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壓站壓力容器事故現場緊急處置方案
1范圍
本方案適用于生產部空壓站事故(事件)應急行動。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3目的
為規范空壓站事故應急管理,及時、準確處理突發事件,避免事故發生,減少環境污染,按照《天昌公司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總體要求,制定本方案。
4組織機構與職責
4.1生產部成立事故應急現場處置領導小組。
4.1.1組長為部門行政第一責任人。
4.1.2成員為空壓站操作人員、安全員、義務消防員。
4.2職責
4.2.1企管部負責組織員工應急培訓教育。
4.2.2生產部負責空壓站壓力容器事故現場處置方案的演練。
4.2.3生產部負責空壓站壓力容器事故現場處置方案的實施。
4.2.4生產部負責向公司安保部、公司領導報告。
5危險性分析
5.1重點部位的位置
生產部空壓站位于公司二車間北門西側和挑選車間東南門南側。空壓站有站長1人,操作人員6人,分為白班、前夜、后夜三班運行。
5.2危險性分析
危險概述:現有空壓機六臺(額定壓力0.8Mpa),儲氣罐4個,分氣缸2個,冷干機4臺。
5.3處置方案
5.3.1局部火災的處置
(1)當班人員關斷所有機組的電源。
(2)用滅火器滅火。
(3)用水冷卻儲氣罐。
(4)打開泄放閥,排放容器內的氣體。
(5)向部門領導或公司報警。
(6)火勢控制無效時,人員立即撤離現場,并做好周邊的警戒工作。
(7)應急終結。
5.3.2爆炸事故的處理
(1)關斷所有機組的電源。
(2)打開沒有發生爆炸的容器泄放閥泄壓。
(3)向部門領導或公司報警。
(4)判明爆炸的原因,如果壓力繼續升高,有再次爆炸可能時,應撤離爆炸現場,并作好周邊的警戒工作。
(5)應急終結。
5.3.3燙傷的處理
(1)將傷者救出現場。
(2)對輕度燙傷者送職工醫院。
(3)嚴重者送專業醫院治療。
6總結評價
事故現場處置結束后,責任部門應總結經驗、評價處置方案。
篇2:壓力容器事故報告與處理制度
壓力容器一旦發生爆炸或因設備損壞(指壓力容器承壓部件)造成停產或人身傷亡事故,使用單位應立即快速將事故概況報告其主管部門和當地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
1、使用單位除防止事故擴大或因搶救人員而采取必要的措施外,必須保護事故現場。
2、一般事故應由使用單位主管領導組織成立事故調查組,分析原因,采取改進措施,落實改進內容。
3、重大事故必須按照國家規定,由有關職能部門組成調查組,予以調查,形成事故調查報告。
4、發生重大事故的單位須待事故調查結束后,填寫《鍋爐壓力容器事故報告書》并附相應現場照片報當地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和企業主管部門。
5、事故處理要按照事故原因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的原則予以處理。
6、事故處理后要視情況及時研究恢復生產的方案,把事故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
篇3:壓力容器事故報告調查處理制度
1.壓力容器事故發生后,立即啟動事故應急預案,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發生重傷以上的壓力容器事故后,按規定1小時內向上級單位、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及其他政府有關部門報告。
3.發生壓力容器事故后,應當妥善保護事故現場以及相關證據,及時收集、整理有關資料,為事故調查做好準備;必要時,應當對設備、場地、資料進行封存,安排專人看管。
1)因搶救人員、防止事故擴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事故現場車輛的,負責移動的相關人員應當做出標志,繪制現場簡圖并做出書面記錄,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有條件的,應當現場照相或制作視聽資料;
2)事故調查期間,任何人不得擅自移動事故相關設備,不得毀滅相關資料、偽造或者故意破壞事故現場;
4.壓力容器異地發生重大事故后,按規定1小時內向事故發生當地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報告,同時報告設備注冊登記地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
5.事故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1)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單位概況以及特種設備種類;
2)事故發生初步情況,包括事故簡要經過、現場破壞情況、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和涉險人數、初步估計的直觀經濟損失、初步確定的事故等級、初步判斷的事故原因;
3)已經采取的措施;
4)報告人姓名、聯系電話;
5)其他有必要報告的情況。
6.配合事故調查
發生壓力容器事故后,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主要負責人和有關人員在事故調查期間不得擅離職守,隨時接受事故調查組的詢問,如實提供有關情況或者資料。
7.事故處理
1)事故處理應堅持“四不放過”原則:
①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
②事故責任人未受到處理不放過;
③事故責任人和周圍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
④事故制訂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沒有落實不放過;
2)事故調查結束,根據事故調查結論進行整改。事故壓力容器仍有使用價值的應對其進行全面檢查消除隱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3)落實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實情況接受工會和職工的監督,同時接受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的監督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