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水泥膠砂流動度測定儀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水泥膠砂流動度測定儀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2849

一、操作步驟

1.跳桌在試驗前開空車試轉檢驗各部位是否正常。

2.用潮濕的毛巾擦拭跳桌的表面、試模內壁、搗棒、小刀等與膠砂接觸的器具,將試模放到跳桌臺面中央并且用潮濕的毛巾覆蓋。

3.將拌制好的膠砂迅速的分兩層裝進圓錐模內,第一層裝到圓錐模的2/3高,用小刀在互相垂直的方向劃實5次,再用圓柱搗棒由邊緣至中心均勻壓實15次,緊接著裝第二層膠砂,裝至高出圓模20mm,用小刀劃實5次再用搗棒均勻壓實10次。

4.搗壓完畢取下模套,用小刀將高出模套的膠砂由中間向邊緣分兩次刮去并抹平,擦去落在桌面上的砂漿,把圓模垂直方向提起。

5.開動跳桌在1次/s的頻率跳動25次,時間為25s±1s。

6.跳動完畢,用卡尺測量膠砂底面最大擴散直徑,去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向直徑的平均值為該試樣的膠砂流動度,取整數,用mm表示。

7.清理現場衛生。

8.做好設備使用記錄。

二、注意事項

1.搗壓時力量要恰到好處剛好使膠砂充滿圓模。搗壓深度第一層時搗至膠砂高度的1/2,第二層時剛好搗至第一層表面,裝膠砂和搗壓時要用手扶穩試模,勿使移動。

2.當流動度180mm。

3.測定儀用完后應清掃儀器上的雜物。

4.漆面不要用腐蝕性溶液清洗。

5.不用時應關閉電源。

三、技術要求

圓盤跳動落距:10±0.1mm;跳動部分質量:3.45±0.01㎏;膠砂流動度標準樣檢驗流動度在允許范圍內。

篇2:水泥膠砂流動度測定儀操作規程

(一)插頭接入計數器后對應孔內,并將計數器接通電源。如跳桌在24小時內沒有使用,先空跳一個周期25次。

(二)拌好的水泥膠砂分兩層迅速裝入模內,第一層至截錐圓高約三分之二處,用小刀在相互垂直兩個方向劃實5次,再用搗棒自邊緣至中心均勻搗壓10次。搗壓深度第一層搗至膠砂高度的二分之一,第二層搗至不超過已搗實的底層表面。

(三)搗壓完畢,取下模套,將小刀傾斜,從中間向邊緣分兩次以近水平的角度抹去高出截錐圓模的膠砂,并擦去落在桌面上的膠砂。將截錐圓模垂直向上輕輕提起移去。立即按計數器的“啟動”按鈕,完成一個周期25次跳動。

(四)跳動完畢,用300mm量程的游標卡尺測量膠砂底面互相垂直的兩個方向擴展直徑,計算平均值,取整數,用mm單位表示。該平均值即為水泥膠砂流動度值。

(五)膠砂加水開始到直徑測量結束,試驗應在6min內完成。

(六)試驗完畢后,應擦凈儀器,清除儀器周圍殘留膠砂。

篇3:電動水泥膠砂流動度測定儀操作規程

(一)使用前接通電源打開電動開關,運轉,跳動30次自停為止,用濕襯布擦好圓平和圓盤錐模,模套(漏斗)搗棒放再跳桌的圓盤玻璃板中間位置,蓋好滑布。

(二)將按規定配制好的水泥膠砂,分二層裝入模內.第一層裝至截圓錐模高的三分之一用小刀再垂直兩個方向劃實十余次再用搗棒自邊緣到中心均勻搗15次,接著裝第二層膠砂水泥.裝到高于錐抹約2厘米,同樣用小刀劃實十余次,再用搗棒自邊緣搗中心均勻搗壓次(裝水泥膠砂搗實時,用手將錐模扶持不動)。

(三)搗壓完畢,取下模套,用刮平刀將高出截圓錐模的膠砂刮平,刮平后將截圓錐模垂直向上輕輕提起,打開電動開關,電機開始轉動,當上盤震動四次后,關閉電動開關,電機繼續以每秒一次的速度轉動共達30次自動。

(四)跳動完畢,用分度值0.02mm的卡尺測量水泥膠砂底部擴散的直徑與相對垂直的二直徑的平均值為該水泥再該水量時的膠砂流動度用mm表示。

(五)測定結果如部符合該品種水泥進行的該項檢驗時所規定的膠砂流動度,則需改變水灰比按1:2:3:4的規定重新試驗至膠砂流動度符合要求為止,流動度符合要求時即為所求水灰比。

(六)儀器用完后,用濕布擦洗干凈,然后將圓錐模,模套,搗棒,滑動部分,涂機油防止生銹和滑動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