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及其他工人安全操作規程
1、工作前檢查工具,機器設備是否良好。有缺限必須修好方準使用。
2、在木工機床(木車床、電刨、電鋸等)工作。必須嚴格遵守木工機床安全規程。
3、余料(木炭、木頭)木屑(刨花、小板條等)須及時清理。放到指定堆放地點。以保持工場寬暢。
4、斧、鑿、鋸等銳利工具;須放置安當,以保安全。
5、做好的工件(木模、成品之類),堆放要穩同,場內不許亂燒火。冬天烤火取暖應在一定的地、點。下班時做到人走火滅。平時亦要注意煙火。嚴防火災。
6、電氣設備經常保持完好,清潔。工作完畢后拉下電源開關。
篇2:污水處理改造土建工程安全操作規程
污水處理系統改造土建工程安全操作規程
1、參加施工的工人要熟知工種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在操作中,應堅守工作崗位,嚴禁酒后操作。
2、電工、焊工、及各種機動車司機,必須經過專門訓練,且持有上崗證。
3、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和安全防護措施,進入施工現場,必須帶好安全帽,禁止穿拖鞋或光腳,上下交叉作業有危險的出入口要有防護棚或其他隔離設施,距地面2M以上作業要有防護欄桿、檔板或安全網。安全帽、安全網要定期檢查,不符合要求的,嚴禁使用。
4、施工現場的腳手架、防護設施、安全標志和警告牌不得擅自拆動,需要拆動的,要經工地負責人的同意。
5、施工現場的洞、坑、溝、等危險處,應有防護設施或明顯標志。
6、施工現場要有交通指示標志,交通頻繁的交叉路口,應設指揮。
7、坑槽施工,應經常檢查邊壁土質穩固情況,發現有裂縫、疏松或支撐走動,要隨時采取加固措施,根據土質、溝深、水位、機械設備重量等情況,確定堆材料和施工機械坑邊距離,往坑槽運材料,應用信號聯系。
8、工作前必須檢查機械、儀表、工具等,確認完好方準使用。
9、電氣設備和線路必須絕緣良好,電線不得與金屬物綁在一起,各種電動機具必須按規定接地接零,并設置單一開關,還有臨時停電或停工休息時,必須拉閘加鎖。
10、施工機械和電氣設備不得帶病運行和超負荷作業。發現不正常情況應停機檢查,不得在運行中修理。
11、電氣、儀表和設備試運轉,應嚴格按照單項安全技術措施運行,運轉時不準清洗和修理,嚴禁將頭手伸入機械行程范圍內。
12、暴雨臺風前后,要檢查工地臨時設施,腳手架、機電設備、臨時線路,發現傾斜、變形、下沉、漏雨、漏電等現象,應及時修理加固,有嚴重危險的,立即排除。
13、現場道路應加強維護,斜道和腳手板應有防滑措施。
14、夏季作業應調整作息時間,從事高溫工作的場所,應加強通風和降溫措施。
篇3:土建施工安全操作規程(5)
1、在進行基礎開挖前,應預先對該處的土質情況進行邊坡的設置計算。
2、基礎開挖時,應按邊坡設置方案進行預留,不得超挖或不留邊坡。
3、在基礎開挖時,盡可能用機械開挖代替人工開挖。同時應避免人工與機械交叉作業。
4、對外運土石方的車輛或接近基礎坑邊的車輛進行限制,防止將邊坡壓塌。
5、機械挖掘完成后,應對邊坡進行排險,包括:邊坡上不穩定的土方和石塊、基礎坑邊緣的土方和石塊,防止土方或石塊回落傷人。
6、如果有大面積不穩定邊坡時應對邊坡進行人工加固。
7、邊坡兩側的土石方或物料擺放,應與坑邊緣保持不小于500mm的距離,防止土石方或材料受干擾,進入基礎坑傷人。
8、雨后如邊坡灌水,要對邊坡的穩定性進行檢查,將有可能坍塌或回落的土石方進行預先清理。
9、在低于地面的基礎坑內施工時候,在基礎坑邊的模板要擺放整齊,模板堆放位置距離坑邊不得小于500mm。
10、向基礎坑內傳遞模板時,動作必須協調一致,在下方人員接穩后方可松手。禁止向基礎坑內拋扔模板及其附件。
11、在支模板時,配合要默契。防止擠傷手或砸傷腳。
12、在支撐大面積的模板時,必須使用專用固定設施,防止傾倒壓傷人員或設備。
13、在近基礎坑邊坡作業時,要留出足夠的活動空間及暢通的出入通道。在超地2米深的基礎坑內近邊坡作業時,應在坑邊設立警示標志,防止因有人靠近或在附近作業時使物件掉入基礎坑內傷人。
14、在模板與邊坡間隙內作業時,要防止模板翻倒擠傷。
15、在高處進行模板作業時,模板上下必須用繩子或其它專用機械運送,不得拋擲。
16、在高處進行模板作業時,禁止任何人在警戒區內作業或停留。如果必須進入時,進入人員應先通知上方作業人員停止作業。
17、拆除模板時,必須按預先設定的順序進行拆除,多組人同時作業時必須相互提醒和觀察拆除進度,保證按照設定程序進行拆除。禁止搶進和故意拖后。
18、拆除的模板及其它附件必須及時清理,防止阻塞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