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焊接操作安全用電措施

焊接操作安全用電措施

2024-07-17 閱讀 4256

1焊接操作前,應先檢查焊接設備是否接地或接零。

2弧焊設備的初級接線,修理和檢查應由電工進行。焊工不準私自拆修,次級接線電焊工可以就能行連接。

3焊工必須穿戴好符合規定的工作服,鞋,皮手套等。

4推拉閘刀時應戴好干燥的皮手套,并且要單手進行,面部不要對著閘刀,可能產生電弧火花而灼燒面部。

5焊鉗應有可靠的絕緣,中斷工作時焊鉗要放在安全的地方,不準放在焊件上。

6更換焊條時,應戴好手套而且避免身體與焊件接觸。

7焊接電纜必須完整絕緣不可將電纜放在電弧附近或熾熱的焊接金屬上,若有兩處以上破損應檢修或更換。

8在潮濕場地上工作時,應在接近操作臺的地面上鋪設橡膠絕緣墊。

9在光線暗的場地或夜間工作時,使用工作照明燈的電壓應低于36v,若在容器內潮濕的環境中謳歌焊接時,工作照明燈的電壓應低于12v。

10在容器內或狹小的工作場所焊接時,必須兩人輪換操作,設一名監護人員。

11嚴禁利用廠房的各種金屬結構,管道,軌道或其他金屬物品作為電纜線使用。

12遇到焊工觸電時,應立即切斷電源切不可用赤手去拉觸電者。

13登高作業時,不準將電纜線纏在身上或搭在背上。

篇2:井下使用電焊氣焊噴燈焊接管理制度

一、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第223條規定,井下和井口房內不得從事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如果必須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進風井、主要進風大巷和井口房內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每次必須制定安全措施,并遵守下列規定:

1、指定專人在場檢查和監督,指定專人攜帶、保管火具。

2、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地點的前后兩端各10米的井巷范圍內,應是不燃性材料支護,并應有供水管路,有專人負責噴水。上述工作地點應至少備有2個滅火器。

3、在井口房、井筒傾斜巷道內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時,必須在工作地點的下方用不燃性材料設施接受火星。

4、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地點的風流中,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5%,只有在檢查證明作業地點附近20米范圍內巷道頂部和支護背板后無瓦斯積存時,方可進行作業。

5、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完畢后,工作地點應再次用水噴灑,并應有專人在工作地點檢查1小時,發現異狀,立即處理。

6、在有煤(巖)與瓦斯突出危險的礦井中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時,必須停止突出危險區內的一切工作。

煤層中未采用砌碹或噴漿封閉的主要硐室和主要進風大巷中,不得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

二、根據上述規定特別制定下列實施措施:

7、進行井下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時,必須制定專門措施,經通風部門、安監質標部門、生產調度、機電副總經理、生產副總經理、礦總工程師等部門領導研究會審,經總經理(礦長)批準后,由瓦斯檢查員、安全員進行現場檢查,安監部門監督措施的執行,方準進行施工。參加現場作業的還必須有安監部門、通風部門、機電部門、生產調度、焊接作業隊組等部門主要領導。

8、井下使用電焊、氣焊和噴燈的專門措施要有專人負責并辦理審批手續,未經批準不得施工,專門措施當時當次有效,再次工作時必須重新申請和審批,專門措施一式兩份,一份存檔,一份由施工人員帶入工作現場?,F場安全設施、有害氣體濃度等符合措施和《煤礦安全規程》方可施工。

篇3:臨時用電施工焊接機械規定

1、焊接機械應放置在防雨和通風良好的地方。電焊機裝設應采取防埋、防浸、防雨、防砸措施。焊接現場不準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交流弧焊機變壓器的一次側電源線長度應不大于5m,進線處必須設置防護罩。發電機式直流電焊機的換向器應經常檢查和維護,應消除可能產生的異常電火花

2、使用焊接機械必須按規定穿戴防護用品,對發電機式直流弧焊機的換向器,應經常檢查和維護。

3、焊接機械的二次線宜采用防水型橡皮護套銅芯多股軟電纜,并采用銅質接線夾或接線端子壓接牢固,電纜的長度應不大于30m。電焊作業時必須做到雙線到位,不得借用金屬管道、金屬腳手架、軌道和結構鋼筋等作為回路地線。二次線不得泡在水中,上方不得堆積物料。

4、電焊機應單獨設立開關箱,并裝設專用防觸電保護裝置(帶有漏電保護功能的空載降壓保護裝置)。

5、使用電焊機械焊接時必須穿戴防護用品。嚴禁露天冒雨從事電焊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