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傷亡事故報告搶救處理制度

傷亡事故報告搶救處理制度

2024-07-17 閱讀 9097

為了貫徹《安全生產法》關于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事故后“不得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不得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毀滅有關證據”等規定。遵照國家頒發的有關工傷事故報告調查處理規定,結合本公司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1、發生傷亡事故后,傷者或現場人員應當直接或者逐級報告公司負責人,公司必須立即組織人員,對受傷者進行及時的醫療救治。并做好相應工作。

2、本公司負責人接到重傷、死亡、重大傷亡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將事故概況(包括事故的時間、地點、類別、傷亡情況、簡要經過和初步分析的事故原因)報告公司主管部門和公司所在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公安部門、工會;急性中毒事故還應當報告衛生部門。

3、傷亡事故發生后應及時采取措施保護現場,任何人不得擅自移動或者取走現場物件;因搶救傷員和防止事態擴大,確需移動現場部份物件時,必須采取設置標志、繪制現場圖、拍照或者錄像等保護措施。

4、輕傷事故由公司安全科組織調查,查清事故原因,明確責任,提出處理意見,制定出整改和防范措施后書面報告公司負責人。

5、重傷事故由公司負責人,組織生產、技術、安全等有關人員參加事故調查,確定事故責任,提出事故處理意見和整改防范措施,及時監督檢查執行并書面上報有關部門備案。

6、重大傷亡事故、公司應積極配合上級調查組調查,對調查組提出的事故處理意見和整改防范措施,由本公司負責組織落實及完成。

7、傷亡事故的處理,必須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執行,即事故原因沒有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人和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整改防范措施或措施不完善不放過;事故有關的領導和責任人沒有受到處理不放過。

篇2:小區建筑施工重大傷亡事故原因調查損失計算

一、工程概況

某小區建筑面積為8000平方米,工程總造價為8000萬元。由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建設,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總承包,室內外裝飾、外腳手架及升降機拆除等工程施工由某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分包。該工程于2000年12月25日開工,20**年12月31日主體工程完工,2000年9月2日裝飾工程完工,20**年9月9日開始拆除外腳手架及升降機。

二、設備情況

升降機是某機械工具有限公司制造的人貨兩用施工升降機(以下簡稱升降機),該升降機經技術鑒定后,于20**年7月取得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的特種設備制造安全認可證,價值300萬元。根據其產品說明書,該升降機的拆卸程序為:

1.將吊籠提升到高處,停放在頂部向下數第三排的橫桿上,并用腳手架鋼管架固。

2.拆除曳引機和對重籠圍欄。

2.拆卸對重箱。

3.拆卸曳引鋼絲繩、吊籠、安全鋼絲繩及安全繩墜重。

4.切斷主電源,拆除電控箱的電源線和控制線等。

5.拆卸中間滑輪,對重滑輪和上下滑輪。

6.卸天梁、頂橫粱、橫桿、斜桿、吊籠導軌和對重導軌,立角鋼、附墻裝置、井架門。。

7.拆卸曳引機。

該升降機吊籠防墜裝置共有4種:即懸停系統、防墜安全器、應急防墜和防松、斷繩保護裝置。而這4種安全防護裝置最終都將通過安全鋼絲繩發揮作用。

三、事故經過

9月9日14:30分左右,機修班組負責人王一帶領王二、王三、王四進入施工現場,對升降機進行降層拆卸工作(從十七層降至十五層),王一在一樓看護,其余3人到升降機頂進行拆卸工作。首先拆去了用于防止吊籠墜落的安全鋼絲繩。15:30分,在執行上述拆卸程序4的時候,曳引機卷筒鋼絲繩突然在卷筒處斷裂,吊籠墜落至十五層撞到墊設的兩根鋼管,墊設在十五層上的兩根鋼管由于無法承受吊籠的,沖擊而彎曲,與吊籠一起墜落至樓底,吊籠內3人經醫院搶救無效,先后死亡。3人在醫院的搶救費5萬元,每人撫恤費10萬元,公司停工一個月,損失300萬元,升降機修復費用100萬元。

問題:

一、請確定這起事故的事故類別。

二、請確定這起事故的起因物、致害物。

三、請確定這起事故存在的不安全狀態和不安全行為。

四、請計算這起事故造成的損失工作日和直接經濟損失。

參考答案:

一、起重傷害。

二、起因物:曳引機卷筒鋼絲繩(或起重機械);致害物:吊籠(或起重機械)。

三、不安全狀態:鋼絲繩有缺陷(或設備、設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不安全行為:違規先拆除了安全鋼絲繩(或造成安全裝置失效)。

四、損失工作日:18000日;直接經濟損失:135萬元。

篇3:腳手架上發生傷亡事故預防措施

1.加強培訓教育,提高安全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杜絕違章作業。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是實現安全生產的重要基礎工作。企業要完善內部教育培訓制度,通過對職工進行三級教育、定期培訓,開展班組班前活動,利用黑板報、宣傳欄、事故案例剖析等多種形式,加強對一線作業人員,尤其是農民工的培訓教育,增強安全意識,掌握安全知識,提高職工搞好安全生產的自覺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得以貫徹執行。腳手架等特殊工種作業人員必須做到持證上崗,并每年接受規定學時的安全培訓。《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規定,“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是經過按現行國家標準《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GB5036)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子工。上崗人員應定期體檢,合格者方可持證上崗“。《建筑安裝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規定,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或光腳。在沒有防護設施的高空、懸崖和陡坡施工,必須系安全帶。正確使用個人安全防護用品是防止職工因工傷亡事故的第一道防線,是作業人員的“護身符”。

2.嚴格執行腳手架搭設與拆除的有關規范和要求。

(1)腳手架作業層防護要求腳手板:腳手架作業層應滿鋪腳手板,板與板之間緊靠,離開墻面120-150mm;當作業層腳手板與建筑物之間縫隙大于150mm時,應采取防護措施。腳手板一般應至少兩層,上層為作業層,下層為防護層。只設一層腳手板時,應在腳手板下設隨層兜網。自頂層作業層的腳手板向下宜每隔12m滿鋪一層腳手板。防護欄桿和擋腳板:均應搭設在外立桿內側;上欄桿上皮高度應為1.2m;擋腳板高度180mm;中欄桿應居中設置。密目網與兜網:腳手架外排立桿內側,要采用密目式安全網全封閉。密目網必須用符合要求的系繩將網周邊每隔45cm系牢在腳手管上。建筑物首層要設置兜網,向上每隔3層設置一道,作業層下設隨層網。兜網要采用符合質量要求的平網,并用系繩系牢,不可留有漏洞。密目網和兜網破損嚴重時,不得使用。

(2)連墻件的設置要求

連墻件的布置間距除滿足計算要求外,尚不應大于最大間距;連墻件宜靠近主節點設置,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應從底層第一步縱向水平桿開始設置,否則應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宜優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一字形、開口型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置連墻件,連墻件的垂直間距不應大于建筑物的層高,并不應大于4m;高度24m以下的單、雙排架,宜采用剛性連墻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頂撐配合使用的附墻連接方式,嚴禁使用僅有拉筋的柔性連墻件;高度24m以上的雙排架,必須采用剛性連墻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連墻件中的連墻桿或拉筋宜水平設置,當不能水平設置時,與腳手架連接的一端應下斜連接,不應采用上斜連接。

(3)剪刀撐設置要求每組剪刀撐跨越立桿根數為5-7根;高度在24m以下的單、雙排腳手架,必須在外側立面的兩端各設置一組,由底部到頂部隨腳手架的搭設連續設置;高度24m以上的雙排架,在外側立面必須沿長度和高度連續設置;剪刀撐斜桿應與立桿和伸出的橫向水平桿進行連接;剪刀撐斜桿的接長均采用搭接。

(4)橫向水平桿設置要求主節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作業層上非主節點處的橫向水平桿,宜根據支承腳手板的需要等間距設置,最大間距不應大于縱距的1/2;使用鋼腳手板、木腳手板、竹串片腳手板時,雙排架的橫向水平桿兩端均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

(5)腳手架拆除要求拆除前的準備工作:全面檢查腳手架的扣件連接、連墻件、支撐體系是否符合構造要求;根據檢查結果補充完善施工方案中的拆除順序和措施,經主管部門批準后實施;由工程施工負責人進行拆除安全技術交底;清除腳手架上雜物及地面障礙物。拆除時應做到:拆除作業必須由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連墻件必須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件整層或數層拆除后再拆腳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應大于2步,如大于2步應增設連墻件加固;當腳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長立桿的高度時,應先在適當位置搭設臨時拋撐加固后,再拆除連墻件;當腳手架分段、分立面拆除時,對不拆除的腳手架兩端,應按照規范要求設置連墻件和橫向斜撐加固;各構配件嚴禁拋擲至地面。

3.加強腳手架構配件材質的檢查,按規定進行檢驗檢測。

多年來,由于種種原因,大量的不合格的安全防護用具及構配件流入施工現場,因安全防護用具及構配件不合格而造成的傷亡事故占有很大比例。因此,施工企業必須從進貨的關口把住產品質量關,保證進入施工現場的產品必須是合格產品,同時在使用過程中,要按規定進行檢驗檢測,達不到使用要求的安全防護用具及構配件不得使用。

腳手架上發生的傷亡事故案例分析及預防措施(2)

腳手架鋼管應采用國家標準《直縫電焊鋼管》(GB/T13793)或《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3092)規定的3號普通鋼管,質量符合《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A級鋼的規定。沖壓鋼腳手板、連墻件材質應符合《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A級鋼的規定,木腳手板材質應符合《木結構設計規范》(GBJ5)中Ⅱ級材質的規定。連墻件扣件材質應符合《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的規定。舊鋼管使用前要對鋼管的表面銹蝕深度、彎曲變形程度進行檢查。舊扣件使用前應進行質量檢查,有裂縫、變形的嚴禁使用,出現滑絲的螺栓必須更換。

4.制定有針對性的、切實可行的腳手架搭設與拆除方案,嚴格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安全防護方案是規定施工現場如何進行安全防護的文件,所以必須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針對現場的施工環境、施工方法及人員配備等情況進行編制,按照標準、規范的規定,確定切實有效的防護措施,并認真落實到工程項目的實際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