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防止發電機損壞預防措施

防止發電機損壞預防措施

2024-07-18 閱讀 4159

為了防止發電機的損壞事故發生,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本措施。1適用范圍本措施適用于50MW及以上各類型的發電機設備。2主要依據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國電發[2000]589號)大型汽輪發動機定子繞組端部動態特性的測量及評定(DL/T735—2000)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DL/T596—1996)?氫冷發電機氫氣濕度技術要求(DL/T651—1998)?運行中氫冷發電機用密封油質量標準(DL/T705)?大型發電機內冷水質及系統技術要求(DL/T801—20**)?電工術語旋轉電機(GB/T2900.25—94)3?術語及定義匝間短路——指電機線圈同一繞組的匝與匝之間絕緣損壞并形成電氣通路。相間短路——指電機線圈不同繞組之間絕緣損壞并發生不正常的電氣通路。4?防止定子繞組端部松動引起相間短路檢查定子端部線圈的磨損、緊固情況。200MW及以上的發電機在新安裝和大修時應做定子繞組端部振型模態試驗,發現問題應采取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對模態試驗頻率不合格(振型為橢圓、固有頻率在94Hz~115Hz之間)的發電機,應依據《大型汽輪發動機定子繞組端部動態特性的測量及評定》(DL/T735-2000)進行綜合評定,有條件時加裝在線振動檢測系統。對已經出現大范圍松動、磨損情況的發電機,應進行端部結構改造。5?防止定子繞組相間短路5.1加強對大型發電機環形接線、過渡引線、鼻部手包絕緣、引水管水接頭等處絕緣的檢查。按照《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DL/T596—1996),對定子繞組端部手包絕緣和絕緣盒處施加直流電壓測量,不合格的應及時消缺。對進口發電機可參照執行。5.2嚴格控制氫冷發電機氫氣的濕度在規定允許的范圍內,并做好氫氣濕度的控制措施,包括確保氫氣干燥器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停機時仍可以繼續除濕、防止濕度檢測儀表指示誤差誤導運行人員等。5.3?密封油系統回油管路必須保證回油狀態暢通,防止因密封油消泡箱滿油造成向發電機內進油。密封油系統油凈化裝置和自動補油裝置應隨發電機組投入運行。發電機密封油含水量等指標,應按《運行中氫冷發電機用密封油質量標準》(DL/T705)嚴格控制,并列入定期檢測項目。5.4監測定子繞組內冷水箱中氫氣含量,在氫氣含量超標或急劇增加時,應及時查找原因和處理。6防止定、轉子水路堵塞、漏水6.1防止水路堵塞過熱。6.1.1水內冷系統中的管道、閥門的橡膠密封圈應全部更換成聚四氟乙烯墊圈。6.1.2安裝定子內冷水反沖洗系統,定期對定子線棒進行反沖洗。反沖洗系統的所有鋼絲濾網應更換為激光打孔的不銹鋼板新型濾網,防止濾網破碎進入線圈。6.1.3大修時,對水內冷定子、轉子線棒應分路做流量試驗,采用“熱水流流量”試驗方法。6.1.4擴大發電機兩側匯水母管排污口,并安裝不銹鋼法蘭,以便清除母管中的雜物。6.1.5水內冷發電機水質應嚴格控制規定范圍。為減緩銅管腐蝕,必須控制pH值在7.0~9.0之間。6.1.6嚴格保持發電機轉子進水支座石棉盤根冷卻水壓低于轉子內冷水進水壓力,以防石棉材料破損物進入轉子分水盒內。6.1.7定子線棒層間測溫元件的溫差和出水支路的同層各定子線棒引水管出水溫差應加強監視。溫差控制值應按制造廠規定,制造廠未明確規定的,應按照以下限額執行:定子線棒層間最高與最低溫度間的溫差達8℃或定子線棒引水管出水溫差達8℃時應報警,應及時查明原因,此時可降低負荷。定子線棒溫差達14℃或定子引水管出水溫差達12℃,或任一定子槽內層間測溫元件溫度超過90℃或出水溫度超過85℃時,在確認測溫元件無誤后,應立即停機處理。6.2為防止發電機漏水,重點應對絕緣引水管進行檢查,引水管外表應無傷痕,嚴禁引水管交叉接觸,引水管之間、引水管與端罩之間應保持足夠的絕緣距離。6.3防止轉子漏水。6.3.1水內冷發電機發出漏水報警信號,經判斷確認是發電機漏水時,應立即停機處理。6.3.2選裝靈敏度可靠的漏水報警裝置,應做好調試、維護和定期檢驗工作,確保裝置反應靈敏、動作可靠。6.3.3轉子繞組復合引水管應更換為有鋼絲編織護套的復合絕緣引水管。6.3.4為了防止轉子線圈拐角斷裂漏水,至少將QFS2-100-2型和QFS-125-2型機組的出水銅拐角全部更換為不銹鋼材質。6.3.5推廣雙水內冷發電機用氣密試驗代替水壓試驗。7防止轉子匝間短路7.1調峰運行的發電機,應在停機過程和大修中分別進行動態、靜態匝間短路試驗,有條件的可加裝轉子繞組動態匝間短路在線監測裝置,以便及早發現異常。7.2已發現轉子繞組匝間短路較嚴重的發電機應盡快消缺,以防轉子、軸瓦磁化,差壓閥失控造成嚴重漏氫、漏油。若檢修時發現轉子、軸承、軸瓦已磁化,應退磁處理。退磁后要求剩磁參考值為:軸瓦、軸頸不大于2×10-4T(特斯拉),其他部件小于10×10-4T。8防止漏氫8.1大修后氣密試驗不合格的氫冷發電機嚴禁投入運行。8.2為防止氫冷發電機的氫氣漏入封閉母線發生氫爆事故,在發電機出線箱與封閉母線連接處應裝設隔氫裝置,并在適當地點設置排氣孔。應按時檢測氫冷發電機封閉母線外套內氫氣體積含量,當氫氣含量超過1%時,應停機查漏消缺。8.3應按時檢測氫冷發電機油系統、主油箱內、內冷水箱內的氫氣體積含量,超過1%時,應停機查漏消缺。當內冷水箱內的含氫量達到3%時應報警,在120h內缺陷未能消除或含氫量升至20%時,應停機處理。8.4密封油系統平衡閥、壓差閥必須保證動作靈活、可靠,密封瓦間隙必須調整合格。若發現發電機大軸密封瓦處軸頸有磨損的溝槽,應及時處理。9防止發電機非全相運行發電機變壓器組的主斷路器出現非全相運行時,其相關保護應及時起動斷路器失靈保護,在主斷路器無法斷開時,斷開與其連接在同一母線上的所有電源。10防止發電機非同期并網為避免發電機非同期并網事故的發生,對于新投產機組、大修機組及同期回路(包括電壓交流回路、控制直流回路、整步表、自動準同期裝置及同期把手等)進行過改動或設備更換的機組,在第一次并網前必須進行如下工作:10.1對同期回路進行全面、細致的校核(尤其是同期繼電器、整步表和自動準同期裝置應定期校驗)。10.2倒送電試驗(新投產機組)或發變組帶空母線升壓試驗(檢修機組)。10.3進行假同期試驗。10.4發電機在自動準同期并網時,必須先在“試驗”位置檢查整步表與自動準同期裝置的一致性(以防止自動準同期裝置故障),然后再“投入”自動準同期裝置并網。10.5?斷路器操作控制二次回路電纜絕緣滿足要求。10.6?核實發電機電壓相序與系統相序一致。11防止發電機局部過熱11.1發電機絕緣過熱監測器過熱報警時,應立即取樣進行色譜分析,必要時停機進行消缺處理。11.2應對氫內冷轉子進行通風試驗。12防止發電機內遺留金屬異物12.1建立嚴格的現場管理制度,防止鋸條、螺釘、螺母、工具等金屬雜物遺留在定子內部,特別應對端部線圈的夾縫、上下漸伸線之間位置作詳細檢查。12.2大修時應對端部緊固件(如壓板緊固的螺栓和螺母、支架固定螺母和螺栓、引線夾板螺栓、匯流管所用卡板和螺栓等)緊固情況以及定子鐵芯邊緣矽鋼片有無斷裂等進行檢查。13防止勵磁系統故障引起發電機損壞13.1對有進相運行或長期高功率因數運行要求的發電機應進行進相運行試驗,按電網穩定運行的要求、發電機定子邊段鐵芯和結構件發熱情況及廠用電壓的要求來確定進相運行深度。進相運行的發電機勵磁調節器應放自動運行,低勵限制器必須投入,并依據進相試驗結果進行整定,自動勵磁調節器應定期校核。有進相運行工況的發電機,其低勵限制的定值應在制造廠給定的容許值和保持發電機靜穩定的范圍內,并定期校驗。13.2勵磁調節器的自動通道發生故障時應及時修復并投入運行。嚴禁發電機在手動勵磁調節(含按發電機或交流勵磁機的磁場電流的閉環調節)下長期運行。在手動勵磁調節運行期間,在調節發電機的有功負荷時必須先適當調節發電機的無功負荷,以防止發電機失去靜態穩定性。13.3在電源電壓偏差為+10%~-15%、頻率偏差為+4%~-6%時,勵磁控制系統及其繼電器、開關等操作系統均能正常工作。13.4在機組起動、停機和其他試驗過程中,應有機組低轉速時切斷發電機勵磁的措施。14?防止轉子一點接地14.1?當發電機的轉子繞組發生一點接地時,應立即查明故障點與性質。如系穩定性的金屬接地,應立即停機處理。14.2?對參與調峰運行的200MW及以上容量的汽輪發電機,尤其對結構上未做調峰運行考慮的大型汽輪發電機,機組投運1年后,應進行檢查和必要的修理。重點是拔下轉子護環檢查與本體嵌裝部位有無裂紋和蝕坑,轉子繞組端部有無變形,端部墊塊有無松動和移位等。14.3?為杜絕護環飛裂惡性事故應采取以下措施:發電機轉子在運輸、存放及大修時應避免受潮及有腐蝕性氣體;大修時應對轉子護環進行全面的金屬探傷。對已檢出有裂紋、裂紋群及蝕坑者,應進行消缺處理,或更換為18Mn18Cr材料的新護環。15?防止定子單相接地故障當發電機定子回路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允許的接地電流值如表15-1規定。發電機定子接地保護的動作整定值按表15-1的要求確定。當定子接地保護報警時,應立即停機。200MW及以上容量的發電機的接地保護裝置宜作為跳閘。表15-1?發電機定子繞組單相接地故障電流允許值發電機額定電壓/kV發電機額定容量/MW接地電流允許值/A10.5100313.8~75125~2002(氫冷發電機為2.5)18~20300~600116?為實現定子鐵心故障的早期診斷及預防,應以檢查為主,輔以測試手段相結合的綜合方法進行監控。檢修時若發現鐵心存在較輕微的松弛現象,有條件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當鐵心存在嚴重松弛時,例如局部鐵心出現裂齒、斷齒等現象,必須采取措施及時處理,并查找形成缺陷的原因,及時糾正,避免故障現象的重復產生,防止擴大為定子繞組絕緣事故。

篇2:防止發電機電動機損壞安全措施

為保證我廠安全生產,防止發電機及大型電動機損壞,特制定如下安全措施,望全體運行值班員認真執行。1.所有的運行值班員必須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交班人員必須按《設備巡回檢查制度》規定的交班巡檢路線,對所有運行設備的發電機、電動機、軸承進行全面檢查,并做好記錄。接班人員在接班前,按巡回檢查路線,對運行中的發電機、電動機和其軸承進行檢查。當發現問題,如溫度高、振動大、有異音等異常現象,根據情況及時匯報或緊急處理。(責任人:全體運行人員)2.在值班的時間內,嚴格執行巡回檢查制度,必須按《設備巡回檢查制度》規定的班中巡檢路線對所有運行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巡視時要思想集中,認真按運行規程進行檢查。做到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責任人:巡檢)3.發電機在開機前必須進行機爐電大聯鎖試驗及主、后備和工藝保護抽查試驗。(責任人:值長、電氣專工)4.化學專業加強對定冷水水質、氫氣濕度的監測,嚴格控制定冷水水質、氫氣濕度在運行規程規定的范圍內。(責任人:化學專工)5.電氣運行人員每小時巡測一次發電機各部溫度,并每班抄錄一次。若發現定子線圈溫度超溫,或最高溫度與最低溫度相差25℃時,應立即降負荷,查明原因。若降負荷后定子線圈的溫度及溫差未降,則需立即停機。(責任人:主值、巡檢)6.發電機并網操作一般采用自動準同期裝置,若自動準同期裝置不能用時,應由有經驗的電氣運行人員進行手動準同期操作。(責任人:值長、主值)7.運行人員必須每班檢測一次發電機軸承監測裝置的試驗電流,確保裝置運行正常,檢修人員應每月測量一次發電機的軸電壓。(責任人:主值)8.對帶有油位計的軸承,應根據油位情況及時補油。部分軸承用電動機沒有溫度計,應手摸的辦法進行檢查。一般滾動軸承溫度最高不超過100℃,滑動軸承溫度最高不超過80℃。(責任人:巡檢)9.軸承潤滑情況應良好,不缺油,不甩油,油位、油色正常,油環轉動正常,強制潤滑系統的工作應正常。各軸承的冷卻水應暢通。一般電動機的振動、串軸不超過下列規定:轉速(轉/分)振動值(毫米)0.05以下0.08以下0.10以下0.12以下串動值(毫米)滑動軸承的電動機不超過2~4滾動軸承的電動機不允許串動10.電動機送電前,應對電動機的控制設備包括引線及其系統作全面檢查,電動機的絕緣電阻值必須符合要求。(責任人:值長、主值)11.認真執行《設備定期切換和試驗》制度,對備用電動機實行定期切換試運,以確保備用設備處于正常熱備用狀態。(責任人:值長、主值)12.泵與電動機檢修完畢,在試轉前應對轉子盤動360o。盤動轉子應靈活,無卡澀現象。(責任人:工作票許可人)13.電動機的啟動電流很大,但隨著電動機轉速的上升,在一定時間內,電流表指示應逐漸返回到額定值以下,如果在預定時間內不能回到額定電流以下,應斷開操作開關,查明原因,否則不允許再次啟動。(責任人:監盤人員)14.運行中的電動機自動跳閘后,應由電氣人員查明原因,情況正常后方可重新啟動。如重新啟動后又出現相同的原因跳閘時,應通知檢修人員進行處理。(責任人:主值)15.運行人員在工作中應嚴肅、認真,檢查設備時不能走過場,每次檢查后做好記錄。如發現走過場、弄虛做假者給予嚴肅處理。(責任人:彭迪云、孫偉鵬)海門電廠運行部2009.03.23

篇3:防止發電機損壞反事故技術措施

為認真貫徹執行國家電力《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確保電力安全生產,避免發生發電機損壞惡性事故的發生,特制定以下安全、檢查措施:

1、防止發電機定子繞組端部松動引起相間短路。

主要檢查定子繞組端部線圈的磨損、堅固情況,檢查周期如下:

1.1、第一次開機前進行檢查,機電安裝安裝單位及電廠相關人員做好記錄。

1.2、第一次開機后、過速試驗后、保護動作后勻應做詳細檢查,并做好記錄。

1.3、正常發電后按定期巡回檢查制度實行。

2、防止發電機定子繞組相間短路。

1.1、詳細對發電站過渡引線、鼻部手包絕緣,冷卻水管路接頭等處絕緣檢查,按照《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DL/T596-1996),對定子繞組端部手包絕緣施加直流電壓測量,不合格的應及時消缺。

1.2、嚴密監視發機電機組定、轉子繞圈溫度,使其在運行規程要求的范圍內運行。

1.3、防止定、轉子水路堵塞、漏水。

1.3.1、首要采取清水池循環供水方式,水池應定期換水、清掃。

1.3.2、清水池內的補充用水或更換水必須經濾水器過濾。

1.3.3、若需外來供水方式時,水必需經濾水器過濾,且需及時恢復清水池供水方式,在供水過程中嚴密監視各部溫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1.3.4、管道、閥門的密封應采用聚四氟乙烯墊圈。

1.3.5、檢查發電機風洞內閥門、管路無滲漏情況、風洞內排污孔無堵塞。

1.3.6、發電機空冷熱風、冷風溫度嚴格按制造廠及規范執行。

4、防止轉子匝間短路

嚴密監視轉子、軸瓦的磁化情況,發現問題及時通知廠家處理。

5、防止發電機非全相運行。

發電機變壓器組的主斷路器出現非全相運行時,其相關保護應及時起動斷路器失靈保護,在主斷路器無法斷開時,斷開與其連接的同一母線的所有電源。我廠220KV斷路器除本體配置失錄保護外,還將接點引至主變保護,大大提高了保護的可靠性。

6、防止發電機局部過熱

6.1、發現發電機過熱時,可進行取樣分析,必要時停機消缺。

6.2、詳細檢查發電機內部,防止發電機內遺留金屬異物。

6.2.1、建立嚴格的現場管理制度,防止鋸條。螺釘、工具等金屬雜物遺留在定子內部,特別是對端部線圈的夾縫、上下漸伸線之間位置作詳細檢查。

6.2.2、新建、大修機組應對端部緊固件緊固情況以及定子鐵芯邊緣矽鋼片有無斷裂進行檢查。

7、發電機發生定子單相接地故障時按運行規程實行。

8、發電機發生轉子一點接地時,應立即查明故障點與性質,如系穩定性金屬性接地,應立即停機處理。

9、防止勵磁系統故障引起發電機損壞。

9.1、定期校驗低勵限制的定值在廠家給定的容許值內。

9.2、自動勵磁調節器的過勵限制和過勵保護的定值在規定范圍內,并定期校驗。

9.3、勵磁調節器的自動通道發生故障時應及時個復并投放運行。嚴禁發電機在手動情況下長期運行。

總之為確保電站安全經濟運行不僅要加強日常巡視外還必須保證發電機的各項監視、測量、保護功能完整。

四川巴郎河水電開發有限公司

2010年10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