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消防安全操作規程
?消防器材使用操作規程
一、手提式干粉滅火器的使用
在距離火焰5米左右處使用。先拔下保險銷,一只手握住噴嘴,另一只手緊握壓把和提把,用力下壓,干粉即噴出。將噴嘴對準火焰的根部左右擺動。干粉滅火器在噴粉過程中要始終保持直立狀態,不能橫臥或顛倒使用。
二、室內消火栓的使用
首先,打開消火栓箱,取出水帶,將水帶向火方向甩開,一頭接消防栓,另一頭接水槍。接下來逆時針旋轉消防栓手輪,出水滅火。
消防安全崗位操作規程
1、消防安全管理人員每月檢查一次消火栓、消防泵、滅火器等消防器材,確保全部消防器材安全有效。
2、每年6—7月份組織一次全院職工參加的消防演練,使全院職工了解相關消防知識,確保每位職工都能熟練運用各種消防器具。
3、每周手動演練啟動一次消火栓,并派專人經常查看出水口閥是否正常,消防水帶有無破損。
4、消防水池中消防儲備保證平時不被動用,水量不夠及時補充,使用后的補給恢復時間不超過24小時。
5、滅火器按要求定期檢查、充裝,發現破損無法使用及時補充,確保各種滅火器具安全有效。
易燃易爆庫安全要求
1、易燃易爆倉庫(我院主要有氧氣房、中心供氧室)應遠離其它建筑物,通風要良好。倉庫裝有大門。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倉庫。
2、工作人員必須了解所管物品的安全知識。嚴禁煙火,不準把火種、易燃物品等帶入庫內。
3、易燃易爆物品必須存放在專用倉庫中,不得隨意亂放。
4、庫內不得同時存放性質相抵觸的爆炸物品和其它物品,亦不得超過規定的儲存數量。
5、倉庫必須建立定期檢查制度。
6、嚴禁在倉庫內住宿、開會。收發物品要有嚴格的登記手續。
7、必須配備充分、完好、合用的消防器材并放置在明顯方便的地方。
8、運送各種易燃、易爆物品時,蓋要擰緊,容器要豎直放穩。運送人員禁止吸煙,沿途須距離火種5米以外。
9、各種壓力氣瓶的存放、使用和運輸,必須遵守國家《氣瓶安全監察規程》。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逐級建立領導防火責任制,院長為消防安全第一責任人,領導全院消防安全工作,主管副院長負責各崗位消防安全工作,各級負責人要盡職盡責。
2、生產崗位實行防火責任制,落實到人,每個職工必須明確履行自己崗位的防火職責,
3、按照《公安部消防器材配置規定》,根據防火和滅火的需要,配置相應種類、數量的消防器材、設備和設施。要做到定期檢修、更新,保證齊全、有效。
4、全院范圍內除特殊許可地方外,嚴格實行“嚴禁吸煙"的制度。
5、普及消防知識,對職工定期進行消防訓練和考核,進行防火安全教育,達到“四懂”、“四會”。
6、消防安全工作與生產同時布置,檢查、總結、評比和獎罰。對違反消防規定制度的科室和個人,要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篇2:醫院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制度
一、消防安全責任人將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工作納入年度消防工作計劃,為消防安全教育、培訓提供經費和組織保障。
二、消防安全管理人制定單位年度消防安全教育、培訓計劃,負責在員工中組織開展消防知識、技能的宣傳教育和培訓。
三、單位應當通過廣播、閉路電視、板報、張貼圖畫、外請專家授課、觀看影視資料、現場實地講解等多種形式,也可配合本地區的消防安全活動,例如全國“119”消防宣傳日、消防宣傳周等開展經常性的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宣傳防火、滅火、疏散逃生等常識和有關消防法律、法規。
四、單位對每名員工應當至少每年進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訓。宣傳教育和培訓內容應當包括:
1、有關消防法規、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規程;
2、本單位、本崗位的火災危險性和防火措施;
3、有關消防設施的性能、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4、報火警、撲救初起火災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識和技能;
5、組織、引導病人疏散的知識和技能。
單位應當組織新上崗和進入新崗位的員工進行上崗前
的消防安全培訓。
五、下列人員由單位計劃安排,接受消防安全專門培訓:
1、各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
2、專、兼職消防安全管理人;
3、消防控制室的值班員、操作員;
4、其他依照規定應當接受消防安全專門培訓的人員。消防控制室的值班員、操作員應當持證上崗。
六、單位應組織義務消防隊開展消防業務學習和滅火技能訓練,提高預防和撲救火災的能力。
七、培訓必須制定培訓計劃,認真組織、精密部署,要做好培訓紀錄。記錄應當記明培訓的時間、參加人員、內容等。
篇3:醫院病房樓消防安全制度
一、疏散通道內不得堆放可燃物品及其他雜物、不得加設病床。為劃分防火防煙分區設在走道上的防火門,如平時需要保持常開狀態,發生火災時則必須自動關閉。
二、按相關規定設置的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和消防電梯前室內一律不得堆放雜物,防火門必須保持常關狀態。疏散門應采用向疏散方向開啟的平開門,不應采用推拉門、卷簾門、吊門、轉門。除醫療有特殊要求外,疏散門不得上鎖;疏散通道上應按規定設置事故照明、疏散指示標志和火災事故廣播并保持完整好用。
三、無論是使用醫用中心供氧系統還是采用氧氣瓶供氧,都應遵循相關操作規程。給病人輸氧時應由醫護人員操作。采用氧氣瓶供氧,氧氣瓶要豎立固定,遠離熱源,使用時應輕搬輕放,避免碰撞。氧氣瓶的開關、儀表、管道均不得漏氣,醫務人員要經常檢查,保持眼氣瓶的潔凈和安全輸氧。同時應提醒病人及其陪護、探視人員不得用有油污和抹布觸摸氧氣瓶和制氧設備。
四、醫務人員要隨時檢查病房用火、用電的安全情況。病房內的電氣設備和線路不得擅自改動,嚴禁使用電爐、液化氣爐、煤氣爐、電水壺、酒精爐等非醫療器具,不得超負荷用電。病房內禁止使用明火與吸煙,禁止病人和家屬攜帶煤油爐、電爐等加熱食品。應在病房區以外的專門場所設置加熱食品的爐灶并由專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