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服務區商品質量安全和預警制度

某服務區商品質量安全和預警制度

2024-07-17 閱讀 7841

為加強服務區商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全面實施服務區商品質量安全監控和管理工作,防止過期商品參與流通,特制訂服務區商品質量安全預警制度。

一、通則

1.本制度適用于服務區用于餐飲制作或直接銷售的食品、食品添加劑及食品相關產品;另外,與人體直接接觸的日用品也參照本制度執行,有另行規定的除外。

(本條所述物品種類,本制度中均統稱“商品”。)

2.各服務區負責對本服務區內商品質量安全進行管理;并按照本制度落實商品的采購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倉儲、領用和待銷售等環節的商品質量安全管理和記錄,保障商品質量安全。

3.各服務區指派專人負責本服務區內的商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各服務區負責人為本服務區商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

4.各服務區負責對本服務區內的商品質量安全管理人員和相關從業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并留存相應的培訓記錄。

5.相關從業人員應當掌握商品質量安全法律知識、商品基本知識和感官鑒別常識。

6.公司負責對各服務區的商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二、采購環節的商品質量安全管理和預警

1.嚴格執行索證索票制度,應當采購相關許可證、營業執照、產品合格證明文件等證明材料齊全的商品,動物產品還應該具有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

應當到證照齊全的生產經營單位或批發市場采購商品,并應當索取、留存有供貨方蓋章(或簽字)的購物憑證。購物憑證應當包括供貨方名稱、產品名稱、產品數量、送貨或購買日期等內容。

長期定點采購的,應當與供應商簽訂包括保證商品安全內容的采購供應合同。

2.關于食品、食品添加劑及食品相關產品采購索證索票的單獨規定

(1)從生產加工單位或生產基地直接采購時,應當查驗、索取并留存加蓋有供貨方公章的許可證、營業執照和產品合格證明的復印件;留存蓋有供貨方公章(或簽字)的每筆購物憑證或每筆送貨單。

(2)從流通經營單位(商場、超市、批發零售市場等)批量或長期采購時,應當查驗并留存加蓋有公章的營業執照和食品流通許可證等復印件;留存蓋有供貨方公章(或簽字)的每筆購物憑證或每筆送貨單。

(3)從食品流通經營單位(商場、超市、批發零售市場等)少量或臨時采購時,應當確認其是否有營業執照和食品流通許可證,留存蓋有供貨方公章(或簽字)的每筆購物憑證或每筆送貨單。

(4)從農貿市場采購的,應當索取并留存市場管理部門或經營戶出具的加蓋公章(或簽字)的購物憑證;從個體工商戶采購的,應當查驗并留存供應者蓋章(或簽字)的許可證、營業執照或復印件、購物憑證和每筆供應清單。

(5)從食品流通經營單位(商場、超市、批發零售市場等)和農貿市場采購畜禽肉類的,應當查驗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原件;從屠宰企業直接采購的,應當索取并留存供貨方蓋章(或簽字)的許可證、營業執照復印件和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原件。

(6)采購乳制品的,應當查驗、索取并留存供貨方蓋章(或簽字)的許可證、營業執照、產品合格證明文件復印件。

(7)批量采購進口食品、食品添加劑的,應當索取口岸進口食品法定檢驗機構出具的與所購食品、食品添加劑相同批次的食品檢驗合格證明的復印件。

(8)采購集中消毒企業供應的餐飲具的,應當查驗、索取并留存集中消毒企業蓋章(或簽字)的營業執照復印件、蓋章的批次出廠檢驗報告(或復印件)。

(9)采購一次性餐飲具時,應當查驗、索取并留存生產企業蓋章(或簽字)的營業執照復印件、蓋章的批次出廠檢驗報告(或復印件)和產品合格證明文件,以及供應商的相關證明文件。

3.采購時應注意生產日期或保存期等標識,應留有充足的周轉及庫存期,不應采購快到期或超期食品。

4.建立采購記錄,應當如實記錄產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批號、保質期、條碼、供應商名稱及聯系方式、進貨日期等。

5.大宗原料(如米、面、食用油、肉類等)要進行采購渠道、品牌及索證索票公示。

6.供應商管理

(1)服務區應當對供應商進行審核,審核的內容應當包括經營資格、資歷、信譽、供貨能力等。

(2)服務區應當對通過審核的供應商進行備案,并進行供應商考核。

(3)服務區應當建立供應商黑名單,對不良供應商應及時列入黑名單。

三、倉儲環節的商品質量安全管理

1.入庫驗收過程中的商品質量安全管理

(1)嚴格按照公司及服務區相關制度進行商品入庫前檢驗,并查驗所購商品外包裝、包裝標識是否符合規定,與購物憑證是否相符。

(2)禁止腐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其他感官性狀異常、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的商品入庫。

(3)禁止病死、毒死、死因不明或有明顯致病寄生蟲的禽、畜、水產品及其制品、酸敗油脂、變質乳及乳制品、包裝嚴重污穢不潔、嚴重破損或者運輸工具不潔而造成污染的商品入庫。

(4)禁止摻假、摻雜、偽造、冒牌、超期或用非食原料加工的食品入庫。

2.倉儲及出庫過程中的商品質量安全管理

(1)嚴格按照公司及服務區相關制度進行倉儲管理,做好入庫商品保存期登記工作,并做好臨到期期限的確定和標識。

(2)對庫存商品實施執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樣查驗。

①應當按庫存所有商品種類和批次,逐類逐批進行隨機抽樣查驗。

②抽樣率不得低于10%,不得連續抽樣。

③抽檢時間,由各服務區根據季節、商品類型和上級文件規定確定。

(3)對抽檢不合格商品的同種類、同批次的全部商品應進行進行逐一檢查,剔除不合格商品。如果當批不合格商品出現比例超標,應當整批剔除。

(4)過期及退庫商品列入不合格商品范圍進行管理。

(5)不合格商品應當立即組織報廢或退換貨。

(6)對臨到期商品應當另行存放,可銷售的應按照可銷售臨到期商品預警及處理方法進行處理,不可銷售的應該及時退換。

(7)嚴格按照先進先出及保存期就短的原則進行出庫管理。

四、銷售環節中的商品質量安全管理

1.嚴格按照公司及服務區相關制度進行商品上架銷售管理,對上架銷售的商品進行逐一檢查,對不合格商品一律退庫。

2.加強在售商品質量安全的巡查工作,對變質、變形、漏油、爛包裝、鼠咬商品應及時下架退庫。

3.銷售環節中出現臨到期商品預警時,如可繼續銷售應按照可銷售臨到期商品預警及處理方法進行處理;不可繼續銷售的應當及時下架退庫。

4.各服務應在經營場所的醒目位置提醒消費者注意查看商品生產日期、保質期和有效日期。提醒的方式可根據服務區實際情況確定,但要足以引起消費者注意。

五、商品安全預警及處理

(一)臨到期商品的預警及處理方法

1.臨到期商品的界定

根據食品保質期的不同,參考行業慣例,對食品臨近保質期界定如下:

①保質期在一年以上的(含一年,下同),臨近保質期為45天;

②保質期在半年以上不足一年的,臨近保質期為30天;

③保質期在90天以上不足半年的,臨近保質期為20天;

④保質期在30天以上不足90天的,臨近保質期為10天;

⑤保質期在10天以上不足30天的,臨近保質期為2天;

⑥保質期在10天以下的,臨近保質期為1天。

2.按照臨到期商品按照品質、外觀、銷售情況及供應商退換貨規定等因素,可分為可銷售和不可銷售兩大類,應分別預警和處理。

3.可銷售臨到期商品的預警及處理方法

1)區分可銷售臨到期商品,履行告知義務。

①在銷售區域公示食品臨近保質期標準,接受公眾監督;

②有空間條件的服務區,設立臨到期商品銷售專區(專柜),并在醒目位置標示“臨到期商品專區(專柜)”字樣;

③無空間條件的服務區,應當對臨到期商品設立明顯的標識。

2)安排專人負責臨到期商品管理,在達到規定下架期限時必須下架退庫,嚴防過期商品參與流通或出售到顧客手中。

4.不可銷售臨到期商品的應及時下架退庫。

(二)發生商品質量安全公共事件后,相關商品的預警和處理

1.服務區應及時收集各類商品質量安全公共事件信息,并做出反應。

2.對相應的商品應及時下架。

3.根據事態的發展情況,向供應商或生產商索要質量安全證明或聲明文件,并酌情安排重新上架、報廢或退換貨等后續措施。

4.對重新上架的商品可酌情公示相關質量安全證明或聲明文件。

六、建立商品質量安全全流程檔案

1.服務區應當按商品類別、供應商、進貨批次整理并妥善保管索取的相關證照、產品合格證明文件、進貨記錄、倉儲記錄和上架記錄,不得涂改、偽造、變造。

2.相關商品質量安全全流程檔案,從流程終點起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3.所有商品質量安全全流程檔案必須符合可追溯要求。

篇2:質量安全預警拉閘管理規定

1.目的

1.1.持續提升產品質量,為客戶提供滿意產品。

1.2.控制成都公司項目的質量及安全生產風險。

1.3.鼓勵員工樹立質量意識,勇于承擔質量管理責任。

2.適用范圍

本辦法適用于成都公司所有在建項目

3.術語

3.1.“拉閘”:當出現可能造成質量系統性缺陷的風險、現場管理失控、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發生安全事故或因工程計劃工期壓縮過多對產品質量構成威脅時,對項目或公司實施整改。

3.1.1.“質量安全拉閘”:項目出現可能造成質量系統性缺陷、現場管理失控、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發生安全事故時停工整改。

3.2.“合閘”:項目或公司被“拉閘”后,被拉閘項目或公司須制定質量安全整改措施并實施整改,整改結果經評估合格后恢復正常運作。

3.3.“拉閘人”:指有權實施拉閘的行為主體,包括項目部、工程管理部

4.職責

4.1.工程管理部

4.1.1.監督本公司“拉閘”制度的實施情況。

4.1.2.在本公司內有實施“質量安全拉閘”的權力。

4.1.3.負責被本部門或本公司項目部“質量安全拉閘”項目的合閘評估。

4.2.項目部

4.2.1.有對本項目實施“質量安全拉閘”的責任和權利。

4.2.2.負責本項目拉閘后的整改。

4.2.3.負責本項目整改合格后的合閘申請。

5./實施細則

5.1.“拉閘”標準

5.1.1.1.項目存在系統性風險,該風險可能引起建筑物結構安全、使用安全或引發重大安全事故;

5.1.1.2.項目存在滲漏、裂縫、成品保護嚴重不足等系統性質量風險;

5.1.1.3.發現滲漏超過10%、裂縫超過20%(均按戶數計);

5.1.1.4.在產品質量實測評估中,發現存在嚴重質量問題;

5.1.1.5.整個項目在集團或區域各級檢查評估中被評定為C級風險,在限期內未完成整改或整改驗收不合格;

5.1.1.6.整個項目在集團或區域各級檢查評估中連續兩次或一年內累計三次出現同一單項C級風險的項目;

5.1.1.7.項目因質量、安全等原因被政府有關部門勒令停工整改,或被有關媒體曝光且事實確鑿,嚴重影響公司形象;

5.1.1.8.項目發生人員死亡或群體中毒等重大安全事故。

1、施工機械安全防護措施:

檢查要點預警拉閘

各類安全報警裝置失效;●

各類連接螺栓插銷損壞;?●

操作人員無特種作業操作證;●

無專項方案、方案未經審批;●

圓盤鋸使用倒順開關;●

塔吊、施工電梯、龍門吊未經自檢、復檢、技術監督局驗收開始啟用;?●

2、人工挖孔樁

檢查要點預警拉閘

挖孔運到地面的土石應堆在距孔口邊緣1米以內,堆放高度超過1米,未及時運走;?●

第一節護壁未高出自然地面30CM,壁厚小于20CM;●

未編制針對性強的人工挖孔樁施工技術及安全方案;方案未交監理單位審批;●

多孔同時并排挖孔施工時,相鄰樁同時挖孔、成孔;●

3、施工現場防墜落安全操作指引

檢查要點預警拉閘

電梯井、樓層、屋面、樓梯連續4層未設置臨邊防護;?●

電梯井、外架未設置水平防護;●

腳手架、龍門架、塔吊安拆作業未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專項方案未報監理審批;●

塔式起重機駕駛員、垂直運輸設備駕駛員、架工、電焊工以及其他高空特種作業人員無特種作業操作證;●

施工作業人員大部分未戴安全帽,外墻作業人員未佩帶安全繩;●

現場作業人員未進行三級教育●

施工電梯防護門普遍未關閉;●

4、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標準

檢查要點預警拉閘

臨時用電施工方案,安全用電技術措施和電氣防火措施編制和變更,未履行“編制、審核、批準”程序;未經監理單位批準后實施;●

防雷裝置的避雷針、接地線和接地體未焊接(雙面焊),焊縫長度小于圓鋼直徑的6倍或扁鋼厚度的2倍;●

5、安全健康及環保現場管理標準

檢查要點預警拉閘

施工現場出入口未按照公司要求進行設置圍護;?●

“五牌一圖”未按照規定進行懸掛;●

建筑物超過4m,外架未設置安全密目網,水平網內建渣連續4層未清理;●

進入樓層的出入口未設置防護棚;●

焊用乙炔瓶、氧氣瓶混合放置;●

施工電梯地面出入口未設置防護棚;●

木工平刨、木工圓盤鋸未設置防護罩;●

卷揚機牽引鋼繩未設置專門保護措施,鋼繩直接裸露在外;●

外腳手架搭設進度滯后于施工進度,存在裸體施工現象;?●

挑架工字鋼固定方式與方案不符合;?●

外腳手架連墻件設置與方案不符合;●

剪刀撐搭設未與外腳手架同時進行;●

連墻件破壞后未及時恢復;●

外腳手架作業施工人員無特種作業操作證;●

外架拆除時上下同時作業;?●

卸料平臺錨環未按照方案進行設置;●

卸料平臺鋼繩拉結角度小于45度;●

主要施工道路未進行硬化;●

出入口未設置沖洗設備及排水設施;●

施工現場未按要求設置消防設施;●

6、其他

檢查要點預警拉閘

開挖深度超過5M(含5M)或地下室三層以上(含三層)或深度未超過5M(含5M),但地質條件和周圍環境及地下管線極其復雜的工程未進行專家論證;?●

水平混凝土構件模板支撐系統超過8M或跨度超過18M,施工總荷載大于10KN/M2或集中線荷載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撐體系未進行專家論證;

使用挑腳手架時應對懸挑構件的設置方案進行專家論證;?●

5.2.拉閘與合閘程序

5.2.1.基本程序

5.2.1.1.項目部主動實施“拉閘”時,拉閘通知應抄送本公司管理層及工程管理部;整改完畢后由本公司工程管理部負責合閘評估,合閘通知發送范圍同拉閘通知。

5.2.1.2.一線公司工程管理部實施“拉閘”時,拉閘通知主送項目部,抄送本公司管理層及區域品質管理部;整改完畢后由一線公司工程管理部負責合閘評估,合閘通知發送范圍同拉閘通知。

5.2.2.“質量安全拉閘”程序

5.2.2.1.項目部應隨時對項目實施過程中的質量、安全狀況進行自行評估;當項目出現5.1.1條規定的任意情況之一時,項目部應立即對本項目實施“質量安全拉閘”。

5.2.2.2.一線公司工程管理部、區域品質管理部及集團工程管理部在對項目進行評估檢查時,如發現項目出現5.1.3條規定的任意情況之一,應立即實施“質量安全拉閘”。

5.2.2.3.項目被拉閘后,應立即組織停工整改,消除項目存在的風險;

5.2.2.4.整改完成并經自檢合格后:項目部或一線公司工程管理部拉閘的,由項目部向所屬公司工程管理部提出合閘申請;

6.鼓勵及處罰措施

6.1.除5.1.1.7條、5.1.1.8條外,項目部對本項目主動實施質量安全“拉閘”的,公司將不追究項目部管理責任。

6.2.項目部主動拉閘及一線公司工程管理部拉閘的,不計入“公司拉閘”的“質量安全拉閘”項目數量計算范圍。

6.3.項目應實施“質量安全拉閘”而項目部未主動拉閘,經上級部門實施“質量安全拉閘”時,項目經理須承擔管理責任。

6.4.實施“公司拉閘”且情節嚴重,經集團或區域管理層批準,該公司須調整經營計劃、放緩發展速度。

篇3:商品質量安全重特大事故預警防范制度

加強應急管理,積極防范和處置商品質量與安全突發事件,尤其是食品質量與安全的重特大事故,要堅持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原則,有效預防和杜絕流通環節商品質量與安全重特大事故的發生。一旦遇到突發性商品質量安全事故,立即成立“商品質量與安全重大突發事件應急工作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的職責:一是研究決定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指揮分局相關人員進行應急處置方案的實施,向上級部門和地方政府報告突發事件和處置情況。二是具體負責指揮收集、匯總、上報、發布商品安全重大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信息,提出啟動、停止(解除)相應等級的商品安全重大突發事件應急措施建議;組織、協調、監督預案的落實,做好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善后、總結工作。三是具體負責組織、協調分局執法人員聯合相關部門對違法行為發生場所和行為人實施檢查,調查商品安全突發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和現狀,責令停止可能進一步擴大危害后果的有關經營行為;組織執法人員對可疑商品采取必要的強制措施并妥善保管,提取樣品送檢;對染疫、有毒有害嚴重危及公共安全的物品做好登記收繳或銷毀處理;收集相關證據,做好案件查處或案件的移交。要及時啟動預案,果斷有效的處置,嚴格按照應急報告程序和要求及時報告,在第一時間向上級工商機關和當地政府如實報告有關情況。對隱瞞不報、遲報、緩報、漏報的,要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同時,要充分發揮12315優勢,準確快速受理消費者對商品質量安全的申訴舉報,及時化解消費糾紛,依法調查處理,消除發生重特大安全事件的隱患,維護社會穩定。

單位:厲莊工商分局

時間:2009.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