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拋丸清理室操作規程

拋丸清理室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8285

1工作前

a.查驗“交接班記錄”。

b.檢查各部位緊固件、各種護板,應無嚴重磨損、無漏氣現象;噴丸室內、外掛件要掛正、牢靠;室內無人,方準關閉大門。

c.潤滑部位按規定加注潤滑油。

2工作中

a.首先啟動通風吸塵電機,然后分別啟動螺旋吊鏈自轉機構、懸掛輸入驅動機構,啟動提升機、振動輸送槽;檢查運行情況,確認正常后再逐個啟動拋丸機,待先啟動的拋丸機運行穩定后,方可啟動另一臺拋丸機;拋丸機未開動前,不得打開供鐵丸的控制閥門。

b.懸掛輸送鏈必須掛滿工件,不允許跑空車,每個掛鉤所掛吊件要適量,以免損壞吊鉤;吊件應掛牢并注意不妨礙吊鉤的自由旋轉;噴丸室應對稱掛件。

c.經常檢查供丸系統防止堵塞,散落在設備周圍的鐵丸需經常清理,過篩清除贓物后再加入拋丸室;每天應檢查鐵丸量是否充足,補充鐵丸應可在設備運轉時進行。

d.各種工件在進入拋丸室清理之前,應進行落砂和清除澆帽口、氣眼針;彈丸中含砂過多、將直接影響清理和丸砂分離效果,注意調整空氣分離器的通風速度及調節擋板;保證鐵丸分離質量,延長葉片等易損件的壽命。

e.拋丸器是高速旋轉的易損部件,應轉動平穩,無嚴重振動先向如發現振動有異常聲響及清理鑄件不干凈,應停機檢查;拋丸器未完全停止轉動時,不準打開后蓋或進入清理室。

f.發現跑進丸室有局部穿透,拋丸運輸導流被堵塞;拋丸室轉動不平穩;沒有通風裝置或通風裝置損壞;防護罩損壞、失去防護作用及其它故障時,應立即停機,切斷電源,檢查其原因并及時排除。

g.對鏈條傳動裝置、自動裝置、振動槽、螺旋輸送器等傳動輸送機構,應隨時不斷觀察有無卡死、滑鏈、脫槽等造成設備損壞的現象,一經查出,立即停機,檢查其原因并及時排除。

h.不準依靠安全限位作停機限位用;加料機提升時要避免提升量過大,致使料斗頂壞大門及軸承座,而下降時造成鋼絲繩跳槽。

i.拋丸室工作結束時,應先關閉丸管,停止進風;分別關閉拋丸器電機,再停振動輸送槽,待提升機內鐵丸提完后,方可停提升機,接著停螺旋吊鏈自轉機構、吊鏈驅動機構,最后停通風機。

j.出現異常現象,立即停機,檢查其原因并及時排除。

3工作后

切斷電源,清除分離器下部篩網上的雜物。

b.進行日常維護保養。

c.填寫“交接班記錄”,做好交接班工作。

篇2:安全崗位責任制:雙鉤式拋丸清理機

1.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確保設備正常運轉。

2.應熟知設備的性能、構造,使用方法和保養知識。發現異常立即停機檢查并及時匯報,嚴禁帶病作業。

3.工件吊運遵守電動葫蘆使用的相關規定。

4.精心維護,及時清理和更換易損件,提高設備完好使用周期。

5.節約使用原材物料,提高清理效率。

6.按時清理氧化皮等廢物,搞好設備及設備周圍衛生。

篇3:拋丸清理滾筒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拋丸清理滾筒必須專人操作。開工前認真檢查各運轉部件及緊固件是否良好,對運轉部位進行潤滑,確認良好后方可開始工作。

2往滾筒內裝鑄件時,不可遠距離投擲,不準超裝。鑄件裝好后,應確認筒蓋堅固嚴密。滾筒運轉前必須先啟動通風除塵設備。工作中經常檢查供丸系統,以防堵塞。

3停機時,必須待拋頭葉輪自行停止后,方可開啟端蓋取出清理好的鑄件。嚴禁用工具強行止住旋轉中的拋頭。取鑄件時要從上至下依次拿出,不得從中部或底部抽取,以免傷人。

4工作中發生故障,要立即停車,并拉下電閘,請維修人員處理。維修時要在電閘上掛上“有人檢修,嚴禁合閘”的警示牌,并設監護人。

5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必須修好后方可工作:

5.1防護板破損嚴重,失去了防護作用;

5.2拋頭松動,或不平衡;

5.3護板有嚴重穿透;

5.4供丸系統被堵塞;

5.5通風除塵設備損壞。

6工作完后,關閉全部風、電開關,清掃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