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技能培訓:初起火災撲救人員疏散方法
消防技能培訓:初起火災撲救和人員疏散方法
【學習要點】初起火災撲救和人員疏方法是處置火災事故的首要任務,能否正確組織實施,是關系到處置火災的成敗問題。通過本節學習要掌握其基本方法,正確指導單位開展經常性的消防演練,切實提高員工初起火災撲救的能力和人員疏散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控制火災事故造成的危害。
一、初起火災撲救
初起火災具有燃燒面積不大,煙氣流動速度緩慢,火焰輻射熱量不多,周圍物品和建筑結構溫度上升不快的特點。
(一)報警
“報警早,損失小”,是無數次火災事故教訓的總結,也是發生初起火災應當采取的首要行動之一。因此,現場人員發現起火應當立即呼救并撥打“119”電話向公安消防隊報警,起火部位員工能在1min內形成第一滅火力量,火災報警按鈕或電話附近的員工,立即摁下按鈕或撥打電話通知消防控制室或值班人員,使初起火災能早發現、早報警。
(二)組織自救
初起火災早撲救,消防設施、器材附近的員工要使用消火栓、滅火器等設施滅火,單位消防控制室或單位值班人員能立即啟動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在3min內形成第二滅火力量,只要采用正確的方法和較少的人力和滅火器材,就能控制火勢、撲滅火災,就能提高撲救初起火災的能力。
1.啟動滅火預案
初起火災發生后,單位應當迅速啟動滅火預案,通知相關人員到場,在最短的時間內形成滅火應急力量,并按預案組織實施。通訊聯絡組按照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要求通知員工趕赴火場,與公安消防隊保持聯絡,向火場指揮員報告火災情況,將火場指揮員的指令下達有關員工;滅火行動組要根據火災情況使用本單位的消防設施、器材、撲救初起火災;疏散引導組按分工通知、引導現場人員疏散;安全救護組要負責協助搶救、護送受傷人員;現場警戒組要阻止無關人員進入火場,維持火場秩序。
2.正確使用滅火劑(器)
根據火場燃燒物的性質、狀態、燃燒范圍和風力風向等因素,正確選擇滅火劑(器),避免因盲目使用滅火劑,造成適得其反的結果和更大的損失,并要在燃燒區周圍采取隔離、堵截、關閉防火分隔物等措施,有效控制火勢蔓延。
3.視情組織物資疏散
單位在撲救火災和組織人員疏散的同時,還應當根據火災發展情況和本單位實際組織物資疏散,以降低火災損失。組織物資疏散一定要以確保安全為前提,切不可盲目行動。
(三)配合公安消防隊滅火
公安消防隊到場后單位應當盡可能向公安消防隊講明起火部位情況,建筑物及其內部的有關情況如建筑物結構、建筑內是否有被困人員或危險化學品等,以有利于公安消防隊正確施救。同時,單位還應當為公安消防部門搶救人員、撲救火災提供便利和條件。
(四)保護火場現場
火災現場是提取查證起火原因痕跡物證的重要場所,一旦遭到破壞,將直接影響起火原因的調查取證,甚至導致無法查明起火原因。因此,單位應當按照公安消防部門的要求,劃定保護范圍,組織或配合對火災現場進行警戒,阻止無關人員進入。經公安消防部門同意后,方可撤銷對火災現場的保護。
人員疏散方法
疏散是指火災發生時,使身處火場內部人員能迅速、安全的離開現場,免受傷害的行動。為此,在發現初起火能立即報警和滅火的同時,單位要正確組織與引導人員疏散,切實提高組織疏散逃生能力。
(一)組織疏散基本程序
1.啟動預案
人員集中的場所一旦發生火災,必須按照單位應急預案,有組織地將被困人員及時疏散,通訊聯絡組、滅火行動組、疏散引導組、安全救護組、現場警戒組按照各自職責,互相配合,發揮作用,盡最大的努力幫助被困人員有序地脫離危險區域。
2.引導疏散
發生火災時,由于人們急于逃離火場的心理作用,可能會蜂擁而滯于通道口,造成擁擠堵塞,甚至發生擠壓。此時,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口附近的員工,要引導人員疏散,特別是單位領導、工作人員、服務人員、義務消防隊員要堅守崗位、履行職能、疏散通道、打開出口,設法為被困人員指引逃生路線。消防中心收到報警信號并經確認后,在啟動滅火系統、防排煙系統和應急照明的同時,應啟動消防廣播,按照順序通知人員正確疏散。
3.穩定情緒引導疏散。
單位領導、工作人員、服務人員、疏散引導組人員在火災發生時要沉著、鎮靜,要不斷地通過手勢、喊話或廣播等方式穩定被困人員情緒,消除恐慌心理,引導被困人員采取正確的逃生方法,向安全地點疏散逃生,盡量避免人流相向行進,防止擁堵、踩踏或跳樓。
4.搜尋檢查
火場被困人員疏散后,在條件允許時,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疏散引導組要進入內部搜尋,按照分工,仔細檢查房間內是否還有滯留人員,特別注意檢查衛生間、陽臺、走廊盡端、地下室內、著火層以上、墻腳桌下等相對隱蔽部位有無人員被困或昏迷,如發現有遇險者,應組織人員迅速將其救出室外。
(二)組織疏散基本要求
1.組織健全,責任明確
單位應根據法定要求,建立由單位領導負責,各相關部位、部門負責人參與的應急機構,定人定崗明確職責,做到每個可能有人滯留的部位都有人負責、每個通道都有人開啟和引導。
2.建筑消防設施完備,運行正常
建筑消防設施是人們安全迅速逃離火海的“生命通道”,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給人員疏散帶來不可估量的危害,一定要落實責任制,確定專門的維護、值班人員,經常檢查、定期運行,確保其運轉正常。
3.制定方案,經常演練
為了使人員疏散工作有組織、有秩序地進行,單位要結合自身的場所、功能、崗位、人員的實際,制定符合本單位實際的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并要定期組織演練,掌握疏散程序和逃生技能。
(三)被困人員疏散方法
1.熟悉環境
要熟悉所處環境、熟悉單位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標志、設施等,在火災情況下能順利離開著火建筑。
2.冷靜迅速
火災現場會盲目跟隨他人行動,導致出現通道擁堵、相互踩踏、難以順利脫逃。因此,火災時要保持思維和情緒的冷靜和沉著,根據現場具體情況,選擇正確的逃生路線和自救方法,脫離險境。
3.借助器材
火場自救逃生除了建筑消防疏散設施和逃生器材外,還應當利用現場一切可供利用的物品,如用濕毛巾或同類物品保護口鼻,防止煙氣侵害,用濕棉被、毛毯、衣服等保護頭部和身體,沖出火海,將窗簾、床單、臺布、被罩等撕開擰成繩索,從高處滑下等方法逃生。
4.正確行動
在火場,任何盲目的行動都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所以,必須按照低姿前進,匍匐爬行,借用工具
,尋機求救等正確的行動要求進行。
5.保持清醒
在生命受到濃煙烈火威脅時刻,必須要保持高度清醒,堅定逃生自救的信念,冷靜觀察周圍環境和火勢特別是煙氣蔓延發展的方向,回想自己掌握的逃生自救常識,臨危不懼地確定逃生方案并大膽嘗試。
6.避難待援
首先是設法向樓下疏散,如果到達了著火層以下,則可以被認為是成功逃離火場,如果條件不允許向下疏散,可以利用建筑本身的避難層、避難間躲避火災威脅,這是一種較為安全的方法;被困在室內時,可以采取用濕的物品堵塞所有門縫、孔洞防止煙氣進入,同時不斷向迎火的門、窗上澆水降溫,淋濕室內可燃物品,延緩火勢向房間蔓延的速度,為消防員救助贏得時間;無論在哪里等待救助,都要采取必要的方法,向外發出信號,以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如使用電話、投擲較大的柔軟物品、高聲呼喊、敲擊建筑構件、用電筒、火機發出信號、搖晃衣物等。
篇2:給排水消防工程質量保證措施(13)
給排水、消防工程質量保證措施(十三)
1、在操作工藝上采取的技術措施
鋼塑復合管、熱鍍鋅管安裝,為確保接口安裝后不致滲漏,采取分段逐一進行水壓試驗,即按立管、支管分開試壓,以使整個系統完工后嚴密不漏。
管道穿過墻壁和樓板,應設置套管,安裝在樓板的套管,其頂部應高出裝飾地面20mm;安裝在衛生間的套管,其頂部應高出裝飾地面50mm,底部與樓板底面相平,穿過樓板的套管與管道之間縫隙就用陰燃密實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實,端面光滑。
為保證閥門安裝投入使用后填料處不致滲漏,及因施工造成表面油漆脫落、銹蝕,將采取在閥門進入工地后即按要求對閥門進行強度和嚴密性試驗,如有泄露,在安裝前就進行修補,閥門的強度試驗壓力為公稱壓力的1.5倍,嚴密性試驗壓力為公稱壓力的1.1倍。閥門安裝后即用塑料布等進行包纏保護,以減少污染或損壞,使用后表面清潔、完好。
公稱直徑DN
最短試驗持續時間(S)
嚴密性試驗
強度試驗
金屬密封
非金屬密封
≤50
15
15
15
65~200
30
15
60
通向室外的排水管,穿過墻壁或基礎必須下返時,應采用45?三通、45?彎頭連接,并應在垂直管段頂部設置清掃口。
給排水管道預留洞安裝前,同土建密切配合,共同協商保護措施,以防造成預埋洞移位,若發現問題,共同協商解決。為保證給排水管安裝后不受污染,應采用塑料薄膜臨時包扎加于保護。
安裝在室內的雨水管道,安裝后應做灌水試驗,灌水高度必須到每根立管上部的雨水斗。在管洞填補時,對甩口位置、標高逐一進行復核,確保準確。
由于地面標高掌握不準,致使地漏安裝偏低或偏高,無法找坡度,嚴重時造成地面積水,所以為保證地漏安裝質量和地面坡度符合要求,將采取以下措施:
a)嚴格掌握地漏安裝標高,使之不超過允許偏差。
b)地面要嚴格遵照其標準線施工,地漏周圍要有合理的坡度,嚴禁倒坡。
所有管道穿樓板補洞處,待砼達到設計強度后進行24h以上泡水試驗,發現滲漏及時修補,使設備安裝后,不致因樓板補洞問題而造成滲漏。為保證排水暢通,室內排水橫管均設水平坡度,坡度坡向立管或坡向室外,坡度規定。
為有利于管道保護和維修,污水立管底層設檢查口,以后每隔二層設檢查口,雨水立管底層設檢查口,檢查口距離地面1.00m。為保證污、廢能順利排至室外檢查井,標高控制在室外地面管頂復土40cm左右,然后按規定坡向室外。在連接2個及2個以上大便器或3個及3個以上衛生器具的污水橫管,上應設置清掃口,在轉角小于135?的污水橫管上,應設置檢查口或清掃口。排水塑料管必須按設計要求及位置裝設伸縮節,如設計無要求時,伸縮節間距不得大于4m。
2、在施工管理上采取的措施:
施工前,技術負責人必須組織全體施工人員熟悉圖紙,并學習、掌握與工程有關的規范、標準,進行詳細技術交底。
對材料進場嚴把質量關,根據施工圖進行備料,對材料的型號、規格、性能審定,杜絕無質保書、無合格證的原材料、部件進入施工現場,對選用的材料報請甲方和監理批準后,方可使用。
每道工序施工完成后,必須經質檢員檢查驗收,若發現問題隱患及時勒令整改,否則不得進入下道工序。
公司每月組織有關人員對施工現場進行一次質量檢查,根據質量好壞進行獎罰,以強化監控,提高施工質量。班組必須執行并堅持自檢制度,作好記錄,并經質檢員核驗,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避免將問題帶入下道工序。
實行樣板間、樣品制度,確保工程總體質量,嚴格執行國家、地方有關規范、標準。嚴格執行國家、地方有關規范、標準。
篇3:消防安全責任書:酒店保安部
***大酒店
保安部消防安全責任書
保安部是酒店的安全保衛部門,是負責酒店安全保衛工作的職能部門。保安部員工主要負責酒店的安全保衛工作,維護酒店內部治安秩序,保障酒店及其人員的財產和人身安全。
酒店的安全工作,同酒店的命運息息相關,因此,為明確保安部員工的責任,特制訂本消防安全責任書。
1、認真做好交接班記錄,并辦好交接班手續。否則,發生的一切責任事故,均由兩班員工承擔,兩個班長各承擔50%。
2、嚴格物品出入及放行手續。若因門衛崗把關不嚴造成物品流失,所流失物品由財務部評估其價值,由門衛崗保安員承擔賠償責任。
3、夜間留宿客人車輛及就餐客人車輛,由于保安員沒有認真履行“車輛出入手續”且未認真巡查而造成車輛被盜或人為破壞,一切責任由當值保安負責。
4、堅守崗位,不私自離崗、串崗,時常巡視,檢查責任區域,及時發現不安全隱患。若由于私自離崗、串崗及巡查責任區域不認真、不徹底,而發生搶劫、盜竊、火災等,一切責任由當值該崗保安員負責。
5、消防中心保安員應每天檢查酒店消防設備正常運轉情況。發現不能正常運轉或異常的消防設施、設備應及時書面報告部門負責人。若因玩忽職守沒能及時發現設備異常而出現火災、設備不能正常運轉等事故及現象,當值消防員負主要責任。
6、巡邏保安員工,若不能按規定對酒店仔細徹底巡查,不按規定巡查而發生盜竊、兇殺、火災等事故,巡查保安員負玩忽職守責任。
7、酒店發生盜情或火情,保安員接警后而沒有及時趕到現場,導致事故事態擴大,當值保安員、接警保安員對此次事故負責任,保安部負責人負20%督導不嚴責任。
10、保安部負責人制訂酒店長、短期消防、安全培訓制度,制訂酒店長、短期消防、安全檢查制度,若因沒制訂以上制度造成安全事故,責任由部門負責人承擔。
11、部門負責人需對酒店每位新入職的員工進行消防安全培訓,嚴禁培訓不合格的員工上崗,否則由此而引起的消防安全事故,責任由部門負責人負責。
12、部門負責人按總經理指示監督各部門對《限期整改通知書》的執行情況,把整改結果及時匯報總經理,并按總經理指示對隱患部門及部位進行整改,否則由引起的消防、安全事故,責任由部門負責人負責。
13、部門負責人應按酒店各項規章制度嚴格要求、規范保安部各位員工,若因部門負責人督導不嚴、管理不到位而造成保安部內部無組織、無紀律,發生有關責任事故,部門負責人負主要責任。
14、保安部員工若因維護酒店利益而身體受到傷害,則酒店負責一切醫療費用,直到身體恢復且正常上崗為止。致殘或死亡則按國家規定處理。
15、保安部員工若非因公致傷、致殘或死亡,一切責任自負,與酒店無關。
16、部門負責人部門負責人為本部門的消防安全責任人,對消防安全負主要責任。
17、本責任書一式兩份,同具法律效力。
18、本責任書從年月日至年月日有效。
19、若一年內責任范圍內無責任事故發生,年終獎部門元。
aa大酒店(公章)部門負責人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