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浮設備安全操作規程
A?球磨機
一、本規程適用于φ3200×3100型球磨機,其它同類型球磨機可參照執行。
二、設備的合理使用
1、?球磨機大齒輪防塵罩必須嚴密,以防灰塵泥沙侵入。
2、?如發現大齒輪與主軸承可能或已侵入泥沙時應立即停車處理清除,絕對不允許遲延。
3、?球磨機大瓦發熱,發生燒瓦事故或接近燒瓦時,應立即采取強制冷卻措施,不得立即停車,以防造成“抱軸”的惡性事故。
4、?要嚴格執行給礦、給水、添加鋼球的規定,禁止超負荷運轉,注意防止發生“漲肚”現象,同時給礦量也不得過少。更不允許空負荷運行,以免打壞襯板。
5、?固定球磨襯板螺絲應加麻圈密封,以防漏水、漏漿。
6、?襯板之間的間隙為10-20mm以便更換(太緊時可用氧焊切割)。
7、?球磨機連續起動不得超過兩次,第一次與第二次應間隔5分鐘以上。第三次起動必須經電工、鉗工配合檢查后方可起動。
8、?同一車間裝有幾臺球磨機時,不得同時起動兩臺同步機。
三、設備運轉前檢查
1、檢查油箱內是否有足夠的油量,油質是否符合要求,濾油器是否清潔。
2、試開油泵,檢查油泵及管路有無漏油現象與故障,各潤滑點油路是否通暢無阻。
3、油壓是否在0.5-1.2kg/cm2之間。
4、各部聯結螺絲是否松動。
5、齒輪、聯軸器的健是否松動,彈性聯軸器膠圈是否磨損嚴重。
6、傳動齒輪面潤滑情況,是否有礦砂或其它異物進入。
7、給礦器與給礦箱(大勺與大勺箱)磨損情況是否有障礙物,如有則清除之。
8、檢查電動炭精刷的接觸情況。
9、檢查電機定子與轉子之間是否有異物存在。
10、檢查電機等各部接地和絕緣情況。
11、檢查電流表指針是否在零位。
二、操作方法
(一)開車方法
1、運轉前必須按檢查內容逐項進行檢查,確認無故障后,方可作開車準備。
2、首先啟動油泵,檢查潤滑點油流情況及潤滑系統指示情況是否正常(前后大瓦是否上油,油量是否正常)。
3、潤滑系統正常后,盤車檢查有無阻滯現象(正常時,鋼球翻動,球磨機左右慣性轉動)。
4、當班崗位人員聯系專職調度員,調度員向變電站聯系送電。
5、投入可控硅勵磁調節裝置,調節至電壓50V,電流100A。
6、崗位人員嚴格確認“準許啟動”信號,方可啟動。
7、確認“準許啟動”信號后,搬動控制箱上的控制開關至“合閘”位置,起動球磨機運轉。
(二)停車方法
1、球磨機停車前,應先停止給礦并關閉水門。
2、待機內礦石處理完畢后,方可停車。
3、機內礦石處理完畢后,搬動控制箱上控制手柄至“分閘”位置,并通知調度員,調度員通知變電站停電。
4、在球磨機停止運行后,停止油泵。
5、停止可控硅勵磁裝置。
三、運行中注意事項
1、運行中由于潤滑系統故障,同步機過負荷,勵磁裝置等原因造成自動停車時,操作工首先應將控制手柄搬至“分閘”位置,然后通知有關人員進行檢查,排除故障。
2、運行中應對電流表、信號指示、軸瓦潤滑及電機溫升等情況進行檢查。
四、緊急停車及其處理
1、發現下列情況應緊急停車
(1)勺頭掉落。
(2)給料器和料槽相碰發出巨響。
(3)齒輪部因打牙掉齒而發出周期性較大聲響。
(4)電機、減速機軸承部急驟升溫,且溫度高于80℃。
2、緊急停車應馬上通知給礦及螺旋分級機停止給礦。
3、主軸承溫度急驟上升高于80℃,應用油強制冷卻,必要時應用水冷卻主軸承外部,待溫度下降后方可停車檢修。
4、緊急停車后應將所有電器開關都搬到停車位置。
五、運轉監視
1、按規定時間,規定數量加添鋼球。
2、每半小時檢查一次主軸承及電動機溫度,一般不應超過60℃。
3、運轉中各部無異常聲響。
4、監視回油管回油不得中斷,回油溫度在35℃-45℃以內。
5、筒體及端蓋螺栓無松動。
B?螺旋分級機
一、?本規程適用于φ1200以上沉沒式或高堰式螺旋分級機使用。
二、?設備的合理使用
1、?本機不允許重載起動。起動前應將螺旋提起200~300毫米,方可起動。
2、?槽內積渣、碎鋼球必須定期清理。
三、運轉前的檢查與準備
1、減速機內油量是否充足。
2、各開式齒輪付是否加油。
3、各軸承十字頭瓦是否加油。
4、電機軸承是否加潤滑油。
5、各開式齒輪付嚙合是否良好。
6、各部螺栓及頂絲是否緊固。
7、聯軸節是否完好。
8、螺旋葉片是否斷裂,襯鐵有無磨穿脫落,葉片支架是否有嚴重變形。
9、螺旋尾部是否提起。
10、溢流管閥門是否打開。
11、保護裝置是否接妥。
12、電流、電壓表是否正常。
13、各電器開關是否良好。
四、操作方法
(一)開車順序
1、接到開車信號后,通知下道工序開車。
2、合上開關,按下起動按鈕,起動主電機。
3、起動提升電機,將左右螺旋葉緩緩下降。
4、逐步給礦、給水。
(二)停車順序
1、停止給礦、給水。
2、待槽內礦砂攪拌完后停主電機。
3、開動提升電機,將螺旋提起。
五、運轉監視
1、各部電流表,電壓表、電壓、電流有無異常。
2、各軸承瓦溫不高于60℃。
3、返礦口無堵塞,無積礦。
4、各運轉部位無異響,無碰擊聲。
C?CHF-*14m3、6A浮選機
一、設備的合理使用
1、要均勻給礦,不得超量。
2、控制好礦漿濃度和藥劑。
3、調整好進氣量。
4、浮選槽內不得有木片、破布等雜物。
5、停車時,須在球磨機停車20分鐘后方可停車。
二、運轉前的準備與檢查
1、機架、電機座、主軸承上螺絲是否松動。
2、槽體是否泄漏。
3、刮板和刮板軸是否完好。
4、槽內是否有雜物。
5、礦漿管是否通暢無阻。
6、各潤滑點是否有油。
7、三角帶松緊應適宜。
8、帶輪安裝有無松動現象。
9、?三角帶是否有斷裂痕跡。
10、開關箱刀閘是否完好。
11、各部螺絲、接點是否良好。
三、操作方法
(一)開車順序
1、合上開關箱刀閘。
2、用手搬動皮帶輪認為輕便無阻后即可起動,按起動按鈕,并注意電機聲響情況。
3、開動刮板電機,待一切正常運轉即可給礦。
(二)、停車順序
1、停車時,須在球磨機停車二十分鐘后再停止電機轉動。
2、停刮板電機,拉下開關箱刀閘。
3、?無通知停電時,拉下開關箱即可。
D?砂?泵
一、設備的使用條件
1、冬季長期停泵時,必須泄掉管路和泵內積水,以防整個系統凍結和生銹。
2、運轉中需換備用泵時,應先將備用泵轉起來,待正常后方可停泵。
3、事故停車時要及時切斷電源,通知有關崗位。
4、吸入管連接應緊密,輸出管不應有急劇的轉彎和變徑。
5、進礦口應設置金屬網,以防礦液雜物吸入泵內。
二、運轉前的準備與檢查
1、檢查地腳螺栓及各部螺栓有無松動現象。
2、檢查各軸承潤滑油是否充足。
3、檢查填料磨損與松緊程度。
4、盤車檢查泵內有無摩擦和阻滯現象。
5、檢查各閘門是否在需要的位置。
6、檢查各管路有無泄漏和堵塞。
7、檢查電流表是否在零位。
8、檢查電機及開關箱,線接頭是否有松脫現象。
9、電器各部螺絲是否有松動現象。
三、操作方法
(一)開車操作方法
1、起動前應按檢查項目逐項檢查。
2、接到開車信號后,應與有關崗位聯系好后方可開車。
3、打開水封截門,使水壓大于泵工作壓力0.5kg/cm2以上。
4、合上配電箱開關,按順序起車。
5、起動電機。
6、空轉5-10分鐘,運轉正常后,打開吸入管路截門,打開輸出管壓力表截門,泵進入正常工作。
(二)停車操作
1、?得到停車信號后,方可停車。
2、關閉吸水管路截門。
3、打開沖洗截門,用沖洗水沖洗3-5分鐘,將泵內泥沙沖洗干凈后方可停車。
4、停止電機運轉。
5、拉開配電箱刀閘。
6、關閉供水管路截門。
7、人力盤車2-3轉,以防壓泵。
篇2:磨浮設備安全操作規程
A?球磨機
一、本規程適用于φ3200×3100型球磨機,其它同類型球磨機可參照執行。
二、設備的合理使用
1、?球磨機大齒輪防塵罩必須嚴密,以防灰塵泥沙侵入。
2、?如發現大齒輪與主軸承可能或已侵入泥沙時應立即停車處理清除,絕對不允許遲延。
3、?球磨機大瓦發熱,發生燒瓦事故或接近燒瓦時,應立即采取強制冷卻措施,不得立即停車,以防造成“抱軸”的惡性事故。
4、?要嚴格執行給礦、給水、添加鋼球的規定,禁止超負荷運轉,注意防止發生“漲肚”現象,同時給礦量也不得過少。更不允許空負荷運行,以免打壞襯板。
5、?固定球磨襯板螺絲應加麻圈密封,以防漏水、漏漿。
6、?襯板之間的間隙為10-20mm以便更換(太緊時可用氧焊切割)。
7、?球磨機連續起動不得超過兩次,第一次與第二次應間隔5分鐘以上。第三次起動必須經電工、鉗工配合檢查后方可起動。
8、?同一車間裝有幾臺球磨機時,不得同時起動兩臺同步機。
三、設備運轉前檢查
1、檢查油箱內是否有足夠的油量,油質是否符合要求,濾油器是否清潔。
2、試開油泵,檢查油泵及管路有無漏油現象與故障,各潤滑點油路是否通暢無阻。
3、油壓是否在0.5-1.2kg/cm2之間。
4、各部聯結螺絲是否松動。
5、齒輪、聯軸器的健是否松動,彈性聯軸器膠圈是否磨損嚴重。
6、傳動齒輪面潤滑情況,是否有礦砂或其它異物進入。
7、給礦器與給礦箱(大勺與大勺箱)磨損情況是否有障礙物,如有則清除之。
8、檢查電動炭精刷的接觸情況。
9、檢查電機定子與轉子之間是否有異物存在。
10、檢查電機等各部接地和絕緣情況。
11、檢查電流表指針是否在零位。
二、操作方法
(一)開車方法
1、運轉前必須按檢查內容逐項進行檢查,確認無故障后,方可作開車準備。
2、首先啟動油泵,檢查潤滑點油流情況及潤滑系統指示情況是否正常(前后大瓦是否上油,油量是否正常)。
3、潤滑系統正常后,盤車檢查有無阻滯現象(正常時,鋼球翻動,球磨機左右慣性轉動)。
4、當班崗位人員聯系專職調度員,調度員向變電站聯系送電。
5、投入可控硅勵磁調節裝置,調節至電壓50V,電流100A。
6、崗位人員嚴格確認“準許啟動”信號,方可啟動。
7、確認“準許啟動”信號后,搬動控制箱上的控制開關至“合閘”位置,起動球磨機運轉。
(二)停車方法
1、球磨機停車前,應先停止給礦并關閉水門。
2、待機內礦石處理完畢后,方可停車。
3、機內礦石處理完畢后,搬動控制箱上控制手柄至“分閘”位置,并通知調度員,調度員通知變電站停電。
4、在球磨機停止運行后,停止油泵。
5、停止可控硅勵磁裝置。
三、運行中注意事項
1、運行中由于潤滑系統故障,同步機過負荷,勵磁裝置等原因造成自動停車時,操作工首先應將控制手柄搬至“分閘”位置,然后通知有關人員進行檢查,排除故障。
2、運行中應對電流表、信號指示、軸瓦潤滑及電機溫升等情況進行檢查。
四、緊急停車及其處理
1、發現下列情況應緊急停車
(1)勺頭掉落。
(2)給料器和料槽相碰發出巨響。
(3)齒輪部因打牙掉齒而發出周期性較大聲響。
(4)電機、減速機軸承部急驟升溫,且溫度高于80℃。
2、緊急停車應馬上通知給礦及螺旋分級機停止給礦。
3、主軸承溫度急驟上升高于80℃,應用油強制冷卻,必要時應用水冷卻主軸承外部,待溫度下降后方可停車檢修。
4、緊急停車后應將所有電器開關都搬到停車位置。
五、運轉監視
1、按規定時間,規定數量加添鋼球。
2、每半小時檢查一次主軸承及電動機溫度,一般不應超過60℃。
3、運轉中各部無異常聲響。
4、監視回油管回油不得中斷,回油溫度在35℃-45℃以內。
5、筒體及端蓋螺栓無松動。
B?螺旋分級機
一、?本規程適用于φ1200以上沉沒式或高堰式螺旋分級機使用。
二、?設備的合理使用
1、?本機不允許重載起動。起動前應將螺旋提起200~300毫米,方可起動。
2、?槽內積渣、碎鋼球必須定期清理。
三、運轉前的檢查與準備
1、減速機內油量是否充足。
2、各開式齒輪付是否加油。
3、各軸承十字頭瓦是否加油。
4、電機軸承是否加潤滑油。
5、各開式齒輪付嚙合是否良好。
6、各部螺栓及頂絲是否緊固。
7、聯軸節是否完好。
8、螺旋葉片是否斷裂,襯鐵有無磨穿脫落,葉片支架是否有嚴重變形。
9、螺旋尾部是否提起。
10、溢流管閥門是否打開。
11、保護裝置是否接妥。
12、電流、電壓表是否正常。
13、各電器開關是否良好。
四、操作方法
(一)開車順序
1、接到開車信號后,通知下道工序開車。
2、合上開關,按下起動按鈕,起動主電機。
3、起動提升電機,將左右螺旋葉緩緩下降。
4、逐步給礦、給水。
(二)停車順序
1、停止給礦、給水。
2、待槽內礦砂攪拌完后停主電機。
3、開動提升電機,將螺旋提起。
五、運轉監視
1、各部電流表,電壓表、電壓、電流有無異常。
2、各軸承瓦溫不高于60℃。
3、返礦口無堵塞,無積礦。
4、各運轉部位無異響,無碰擊聲。
C?CHF-*14m3、6A浮選機
一、設備的合理使用
1、要均勻給礦,不得超量。
2、控制好礦漿濃度和藥劑。
3、調整好進氣量。
4、浮選槽內不得有木片、破布等雜物。
5、停車時,須在球磨機停車20分鐘后方可停車。
二、運轉前的準備與檢查
1、機架、電機座、主軸承上螺絲是否松動。
2、槽體是否泄漏。
3、刮板和刮板軸是否完好。
4、槽內是否有雜物。
5、礦漿管是否通暢無阻。
6、各潤滑點是否有油。
7、三角帶松緊應適宜。
8、帶輪安裝有無松動現象。
9、?三角帶是否有斷裂痕跡。
10、開關箱刀閘是否完好。
11、各部螺絲、接點是否良好。
三、操作方法
(一)開車順序
1、合上開關箱刀閘。
2、用手搬動皮帶輪認為輕便無阻后即可起動,按起動按鈕,并注意電機聲響情況。
3、開動刮板電機,待一切正常運轉即可給礦。
(二)、停車順序
1、停車時,須在球磨機停車二十分鐘后再停止電機轉動。
2、停刮板電機,拉下開關箱刀閘。
3、?無通知停電時,拉下開關箱即可。
D?砂?泵
一、設備的使用條件
1、冬季長期停泵時,必須泄掉管路和泵內積水,以防整個系統凍結和生銹。
2、運轉中需換備用泵時,應先將備用泵轉起來,待正常后方可停泵。
3、事故停車時要及時切斷電源,通知有關崗位。
4、吸入管連接應緊密,輸出管不應有急劇的轉彎和變徑。
5、進礦口應設置金屬網,以防礦液雜物吸入泵內。
二、運轉前的準備與檢查
1、檢查地腳螺栓及各部螺栓有無松動現象。
2、檢查各軸承潤滑油是否充足。
3、檢查填料磨損與松緊程度。
4、盤車檢查泵內有無摩擦和阻滯現象。
5、檢查各閘門是否在需要的位置。
6、檢查各管路有無泄漏和堵塞。
7、檢查電流表是否在零位。
8、檢查電機及開關箱,線接頭是否有松脫現象。
9、電器各部螺絲是否有松動現象。
三、操作方法
(一)開車操作方法
1、起動前應按檢查項目逐項檢查。
2、接到開車信號后,應與有關崗位聯系好后方可開車。
3、打開水封截門,使水壓大于泵工作壓力0.5kg/cm2以上。
4、合上配電箱開關,按順序起車。
5、起動電機。
6、空轉5-10分鐘,運轉正常后,打開吸入管路截門,打開輸出管壓力表截門,泵進入正常工作。
(二)停車操作
1、?得到停車信號后,方可停車。
2、關閉吸水管路截門。
3、打開沖洗截門,用沖洗水沖洗3-5分鐘,將泵內泥沙沖洗干凈后方可停車。
4、停止電機運轉。
5、拉開配電箱刀閘。
6、關閉供水管路截門。
7、人力盤車2-3轉,以防壓泵。
篇3:學校安全注意事項
學校安全注意事項
一、在教室內活動應怎樣注意安全
在教室內活動,有許多看起來細微的小事情值得同學們注意,否則,同樣容易發生危險。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防磕碰。目前大多數教室空間比較狹小,又置放了許多桌椅、飲水機等用品,所以不應在教室中追逐、打鬧,做劇烈的運動和游戲,防止磕碰受傷。
2.防滑、防摔。教室地板比較光滑的,要注意防止滑倒受傷;需要登高打掃衛生、取放物品時,要請他人加以保護,注意防止摔傷。
3.防墜落。無論教室是否處于高層,都不要將身體探出陽臺或者窗外,謹防不慎發生墜樓的危險。
4.防擠壓。教室的門、窗戶在開關時容易壓到手,也應當處處小心,要輕輕地開關門窗,還先留意會不會夾到他人的手。
5.防火災。不帶打火機、火柴、煙花爆竹、小鞭炮等危險物品進校園,杜絕玩火、燃放煙花爆竹等行為。
6.防意外傷害。改錐、刀、剪等鋒利、尖銳的工具,圖釘、大頭針等文具,使用時必須有老師指導,用后應妥善存放起來,不能隨意放在桌子上、椅子上,防止有人受到意外傷害。
二、課間活動應注意什么
在每天緊張的學習過程中,課間活動能夠起到放松、調節和適當休息的作用。課間活動應當注意以下幾方面:
1.室外空氣新鮮,課間活動應當盡量在室外,但不要遠離教室,以免耽誤下面的課程。
2.活動的強度要適當,不能做劇烈的活動,以保證繼續上課時不疲勞、精神集中、精神飽滿。
3.活動的方式要簡便易行,如做做操、跳跳繩等。
4.活動要注意安全,要避免發生扭傷、碰傷等危險。
三、游泳時應注意什么
游泳是一項十分有益的活動,同時也存在著危險。要保證安全,應該做到:
1.游泳需要經過體格檢查,患有心臟病、高血壓、肺結核、中耳炎、皮膚病、嚴重沙眼等以及各種傳染病的人不宜游泳。處在月經期的女同學也不宜去游泳。
2.要慎重選擇游泳場所,到江河湖海去游泳,必須先了解水情,水中有暗流、淤渦、淤泥、亂石和水草較多的水域不宜作為游泳場所。來往船只較多、受到污染和血吸蟲等病流行地區的水域也不宜游泳。
3.下水前要做準備運動.可以跑步、做做操,活動開身體,還應用少量冷水沖洗一下軀干和四肢,這樣可以使身體盡快適應水溫,避免出現頭暈、心慌、抽筋現象。
4.飽食或者饑餓時,劇烈運動和繁重勞動以后不要游泳。
5.水下情況不明時,不要跳水。
6.發現有人溺水,不要貿然下水營救,應大聲呼喚成年人前來相助。
四、上體育課應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體育課在中小學階段是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重要課程。體育課上的訓練內容是多種多樣的,因此安全上要注意的事項也因訓練的內容、使用的器械不同而有所區別。
1.短跑等項目要按照規定的跑道進行,不能串跑道。這不僅僅是競賽的要求,也是安全的保障。特別是快到終點沖刺時,更要遵守規則,因為這時人身體產生的沖力很大,精力又集中在競技之中,思想上毫無戒備,一旦相互絆倒,就可能嚴重受傷。
2.跳遠時,必須嚴格按老師的指導助跑、起跳。起跳前前腳要踏中木制的起跳板,起跳后要落入沙坑之中。這不僅是跳遠訓練的技術要領,也是保護身體安全的必要措施。
3.在進行投擲訓練時,如投手榴彈、鉛球、鐵餅、標槍等,一定要按老師的口令行動,令行禁止,不能有絲毫的馬虎。這些體育器材有的堅硬沉重,有的前端有尖利的金屬頭,如果擅自行事,就有可能擊中他人或者自己被擊中,造成受傷。甚至發生生命危險。
4.在進行單、雙杠和跳高訓練時,器材下面必須準備好厚度符合要求的墊子。如果直接跳到堅硬的地面上,會傷及腿部關節和后腦。做單、雙杠動作時,要采取各種有效的方法,做雙手提杠時不打滑,避免從杠上摔下來,使身體受傷。
5.在做跳馬、跳箱等跨躍訓練時,器材前要有跳板,器材后要有保護墊,同時要有老師和同學在器材旁站立保護。
6.前后滾翻、俯臥撐、仰臥起坐等墊上運動的項目,做動作時要嚴肅認真,不能打鬧,以免發生扭傷。
7.參加籃球、足球等項目的訓練時,要學會保護自己,也不要在爭搶中蠻干而傷及他人。在這些爭搶激烈的運動中,自覺遵守競賽規則對于安全是很重要的。
五、參加運動會要注意什么
運動會的競賽項目多、持續時間長、運動強度大、參加人數多,安全問題十分重要。
1.要遵守賽場紀律,服從調度指揮,這是確保安全的基本要求。
2.沒有比賽項目的同學不要在賽場中穿行、玩耍,要在指定的地點觀看比賽,以免被投擲的鉛球、標槍等擊傷,也避免與參加比賽的同學相撞。
3.參加比賽前做好準備活動,以使身體適應比賽。
4.在臨賽的等待時間里,要注意身體。
5.臨賽前不可吃得過飽或者過多飲水。臨賽前半小時內,可以吃些巧克力,以增加熱量。
6.比賽結束后,不要立即停下來休息,要堅持做好放松活動,例如慢跑等,使心臟逐漸恢復平靜。
7.劇烈運動后,馬上不要大量飲水、吃冷飲,也不要立即洗冷水澡。
六、行走時怎樣注意交通安全
同學們上學和放學的時候,正是一天中道路交通最擁擠的時候,人多車輛多,必須十分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沒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邊行走。
2.集體外出時,最好有組織、有秩序地列隊行走;結伴外出時,不要相互追逐、打鬧、嬉戲;行走時要專心,注意周圍情況,不要東張西望、邊走邊看書報或做其他事情。
3.在沒有交通民警指揮的路段,要學會避讓機動車輛,不與機動車輛爭道搶行。
4.在霧、雨、雪天,最好穿著色彩鮮艷的衣服,以便于機動車司機盡早發現目標,提前采取安全措施。在一些城市中,小學生外出均頭戴小黃帽,集體活動時還手持“讓”字牌,也是為了使機動車及時發現、避讓,這種做法應當提倡。
七、騎自行車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騎自行車外出比起走路,不安全的因素增加了,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如下:
1.要經常檢修自行車,保持車況完好。車閘、車鈴是否靈敏、正常,尤其重要。
2.自行車的車型大小要合適,不要騎兒童玩具車上街,也不要人小騎大型車。
3.不要在馬路上學騎自行車;未滿十二歲的兒童,不要騎自行車上街。
4.騎自行車要在非機動車道上靠右邊行駛,不立逆行;轉彎時不搶行猛拐,要提前減慢速度,看清四周情況,以明確的手勢示意后再轉彎。
5.經過交叉路口,要減速慢行,注意來往的行人、車輛;不闖紅燈,遇到紅燈要停車等候,待綠燈亮了再繼續前行。
6.騎車時不要雙手撤把,不多人并騎,不互相攀扶,不互相追逐、打鬧。
7.騎車時不攀扶機動車輛,不載過重的東西,不騎車帶人,不在騎車時戴耳機聽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