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檢系統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一)崗位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通用)
1上崗前,將勞保用品穿戴齊全、規范,長發辮挽入帽內。班長要對本崗人員進行崗前安全教育。
2檢查照明設施、通風設施、防寒(防暑)設施齊全完好,并符合安全要求。
3檢查所有機械、電器設備確保正常運轉,接地線牢固良好,使用器具完好無損。
4電源電壓與機械、電熱設備額定電壓相符合。
5崗位配備的滅火器放置在明顯便利的地方,保持完好備用狀態,保證人人會使用。
(二)化驗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化驗室安全規程
1.1化驗人員必須認真學習化驗操作規程和有關化學知識,了解化學試劑特性,以便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1.2化驗人員上崗時,要將勞保用品穿戴齊全、規范。
1.3化驗室內嚴禁喧嘩打鬧,保持化驗室秩序井然。化驗人員工作時,長發要挽起。
1.4實驗室內禁止吸煙、進食及吃東西,禁止試驗器皿作茶杯或餐具,不得用嘴嘗味道的方法來鑒別未知物。
1.5非化驗崗位人員不應在實驗室逗留;化驗人員不得在化驗室從事與化驗工作無關的事情。
1.6化驗室內要控制易燃易爆藥品的存放量,少量易燃藥品應放在遠離熱源、火源的地方。
1.7化驗器皿應分類擺放在安全位置。
1.8氧氣管路與電纜線分開,不得接觸。
1.9所有設備要有與電源開關相符的標識。
1.10用錘搗取試樣時,錘要抓牢;搗樣時必須戴防護眼鏡。
2化驗室安全用電規程
2.1操作電器設備時,要保持雙手干燥。
2.2電線接頭損壞或絕緣性不良時應及時聯系維修人員更換,不得用手直接觸摸通電電器。
2.3刀閘保險絲符合安全規定。
2.4使用電器設備時,刀閘開關應完全合上或斷開;電線接頭接觸良好、緊固。
2.5禁止電源線靠近高溫熱源。
2.6使用電熱設備前應檢查開關、線路、安全接地線等部件,確保完好無損。
2.7嚴禁使用濕布擦拭正在通電的設備、電門、插座、電線等部件。
2.8電器設備、配電盤嚴禁放置任何物品。
2.9不得私自拆、動及修理化驗室電器設備。
2.10化驗室在停止工作時,應關掉控制總閘。
2.11電器設備出現故障,應首先切斷電源,及時聯系維修人員處理;發生觸電事故,可使用絕緣物體把電線從觸電者身上挪開,切斷電源,并采取措施搶救觸電人員。
3化學試劑安全操作規程
3.1腐蝕性、刺激性藥品,如強酸、強堿、濃氨水、冰乙酸等,開啟前先放入冷水中沖五分鐘;開啟瓶蓋時,標簽朝向手心,瓶口朝前,不準正對他人或自己。
3.2稀釋強酸或強堿時,應在耐熱容器中進行。將強酸或強堿注入水中時,要控制流速,同時用玻璃棒連續攪拌;嚴禁將水直接注入強酸或強堿中。
3.3試劑應注明標識,禁止使用沒有標簽的藥品。
3.4對揮發性有毒、有害性藥品進行操作時,必須在通風櫥內進行。
3.5酸或堿不慎與皮膚接觸,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并可將接觸部分浸入稀硼酸中。
3.6在進行任何有可能碰傷、刺激或燒傷眼睛的操作時,必須戴防護眼鏡;接觸濃酸、濃堿的化驗人員應戴膠皮手套。
3.7搬取藥品瓶時,應一手托住瓶底,一手拿住瓶頸。使用試劑時,要輕拿輕放,用完后將瓶蓋擰緊。
3.8從試劑瓶中舀取試劑應用清潔的牛角勺或不銹鋼小勺,禁止用手抓取;取出后沒有用完的試劑,不可倒回原瓶。
3.9嚴禁使用殘破玻璃器皿進行操作。使用玻璃管、玻璃棒插入或拔出膠塞時,應墊上棉布,以防折斷玻璃殘渣傷人。
3.10煮沸水及溶液時,盛量不準超過容器的五分之四;取用正在沸騰的水或溶液時,需用燒杯夾夾住搖動后再取下,以防水或溶液突然沸騰,濺出傷人。
3.11高溫物體(如剛由高溫爐中取出的坩堝、磁舟等)要放在耐火石棉板或磁盤中,附近不得有易燃物。
3.12稱量腐蝕性和揮發性物品時,應裝在密閉的瓶內稱量,否則禁止使用。
3.13處理后的濃酸、濃堿及其它廢液,在倒入下水道時應用水稀釋,嚴禁隨意潑灑。
3.14取過氧化鈉時,禁止磕、搗、磨擦;過氧化鈉廢料不得隨意丟棄,應用水沖洗排入下水道,以免引起自燃。
3.15分析時使用的器皿、器具,用完后應用水沖洗干凈。
3.16有毒、有害、有腐蝕性藥品必須專人領取,專人保管,發放時按最低量發放并進行登記。
4電熱設備(電爐、電熱板、管式爐、馬弗爐等)安全操作規程
4.1所有電熱設備旁禁止放置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
4.2使用電爐時,被加熱物品不能觸及電阻絲,以防短路。
4.3被加熱溶液不得濺到電阻絲上;經常清除槽中雜物,使電阻絲傳熱良好。
4.4高溫爐(管式爐、馬弗爐)第一次使用,要分階段升溫。
4.5雙管管式爐,爐溫使用范圍在1200±10℃,最高不能超過1300℃。
4.6馬弗爐爐膛內應鋪墊石棉板,以防止熔融物濺落損壞爐膛。
4.7馬弗爐長期不用時,應斷開電源,關閉爐門,防止耐火材料受潮腐蝕。
4.8放置烘箱的地方保持干燥、水平,防止腐蝕和震動。箱內嚴禁烘焙易燃、易爆、易揮發、腐蝕性物品。擱板負重不得超過15公斤。
4.9使用和擦拭高溫電熱電器時,應先斷電后操作。
5計量設備安全操作規程
5.1分析天平
5.1.1當班分析同一元素時使用同一臺天平和相配套的砝碼。
5.1.2不得把過熱和過冷物品放在天平內稱量,以免損壞零件。
5.1.3被稱物品和砝碼應放在稱量盤中央,開關門、取放物品或砝碼時必須休止天平,轉動天平停止手鈕時要緩慢均勻,以防損壞刀口。
5.1.4稱量前后檢查天平是否正常,并保持天平清潔;若在天平內灑落藥品應及時清理,以免腐蝕天平。
5.1.5樣品稱量完畢后應及時取出,砝碼放回盒中,指數盤轉回零位,關好天平門。
5.1.6搬動、拆裝天平時動作要輕緩,避免振動損壞部件。
5.1.7天平室要防震、防塵、防潮濕,溫度保持室溫。
5.2分光光度計(比色計)
5.2.1儀器未接電源前,電表的指針位于“0”刻度線上,否則應用電表上的校正螺絲進行調節。
5.2.2儀器接通電源后打開比色槽暗箱蓋,使電表指針處于“0”位,預熱20分鐘,再選擇單色光波長和相應的靈敏度。
5.2.3以蒸餾水為空白,旋轉光量調節器使指針分別調正“0”位和100%,重復幾次,即可正常工作。
5.2.4根據溶液濃度選擇比色皿厚度。
5.2.5測定時,推拉拉桿要動作緩慢,防止溶液濺出腐蝕儀器。
5.2.6比色完畢關掉電源,用蒸餾水將比色皿清洗干凈,蓋好暗箱蓋。
5.2.7擦拭比色皿時,應手拿比色皿毛玻璃面,不得用手拿比色皿透光面,避免透光面磨出痕跡,影響測定準確度。
(三)現場驗收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工作前,要將勞保用品穿戴齊全、規范。
2在去現場途中或收料時,應注意路面狀況,注意行駛車輛。
3到達現場收料,應聽從現場管理人員有關安全方面的指揮。
4上車檢查時,應注意待車停穩后進行,禁止在車輛運行時上下檢查。
5嚴禁爬車、鉆車、靠近車輛行走。
6卸車前,應跟有關單位聯系,確認安全后方可卸車。
7在料場大堆上監督收料時,應確認安全、無塌料、滑料現象。
(四)取、制樣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取、制樣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1工作前要將勞保用品穿戴齊全,女工戴工作帽時必須將長發挽在帽內。
1.2工作服要做到三緊:袖口緊、領口緊、下擺緊,安全帽帶必須系牢。
1.3去采樣點取樣時,要兩人協同操作,相互監護,嚴禁一人外出作業。
1.4在去采樣點的途中或采取樣時,過鐵道、上下梯子要看清道路,注意機車及機動車輛,扶好欄桿,腳步站穩,以防發生意外。
1.5采樣用的鐵鍬手把長度不得超過80cm,鍬頭與手把要套牢,不得松動。
1.6必須在規定的地點采樣,并將采樣點所在位置周圍的不安全因素(如有爐料、廢渣)予以清除,防止意外發生。
1.7在皮帶上取樣,與運行皮帶保持50cm的距離,禁止身體接觸皮帶,嚴禁站、跨、鉆、坐皮帶。
1.8注意料坑位置,防止失足跌落。
1.9電源電壓與機械電器設備額定電壓相符合,并使用相匹配電線。每路刀閘都必須接合格保險絲(片)。所有取、制樣及檢驗設備要有良好的接地線,安全防護裝置齊全可靠。
1.10嚴禁使用濕布擦拭正在通電的設備、電線。
1.11機械設備使用前應檢查開關、線路、安全接地線等各部件是否完好無損,安全防護罩是否牢靠。
1.12使用機械設備時,不準站在轉動部件跟前,保持安全距離,并不許觸摸設備,以防部件甩出傷人。
1.13向設備內投放物料要均勻,不能過猛,以防大塊損壞設備或崩起顆粒傷人。
1.14所有設備要有與電源開關相符的標識。
2機械設備安全操作規程
2.1鱷式破碎機
2.1.1檢查電源電壓是否正常,破碎機外殼接地線要牢固。
2.1.2破碎機工作時,不準站在轉動部件對面,以免部件甩出傷人。
2.1.3破碎機運轉時,嚴禁向破碎腔內窺視;嚴禁用手在進料口和破碎機腔內搬運和挪移物料;嚴禁任何調整、清理和修理工作。
2.1.4當破碎機發出異常聲響,或電機運轉而破碎機停止工作時,應立即切斷電源,防止損壞設備。
2.1.5設備開動后,禁止操作者離開崗位或托人代管。
2.2制樣粉碎機
2.2.1檢查電源是否正常,保護地線是否接地良好。
2.2.2開機前檢查支撐彈簧是否離位;料缽固定把手是否松動;
2.2.3操作時,取、投料樣必須待機器完全停穩后,開蓋進行。
2.2.4當粉碎機出現異常響動、物料外泄、固定把手壓緊后回松、設備不振動等不正常現象時,應立即切斷電源,防止損壞設備。
2.2.5設備開動后,禁止操作者離開崗位或托人代管。
2.3機械振動篩
2.3.1使用前應檢查機械各部件螺絲、螺母等部件是否牢固。
2.3.2檢查電源接線是否可靠,并具備安全接地線。
2.3.3操作人員不得私自拆裝設備。
2.3.4使用機械設備時,不準站在轉動部件跟前,要保持安全距離,并不許觸摸設備,以防部件甩出傷人。
2.3.5設備開動后,禁止操作者離開崗位或托人代管。
2.4轉鼓機
2.4.1檢查連接軸防護罩是否牢靠。
2.4.2檢查電源是否正常,保護地線是否接地良好。
2.4.3用螺絲把鼓門擰緊,防止轉鼓轉動時,物料甩出傷人。
2.4.4鼓體開始轉動,操作人員應站在轉鼓側面,保持離轉鼓1m以上的安全距離,并不許觸摸設備,防止碰傷。
2.4.5運行時操作人員要防止衣服下擺卷入轉動軸內。
2.5皮帶中部采樣機
2.5.1采樣時,兩人同行,一人操作采樣機,一人負責觀察皮帶接口和周圍情況,以防采樣頭損壞或扯斷輸送帶。
2.5.2檢查電控系統傳感器的安裝緊固情況,發現松動或位置變化,及時調整并緊固。
2.5.3檢查各連接螺栓是否松動,運轉有無異常。
2.5.4檢查電控箱內所有指示燈是否正常,確定后,再進行操作。
2.5.5在確定中部采樣機安全無隱患時再進行采樣,采樣完后關閉電源。
(五)煤氣測塵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工作前,將勞保用品穿戴齊全、規范。
2工作前應檢查煤氣分析儀器是否完好,發現破損嚴禁使用;使用時要輕拿輕放。
3各種化學試劑和藥品要有專人管理,不準亂放、混放或挪作他用,標簽要整齊、明顯。
4配制溶液時要精心操作,防止濺到人身或設備上。
5分析化驗煤氣時,應保持整個分析管路嚴密,以防煤氣泄漏。
6分析完畢后關掉真空泵,切斷電源,儀器和球袋的殘余煤氣要排到室外。
7煤氣測塵設備在現場安裝后,操作人員應遠離檢測點,不得在煤氣區長期逗留。
8進行煤氣測塵時,首先要檢查各種閥門、管道、測塵設備,確認安全后方可測定。
9進行煤氣測塵操作時,要二人協同操作,互相監護,嚴禁一人外出作業。
10使用電器設備必須認真遵守電器設備安全技術規程,發現問題要及時拉閘停電,聯系電工處理。
11所有設備要有與電源開關相符的標識。
篇2:技術質檢科長安全職責
1技術質檢科科長是維修車間的安全工作第一責任人,對維修車間和檢測線的安全工作負全面責任。
2認真貫徹執行各項安全生產法規、制度和標準,組織擬訂、修訂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工藝指標和生產崗位操作規程等。貫徹執行我廠各項技術規范和維修操作規程,解決維修作業上的技術難題。
3組織開展安全生產競賽等安全活動,總結交流安全生,負責我廠的技術,質量管理與技術指導等工作。
4負責修理廠各種技術資料的統計、記錄、工單、報表等檢查工作的管理,并嚴格按照考核規定,進行考核。
5負責維修工裝設備、安全防護設施和檢測設備的管理,并按計劃進行設備檢修,保養,每月進行一次,并有運轉檢查記錄。
6負責車輛維修計劃編制、上報和處理修理過程中的有關問題,健全各種機件修理臺帳,記錄和技術檔案。
7督促部門檢驗人員按照車輛維護一、二級保養項目車輛保修項目進行嚴格檢查,嚴格執行國標、部標和企業內部標準,把好質量檢驗關,上線檢測合格后方可開據技術檢合格證;檢驗不合格車輛嚴禁發放車輛二級維護檢驗合格證。
8協同做好車輛的各種油料,冷卻液的管理,按季節提出各種油料的使用、回收及冷卻液的管理工作。
9負責組織召集中方員工每周部門會議的召開及制定員工年度、月度技能培訓計劃,并督促、落實計劃的執行。
10負責對入廠維修車輛的維修估工或估價和結算。
11嚴格交接班制度,離崗須辦理交接記錄,遺留問題。有權建議職工的輪休、上崗與處理意見。
12嚴格執行上級有關勞動保護用品發放管理規定,督促部門人員進入生產崗位前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
13認真落實安全技術交底,做好班前講話,不違章指揮、冒險蠻干。負責組織并落實好動火時的安全措施。對各類易燃易爆危險品嚴格管理。
14每日組織一次安全檢查,落實隱患整改,保證生產設備、安全裝備、消防設施、防護器材和急救器材等處于完好狀態,督促職工加強維護,正確使用。
15抓好車間(班組)安全生產基礎工作,做好各項安全生產記錄。對本車間發生的事故及時報告和處理,注意保護事故現場。
篇3:質檢中心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1、全面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總體推進”的方針,抓緊抓好質檢中心的安全生產,防患于未然,確保每一位職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時時教育職工,利用班前會的時間學習安全知識,提高職工自身的安全意識,增強職工的自我保護能力,切實做到“安全為生產、生產必須安全”把安全管理工作放到首位。
2、化驗人員必須認真學習化驗操作規程和有關的安全技術規程,了解儀器設備的性能及操作中可能發生事故的原因,掌握預防和處理事故的方法。
3、在進行危險性操作時,如危險物料的現場取樣,易燃易爆物的處理,加熱易燃易爆物,焚燒費液,使用極毒物質等均應有第二者陪伴。陪伴者應能清楚地看到操作地點,并觀察操作的全過程。
4、化驗室嚴禁喧嘩打鬧,保持化驗室秩序井然,工作時應穿工作服,長頭發要扎起來戴上帽子,不能光著腳或穿著拖鞋進實驗室,不能穿著工作服到食堂等公共場所;進行有危險性工作時要配戴防護用具,如防護眼睛,防護手套,防護口罩,甚至是防護面具等。
5、當班工作完成時,應檢查電、水、汽、窗等后鎖門。
6、化驗室閑人免進,嚴禁無關人員在實驗室久留,并嚴禁化驗人員在化驗室干與化驗無關的事。
7、化驗人員應具有安全用電、防火防爆、滅火、預防中毒及中毒救護等基本安全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