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操作員崗位職責內容
第一條認真學習并熟練掌握操作機械的操作規程,做到安全操作。
第二條具備本工種級別標準中要求的應知、應會的知識和技能,達到“三懂四會”(懂原理構造、性能、用途,會操作、保養、排除故障)的水平。
第三條認真做好機械列保工作,使機械經常處于整潔、完好的狀況。
第四條懂得必要的機械運行核算知識。
第五條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服從調度,聽從指揮,正確使用機械充分發揮機械效率、降低消耗。
第六條負責保管好機械的附屬品和所配備的工具。
第七條保質保量完成分配任務。
第八條填寫工作日記。
篇2:安全生產責任制:機械操作員
1、牢記“安全生產,人人有責”,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嚴格遵章守紀,不違反勞動紀律,堅守工作崗位,不串崗,不酒后作業,集中精力進行安全生產。
2、認真學習機械施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熟知安全知識,按規定組裝各類機械施工設備,精心操作,嚴格執行“十不吊”,拒絕違章指揮,不違章作業,不冒險蠻干。
3、要堅持班前自檢制度。對所操作的機械、設備,進行全面檢查,排除不安全因素,不得超負荷或帶病運轉,并在班前試運轉和試吊,確認合格后方可正式開始作業,用畢后及時切斷電源,把閘箱鎖好,同時對機械設備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維修保養,始終保持良好潔凈。
4、要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施工方案和安全技術交底,不得擅自拆除安全防護設施,并且不得動用電氣和他人操作的機械設備。
5、正確使用防護用品,要衣著整齊,帶好安全帽,高處檢修應系好安全帶,加強自我防護。
6、對各級檢查提出的隱患,按要求及時整改。
7、積極參加安全競賽和安全活動,接受安全教育,隨時檢查工作崗位周圍的環境和操作的機械設備,做好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
8、發生事故或未遂事故立即向班組長或工地負責人報告,參加事故分析,吸取事故教訓,積極提出防止事故發生、促進安全生產、改善勞動條件的合理化建議。
篇3:中小型機械操作員:安全交底
交底內容:1.現場施工機械必須按施工平面圖布置,如須移動,必須經現場施工負責人同意方可移動。
2..現場機械安裝應穩固,帶有膠輪胎的機械應將輪胎拆下并墊離地面,保養好。按規定搭設操作平臺、防護欄桿,保證進。出料安全,整機應搭設安全可靠的操作棚。
3..機械安裝或檢修完畢,必須經試運轉正常后,辦理交接班簽證手續后方準使用。
4.一切機械、電器設備的金屬外殼和行車軌道必須接零、接地線,電阻不大于10歐。在同一供電系統中不準有的設備接零有的設備接地。
5.接新的用電規程JGJ46-88規定,所有的施工機械都應安裝漏電保護器。特別是移動型機具,不安裝漏電保護器不得使用。
6.實行一機一閘制,所有機械都應設獨立的開關箱,箱內不得存放什物。開關距所控設備水平距離不宜超過3m。
7.機械操作人員要事先經過培訓,三機操作工要持證上崗。嚴禁違章作業,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實行定機定人定責任制。
8.操作工應做到“四懂”“三會”即,懂構造、原理、性能、用途、會操作、會維修保養、會排除故障。
9.工作前必須按規定穿戴好防護用品,操作旋轉機庫嚴禁戴手套。女工要戴女工帽,長發不得外露。
10.使用移動型機具,操作人員應嚴格執行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的規定,禁止在無穿戴任何防護用品的情況下進行工作。
11.機械設備使用前應檢查各部位另配件、防護裝置、尤其是離合器、制動器、限位器等是否齊全有效,并進行試運轉,確認安全后方可使用。
12.使用移動型機具應按規定設輔助人員,多機同時作業、要設監護人。二人以上共同作業時,必須有從有主,統一指揮。
13.工作中精力要集中,不準開玩笑,打鬧,不準睡覺和看書護,不做與本職無關的事。
14.各種機械不準超載運行,運行中發現有異聲、什音或電機過熱(超過電機銘牌規定溫度)應停機檢修、或降溫,嚴禁在運行中檢修、保養。
15.按時做好各種機械的維修、保養工作,按規定加注潤滑油。嚴禁機械帶病運轉,中途停電,應切斷電源。
16.檢修機械、電氣設備時,應拉閘斷電鎖箱,并掛“有人檢修禁止合閘警示牌”,最好設監護人,停電牌應詮掛誰取。
17.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下班(或工作完畢)后應切斷電源,關箱加鎖,并做好“十字”作業(清潔、潤滑、調整、緊固、防腐)。
18.操作人員應做好本機的使用、停用、維修、保養記錄
接受交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