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防止發電機非全相運行技術措施

防止發電機非全相運行技術措施

2024-07-18 閱讀 6823

1.發電機保護應正常投入運行,并保持其動作靈活、可靠。

2.發電機出口開關每次啟機前及檢修后,進行拉合閘試驗,保持其三相動作的可靠性。

3.發電機啟機并網后,密切監視定子三相電流,發現異常及時查明原因。

4.發電機非全相運行或異常運行達到緊急停機條件時,應正確、果斷處理,防止擴大損壞設備。

5.發電機出口開關檢修后,要對開關非全相保護進行傳動,以保證保護正確投入。

6.發電機變壓器組的主斷路器出現非全相運行時,其相關保護能夠及時起動斷路器失靈保護,在主斷路器無法斷開時,斷開220KV母線上所有開關。

篇2:防止發電機非全相運行措施

1.500KV變電所各開關非全相壓板必須投入。

2.500KV變電所各開關、刀閘操作時必須檢查其三相動作一致性合格,且接觸良好。

3.用于起動失靈保護的發變組保護出口應不包含可能慢返回的保護(如瓦斯保護、斷水保護及熱工保護)。

4.校驗500KV變電所各開關非全相保護回路的完好性,以保證出現非全相時斷路器可靠斷開。

5.當500KV開關出現非全相而開關拒動時失靈保護應可靠動作以切除故障開關。

6.為提高保護可靠性,在用于起動失靈的發變組保護出口外須串一個“斷路器電流判據”并能反映斷路器的非全相開斷。

7.斷路器失靈保護的相電流判別元件動作時間和返回時間均不應大于20ms。

8.發電機在額定參數下連續運行,不平衡電流應≤8%額定電流,且每相電流均不能超過額定值。

9.當負序電流大于8%額定電流,應降低有功、無功負荷,將負序電流限制在允許范圍內,檢查原因并消除。

10.短時負序電流滿足(I2/In)t≤10s的要求,否則保護將解列停機。

防止發電機非同期并列措施

1.定期對同期裝置進行檢查、試驗,確保同期裝置工作可靠。

2.當汽輪機轉速達額定轉速時,方可合發電機出口開關。

3.檢查機組二次電纜是否有中間接頭,如有應檢查接頭的接觸電阻和絕緣處理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篇3:防止發電機非全相運行安全技術措施

為認真貫徹執行國家電力《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確保電力安全生產,提高運行管理水平,避免發生發電機非全相運行導致發電機轉子燒損惡性事故,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1發電機并列操作前,必須試驗主開關拉合良好,三相動作一致,位置指示器與實際狀態一致。

2發電機并列操作時,應確定開關三相合閘良好,定子電流表三相均指示正常;若發電機非全相運行時,應立即將發電機解列。

3#1、2發電機正常解列停機時,應確認開關三相均已斷開,定子電流三相均指示在零位時,才允許減少勵磁,降低發電機定子電壓,拉開勵磁開關。斷開勵磁后才允許汽機打閘停機,若三相定子電流表其中一相有指示,禁止拉開勵磁開關。應立即再拉發電機出口開關一次,將發電機與系統解列。若開關拒動,應匯報值長立即將故障開關所在母線上的負荷全部拉閘,拉開母聯100開關將發電機與系統解列。

4#3、4發電機正常解列停機時,應確認開關三相均已斷開,定子電流三相均指示在零位.若三相定子電流表其中一相有指示,應立即再拉發電機出口開關一次,若拉不開,應拉開上級開關(220KV出線開關、橋聯開關及110KV側開關),將發電機與系統解列(解列前應先倒換廠用電)。

5發電機開關誤跳閘或事故跳閘時,有一相或兩相開關未斷開,造成發電機非全相運行,按發電機正常解列發生非全相運行時的情況處理。

6#1、2發電機正常情況下開關非全相運行的處理

1現象:

1.1發電機定子電流三相極不平衡。

1.2“不對稱過負荷”信號發出。

1.3發電機劇烈振動。

1.4勵磁電壓、電流擺動。

1.5發電機定子回路對地電壓有指示。

2處理:

2.1停止發電機系統操作,將有無功負荷減至零。

2.2將機組立即解列。

2.3發電機非全相運行時,不得關閉主汽門和切除發電機勵磁電源。

7#3、4發電機正常情況下開關非全相運行的處理

7.1現象:

7.1.1發電機定子電流一相或兩相到零。

7.1.2“不對稱過負荷”光字牌信號報警。

7.1.3發電機劇烈振動。

7.1.4勵磁電壓、電流表擺動。

7.1.5發電機負序電流有指示。

7.2處理:

7.2.1停止發電機系統操作,將有無功負荷減至零。

7.2.2將機組立即解列。

7.2.3及時通知檢修處理并記錄非全相運行時間。

7.2.4發電機非全相運行時,不得關閉主汽門和切除發電機勵磁電源。

8運行人員應加強對發電機開關的監視和巡回檢查,檢查開關液壓操作機構和絕緣拉桿部分應良好,發現異常及時聯系檢修人員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