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焊割氣安全操作規程

焊割氣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6846

概述

當進行火焰切割時,燃氣與氧氣混合,所生成的火焰的溫度能夠使金屬表面熔合,或者切割時能夠使金屬熔化。燃氣和氧氣供應的氣瓶和軟管應使用相對應的顏色。在操作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工業燃氣操作守則進行作業。

一.切割作業前的準備

1.進行切割作業前,必須檢查各種設備和安全裝置經已安裝正確,并且各種設備運行正常。

2.確定氣瓶已裝有正確類型的壓力調節器,并已正確的和割據連接.

3.檢查氣喉是否有缺陷或被損壞,例如:氣喉破口、裂縫及磨損等,如果有需要,應由符合資格的工作人員更換,并且檢查所有氣道接口是否有漏氣跡象。確保氣管擺放的方法不會使氣管嚴重扭曲,或被其它重型設備碾壓,以避免氣流被堵塞或氣管受到損壞。

4.點火前必須把管路內的空氣完全排放干凈。

5.在切割過程中氣管必須遠離切割工件或割嘴火焰。

?二.作業期間的準備

1.配戴個人防護設備及依循安全作業程序行事。

2.小心處理已點著的割據,不得把它懸掛于氣瓶上,甚或短暫地無人看管下擺放。

3.將與工作無關的可燃物質搬離操作現場,避免引起火災。

4.嚴禁在生產區內使用明火,嚴禁與本單位無關的人員進入生產區。

?三.切割安全操作注意事項

(一)火焰切割是利用可燃氣體(CH4,C3H8)在純氧氣中燃燒,使金屬在高溫作用下達到燃點,然后借助氧氣劇烈燃燒,并在氣流作用下吹出熔渣,從而將金屬分離開的一種加工方法。

(二)火焰切割使用的氣體有:天然氣,C3H8,?氧氣

1.天然氣最主要的成分是甲烷,基本不含硫,無色、無臭、無毒、無腐蝕性,具有安全、熱值高、潔凈和應用廣泛等優點,目前已成為眾多發達國家的工業企業必選燃氣氣源。

2.C3H8?是無色無臭的易燃氣體,熔點-189.7?℃,沸點-42.1℃,相對密度?0.5853(-45/4℃)。氣體根據使用效果、成本、氣源情況等綜合分析,C3H8是乙炔的比較理想的代用燃料,目前C3H8的使用量在所有乙炔代用燃氣中用量最大。工業發達國家早已經使用丙烷(C3H8)這種質優價廉的氣體進行火焰切割。?

3.氧氣在標準狀態下是無色無味無毒的氣體,分子式為O2,密度為1.43千克/立方米,比空氣稍重(空氣密度是1.29千克/立方米);在-183時,氧氣變成淡藍色的液體;在-219時,就凝成淡藍色雪狀的固體。氧氣本身不能燃燒,是一種活潑的助燃氣體,是強氧化劑,與可燃氣體混合燃燒可以得到高溫火焰。有機物與氧的反應,會放出大量的熱。增加氧的壓力和溫度,會使反應顯著加快。當壓縮的氣態氧與礦物油、油中細微分散的可燃物質接觸時能夠發生自燃,常成為燃燒或爆炸的原因,而且火勢很猛,蔓延很快,甚至使用消防器材也無濟于事。壓縮氧氣突然放出的熱量、摩擦熱和金屬固體微粒,隨氧氣在管道里高速流動時與管壁的碰撞熱及靜電火花等,都可能成為燃燒的爆炸的最初因素,因此在使用氧氣時,尤其是在壓縮狀態下,必須經常注意不要使它們和易燃物質相接觸。

(三)氣體切割設備:包括氧氣瓶、C3H8鋼瓶、切割工具、減壓表.

(四)氣體切割的安全分析:氣體切割時氧氣射流的噴射、火星、熔滴和溶渣四處飛濺,容易造成人員灼燙;較大的火星,熔滴和熔渣能飛到距操作點5米以外的地方,若引燃易燃易爆物品,可造成火災和爆炸。高處作業時,還存在高處墜落以及落下的火星引燃地面的可燃物品。在作業時必須把易燃物品遠離操作現場,防止發生危險。

(五)氣割作業安全規定

1.在氧氣瓶嘴上安裝減壓器之前,應進行短時間吹除,以防瓶嘴堵塞。

2.管道天然氣為低壓狀態,避免使用明火接觸天然氣。

3.C3H8鋼瓶和氧氣瓶均應放置在空氣流通的地方,不得在烈日下曝曬,不得靠近火源與其它熱源,不得安置在空氣壓縮機、鼓風機和通風機的吸風口附近,不得靠近火源與其它熱源,也不得安置在高壓線和起重機滑線下。

4.使用切割工具前,必須檢查噴射情況是否正確。先開啟切割工具的閥,氧氣噴出后,再開啟燃氣閥檢查噴射情況發現堵塞應予排除。

5.在通風不良的地點或在容器內作業時,切割工具應先在外面點好火。

6.點火時應先開燃氣,氣流量小一點,點燃后再開啟氧氣交叉調節氧氣和燃氣,按工作需要選取火焰。停火時應先關閉燃氣,然后再關閉氧氣。

7.在易燃易爆生產區域內使用火,應按規定辦理動火審批手續。

8.工作結束后,關閉燃氣,關閉氧氣。

四.在密閉空間內作業

在密閉空間內進行火焰切割工作,應采取特別的預防措施,以保障工人的安全與健康。在該等地方內,積聚泄漏氣體的可能性大為增加,同時切割所生煙霧的危害性亦較顯著。

1.采用工作許可證制度,并遵從在密閉空間內工作的安全要求。

2.提供新鮮空氣通風及抽除煙霧的系統。

3.可行情況下,不得把氣瓶放進密閉空間;假若有此需要,則應把放進密閉空間的氣瓶數量減至最低,并嚴格檢測是否有泄漏,在停工時搬離該地。

五.設備的檢查與保養

(一)設備的用前檢查

每次開展切割作業前,必須檢查各設備和安全裝置經已安裝正確并已處于良好的運作狀態。設備的用前檢查包括:

1.確保各氣瓶已裝有正確類型的壓力調節器,并已正確地和割炬連接

2.檢查氣管是否有缺陷或損壞情況,如破口、裂縫及磨損等,若有需要,應由合資格人士更換或修補;

3.用肥皂液檢查所有氣道接駁位是否有漏氣跡象;

4.確保氣管擺放的方法不會使氣管嚴重屈曲,或被其它重型設備輾過,以避免氣流被堵塞或氣管受到損壞。

(二)設備的一般檢驗及保養

除用前檢查外,應定期檢驗所有設備的情況,檢驗的頻率視乎該設備的使用量及在何種情況下使用,如工作環境的侵蝕性質等。應即停用有故障或受到損壞的設備,并由技術人員進行修理,排除故障。設備的定期檢驗應包括以下內容:

1.壓力調節器內部是否漏氣;

2.壓力儀表運作是否正常;

3.檢查氣瓶、管道、割炬是否有內部漏氣、割嘴堵塞等現象。如果發現有上述現象,及時排除。

4.檢查設備的各個閥門啟閉是否靈活,有無堵塞現象。

六.緊急程序

應訂立緊急程序,以便工人面對危險時能有所依循。該程序應包括:設立指引標志,向工人解釋何時及如何停止工作并轉移到安全的地方,甚至撤離工作場地。以下列舉的是在氣體焊接及火焰切割工作時可能遇到的一些緊急情況,及其應變行動:

若生產區發生火災火勢不大時,可嘗試用滅火器具將火控制,但只能在無構成身體損傷的情況下試圖滅火;當火勢劇烈的時候,一方面進行滅火工作,一方面啟動火警警號及向消防處求救。

若火警涉及氣瓶,則應交由消防員處理。但在情況許可下,可適當地采取以下的初步措施:

1.用水噴灑氣瓶以便使其冷卻,但只能在安全情況下進行此步驟;

2.關閉氣瓶閥門將火控制,但只能在安全情況下進行此步驟;

3.啟動火警警號或利用其它方法,疏散建筑物內的人。

4.切勿試圖移動曾涉火警或曾受領近火警的熱力所影響的燃氣鋼瓶,就算氣瓶看似已經冷卻,移動該瓶亦可能導致危險。

?七.氣瓶的安全存放與處理

燃氣和氧氣一般以高壓貯存于氣瓶內,燃氣如天然氣、氫氣和丙烷等皆為易燃氣體,因此,存放及處理氣瓶的安全方法應包括以下各點:

1.接收氣瓶時,確保該氣瓶是用適當的顏色、附有正確的標簽、及并無漏氣跡象。

2.將氣瓶存放于陰涼和通風的地方,遠離任何熱源或火種;使用中的氣瓶亦應與進行焊接及切割的位置保持一定的距離。

3.無論在貯存或使用期間,須將氣瓶安放,并穩固地固定于堅穩的支撐物上。

4.在切實可行范圍內,把貯存氣瓶的數量減至最低,并符合相關法律的要求。

5.小心處理氣瓶,切勿拋擲或猛力加以碰撞。

6.若發現氣瓶受到損壞,立即通知供貨商。移動氣瓶時,應使用特為此而設計的有輪手推車,并把氣瓶穩固地系于手推車上,以防止氣閥受到損壞及減低受傷的危險。

?八.個人防護用品配備

眼部防護

眼罩、眼鏡、面罩等;

防護衣物

防護衣物的主要作用是保護工人,免受火焰、灼熱的熔渣或工件所灼傷,應依據該焊接及切割工作的工作量、性質及位置而選用適當的防護衣物,包括面罩、圍裙、手套、安全鞋、鞋罩等。根據實際工作需要準備相應的防護衣物。

九.指導及培訓

所有涉及氣體火焰切割作業的人士,應在有關該項工作的安全與健康方面,無論正常作業過程或危急時的應變,皆曾受全面的指導及培訓,其內容應適當地包括:

1.氣體火焰切割工作的危險;

2.如何選用和操作有關的設備;

3.安全裝置的作用及其局限;

4.如何選用和操作有關的通風系統和個人防護設備及其局限;

5.安全作業程序;

6.緊急程序;

與個別工序有關的其它方面如:

1.大型工件的體力處理操作;

2.在高空或密閉空間工作的安全作業程序。

篇2:電焊割氣焊割消防安全操作規程

電、氣焊(割)消防安全操作規程

1、檢查乙炔、氧氣瓶、橡膠軟管接頭、閥門等可能泄露的部位是否良好,焊炬上有無油垢,焊(割)炬的射吸能力如何。

2、氧氣瓶、乙炔氣瓶應分開放置,間距不得少于5米。作業點宜備清水,以備及時冷卻焊咀。

3、使用的膠管應為經耐壓實驗合格的產品,不得使用代用品、變質、老化、脆裂、漏氣和沾有油污的膠管,發生回火倒燃應更換膠管,可燃、助燃氣體膠管不得混用。

4、當氣焊(割)炬由于高溫發生炸鳴時,必須立即關閉乙炔供氣閥,將焊(割)炬放入水中冷卻,同時也應關閉氧氣閥。

5、焊(割)炬點火前,應用氧氣吹風,檢查有無風壓及堵塞、漏氣現象。

6、對于射吸式焊割炬,點火時應先微開焊炬上的氧氣閥,再開啟乙炔氣閥,然后點燃調節火焰。

7、使用乙炔切割機時,應先開乙炔氣,再開氧氣;使用氫氣切割機時,應先開氫氣,后開氧氣。

8、作業中。當乙炔管發生脫落、破裂、著火時,應先將焊機或割炬的火焰熄滅,然后停止供氣。

9、當氧氣管著火時,應立即關閉氧氣瓶閥,停止供氧。禁止用彎折的方法斷氣滅火。

10、進入容器內焊割時,點火和熄滅均應在容器外進行。

11、熄滅火焰、焊炬,應先關乙炔氣閥,再關氧氣閥;割炬應先關氧氣閥、再關乙炔及氧氣閥門。

12、當發生回火,膠管或回火防止器上噴火,應迅速關閉焊寬慰上的氧氣閥和乙炔氣閥,再關上一級氧氣閥和乙炔氣閥門,然后采取滅火措施。

13、橡膠軟管和高熱管道及高熱體、電源線隔離、不得重壓。

14、氣管和電焊用的電源導線不得敷設、纏繞在一起。

15、檢查乙炔、氧氣瓶、橡膠軟管接頭、閥門等可能泄露的部位是否良好,焊炬上有無油垢,焊(割)炬的射吸能力如何。

16、氧氣瓶、乙炔氣瓶應分開放置,間距不得少于5米。作業點宜備清水,以備及時冷卻焊咀。

17、使用的膠管應為經耐壓實驗合格的產品,不得使用代用品、變質、老化、脆裂、漏氣和沾有油污的膠管,發生回火倒燃應更換膠管,可燃、助燃氣體膠管不得混用。

18、當氣焊(割)炬由于高溫發生炸鳴時,必須立即關閉乙炔供氣閥,將焊(割)炬放入水中冷卻,同時也應關閉氧氣閥。

19、焊(割)炬點火前,應用氧氣吹風,檢查有無風壓及堵塞、漏氣現象。

20、對于射吸式焊割炬,點火時應先微開焊炬上的氧氣閥,再開啟乙炔氣閥,然后點燃調節火焰。

21、使用乙炔切割機時,應先開乙炔氣,再開氧氣;使用氫氣切割機時,應先開氫氣,后開氧氣。

22、作業中。當乙炔管發生脫落、破裂、著火時,應先將焊機或割炬的火焰熄滅,然后停止供氣。

23、當氧氣管著火時,應立即關閉氧氣瓶閥,停止供氧。禁止用彎折的方法斷氣滅火。

24、進入容器內焊割時,點火和熄滅均應在容器外進行。

25、熄滅火焰、焊炬,應先關乙炔氣閥,再關氧氣閥;割炬應先關氧氣閥、再關乙炔及氧氣閥門。

26、當發生回火,膠管或回火防止器上噴火,應迅速關閉焊寬慰上的氧氣閥和乙炔氣閥,再關上一級氧氣閥和乙炔氣閥門,然后采取滅火措施。

27、橡膠軟管和高熱管道及高熱體、電源線隔離、不得重壓。

28、氣管和電焊用的電源導線不得敷設、纏繞在一起。

篇3:中小型機械企業常用設備氣焊割安全操作規程

中小型機械企業常用設備氣焊割安全操作規程

一、進行氣焊割工作時應穿戴好防護服、防護鞋和防護鏡,不得赤膊袒胸。

二、工作前應先檢查氣焊割工具、氣管等是否安全可靠,檢查氧氣瓶、乙炔氣瓶是否有超過額定壓力負荷或泄漏現象,氣瓶的壓力表計是否準確,保險裝置是否可靠,嚴禁使用超過檢測保質期(三年一次)或有損傷后未經檢測的氣瓶。

三、氣瓶不得置于高溫(超過40℃)下暴曬,也不得置于距明火不足10米的環境旁,嚴禁在氣瓶周圍吸煙;氣瓶在使用搬動過程中應輕搬輕放,不得受重力撞擊;氣瓶用后應關緊瓶閥,戴好保險帽;氣瓶內的氣體不能全部用盡,應保持一定的壓力。

四、在進行氣焊割操作時,輸氣管不得從尖銳快口物件上經過;不得用焊(割)槍作清除焊割渣和敲脫割件的錘子用。

五、不得對密封的或通氣口過小的容器直接進行氣焊割;不得對留有易燃、易爆殘渣或殘液的容器進行氣焊割。

六、氣焊割工應參加勞動安全部門組織的定期培訓和考核,確保持有效操作證上崗。

七、工作結束,應將氣瓶和氣焊割工具收藏于可關鎖的場所,以免非專業操作人員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