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用火監理措施
1工業用火的分類及定義
1.1分類
工業用火分為三類:生產用火、固定用火和臨時用火。
1.2定義
1.2.1生產用火:指鍋爐、加熱爐等生產性設備用火,此類用火安全管理執行操作規程和安全規程;
1.2.2固定用火:指需長期在生產區內的化驗室用火,操作室、辦公室、會議室等固定地點使用非防爆的家用電器;
1.2.3臨時用火:是指在生產區域內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明火作業。主要包括:
1.2.3.1電焊、氣焊、釬焊、塑料焊等焊接切割作業及氣割、等離子切割機、砂輪機、磨光機等各種金屬切割作業;
1.2.3.2電熱處理、電鉆、砂輪、熱煨管、風鎬、接用非防爆電氣設備等及臨時用電作業(生產裝置和罐區連接臨時電源并使用非防爆電器設備和電動工具);
1.2.3.3噴燈、火爐、液化氣爐、電爐、噴砂、炒砂子、打磨、黑色金屬撞擊等明火作業;
1.2.3.4機動設備進入正在生產的煉化裝置區域、在生產區域內設置自帶動力源的發電機和自帶動力源的空氣壓縮機。
1.3名詞解釋
1.3.1用火單位:是指用火點所在單位或用火設備所屬單位;
1.3.2用火作業單位:是指用火單位或具體用火作業實施單位;
1.3.3用火作業票:是指包含用火級別、用火作業時間、地點、目的、用火安全措施等信息的用火作業許可,一式三聯,一聯安全部門或安全員留存;二聯用火人持有;三聯監護人持有?!坝没鹱鳂I票”存根(即一聯)由地方分公司明確的主管部門保存;
1.3.4用火地點:是指用火點所在的裝置具體位置或區域名稱,一張用火作業票僅限一個地點;
1.3.5用火目的:是指用火作業的具體設施對象及作業內容、目的;
1.3.6用火時間:指開始用火作業到用火作業結束的連續時間;
1.3.7用火種類:是指電焊、氣焊、切割、打磨等用火具體類別。
2臨時用火的等級劃分
2.1臨時用火分級原則
根據動火部位爆炸危險區域危險程度、影響范圍及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工業動火分為四級。
2.2一級動火:
2.2.1原油儲量在10000m?以上(含10000m?)的油庫、聯合站,圍墻以內爆炸危險范圍內的在用油氣管線及容器本體動火。
2.2.2容量大于5000m?儲罐(含5000m?,包括原油罐、污油罐、含油污水罐、含天然氣水罐等)、容器本體及附件動火;
2.2.3天然氣柜和容量大于400m?(含400m?)的石油液化氣儲罐動火。
2.2.4容量大于1000m?(含1000m?)成品油罐和輕烴儲罐的動火;
2.2.5直徑大于426mm(含426mm)長輸管線、在輸油(氣)干線上停輸動火或帶壓不停輸更換管線設備的動火;
2.2.6天然氣凈化裝置、集輸站及場內的加熱爐、溶劑塔、分離器罐、換熱設備的動火;
2.2.7天然氣壓縮機廠房、流量計間、閥組間、儀表間、天然氣管道的管件和儀表處動火;
2.2.8天然氣井井口無控部分動火。
2.3二級動火:
2.3.1原油儲量在1000m?~10000m?的油庫、聯合站,圍墻以內爆炸危險區域范圍內的在用油氣管線及容器本體動火;
2.3.2容量小于5000m?儲罐、容器本體及附件的動火;
2.3.3容量小于400m?石油液化氣儲罐的動火;
2.3.4容量小于1000m?成品油罐和輕烴儲罐的動火;
2.3.5容量在1000m?~10000m?原油庫的原油計量標定間、計量間、閥組間、儀表間及原油、污油泵房的動火;
2.3.6鐵路槽車油料裝卸棧橋、汽車罐車油料灌裝油臺及卸油臺、輸油碼頭及油輪碼頭內外設備及管線上的動火;
2.3.7輸油(氣)站、石油液化氣站內外設備及管線上以及液化氣充裝間、氣瓶庫、殘液回收庫等的動火。
2.4三級動火:
2.4.1原油儲量小于1000m?(含1000m?)的油庫、集輸站圍墻以內爆炸危險區域范圍內的在用油氣管線及容器動火;
2.4.2容量小于1000m?(含1000m?)的油罐和原油庫的計量標定間、計量間、閥組間、儀表間、污油泵房的動火;
2.4.3在油氣生產區域內的油氣管線穿孔正壓補漏動火;
2.4.4采油井單井聯頭和采油井井口處動火;
2.4.5鉆穿油氣層時沒有發生井涌、氣侵條件下的井口處動火;
2.4.6輸油(氣)干線穿孔微正壓補漏、腐蝕穿孔部位補焊加固的動火;
2.4.7焊割盛裝過油、氣及其他易燃易爆介質的桶、箱、槽、瓶的動火;
2.4.8制作和防腐作業中,使用有揮發性易燃介質為稀釋劑的容器、槽、罐等處的動火。
2.5四級動火:
2.5.1在天然氣集輸站(場)、輸油泵站、計量站、接轉站等生產區域內非油氣工藝系統動火;
2.5.2鉆井作業過程中未打開油氣層、試油作業未射孔前,距井口10m以內的井場動火;
2.5.3除一級、二級、三級動火外,其他非重要油氣區生產和在嚴禁煙火區域的生產動火。
2.6特殊動火:
同時涉及到在帶有可燃、有毒介質的容器、設備和管線上不允許用火。確屬生產需要必須用火時,按特殊用火處理。特殊用火必須經廠級主管領導和有關部門及用火單位對所從事的作業共同進行風險評價,制定可靠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及應急計劃后方可用火。
3組織機構、權限及職責
針對工業用火,作為監理單位應成立專門監理機構,指導開展監理工作。
3.1機構組織采用垂直管理系統,具體如下:
公司:公司安全總監
分公司:安全專員
項目監理部:總監理工程師
現場:安全監理工程師?現場監理
3.2權限及職責
3.2.1公司:
3.2.1.1權限:監督權、決策權、問責權
3.2.1.2職責:
3.2.1.2.1嚴格執行國家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各種規章制度及各項標準,代表企業對施工生產安全行使監督檢查職能,具體指導安全員工作;
3.2.1.2.2熟悉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掌握安全防護標準,負責起草安全生產制度,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檢查制度和安全教育制度并督促項目貫徹實施,主持編制本項目的環境與職業健康安全方案,并審核安全員編制的安全防護方案;
3.2.1.2.3組織項目安全領導小組開展旬(周)例行安全生產大檢查,督促做好安全檢查記錄,督促整改并實施安全懲獎;
3.2.1.2.4督促分包單位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責任制,安全檢查制,安全教育制并定期或不定期的進行檢查;
3.2.1.2.5協助有關部門做好人員的三級安全教育及三類人員的安全資格取證、復審工作、監督檢查特殊作業人員持有效操作證上崗;
3.2.1.2.6參加項目重大傷亡事故的調查和處理,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并監督實施整改措施的落實。
3.2.1.2.7建立和健全職工傷亡事故登記檔案和安全獎懲臺帳,審核并按時上報項目各類安全統計報表及各類匯報資料,按上級有關要求收集,管理各項安全管理資料。
3.2.1.2.8審批本單位項目監理部編制的包括工業用火在內的專項技術方案及措施,并指導開展修訂和發布實施。
3.2.2分公司
3.2.2.1權限:檢查權
3.2.2.2職責:
3.2.2.2.1學習安全管理有關規定,領會安全管理的精神,制定出具體的安全措施;
3.2.2.2.2實行安全生產責任制,根據實際情況定期對各監理部的安全生產工作進行檢查,并就檢查結果及出現的問題及時向安全總監進行總結匯報,并根據處理情況指導各監理部開展整改;
3.2.2.2.3組織開展本分公司的安全培訓,更新包括工業用火監理控制要點在內的管理知識。
3.2.3項目監理部
3.2.3.1權限:檢查權、審批權
3.2.3.2職責:
3.2.3.2.1由總監組織編寫本監理部的包括工業用火在內的安全監理細則及專項監理措施方案,并進行審核;
3.2.3.2.2由安全監理工程師編制工業動火作業旁站監理方案,并報總監審批,用以指導現場監理的HSE工作;
3.2.3.2.3由安全監理工程師編制工業動火作業監理檢查程序及指導方案,報總監審批;
3.2.3.2.4由安全監理工程師審查施工單位的專項施工技術、安全方案,重點審查施工資源配置計劃、危險識別與風險評估、安全保證措施及應急救援預案,并報總監審批;
3.2.3.2.5組織開展工業動火作業現場文明施工及資源到位、手續齊全情況根據檢查程序采取相應的檢查方法進行檢查,并形成檢查資料。
3.2.4現場監理
3.2.4.1權限:檢查權
3.2.4.2職責:
3.2.4.2.1現場監理在安全監理工程師的指導下,開展現場動火施工作業的巡視、旁站檢查,做好記錄;
3.2.4.2.2針對現場動火出現的異常進行制止,并及時逐級進行匯報;
3.2.4.2.3執行旁站監理計劃;
3.2.4.2.4做好相關記錄。
4動火監理措施
4.1動火前監理措施:
4.1.1審查施工單位申報的施工動火專項施工技術、安全方案,報總監審批(簽字);
4.1.2審查施工單位申報的施工動火事故應急計劃報總監審批(簽字);
4.1.3檢查施工動火前資源準備是否符合已經批準的方案,包括:人員是否到齊;施工動火作業負責人是否已經到崗;所有設備、用具是否到位并保持狀態完好;動火手續(動火票)已經辦妥;必要的消防設施已備齊;消防人員已到崗;
4.1.4檢查作業現場是否已具備施工動火條件:場地清理;安全標示擺放到位;人員疏散;流程切斷待命情況;氣體分析結果;臨時用電;施工布置及就位情況;
4.1.5針對一、二級動火,檢查消防人員及消防車輛的到位待命情況;
4.1.6填寫記錄并履行簽字手續。
4.2動火中監理措施:
4.2.1上述準備已經完備,達到施工動火安全要求,監理簽發開工令,否則不得簽發開工令;
4.2.2嚴格執行三不動火:即沒有動火許可不動火、用火監護人不在現場不動火、防火措施不落實不動火;
4.2.3動火過程中監理人員應對現場動火作業的危險性作業或關鍵工序進行巡視檢查或旁站;
4.2.4當動火出現異常情況時,要及時停止動火;
4.2.5要求需動火施工的設備、設施和與動火直接有關閥門的控制由生產單位安排專人操作,作業未完工前不得擅離崗位;
4.2.6確保動火施工過程完全按照已審核的動火施工方案進行;
4.2.7發現嚴重違規施工和存在安全事故隱患的應當要求施工單位整改,并檢查整改結果,簽署復查意見;情況嚴重的,由總監下達工程暫停施工令并報告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拒不整改的應及時向安全監督部門報告;
4.2.8施工現場防火安全監理的控制要點:
正常運行的易燃易爆場所或重要場所內,凡是可不動火的一律不動火,凡是能拆下來動火的,應移到安全的區域動火;
動火現場5米以內應無易燃物,無積水、無障礙物,便于緊急情況下施工人員迅速撤離。非動火人員不準隨意進入動火現場;
遇有5級以上大風(含5級)時,原則上不準動火;
在工業動火期間,機動車輛進入易燃易爆場所,應配帶阻火器。車輛使用單位應向易燃易爆場所管轄單位提出申請,并落實車輛防火措施,由管轄單位指定行車線路,檢查防火措施的落實,并在“工業動火申請報告書”上注明允許車輛進入的內容,經管轄單位領導審查批準后方可進入;
動火點周圍15米以內有其他單位的建筑和裝置時,應在動火前通知有關單位,采取防護措施后,方可實施動火;
在易燃易爆場所實施工業動火,應使用兩臺以上可燃氣體測試儀器,對施工現場可燃氣體的含量進行測試,工業動火現場的容器內、管線內、室內、坑內的可燃氣體濃度必須低于爆炸下限的25%時,方可實施工業動火,工業動火施工中,全過程跟蹤檢查施工單位檢測可燃氣體的濃度;
需要臨時用電的,要按臨時用電安全管理有關規定辦理用電手續;
采用電焊進行動火施工的儲罐、容器及管道等應在焊點附近安裝接地線,其接地電阻應小于10歐姆;電焊機等電器設備應有良好的接地裝置,并安裝漏電保護裝置;各種施工機具、工具、材料及消防器材應擺放在指定安全區域;
動火現場應按動火級別、應急預案的要求配備足夠的消防設備、消防器材和消防車;
在易燃易爆場所實施工業動火,嚴禁吸煙,嚴禁攜帶任何與工業動火無關的火種和易燃易爆物品進入工業動火現場;
動火部位所在單位、動火施工單位均應派監護人員到現場監護;
工業動火作業完成后,由施工單位負責檢查施工現場是否留有火種,確認無火種后,方可搬離動火現場。
4.2.9對消防設施的保護監控:
任何單位、個人不得損壞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設施,不得埋壓、圈占消防栓,不得占用防火間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
4.2.10協助組織和指揮火災現場撲救時,配合或參加臨時滅火指揮部,滅火總指揮有權根據撲滅火災的需要,決定下列事項:
4.2.10.1.?使用各種水源;
4.2.10.2.?截斷電、可燃氣體和液體的輸送;
4.2.10.3.?劃定警戒區,實行局部交通管制;
4.2.10.4.?利用臨近建筑物和有關設施;
4.2.10.5.?為防止火災蔓延,拆除或破損比鄰火場的建筑物,構筑?物;
4.2.10.6.?向供水、供電,醫療救護、交通運輸等有關單位請求滅火救援;向臨近公安消防部門請求救援。發生火災應當保護現場,如實向事故調查組提供火災事故的情況。
4.3動火后監理措施:
4.3.1動火后,監理人應檢查施工單位對現場的清理情況,不得遺留火種,動火未結束前,監理人不得提前撤離現場。
4.3.2檢查施工現場是否?;?、停電、停氣、消除著火源。
4.3.3收集相關資料。
5動火作業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監理要點
5.1針對施工現場防火作業的危害性、社會影響性,安全監理的綜合防范的措施如下:
5.1.1重點對施工單位安全技術措施在現場執行和落實情況,采取停檢、巡檢、監督、檢查等協作管理和監控的手段,以防止工傷事故和職業病的危害;
5.1.2現場監理人員按國家標準和規范,按公司管理作業文件、監理工作操作手冊等,避免因施工單位過失而造成自身的傷害和事故的發生;
5.1.3檢查氧氣瓶、乙炔氣擺放、安全距離是否符合規范要求;
5.1.4督促施工單位檢查氧氣、乙炔膠管;
5.1.5督促施工單位檢查氧氣瓶、乙炔瓶是否出現平放臥倒、暴曬、無防震圈和防護帽、氣管混用等現象;
5.1.6嚴格監控在易燃易爆區域內的動火作業,對未按動火方案進行操作的行為立即采取措施制止;
5.1.7組織檢查現場消防設施是否合格、消防通道是否暢通等;
5.1.8禁止任何動火違章指揮和作業;
5.1.9監督施工單位經常、及時、徹底清除易燃物,要求“工完料凈場地清”達標;
5.1.10嚴禁建筑物內存放易燃易爆原材料、工具、雜物等;
5.1.11對于防火的重點部位:油料場所、變配電室、臨時倉庫、臨時工棚、臨時廚房和熱水間、現場臨時值班室等要求施工單位設專人監護,監理組實行定期、定制度、定責任人的監督監理手段;
?5.2若現場發生動火作業事故安全監理工程師應督促施工方立即將傷員脫離危險地方,組織人員進行搶救,確保人員安全。
?5.3安全監理工程師必須及時將現場情況告知總監理工程師。
?5.4督促施工方維護現場秩序,嚴密保護事故現場。
?5.5參與事故調查,編寫事故報告。
篇2:監理單位用火用電安全管理制度
一、安裝和維修電氣設備線路,必須由電工按《電力設備技術規范》進行操作,安裝接電時須向用電管理部門申請,經審核批準后由電工負責施工。
二、動用明火需到消防歸口管理職能部門申請,并辦理審批手續,經批準后方可施工。
三、對批準使用的明火施工區域,由用電管理部門和消防歸口管理職能部門進行現場監督,并做好消防安全保障工作,禁止在營業期間施工。
四、營業場所、車間、倉庫等防火重點部位,嚴禁私設使用電熱器具(如:電爐子、電熱褥子、電熨斗等)。
五、電器設備的操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工作時不得擅離崗位,并對設備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報告電工修理,工作結束后必須切斷電源,做到人走電斷。
六、電工對本單位的電氣設備和線路應經常檢查維修,同時每年至少進行兩次絕緣遙測,發現短路或絕緣不良,應及時維修。
七、易燃易爆車間、倉庫的電器設備、線路必須符合防暴要求。
八、電氣設備著火時應首先切斷電源,然后組織撲救。
九、對消防有電的檢查和管理要有專人負責,并按有關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