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頭裝卸作業規程制度
1裝卸船準備工作
1.1船舶靠好后,碼頭管理員及時反饋信息給調度,并準確記錄船舶靠泊時間,并通知業務部。
(1)如為內貿船,調度應督促船方辦理鑒證手續,并通知客戶或公證行做好船泊計量和取樣化驗工作。
(2)如為外貿船舶,由業務部協調盡快完成聯檢、海關手續同時,業務部向調度室出具書面的《外輪卸貨通知書》;
1.2調度根據發油通知書或收油通知書的內容開出作業指令單交碼頭和計量崗位簽收,碼頭管理員安排碼頭人員接好靜電線以及裝卸設備。
(1)接管時連接法蘭必須上齊螺栓,并進行氣密性實驗(實驗壓力:軟管為0.5Mpa,輸油臂為1.0MPa)。
(2)如卸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輕的物料,查看圍油欄是否已圍。
1.3接到調度的收油指令后,碼頭首先要明確收油時間,油品名稱,油品數量以及收油罐號,并向船方了解卸油能力(如卸油流量,物料溫度,管線出口壓力等)。
1.4與計量崗位聯系后告知上述事宜,并核實確認收油收油儲罐是否可以收油,通知計量人員改通收油流程,并有化驗人員配合公證行或客戶對裝卸物料進行取樣分析化驗。
1.5調度收到公證行化驗合格通知單和卸貨通知書,確認海關,聯檢,計量化驗手續合格完成后,通知碼頭管理員與船方聯系做好卸貨準備。同時,碼頭人員上船會簽《船/岸安全檢查表》(此表為一式兩份,船方,碼頭各執一份,存檔備案)。
1.6碼頭管理員在卸貨前,應將品名,所用管線,卸貨數量,客戶名稱準確地寫在指示牌上,并將指示牌掛在相應接卸口顯眼位置。
1.7碼頭與罐區確認收油流程,雙方確認無誤后通知船方啟泵。
2裝卸船作業
2.1泵棚或船方啟泵開始裝卸油后,碼頭按規定要求增加巡檢次數,沿著卸油流程對管線、閥門、壓力表等進行檢查,并做好巡檢記錄;并了解收油情況,謹防因流程不通而造成管線憋壓或出現泄漏事故,卸貨過程要注意控制卸貨流速,卸貨壓力。
2.2裝卸船作業過程中應經常檢查以下內容:
(1)卸油速度、壓力、油溫的變化;
(2)膠管的連接法蘭、甩頭及表面是否正常;
(3)膠管的松緊程度是否合適;
(4)輸油臂各密封點有無漏油、各部位置是否在規定范圍;
(5)船方來油情況是否正常;
(6)輸油臂有否因船體漂移而超限。
2.3裝卸油過程中,碼頭管理員應主動詢問船方完貨時間及隨時了解卸貨的動態,并提醒船方要根據潮汐及船舶吃水情況及時調整纜繩,操作人員不得離開作業現場,隨時與船方保持聯系,如有異常現象(如泄漏,超壓,超速)應及時通知船方調整,嚴重時碼頭管理員有權要求船方停泵處理,待處理完成后方可重新啟泵卸油。
2.4需要換罐或駁船收油時,罐區提前通知碼頭崗位做準備,碼頭管理員通知船方開大回流,確認新換的收油罐收油正常后,方可恢復正常卸貨流量,并知會調度。
2.5裝卸貨完成后,要將碼頭至庫區儲罐的公用管線油料用頂水的方法頂入儲罐,完成后,拆除靜電接地線。
2.6裝卸貨完畢后要清理現場衛生,擺放好公用軟管,大小轉換頭等備用件,碼頭清潔油污水全部引到污水處理池處理。
2.7所有操作必須如實寫入交接班記錄本,并做好相關記錄;通知調度或碼頭管理員對油船有關閥門進行鉛封。
3轉輸作業
3.1船舶靠好碼頭后,碼頭管理員應和船方聯系確認該船所載貨物的客戶、品名、數量、卸貨能力和油艙分布并上報調度。
3.2調度落實轉輸船舶的申報是否完成,并根據轉輸船舶簽證情況安排駁船靠泊碼頭。駁船靠離碼頭及操作按《船舶靠離碼頭規定》、《碼頭裝卸操作規定》進行。
3.3各項手續完成并收到業務部出具的《卸貨通知書》后,調度通知碼頭管理員安排轉輸作業。
3.4駁船靠好泊位后,接好靜電接地線和裝卸臂后,做好裝卸的氣密測試。
3.5每條小船轉輸完后,由碼頭操作員將流量計讀數和實測溫度填入船單,而商檢或公證行的量艙數,則由調度填入船單。
3.6為提高轉輸效率,小船轉輸完后,應盡快駛離碼頭,不得靠碼頭量艙。
3.7安全注意事項
(1)轉輸過程中,碼頭操作人員要隨時注意碼頭現場情況,防止跑冒滴漏事故發生。
(2)轉輸過程中,如果駁船較多,調度應根據駁船到港情況及時告知碼頭管理員,以便及時安排駁船駛離碼頭在錨地計量,防止影響過駁效率,影響大船滯期。
篇2:碼頭裝卸安全規定
1.油輪在靠、離岸過程中,碼頭操作人員必須在現場監護并防止碰撞、掛拉、擠壓而損壞碼頭建筑與設施。
2.油輪在裝、卸船過程中,應注意檢查油輪舷梯位置的變化,防止擠壓發生意外。
3.如發生油輪擱淺事故,應通知海事和有關部門,并詳細做好記錄,不得擅自處理。
4.碼頭按禁區管理,無關人員禁止進入。
5.作業時應視具體的作業部位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如搭設臨時護欄,系安全帶或穿救生服等。
6.遇有雷電等惡劣氣候或船上煙囪冒火,應立即封艙停止裝、卸船作業。臺風季節及汛期應按防臺防汛有關規定執行。
7.掃線過程中碼頭操作人員必須在現場,不得離開。
8.碼頭操作人員、業務員應按規定著裝,工作前須進行靜電消除。船上采樣應采用防靜電器具。
9.必須按規定連接接地線(裝卸油前應先接靜電接地線,后接輸油臂;作業完先拆輸油臂,后拆靜電接地線),在連接或拆卸接地線時,應注意檢查有無帶電現象,發生帶電現象時應及時處理。
10.碼頭備用的工具,如扳手、錘子、繩子、手電等必須符合防靜電和防爆規定。
11.碼頭用火按一級用火管理,裝船時55米內嚴禁進行明火作業。碼頭使用所
有電器均應符合防爆規定。
12.因工作需要,上、下油輪時應從登船梯上通過,嚴禁在船岸間蹦跳。
13.夜間操作應有良好的照明,并注意人身防護。
14.油品裝卸船時的壓力、流量不允許超過管線、膠管、輸油臂的允許數值。碼頭上發生油品泄漏時,應立即處理,堵塞泄漏部位,清除油污。
15.不得將起重工具拴掛在輸油管道、管線及其支柱上。
篇3:碼頭裝卸危險化學品安全制度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碼頭裝卸危險化學品(以下簡稱危化品)安全管理,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環境安全以及企業生產經營安全運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港口危險貨物管理規定》(交通部令2003年第9號)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制度。第二條在《危險貨物港口作業認可證》核定的危險貨物港口作業范圍內從事危險貨物碼頭作業活動,禁止在碼頭裝卸國家禁止通過水路運輸的危險貨物。第三條在碼頭裝卸危化品,實行作業許可制度。在每次裝卸危化品作業前,必須辦理安全作業許可證;在裝卸危化品作業過程中,若管線和(或)靜電接地點進行了更換安裝,應重新辦理安全作業許可證,未經許可不得進行危化品裝卸作業。第二章組織措施第四條各相關職能部門應按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消防安全責任制》和部門工作職責要求做好各項工作,加強協調配合、信息溝通。第五條每船危化品運抵碼頭時,由安全部門、保衛(消防)部門、儀電管理部門、供運(運管)部門對碼頭及危化品裝卸作業進行一次全面的綜合安全檢查,并共同審批碼頭裝卸危化品安全作業許可證。同時,應加強不定期抽查,確保各項措施的落實。第六條物管處(十四車間)對碼頭裝卸作業負全面責任,并按照部門安全檢查表實施日常檢查,落實各項安全措施,申請辦理碼頭裝卸危化品安全作業許可證;應做好碼頭管理、作業人員的安全合理配置及組織安排;加強碼頭汛期檢查、巡邏,防止意外事故發生。第七條供運(運管)部門應加強與船主、承運方等企業相關方的信息溝通,敦促其遵守本制度,確保碼頭裝卸危化品安全。第三章人員的要求及安全防護第八條碼頭管理和作業人員必須經業務主管部門培訓合格,取得上崗資格證,持證上崗。第九條碼頭作業人員禁止作業前4小時內、作業中飲酒。第十條作業人員應按要求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槽罐上作業人員站在上風向并戴好防毒口罩,船上作業人員須穿戴好救生衣。第十一條輪換作業休息人員在指定地點休息。非工作需要人員禁止上船。作業人員禁止在長江里游泳、洗澡。第十二條在危化品裝期間,船上除作業人員外,其他非船工作人員均應撤離船體。第四章設施的安全要求第十三條碼頭的設施設備應符合GB50160《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的規定,并參照JTJ237《裝卸油品碼頭防火設計規范》。第十四條液體易燃易爆危化品裝卸管道應采用金屬軟管。并作好防靜電處理。第十五條易燃易爆危化品作業區域,使用防爆型電氣設備和防爆工具。第十六條應設置消防水系統,配置足量與危險化學性質相適應的消防器材,并保持完好有效。第十七條應配備可燃氣體濃度監測儀,并保持完好。第十八條應配備污水、廢棄物及防泄漏應急處理設施、器材(圍油柵、江邊圍堰等),并保持完好。第十九條危化品包裝標志應規范、醒目,與實際包裝件相符。第二十條碼頭應保持整潔衛生、道路暢通,無絆倒物障礙。第五章防雷、防靜電措施第二十一條易燃易爆危化品作業人員穿戴好防靜電工作服、工作鞋等防護用品,作業期間嚴禁穿、脫衣、褲。第二十二條易燃易爆危化品卸載或取樣前、灌裝完后必須靜置5分鐘以上時間,然后才能從事其他作業。第二十三條裝運或輸送易燃易爆危化品的車體、船體、泵體、管線作等電位連接;接地線的連接,應在槽罐開蓋以前進行;接地線的拆除,應在裝卸完畢,達到靜置時間,封閉罐蓋以后進行;靜電接地點和跨接點必須規范、牢固好用,防雷、防靜電接地體的接地電阻不大于10Ω。第二十四條由專業人員對接地電阻進行測試,經現場安全負責人確認后,申請辦理作業許可證。第二十五條裝運或輸送易燃易爆危化品的船體、泵、管線連接程序為先連接接地線后接管線,拆除程序為先拆管線最后拆接地線。第二十六條易燃易爆危化品灌裝車輛的靜電消除鏈(帶)應著地。第二十七條易燃易爆危化品灌裝時,注入管伸入槽罐底部,距離罐底不得大于20cm,在注入管未侵入液面前,其流速應限制在1m/s以內;灌裝流速小于3m/s(灌10t至少18min以上);灌裝量應低于罐體人孔頸底部5cm。氣溫大于30℃時,灌裝前先對罐體噴水降溫。第二十八條高溫(35℃以上)、大風(六級以上)、雷電天氣時停止作業。第六章防火防爆措施第二十九條作業現場50米范圍須設置警戒線、警戒標志,嚴禁閑人進入。第三十條進入易燃易爆危化品作業區域必須關掉手機,禁止攜帶煙、火種;通訊應在值班休息點使用,照明充足并安裝在警戒線外。第三十一條在裝卸時,碼頭及警戒區域內嚴禁煙火,杜絕一切火源。停止船上的所有明火作業,包括做飯用的電飯煲,煙火交至岸上值班點保管。第三十二條危化品裝卸作業的安裝、檢修、操作、拆除等作業過程中,須輕拿輕放,動作平穩。第三十三條采用金屬軟管裝卸時,應采取措施避免和防止軟管與碼頭地面及其它設施設備之間的摩擦碰撞產生火花。第三十四條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控制罐裝速度,正確使用設備,消除臟、亂、差、漏,確保設備處于良好狀態。第三十五條灌裝車輛必須戴好火星息滅器,嚴禁在危化品作業現場修車。第三十六條易燃易爆危化品裝卸作業人員應使用防爆工具,現場監護人員要定時用可燃氣體監測儀測試現場可燃氣體濃度。第三十七條危化品作業現場放置規定數量完好有效的消防器材(包括滅火器、沙箱等)。易燃易爆危化品裝卸作業時,消防車到現場監護。第七章應急救援第三十八條由物管處組織制定碼頭裝卸危險化學品事故專項應急預案,報分管安全生產的副廠長批準后實施,并每半年進行一次演練,作好演練記錄,適時對預案進行修訂。第三十九條危化品灌裝前及作業過程中,對系統進行仔細檢查,嚴禁泄漏,并采取靠江邊壘適當高度的河沙圍堰等防污染事件的應急措施。第四十條灌裝車駕駛員不能脫離作業區域,作好應急準備,緊急情況下安全迅速將車駛離碼頭。第四十一條裝卸作業過程中,操作人員應巡回檢查危化品貨船的傾斜度,如發生非因裝卸物料引起的傾斜,應立即查明原因,盡快處理。第四十二條裝卸作業過程中,若發生火災、重大泄漏及其它按操作規程不能有效控制的事件時,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采取應急行動,排除事故危害,控制事態進一步發展,向相關部門報告,必要時請求社會支援。第八章附則第四十三條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執行。第四十四條本制度解釋權屬技安處。如有爭議時由廠安全生產委員會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