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統計檔案員崗位職責內容

統計檔案員崗位職責內容

2024-07-16 閱讀 2464

崗位目的:在科長的領導下,完成設備日常統計管理工作,保證設備固定資產的實物形態完整和完好,并能正常維護、正確使用和有效利用。

工作職責:

1.建立健全設備臺賬,編制設備名稱設備編號,安排設備負責人,建立詳細的設備檔案。

2.編制備品配件臺賬,作好備品配件的統一管理。

3.建立健全設備技術資料,建立主要設備的技術檔案,作好設備狀況、技術經濟分析。

4.指導、檢查、匯總各部門設備運行記錄、維修檔案及相關報表。

5.建立健全維修技術檔案,考核評價廠家及外部維修協作單位。

6.了解設備技術信息動態,建立設備信息檔案。

工作要求:

1.設備臺賬、檔案資料要齊全、完整、準確。

2.及時了解掌握新的設備技術信息,努力提高業務水平。

3.及時檢查各部門設備運行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上報。

篇2:某鄉鎮統計工作雙重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進一步加強鄉鎮統計工作,確保鄉鎮統計機構健全、統計人員穩定、統計基礎夯實、統計業務規范,根據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統計工作的意見》和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統計工作的意見》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鄉鎮人民政府統計工作管理的總體目標是:統計機構健全,人員落實;統計流程嚴密合理,工作有序;統計原始記錄完整,臺賬健全;統計資料全面,準確及時;統計工作信息化,科學便捷;統計監督規范化,合理合法。

第三條鄉鎮統計工作由鄉鎮人民政府和區統計局雙重管理,包括統計機構、統計人員、統計業務、統計基礎等各方面。加強對統計工作的領導,加強統計隊伍建設,配備綜合素質好、責任心強的統計人員從事統計工作。統計業務以區統計局管理為主。

第四條各鄉鎮要保障統計機構足額的人員經費和開展日常統計工作所必需的業務經費,并列入年度財政預算。

第五條鄉鎮統計人員應當保持相對穩定,不得隨意變動。確需選配、調整的,應事先充分征求區統計局的意見,并實行先進后出,以保證統計人員的相對穩定和統計業務的連續性。

第六條統計人員如發生變動,須對所保管的統計資料進行登記造冊,辦理好交接手續。

第七條鄉鎮統計人員的考核分為兩個方面進行,鄉鎮負責年終統計人員德和能方面的考核,區統計局負責對鄉鎮統計人員業務和規章制度執行情況的考核,并作為評選統計先進工作者的依據。鄉鎮統計人員的年度考評定級由區統計局和鄉鎮共同確定,鄉鎮上報考核結果時,同時附上區統計局出具的書面考核意見。對統計業務不精、缺乏統計工作能力的鄉鎮統計人員,區統計局可建議其所在鄉鎮予以調整。

第八條鄉鎮統計人員必須取得統計從業資格,持有全國統一的統計從業資格證書,實行持證上崗。持有統計從業資格證書的鄉鎮統計人員須參加區統計局組織的統計專業培訓,不斷提高業務素質。

第九條鄉鎮統計人員在區統計局的指導下開展統計業務,主要職責是:組織指導、綜合協調本鄉鎮的統計工作,完成上級布置的統計調查任務;準確及時向上級政府統計部門報送和提供本鄉鎮的統計資料;管理本鄉鎮統計調查報表和基本統計資料、保存原始記錄、健全統計臺賬、建立統計檔案管理制度;執行國家統計法律法規、統計方法制度,并監督檢查統計法規和統計制度的實施;協助、配合統計執法機構查處統計違法行為;組織指導本鄉鎮各部門、企事業組織、村(居)委會統計人員的業務培訓,加強統計基礎工作的科學管理。

第十條鄉鎮統計部門要建立和完善統計臺賬制度、統計資料審核制度、統計資料報送和報告制度、統計資料管理制度等,推進統計工作規范化;加強對“四上”企業聯網直報工作的指導、審核、驗收,確保聯網直報率達100%。

第十一條各鄉鎮必須加強數據質量控制,保證源頭數據質量,禁止鄉鎮統計人員代填、代報現象的發生,嚴禁隨意修改、篡改統計數據,做到堅持原則、實事求是、依法統計。

第十二條各鄉鎮要加強對統計資產的管理,凡是區統計局配發給鄉鎮統計辦的資產,鄉鎮不得挪用,由區統計局每年組織一次對鄉鎮配發統計物資的檢查。鄉鎮統計人員調動的,由區統計局監交統計物資。

第十三條各鄉鎮要積極推進統計信息化建設,年內全區所有鄉鎮統計辦必須通過市統計規范化驗收,對統計工作規范化達標的鄉鎮予以表彰獎勵。

第十四條區統計局要制定鄉鎮統計工作年度考核辦法,并嚴格進行考評、獎懲。

第十五條本辦法由區統計局負責解釋。

第十六條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篇3:統計局統計信息工作考核辦法

為進一步鼓勵全局上下撰寫報送高質量的信息分析,不斷增強統計分析研究、預測預判和對策建議能力,特制定本辦法。

一、考核對象

局機關各科室工作人員

二、考核時間

考核時間為本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

三、考核內容

納入考核的統計信息所包含的內容為:統計信息、統計分析和調研報告。

統計信息主要指局工作動態、各類活動、工作措施、經驗成果和工作建議及其他有價值的政務信息和國民經濟各行業月、季、年度運行情況的簡析等經濟類信息;統計分析主要指國民經濟各行業季度、年度運行綜合性分析,各專項調查、大型普查全面分析等;調研報告主要指通過在對全市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經濟結構調整、人口就業、“三農”問題、財政金融、工業經濟、城市建設、小康建設等重點工作進行調研的基礎上,撰寫的具有宏觀分析和指導建議的報告等。

四、信息報送及管理

(一)工作責任落實

信息工作由局辦公室負責牽頭、落實,各責任科室密切配合。各科室負責人為信息工作責任人,對本科室報送的信息質量負責把關。辦公室設立信息專管員具體負責各類信息的統一對外報送和管理統計工作,實行月度信息錄用通報制度,每月通報信息錄用情況,并根據信息統計情況及時做好信息約稿、催報、組稿、協調工作。

(二)報送時間及質量要求

1、報送時間要求:統計調研報告須在年底前完成研究任務,提交研究報告;統計季度(年度)分析須在季后二十天內完成并報送;經濟信息(月度、季度數據簡析)須按統計信息月度專報方式,在完成報表后二天內撰寫并報送,工作動態信息(緊急信息按上級要求在第一時間內報送)須在事件結束后當日或次日撰寫信息并報送辦公室,局辦公室信息專管員收到信息及時完成核稿并對外報送。報送可通過局騰信通完成,報送完成后請與辦公室信息專管員聯系確認。

2、質量要求:各科室向辦公室上報的信息應及時、準確、真實,做到快、精、新,無失實和重要信息漏報。同時要切實提高信息編寫質量,提倡報送綜合性、調研性信息。調研報告字數一般不少于4000字。辦公室對各科室報送的信息,原則上只對內容進行審核,不再做文字、題材上的修改。

(三)報送程序

各科室報送信息須同時用電子文檔和紙質稿件送達辦公室。工作信息上報須經科室負責人審閱簽發,重要的信息須經分管領導審閱。動態信息采取“先到先用”原則,即同一內容信息,先報送者先錄用。統計分析須經分管領導審閱簽發。調研報告須經局領導班子會議審定結題后對外發布。辦公室信息專管員應及時將審閱后的信息及時加載至局內外網或對外投稿。

五、考核辦法

遵從既重數量,更重質量的原則,對局下達各科室的全年信息、分析和調研報告任務進行以科室為單位的基礎考核,對被省級以上網站、刊物和獲得領導批示的稿件進行個人激勵考核。

(一)基礎考核。以科室為單位,按信息、分析和調研報告343的比例實行千分制考核,即完成信息任務計為300分、完成分析任務計為400分、完成調研報告任務的計為300分。超額或完不成任務的按比例增減分,凡全年總得分低于600分的取消當年考核。基礎考核按季序時進度逐季兌現,凡當季超額完成自動滾存至下季,以超額計分不超過任務分為限實行年終一次性兌現。本考核任務中信息和分析為統計信息網錄用數,凡向政務網(含市委辦)、日報、電臺、電視臺等提供信息稿源的,一旦對外提供并錄用發布的,折算為1篇統計信息網,凡在級報刊雜志上錄用的折算為2篇統計信息網。同一信息被多級部門錄用的,按分值最高的計算。

(二)激勵考核。激勵考核考核到個人,1篇信息多人署名的以第1作者為準。1、統計信息被省統計信息網錄用的20分,國家統計信息網錄用的計50分;2、統計分析(包括調研報告)被省統計信息網錄用的每篇計60分、被國家統計信息網錄用的每篇計200分。被省級報刊雜志上錄用的按同級網絡計分標準雙倍計分;3、凡所采寫的統計分析(調研報告)被市及以上領導批示、批轉的加200分。激勵考核年終一次性兌現。

(三)其他。凡年度在市統計局論文評比中獲一、二、三等獎的分別獎800、500和300元。在市級(不含)以上統計會議上被宣讀或編錄的分析(調研)文章和微信發布量的獎勵由班子會議討論決定。

六、其他

1、年度信息考評情況作為科室和個人年終評先評優的重要內容,凡未完成局下達的年度考核目標,取消該科室所有人員的年度評先評優資格。

2、嚴禁剽竊、抄襲他人作品。經比對,凡統計信息文字重復80%以上、統計分析(調研報告)文字重復30%以上,認定為剽竊、抄襲他人作品。發現一次相應扣減相同類信息5篇,發現二次取消該科室全年所有信息考核獎勵

3、考核中出現的其他事宜由局領導班子討論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