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解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電解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2318

一、進行電解操作時,必須穿戴好齊全、完整的勞動防護用品,褲腿要套在工作鞋的外面。

二、在電解槽上操作時,要站在蓋板上。不許把腳踏在電解槽殼面、陽極和陽極鋼爪上。罩板敞開時,嚴禁雙腳同時站到槽臺上(焙燒作業時除外)

三、工具要擺放在指定地點,擺放要整齊,不使用不完好工具,鐵工具使用前必須經過預熱。熄滅效應使用的木棒必須干燥。

四、取電解質和鋁液時,要用經過預熱干燥的電解質箱子裝,待冷凝后倒出。

五、吊運物件時,要檢查好吊具,吊穩后再指揮吊車起吊。需從地溝吊運物件時,吊車鉤頭不準低于陰極母線,應采用絕緣吊具。

六、連接快速風動接頭時,人員應站在側面,必須確認連接可靠方可送風。拆卸快速接頭時,必須將管路中殘余壓力泄掉方可拆開。

七、堆放氟化鹽、電解質塊和固體鋁等物料時,不能在配電箱,槽控箱,氣控柜下面堆放,高度不超過窗臺,寬度不超過立柱。

八、操作中如發現身上防護品意外著火,要立即就地撲滅,不要亂跑,也不許用水澆身。

九、使用風鎬時,要檢查各部位是否連接牢固,更換釬子嚴禁對人。

十、扒塊時,工具應緩慢放入電解槽內,不得將電解質濺出。嚴禁雙腳同時站在槽臺上操作。

十一、在陽極導桿上返尺劃線時,腳不得伸到碳塊底下。

十二、更換陽極過程中來效應時,應立即停止作業,處理熄滅效應后再進行作業。

十三、禁止坐在槽罩和爐臺上,以免壓壞設備和發生燙傷。

十四、母線和地面之間、槽與槽之間不得有金屬物件連通,以防電流短路。

十五、嚴禁任意打開槽控箱和氣控柜以及嚴禁在箱內放置物品。

十六、不要徒手接觸電解槽各部位、廠房內金屬管柱、母線和電器設備。

十七、槽控箱、氣控柜、上部結構出現故障時,應立即通知維修人員檢修,無關人員不得擅自處理。

十八、發生事故立即報告值班長,并積極參加搶救。同時報告分廠。

十九、倒包時,敞口包不得停放在電解廠房的配電箱、工具箱和辦公室工人休息室前方。

二十、發現跑馬達時,先斷電,然后立即報修,且應在現場保護,并統一指揮積極參加搶救。

二十一、使用角磨器時,人員要站穩,角磨器要拿穩;

二十二、鋪換極墊板時,墊板不準與槽殼及母線接觸;

二十三、機組打殼時,指揮人員與打擊頭保持一定距離;

二十四、使用完工具應冷卻后才能收進工具箱;

二十五、廠房內有出鋁、叉極等車輛經過時,注意躲避;

二十六、發現槽上壓縮空氣含水應及時放水。

篇2:鋁電解工必知必會安全知識

??電解生產中,衡量生產效果優劣的主要技術指標主要有產量、電流效率、直流電耗等指標,他們的高低決定著鋁生產成本的高低。

19.鋁電解工常用的工具有氧化鋁耙子、大鉤子、小勾子、碳渣勺、鋼釬、錐子、鐵鍬。

20.槽內炭渣多會造成槽溫升高、突發效增多、電流效率下降、散熱孔發紅和陽極長包。

21.異常電壓是指當工作電壓超過設定電壓向上0.2V、低于設定電壓向下0.2V時的電壓。

22.平均電壓包括工作電壓、效應分攤電壓、公用母線分攤電壓、停槽電壓分攤、黑電壓五部分。

23..砂狀氧化鋁的優點是具有流動性好,溶解快,對HF氣體吸附能力強。

24.電解槽焙燒可以使陰極炭塊和側部炭塊燒結成一個整體、排出內襯中含有的水分、均勻升高內襯溫度。

25.目前工業鋁電解槽焙燒方法有焦粒焙燒法、鋁液焙燒法和燃燒焙燒法。常用的方法是焦粒焙燒法。

26.換陽極的二次劃線比殘極的高度高1-2cm是因為新極上槽后迅速在新極底掌表面形成一層電解質的冷凝層,導全電流有滯后性,16小時后才達到正常值。

27.紅牌槽是鐵含量0.20%以上、硅含量0.10%以上的、時間持續3天以上的異常槽。

28.黃牌槽是鐵含量0.10%-0.20%、硅含量0.08%以上的、時間持續3天以上的異常槽。

29.陰極鋼棒溫度正常值為180-270℃,超過300℃要引起高度重視,爐底鋼板溫度正常值為60-150℃,超過200℃要引起高度重視;側部散熱孔溫度正常值為250-430℃,超過470℃要引起高度重視。

30.漏槽分為側部漏槽和爐底漏槽。

篇3:電解工段加鋁屑塊安全操作規程

1、鋁屑塊必須在電解槽陽極上預熱24小時以上時間。

2、搬運鋁屑塊過程中,應注意安全,防止出現砸腳等意外事故的發生。

3、加鋁屑塊前必須穿戴好完整的勞保用品。

4、加入電解槽過程中,應緩慢加入,且加入后人要迅速離開。

5、放入新極時,不能有人在周圍,待陽極浸入電解質后,方可指揮上夾具。

6、陽極上夾具后,不要立即上料,觀察一段時間無異常后再上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