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排煙柜安全要求

排煙柜安全要求

2024-07-18 閱讀 1149

1.于正常作業時之開口面風速可達0.5m/s

2.檢查排氣系統之導管是否破損、空氣清凈裝置是否堵塞、排氣機皮帶是否松弛。

3.排煙柜內盡量減少堆積雜物‚以免干擾氣流。

4.處理毒性物質,腐蝕性物質請配戴防護具。

5.處理可然性物質時嚴禁煙火。

6.儲放于柜內之藥品或物品,應于柜外依MSDS圖示,張貼于顯明易見處。

7.使用排煙柜時應遵照工作守則。

篇2:防排煙安全技術交底

技術(安全)交底記錄-001工程名稱施工單位分項工程名稱防排煙系統交底日期交底內容:一、施工質量驗收規范:《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3—20**)》;二、施工依據:三、設備及材料要求:1.通風與空調調試過程中所用材料,使用前一定要嚴格檢查,確保合格。2.系統調試所使用的測試儀器和儀表,性能應穩定可靠,其精度等級及最小分度值應能滿足測定的要求,并應符合國家有關計量法規及檢定規程的規定。四、施工設備:1.通風與空調工程系統調試應配置下列工機具:溫度計、濕度計、畢托管、微壓計、聲級計、熱球風速儀、壓力表、漏風量檢測裝置等。2.所使用的儀表設備應處于受控狀態,進入施工現場的設備必須定期進行維護保養,定期進行檢驗,并建帳管理,對達不到使用要求的設備嚴禁使用。3.嚴禁使用非法定計量器具和計量單位,現場所使用的計量器具必須在有效的檢定周期內。五、施工工藝:5.1工藝流程5.1.1編制調試方案:通風空調系統調試方案由通風空調安裝工程的總承包單位編制,分包單位配合;調試方案內容包括系統劃分、設計功能介紹、各項設計參數、調試的目的要求、進度、程序、方法、安全措施、儀器儀表的配套、人員安排及注意事項等;調試方案要報送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核批準,調試結束后,必須提供完整的調試資料。5.1.2調試的主要項目和程序:系統調試可以按以下項目和程序進行試驗和調整:(1)系統風量的測定和調整;(2)自動調節和監測系統的檢驗、調整和聯動運行;(3)防排煙系統的測定和調整。5.2操作工藝和調試要點5.2.1設備單機試運轉及調試應符合下列規定:電控防火、防排煙風閥(口)的手動、電動操作應靈活、可靠,信號輸出要正確。在調試前所有的閥門均應開啟。5.2.2通風空調系統風量的測定與平衡調試空調系統風量的測定內容包括:測定總送風量、新風量、回風量、排風量,以及各干、支風管內風量和送(回)風口的風量等。項目專業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受人:

技術(安全)交底記錄-002工程名稱施工單位分項工程名稱防排煙系統交底日期交底內容:⑴風管內風量的測定方法:①繪制系統草圖根據系統的實際安裝情況,參考設計圖紙,繪制出系統單線草圖供測試時使用;在草圖上,應標明風管尺寸、測定截面位置、風閥的位置、送(回)風口的位置等。在測定截面處,應說明該截面的設計風量、面積。②測定截面位置和測定截面內測點位置的確定:在用畢托管和傾斜式微壓計測系統總風量時,測定截面應選在氣流比較均勻穩定的地方。一般都選在局部阻力之后大于或等于4倍管徑(或矩形風管大邊尺寸)和局部阻力之前大于或等于1.5倍。管徑(或矩形風管大邊尺寸)的直管段上,當條件受到限制時,距離可適當縮短,且應適當增加測點數量。測定截面內測點的位置和數目,主要根據風管形狀而定,對于矩形風管,應將截面劃分為若干個相等的小截面,并使各小截面盡可能接近于正方形,測點位于小截面的中心處,小截面的面積不2得大于0.05m。在圓形風管內測量平均速度時,應根據管徑的大小,將截面分成若干個面積相等的同心圓環,每個圓環上測量四個點,且這四個點必須位于互相垂直的兩個直徑上,所劃分的圓環數目,可按表5-1選用:圓形風管直徑(mm)200以下200~400400~700700以上345圓環數5~6圓形風管劃分圓環數表表5-1③測量方法將畢托管插入測試孔,全壓孔迎向氣流方向,使傾斜式微壓計處于水平狀態,連接畢托管和傾斜式微壓計,在測量動壓時,不論處于吸入管段還是壓出管段,都是將較大壓力(全壓)接“+”處,較小壓力(微壓)接“-”處,將多向閥手柄扳向“測量”位置,在測量管標尺上即可讀出酒精柱長度,再乘以傾斜測量管所固定位置上的儀器常數K值,即得所測量的壓力值。④系統總風量的調整:系統總風量的調整可以通過調節風管上的風閥的開度的大小來實現。⑵送回風口風量的測定各送(回)風口或吸風罩風量的測定有兩種方法:項目專業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受人:

技術(安全)交底記錄-003工程名稱施工單位分項工程名稱防排煙系統交底日期交底內容:(A)用熱球風速儀在風口截面處用定點測量法進行測量,測量時可按風口截面的大小,劃分為若干個面積相等的小塊,在其中心處測量。對于尺寸較大的矩形風口(圖5-2c)可分為同樣大小的8~12個小方格進行測量;對于尺寸較小的矩形風口(圖5-2d),一般測5個點即可,對于條縫形風口(圖5-2b),在其高度方向至少應有兩個測點,沿條縫方向根據其長度分別取為4、5、6對測點;對于圓形風口(圖5-2a),按其直徑大小可分別測4個點或5個點。(B)可用葉輪風速儀采用勻速移動測量法測量:對于截面積不大的風口,可將風速儀沿整個截面按一定的路線慢慢地勻速移動,移動時風速儀不得離開測定平面,此時測得的結果可認為是截面平均風速,此法須進行三次,取其平均值。5.2.5防排煙系統的測定防排煙系統聯合試運行與調試的結果(風量及正壓),必須符合設計與消防的規定。防排煙系統的風量測定按照空調系統風量測定的方法進行。在風量滿足設計要求的情況下,按每次開啟三個樓層的加壓風口,風口風量及相關區域的正壓,應符合設計與消防的規定。六、質量驗收6.1質量控制6.1.1系統調試所使用的測試儀器和儀表,性能應穩定可靠,其精度等級及最小分度值應能滿足測定的要求,并應符合國家有關計量法規及檢定規程的規定。6.1.2通風與空調工程的系統調試,應由施工單位負責、監理單位監督,設計單位與建設單位參與和配合。系統調試的實施可以是施工企業本身或委托給具有調試能力的其他單位。6.1.3系統調試前,承包單位應編制調試方案,報送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核批準;調試結束后,必須提供完整的調試資料和報告。6.1.4通風與空調工程系統無生產負荷的聯合試運轉及調試,應在制冷設備和通風與空調設備單機試運轉合格后進行。空調系統帶冷(熱)源的正常聯合試運轉不應少于8h,當竣工季節與設計條件相差較大時,僅做不帶冷(熱)源試運轉。通風、除塵系統的連續試運轉不應少于2h。6.2驗收標準6.2.1主控項目6.2.1.1通風與空調工程安裝完畢,必須進行系統的測定和調整(簡稱調試)。系統調試應包括下列項目:1、設備單機試運轉及調試;2、系統無生產負荷下的聯合試運轉及調試。3、電控防火、防排煙風閥(口)的手動、電動操作應靈活、可靠,信號輸出正確。項目專業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受人:

技術(安全)交底記錄-004工程名稱施工單位分項工程名稱防排煙系統交底日期交底內容:6.2.1.2防排煙系統聯合試運行與調試的結果(風量及正壓),必須符合設計與消防的規定。檢查方法:觀察、旁站、查閱調試記錄。6.2.2一般項目6.2.2.1設備單機試運轉及調試應符合下列規定:風機運行時,產生的噪聲不宜超過產品性能說明書的規定值;6.2.2.2通風工程系統無生產負荷聯動試運轉及調試應符合下列規定:系統聯動試運轉中,設備及主要部件的聯動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動作協調、正確,無異常現象;項目專業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受人:

篇3:排煙收塵安全操作規程

1、檢修時,必須把現場盤選擇開關置“切”位。關閉操作主電源和控制電源,并嚴格執行掛牌制度。

2、試車時,必須由機、電、工藝人員同時到場檢查確認,并由工藝操作人員操作。

3、旁通系統自動投入后,必須在20分鐘內到現場確認旁通風機的運行情況和冷卻水流量。

4、有冷卻水的設備,冬季停車時,必須保證一定的水流量,以防凍裂。

5、旁通風機備用“待命”時,禁止靠近風機的轉動部分;檢修旁通風機時,必須征得生產工段同意。

6、內部檢查、檢修或更換布袋時,先確認主風機停止運行,煙氣閥門已全閉。并嚴禁帶入火種。

7、重新啟動排煙收塵設備時,必須對區域內所有設備進行檢查確認。

8、長期停車時,必須將現場選擇開關置“切”位,并切斷主電源和控制電源。

9、設備運行時,不得取下保護罩。

10、布袋收塵器入口煙氣溫度不允許超過120℃,以免燒壞布袋。不能在無添加劑的情況下運行。

11、添加劑設備加入石灰時,戴好防護眼鏡、口罩、手套,以防灼傷。

12、進入煙道或容器前,必須確認內部氧氣充足;并使用36V的安全照明,設專人監護。

13、關閉收塵設備或煙道時,先確認內部無人和遺漏物品。

14、安裝布袋后,嚴禁動用電焊、氣割等;確需動火,必須開具動火證,并落實防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