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貿易監管科工作職責內容
1.貫徹執行海關對加工貿易管理工作的政策、方針及有關規定,擬訂和修改本科實施辦法及規章制度并組織實施。
2.負責辦理本關加工貿易合同的登記備案、中期核查和后期核銷工作。
3.負責保稅倉庫的審批和計算機聯網監管及曰常監管工作。
4.負責實施加工貿易中小企業倉庫聯網監管工作。
5.負責辦理加工貿易深加工結轉審批手續。
6.負責做好加工貿易商品單耗的收集、調研、核定和三級單耗數據庫數據維護工作。
7.負責對加工貿易進行動態分析及統計分析,負責收集整理和上報風險信息,開展風險分析。
8.負責加工貿易合同檔案的整理歸檔工作。
9.負責組織加工貿易業務的培訓,報核員的培訓,負責對外加工貿易政策、規定的咨詢和宣講工作。
10.完成關領導及總關加工貿易監管處交辦的其他工作。
篇2:某進出口公平貿易預警點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全市進口處公平貿易預警點(以下簡稱“預警點”)建設與管理,充分發揮各預警點在應對國外貿易摩擦和技術性貿易壁壘、促進我市進出口貿易健康發展、維護產業安全和企業權益等方面的作用,創造良好的對外貿易環境,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預警點,是指通過市商務局認定,負責進出口公平貿易預警工作的機構。包括兩類:由有關行業商協會組織承辦的行業類預警點;由龍頭企業承辦的產品類預警點。
第三條市商務局負責預警點的認定、考核、業務指導和政策支持。有關市、區商務主管部門要主動加強所轄區域內各預警點的管理和政策支持。各預警點要利用自身優勢,統籌各方資源,加強預警點建設,認真履行職責任務。
第二章申報認定
第四條申報程序符合預警點申報條件的單位向所在地市、區商務主管部門遞交申報材料,各市、區商務主管部門對本地申報材料進行初步審核,初審合格的上報市商務局。
第五條申報條件申請承辦預警點的單位必須具備如下條件:
1、主體資格要求。申請承辦預警點的行業商協會應在全市具有行業代表性;龍頭企業應在全省(市)同行業有代表性,預警監控產品進出口在全省(市)排名前五位。
2、機構人員要求。申請承辦預警點的單位必須具備專門的工作機構和適應工作要求的專(兼)職人員。
3、網絡建設要求。申請承辦預警點的單位必須建立對外貿易預警工作網站或網頁等專門的信息收集和發布平臺。
4、工作能力要求。申請承辦預警點的單位必須具備預警信息收集、評估分析、行業自律、協助做好貿易救濟措施實施和貿易摩擦案件應對的能力。
第六條評估認定市商務局組織專家組對各市上報的預警點申報材料進行評估確認,必要時進行實地考察,對于符合條件要求的承辦單位,下發通知確認其預警點資格并給于財政補助。其中專家組成員應至少包含3名市財政局、市商務局相關業務處室負責人。
第三章預警點建設
第七條工作目標預警點應以本行業或龍頭企業重點進出口市場為監控預警對象,搭建起覆蓋政府部門、行業組織、重點進出口企業、國外進出口商和國內律師事務所等參與的公平貿易預警工作網絡和工作平臺。
第八條信息收集預警信息收集主要包括進出口產品量價情況、增幅情況、市場分布以及該市場使用“兩反兩保”的偏好程度以及該產品的涉案歷史等。同時要注意收集目標國市場的動態信息,尤其是收集同類產品生產商的貿易救濟動態信息。
第九條發布預警對一般預警信息可以通過網絡、預警報告等形式進行發布,也可以通過座談會、研討會等形式傳達到相關行業組織和企業。對于重大敏感的政策類預警信息的公開發布,要征求市商務局意見。
第十條信息運用根據收集的預警信息,各預警點應及時組織相關企業進行預警措施研究,加強行業自律,規范行業出口經營秩序。
第十一條工作臺帳各預警點應建立日常工作臺帳制度,如實反映預警點工作開展情況,建立各項工作的文字、影像資料檔案,以備評估查閱。
第四章考核管理
第十二條監督管理市商務局采取實地調研、工作情況督查等多種形式對預警點進行監督,并進行年度考核。各市、區商務主管部門應加強對所在地預警點的監督和管理,定期檢查預警點工作情況。
第十三條年度考核市商務局每年下發預警點年度考核通知。各預警點應對照考核標準對本年度預警工作情況進行自我測評并將考核材料報送所在地市、區商務主管部門。各市、區商務主管部門對預警點考核材料進行初審并出具意見后同意上報市商務局,由市商務局組織專家進行審核,結果在市商務局網站公布。
第十四條考核內容預警點考核內容包括預警點機構建設、信息報送、案件應對、行業自律、工作創新等五個方面。考核標準詳見附件。
第十五條專家審核市商務局組織專家組對預警點報送材料進行年度審核,并根據需要進行實地核查。
第十六條政策扶持年度考核合格的預警點,保留預警點資格;年度考核不合格的預警點,取消預警點資格。經評估確認及考核合格的預警點將依據市政府《關于鼓勵企業轉型發展的若干商務政策措施》給予每年不超過10萬元人民幣的補助。
第五章附則
第十七條本辦法由市商務局負責解釋。
第十八條本辦法自2016年3月1日開始執行。
篇3:Z貿易公司薪酬制度
每個公司都有自己計算薪酬的方法及相關的薪酬制度,以下是某貿易公司薪酬制度,僅供參考。
第一條公司實行崗位工資制,具體崗位工資標準由人事行政部每年根據社會總體收入水平、公司業務經營狀況增長情況進行設計并調整。
第二條公司實行工資保密制度,員工不得向他人透露自己的工資信息。
第三條員工崗位工資等級視考核情況升降,具體見考核制度。
第四條員工獎金根據績效考核結果發放。
第五條獎金數額與計算:
1.除人事行政總監、財務總以外的以下后勤支持人員年獎金為一月工資,年考核結果均為合格的按年度給予發放。包括:財務經理、商務經理、會計、出納、采購管理、人事行政專員、前臺、系統管理、網絡管理、總經理秘書、銷售助理。
2.人事行政總監/財務總監按年度發放獎金,獎金工資比例為1:9。
人事行政總監/財務總監獎金=獎金基數×i
其中:獎金基數=基本工資額*獎金工資比例
基本工資額為考核期內各月基本工資總額(以下同)
i=∑(In×Wn)
In為各關鍵業績指標考評系數。
Wn為各考評指標權重。
3.業務人員根據考核期發放獎金。
1)營銷總監按年度考核發放獎金,獎金工資比例為1:9;
地區經理按半年度考核發放獎金,獎金工資比例為5:5;
山谷藍大客戶經理按半年度考核發放獎金,獎金工資比例為5:5;
VIP大客戶經理按半年度考核發放獎金,獎金工資比例為5:5;
山谷藍高級客戶經理按半年度考核發放獎金,獎金工資比例為5:5;
VIP高級客戶經理按半年度考核發放獎金,獎金工資比例為5:5;
泰科曼渠道代表按季度考核發放獎金,獎金工資比例為5:5;
山谷藍渠道代表按半年度考核發放獎金,獎金工資比例為5:5;
營銷總監助理按半年度考核發放獎金,獎金工資比例為3:7;
2)業務人員獎金=獎金基數×i
其中:獎金基數=基本工資額×獎金工資比例
i=I1×(1.0*w1+I2*w2+I3*w3++In*wn)
I1為否決性指標(即銷售額)的考評系數,若銷售額未達標,則考評系數為0。
In為各關鍵業績指標考評系數。
wn為各考評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