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鋼結構手工電弧焊焊接安全環保措施規范

鋼結構手工電弧焊焊接安全環保措施規范

2024-07-17 閱讀 1395

1、電焊機外殼,必須接地良好,其電源的裝拆應由電工進行。

2、電焊機要設單獨的開關。開關應放在防雨的閘箱內,拉合時應戴手套側向操作。

3、焊鉗與把線必須絕緣良好。連接牢固,更換焊條應戴手套。在潮濕的地點工作,應站在絕緣膠板或木板上。

4、嚴禁在帶壓力的容器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帶電的設備必須先切斷電源。

5、焊接貯存過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必須清除干凈。并將所有孔口打開。

6、在密閉金屬容器內施焊時,容器必須可靠接地,通風良好,并應有人監護。嚴禁向容器內輸入氧氣。

7、焊接預熱工件時,應有石棉布或檔板等隔熱措施。

8、把線、地線,禁止與鋼絲繩接觸,更不用鋼絲繩或機電設備代替零線。所有地線接頭必須連接牢固。

9、更換場地轉動把線時,應切斷電源,并不得手持把線爬梯登高。

10、清除焊渣、采用電弧氣刨清根時,應戴防護眼鏡或面罩,防止鐵渣飛濺傷人。

11、多臺焊機在一起集中施焊時,焊接平臺或焊件必須接地。并應有隔光板。

12、釷鎢極要放置在密閉鉛盒內,磨削釷鎢極時,必須戴手套、口罩,并將粉塵及時排除。

13、二氧化碳氣體預熱器的上殼應絕緣,端電壓不應大于36伏。

14、雷雨時,應停止露天焊接作業。

15、施焊場地周圍應清易燃易爆物品,或進行覆蓋、隔離。

16、必須在易燃易燃氣體或液體擴散區施焊時,應經有關部門檢試許可后。方可施焊。

17、工作結束,應切斷焊機電源并檢查操作地點,確認無起火危險后,方可離開。

篇2:某鋼結構工程焊接施工管理

鋼結構工程焊接施工管理

一、焊接材料管理

1、本工程焊接材料的選用必須滿足本項鋼結構工程的設計要求,并應優先選用本工程技術文件指定的有關材料,在本工程技術文件中指出鋼材采用Q345B(16Mn)鋼焊條采用E50**系列焊條。

2、本工程所使用的鋼材及焊條均必須從正規生產廠采購,所有產品均應有材料合格證、質量保證書或產品合格證、無證產品不得采購,不得入庫。每批焊接材料進廠后,應由質檢部門按檢驗標準進行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每批進廠的焊接材料均應有標識,標明焊接材料的牌號,規格、檢驗號或批號。如產品本身不帶標識則應在進廠后制作標識,嚴防材料混用。

4、焊條施工領用應根據每半天工作量適量領取,焊條從烘箱和保溫筒中取出并在大氣中放置超過4小時的電焊條應重新放入烘箱中烘焙。重復烘焙次數不得超過兩次。

二、焊接環境要求

露天操作的焊接現場環境應符合以下條件:

鋼材表面溫度≥0℃,相對濕度0≤80%,手工電弧焊時風速≤10M/S。

三、焊接操作要求

1、焊接前應將工件表面的油污、灰塵、氧化皮、割渣等清理干凈。

2、每遍施焊完成后應認真清理焊渣、藥皮、飛濺等、避免產生焊接缺陷。

3、不得在構件表面任意引弧損傷母材,引弧時應備引弧板或在焊縫中進行。

4、施焊時焊通的起點,終點應平滑過渡,避免產生焊接缺陷,多層焊道應將接頭錯開。

5、施焊操作應按照工藝規程中所指定的焊接參數,焊接施焊方向及焊接順序進行。焊縫高度應滿足設計要求。

6、桁架結構施焊時應兩人對稱同時進行,立焊縫運行方向應為立向上。

7、焊后要進行自檢,互檢,并應每班做好焊接施工記錄。

四、焊縫表面質量要求

1、焊縫表面與母材應平滑過度,焊腳高度要均勻一致,焊花均勻,搭接平順。

2、焊縫表面不得有裂紋,焊瘤、氣孔、夾渣未焊滿等焊接缺陷,主要焊縫的咬邊不得大于0.5MM,次要焊縫咬邊不得大于1MM。

3、高于焊縫表面2MM以上部分應修磨平滑。

4、鋼管對接焊縫應與母材表面打磨平齊。

五、焊接質量檢驗和返修

本工程焊接質量檢驗應由公司質檢部門專職人員擔任,無損探傷人員應取得相應資格證書人員擔任。

六、焊接檢驗工作的主要內容:

1、母材的焊接材料,焊條的焊前質量;

2、焊接設備,儀表及工裝設備的完好。

3、焊道的焊前清理。

4、焊接環境條件。

5、焊工資格。

6、焊接參數及操作順序。

7、焊縫外觀及焊角尺寸測量。

七、焊縫的無損探傷及外觀檢查

1、焊縫外觀檢查的質量要求應符合《鋼結構焊縫外形尺寸》(GB10854)技術規范的要求。

2、無損探傷應焊后24小時并在焊縫外觀檢查合格之后進行。無損探傷應按《鋼焊縫手工超聲波探傷方法和結果分級》(GB11345)執行。

3、在焊縫無損傷檢測中發現超標缺陷時,應對缺陷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改進措施,焊接的返修方案應經焊接技術人員同意,返修的焊接性能和質量要求應與原焊接要求相同。

4、缺陷返修前應將缺陷清除徹底,并應露出金屬本色后再進行修補。

5、每道返修焊縫原則上不得越過兩次,超次返修應經焊接工程師批準返修方案,方可執行。

6、焊接返修后,應按與原焊接要求進行復檢。

八、焊縫質量要求

1、對接焊縫及焊接球與桿件間的焊縫為一級焊縫。一級焊縫實行100%超聲波無損操傷。

2、弦管與腹管的焊縫,A區、B區焊縫等級為二級焊縫,二級焊縫實行20%超聲波無損操傷。C區焊縫為角焊縫,焊腳高度應符合圖紙要求。

九、焊接設備管理

本工程主要焊接設備為交流弧焊機和直流弧焊機全部焊接設備均應滿足以下管理要求。

1、全部電焊機均應處于運行良好狀態,焊機外殼及接線柱均應完好無損,有礙使用零件應予更換維修后方可進入工地。

2、每一電焊機必須裝有獨立的專用電源開關,其開關容量應符合電焊機要求。

禁止多臺焊機共用一個電源開關。

3、控制電焊機電氣系統應裝有防觸電自動斷電安全裝置。電源控制裝置應裝在人手便于操作的位置,電源線不允許拖在地上。

4、應防止電焊機受到碰撞或劇然震動。室外電焊機必須有防雨設施。

5、電焊機不允許超負荷使用,焊機溫升不得超過焊機標準規定的溫升限值,禁止在電焊機上放置任何物件和工具,啟動電焊機前,焊鉗與焊件不能短路。

6、所有電焊機外殼均應有良好的接地,保證安全使用。

7、工作完畢應及時切斷電源,并應整理好電纜線,焊接電纜應與電焊機匹配使用,焊接電纜應使用整根電纜,當確需接長時接頭連接應牢固,連接處應絕緣良好。

8、焊接電纜工作中不得多匝盤繞堆放,以利散熱,嚴禁將電纜搭在氧氣;乙炔等易燃品容器上,嚴禁與油、脂等易燃物接觸。

篇3:鋼結構栓釘焊焊接工藝措施

鋼結構栓釘焊焊接工藝

1基本情況:

1.1焊接設備:RZN-2500型螺柱焊機。普通交流弧焊機修補焊。修補焊用焊條E5015-E5016∮3.2。

1.2焊接位置:具體位置見施工圖紙。

2焊前準備

2.1采用專用螺柱(焊釘)焊機進行施工,其焊接設備設置專用配電箱及專用線路(從變壓器引入)。

2.2焊釘必須符合GB10433-89規范和設計要求。焊釘有銹蝕時,需經除銹后方可使用,特別是焊釘和大頭部位不可有銹蝕和污物,嚴重銹蝕的焊釘不可使用。

2.3采用直流正接。

2.4為防止直流電弧磁偏吹,地線盡量對稱布置在焊件兩側。

3焊釘焊接工藝流程圖:見圖3

4焊接過程:

4.1在施焊面放線,畫出焊釘的準確位置。

4.2對該點進行除銹、除漆、除油污處理,以露出金屬光澤為準,并使施焊點局部平整。

4.3電弧保護瓷環擺放就位且瓷環要干燥,為提高效益在瓷環旁邊擺放好焊釘。

4.4調整好焊釘伸出瓷環的長度為6mm,調整好提弧長度為3-4.5mm。

4.5將焊槍置于工件上,施加預壓力使槍內的彈簧壓縮,直到焊釘與瓷環同時緊貼工件表面。

4.6扣壓焊槍上的扳開關,接通焊接回路,使槍體內的電磁線圈激碰焊釘被自動提升,在焊釘與工件之間打弧。

4.7焊釘處于提升位置時,電弧擴展到整個焊釘端面,并使端面少量熔化,電弧熱同時使焊釘下方的工件表面熔化并形成熔池。

4.8電弧按預定時間熄滅時,電磁線圈去磁,靠彈簧壓力快速地將焊釘熔化端壓入熔池,焊接回路斷開。

4.9稍停后,將焊槍從焊好的焊釘上提起,打碎并除去保護圈。

4.10焊后根部腳均勻、飽滿,用榔頭擊成15-30度,焊縫不產生裂紋。

5焊接電流和焊接時間的選定

5.1輸入焊接能量足夠大,是保證獲得優質電弧焊釘焊接接頭的基本條件;輸入焊接區域的總能量與焊接電流、焊接時間和焊接電弧電壓有關。

5.2電弧電壓取決于電弧長度或焊釘距離工件的距離,調好距離電弧電壓就基本不變,所以輸入能量只由焊接電流和焊接時間決定。

5.3使用不同的焊接電流和焊接時間的組合,均可能得到相同的輸入能量。

6注意事項:

6.1施焊點不得在有水分、直接雨淋下施工。

6.2最低施焊溫度為0度,低于0度,須進行點狀預熱,預熱溫度80-120度。

6.3風天施工,焊工應站在風頭,以防火花傷害。

6.4注意焊工保護和安全,并系好安全帶。

6.5熟練掌握焊機、焊槍性能,做好設備維護保養,焊槍卡具上出現焊瘤、燒蝕或濺上熔渣時要及時清理,以便更換配件,確保施工順利和熔焊質量。

7質量保證措施

7.1正確調整設備參數,如焊接電流及時間、提升高度、瓷環位置及焊釘伸出量。

7.2注意采用正確的電源性,保證地線與工件連接牢固。

7.3要保證焊釘焊接處的工件表面清潔。

7.4焊釘軸線須與工件表面始終正確的角度。栓釘焊接以熔化金屬形成一個均勻小圈而無缺陷為合格,栓釘的高度偏差為2mm,偏離垂直方向的傾斜角應小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