合操作,注意各轉換接點的動作情況,信號及繼電器動作情況,注意設備位置,由專人監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