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機械事故原因預防措施
起重機械事故的原因:
1、重物墜落。吊索、吊具損壞、浮動物件捆綁不牢、掛鉤不當、起升機構的零件故障(特別是制動器失靈、鋼絲繩斷裂)等引發的物體打擊傷害事故;
2、擠壓。起重機軌道兩側缺乏良好的安全通道或與建筑結構之間缺少足夠的安全距離,起重機在走行時對人體造成夾擠傷害。走行機構的制動器失靈引起溜車,造成擠壓傷害事故等;
3、高處墜落。人員在離地面大于2m的高度進行起重機的安裝、拆卸、檢查、維修或操作等作業時,從高處跌落造成傷害事故;
4、觸電。起重機發生故障時,未按停電要求停電或接觸帶電部位,如處理滑線、配電盤等引發觸電傷害事故;
5、其他傷害。上下梯子不注意,導致扭傷、跌傷等傷害事故。
預防措施:
1、進入起重機作業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并應每天定期檢查吊索、吊具、主副卷鋼絲繩及制動器,確保安全可靠,起重機在吊物或抓料過程中,嚴禁人員從下方經過,以防發生物體打擊傷害事故;
2、起重機作業時,嚴禁人員在軌道兩側狹小地方行走,檢修時必須停機進行,以防發生擠傷事故;
3、起重機作業時,嚴禁人員在大小車軌道兩側行走,檢修時必須系好安全帶,以防發生高處墜落事故;
4、起重機發生故障時,必須停電、掛有人檢修,禁止合閘的警示牌后,在進行處理,并要保持各線路絕緣完好。發現漏電嚴重時,應通知專業人員處理,以防發生觸電事故;
5、上下車必須手扶扶手走安全通道,天車作業時不得強行上車,工作中嚴禁嬉戲打鬧,地面上的油污應時清理,以防滑倒跌傷。
篇2:施工現場起重機械常見的傷亡事故及預防措施
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起重機械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由于在使用過程中常出現一些被人忽略的問題,導致機械事故時有發生,因此,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本文就此問題提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一、建筑施工中常見的起重機械事故
建筑施工起重機械主要包括塔式起重機、流動式起重機、物料提升機和外用電梯等。所發生的事故主要有吊物墜落、擠壓碰撞、觸電、高處墜落和機具傾翻五種類型,占全部起重機械傷亡事故總數的比例分別為34%、30%、10%、8%和5%;五類合計占87%。
1、吊物(具)墜落。吊物(具)墜落主要是指吊物或吊具從高處墜落砸向作業人員或其他人員所造成的事故。主要由于吊索具有缺陷;作業人員安全意識差,不嚴格執行操作規程違章指揮、違章操作;吊裝時捆綁方法不當、超載等原因所致。
2、擠壓碰撞。指作業人員被運行中的起重機械擠壓碰撞而發生的傷亡事故。其中人在起重機械和結構物之間或在兩機之間作業時,因機體運行、回轉擠壓導致的事故頻率最高,約占擠壓事故的45%;吊物(具)在吊運過程中晃動,擠壓碰撞造成傷亡事故約占25%,在吊運過程中或擺放時不穩發生傾倒造成事故約占19%。
3、觸電事故。是指起重機械作業人員觸及帶電體而發生的觸電事故。主要包括機器觸電漏電和直接觸電。如有的人員往往帶電檢修機器;有的機器絕緣下降或漏電保護系統失靈等造成漏電觸電事故。
4、高處墜落事故。指起重機械作業人員從起重機械上墜落。一般發生在起重機械安裝、維修作業中,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由于檢修吊籠設計結構不合理、檢修人員操作不當或沒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而從吊籠中墜落;二是檢修人員麻痹大意、違章作業而跨越起重機械時墜落;三是起重機械在安裝和拆卸過程中,由于設計結構不合理或拆裝方法不當,作業人員與指揮配合有誤,至使起重機械連同作業人員一起墜落。【宇華重工整理發布】
5、機體傾翻。指在起重機械作業中整臺起重機械傾翻。主要由于起重機械安裝施工組織設計方案不合理,或在安裝時沒有嚴格按照設備說明書和安裝組織設計方案施工。
二、安全防范措施
大家知道任何一起事故的發生都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究其原因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兩個方面造成的。所以施工現場應從以下幾方面抓起。
(一)加強宏觀控制
1、提高安全管理意識。思想重視是搞好安全生產的前提,安全管理注重人的因素,強調對人的正確管理,這就要求各級領導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健全各級安全規章制度,用制度來制約、用標準來衡量人的行為,并嚴格進行考核。
2、建立健全以第一責任人為核心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并將責任制逐級分解,落實到班組和個人,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局面。
3、扎實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全員職工隊伍素質,特別要加大施工作業人員的培訓力度,做好崗前、上崗培訓,通過多層次、多形式的宣傳教育,樹立安全生產意識、質量意識、文明意識,有計劃的組織他們系統的學習科技常識、安全生產知識,使安全教育培訓全面、全員、全過程的覆蓋施工現場的所有人員,貫穿于從施工準備到工程竣工的每個階段和每個過程;使職工在全員參與中獲得和加深安全知識,提高安全意識和警惕性。
(二)加強起重機械的管理
1、施工單位、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要從施工組織設計開始到工程竣工的每個階段,嚴格按照標準和規范的要求對起重機械情況進行檢查驗收,隨時發現問題隨時整改,
2、把好起重機械購置關。對企業外購起重機械應把好進貨關,必須選質量好、安全性能有可靠保證的優質起重機械,這樣可以使安全隱患消滅在源頭。選擇有生產許可證單位生產的合格產品,才能保證起重機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將安全隱患消滅在源頭。
3、進入施工現場的起重機械必須經過施工企業的嚴格驗收,按規范說明進行安裝,安裝完畢經有關單位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4、起重機械在使用過程中嚴格執行有關標準、規范,定期檢查做好維護保養、及時修復存在的隱患部位,做到檢查、整改、驗收閉環管理。對已達到報廢條件的設備必須報廢。
起重機械在建筑施工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施工中應用越來越廣泛。只要大家從思想上重視起來,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真正做到齊抓共管,就一定能把傷亡事故降下來。
篇3:建筑起重機械事故原因分析預防措施
一、施工安全技術問題
1、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和頂升作業存在違規行為
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及頂升過程是發生事故的高風險階段。一些安拆單位在安裝拆卸、頂升起重機械設備時,違反有關技術標準和操作規程,或沒有按照廠家提供的起重機械說明書的有關要求進行作業。
2、建筑起重機械安全裝置缺失或處于失效狀態
建筑起重機械安全裝置室保障起重機械正常運行,防止事故發生的最重要的基本保障。(力矩、重量、高度、變幅、回轉,大鉤保險、滾筒防脫繩保險,小車斷軸,風速儀,高度警示燈等等)
3、建筑起重機械違規維修或日常保養缺失
發生故障后要由專業人員進行檢查和維修。相關單位應定期對建筑起重機械進行維護、保養。
二、設備質量問題
造成建筑起重機械事故發生的一個重要直接原因,就是生產廠家生產的設備本身存在質量問題。
三、施工安全管理問題
1、工程建設各方主體安全生產責任不落實
(1)安拆單位專項施工方案編制不規范、審核部嚴謹、交底落實不到位
起重機械安拆作業時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按照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安拆單位應根據工程實際情況與建筑起重機械性能要求編制安裝、拆卸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并由單位技術負責人簽字。
(2)施工總承包單位未能切實履行總承包安全管理責任
一些總承包單位未能認真履行總承包單位安全管理職責,將安拆及頂升業務分包給不具備相應資質的企業或個人,以包代管。在塔吊安拆及頂升施工過程中,也未認真審查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資格證書。技術交底制度和檢查等制度流于形式,未能在施工現場得到有效落實。總包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設備管理人員不在現場履職,對于違章作業行為不能及時制止。
(3)監理單位對建筑起重機械設備及作業環節監督不嚴
監理單位在對設備進場時監理單位審查核驗把關不嚴,進場的設備未辦理進場驗收手續,使用前未組織聯合驗收,未有效核查起重機械合格證等相關文件,未認真核查特種作業人員人證相符情況,出現病態設備進場、無證人員上崗的現象,安拆現場監理往往缺失。
2、作業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和專業技能低下
安裝和拆卸人員資格證書,操作人員證書(熟手)。
3、建筑起重機械設備維修保養及檢查制度等不完善
定期維護保養時保持建筑起重機械設備良好技術狀態和正常運行的必要措施。定期檢查時發現設備故障,排除安全隱患的必要手段。
4、對于建筑起重機械租賃市場管理不到位
目前部分租賃企業規模小,人員配置和機構部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私營、個體租賃企業占建筑租賃市場的主導部分,致使設備掛靠現象較為普遍,設備雖通過產權備案歸屬到產權備案企業,但實際所有權仍歸屬個人。部分租賃的設備質量部過關,以次充好,以無充有。重租賃輕維護、只使用不保養,設備的日常維修保養、建檔、報廢、流轉等制度規定落實不到位。個別企業私自改裝建筑起重機械設備,不經過檢測投入使用,或通過更換標準節等手段將已淘汰的設備重新使用,違規使用不合格的產品。
四、預防措施
1、嚴格建筑起重機械設備市場的準入控制,從源頭上確保設備質量安全。
2、加強建筑起重機械安拆、使用和日常維護的安全管理
首先,強化建筑起重機械安拆隊伍管理。
其次,加強安裝、頂升、拆卸等環節管理。
3、加強總包單位對建筑起重機械設備的全過程安全管理
總包單位要加強對產權單位起重機械采購和租賃管理制度的審核,杜絕質次價廉的起重機械設備及其配件進入工程現場,切實提高機械的本質安全。總包單位應加強對起重機械在選購、配置、安裝、使用、維護、保養、改造、報廢等整個生命周期中各個環節的管理,注重過程控制,嚴把驗收關、檢測關、檢查關,使起重機械的使用過程處于有效控制和監管之下。總包單位要加強對安拆人員的資質審核,杜絕無證操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作業。
4、監理單位應切實加強現場安全管理
5、加強建筑起重機械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安全培訓
6、利用信息化技術實現對建筑起重機械設備全過程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