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氣焊與氣割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氣焊與氣割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7870

1.從事氣焊氣割獨立作業人員,必須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

2.作業場所應有良好的通風和充足的照明,其面積不小于4m2物料放置整齊,留有必要的通道,人行通道的寬度不小于1.5m,車輛通道的寬度不小于3m,并配備有效的滅火器材。

3.作業前的準備工作

⑴應穿戴整齊工作服、手套及工作鞋、護目鏡等,各種防護用品均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規定。

⑵檢查設備工具(如減壓器、焊割炬、回火防止器等)及環境,確認無不安全因素后,方可作業。

⑶所有氣路、容器和接頭處的檢漏應使用肥皂水,嚴禁用明火檢漏。

4.作業中的安全要求

⑴各種氣瓶均應豎立穩固或裝在專用膠輪車上使用。

⑵氣焊設備嚴禁沾染油污和搭架各種電線電纜,氣瓶不得劇烈振動及陽光爆曬。開啟氣瓶時必須使用專用扳手。

⑶焊接場所周圍10m以內,不準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對不便移動的盛裝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設備,應用石棉被、濕麻袋封嚴。

⑷在密閉容器,桶、罐、艙室中作業時,應先打開其孔、洞、窗,使內部空氣流通,并設專人監護。點燃焊割炬的操作應在容器外進行,工作完畢或暫停時,焊割炬應放在容器外。

⑸高處作業應嚴格遵守高處作業的有關規定,并佩戴合格的安全帶。

⑹禁止用氧氣對局部焊接部位進行通風換氣,不準用氧氣代替壓縮空氣吹掃工作服和吹除乙炔管道內的堵塞物,或用做試壓及氣動工具的動力源。

⑺冬季使用減壓器發生凍結,禁止明火燒烤,氧氣瓶閥和減壓器可使用沸水蒸汽解凍。乙炔發生器在產氣的同時發生熱量,因此,凍結現象一般發生在膠管,注意用熱水解凍后還應排除膠管內積水。

⑻露天作業時,遇有六級以上大風或下雨時,應停止氣焊或氣割作業。

⑼工作結束后,應檢查工作現場,確認無隱患后,方可離開現場。

發生回火的原因

發生回火的原因是火焰燃燒的速度大于可燃性氣體的流速。具體原因有以下幾點:

⑴焊割炬的前半部,特別是燒嘴過熱,使混合氣體受熱膨脹,壓力增高,阻力過大,防礙可燃氣體的供應。

⑵焊割炬的噴嘴與熔池距離過小,被金屬飛濺物堵塞,不能保持正常流量。

⑶乙炔壓力過低或乙炔通道膠管等有障礙物(積水、結冰),或膠管折疊、被壓等。

⑷焊割炬失修,閥門或某結合處不嚴密,造成氧氣竄入乙炔通道內。

乙炔膠管內,因某些原因形成了混合氣體。

注意事項

氧氣瓶與乙炔瓶的安全距離不應小于3米,與可燃物、燃易爆物質或明火安全距離不小于10米。

篇2:礦井下電焊氣割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為減少井下電焊、氣割作業的次數和作業時間,規范井下特殊作業秩序,確保井下電焊、氣割作業安全,防止電焊、氣焊、氣割和噴燈焊接(以下簡稱電焊、氣割)作業引發安全事故,保證礦井安全生產,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相關規定,結合我礦井下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礦所屬井下所有區域已及井口房的電焊、氣焊、氣割和噴燈焊接(以下簡稱電焊、氣割)作業,約束對象為礦屬及礦建項目部所有井下職工(含勞務工、協作工)。

3?術語和定義

4?分工與職責

為了規范井下電焊、氣割作業,減少和縮短電焊、氣割作業次數和時間,確保井下電焊、氣割作業安全,礦成立電焊、氣割作業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礦長

副組長:安全副礦長生產副礦長機電副礦長總工程師

成?員:各副總師、各科隊負責人

領導小組下設考核辦公司,負責日常的檢查、管理、考核工作。辦公室設在礦通風科(隊),通風科(隊)長兼辦公室主任。

5?管理內容與方法

5.1?原則上井下和井口房內不得進行電焊、氣焊等工作。如特殊情況必須在井下電焊、氣割的,必須按要求編制詳細的安全技術措施,《電焊、氣割作業安全技術措施》一式三份,一份送交礦調度室,一份由施工單位留存,一份現場作業完成簽字確認后交通風科(隊)備案留存。

5.2?各單位每月允許的電焊、氣割次數規定如下:礦直屬采掘一線隊伍和運轉隊每月不超過3次,通風隊、提升隊、膠輪車隊和機電隊等輔助區隊每月不超過2次;礦建施工項目部所屬的掘進隊伍每月不超3次,輔助區隊每月不超過2次;中煤電氣、十處、五處、洗選中心等每月不超過2次,一建安裝處安裝工程期間按照施工工期每月不超過30次,非安裝工程期間每月不超過2次。

5.3?為有效控制井下施焊作業,使施工單位從主觀上減少施焊次數,將能在地面焊接的工程不在井下焊接,各單位每月電焊、氣割總次數超過規定次數后,超出規定的電焊、氣割作業按照2000元/次進行處罰,若月底罰款未繳清將由經營科在工資總額中扣除。

5.4?電焊、氣割作業分電焊和氣割兩種類型,分別使用不同的安全技術措施進行審批,嚴禁混用。若同一地點同時進行電焊和氣割作業,可統一編制一份安全技術措施進行審批,且統計為一次電焊、氣割作業。

5.5?井下所有的電焊、氣割作業只能在檢修班進行(安裝工程期間除外),且每班最多允許有2個地點進行電焊、氣割作業。生產班若出現影響安全生產必須進行電焊、氣割作業的特殊情況時,可在瓦檢員、安檢員到達現場后且經分管礦領導同意并報調度室備案后,由調度室通知帶班礦領導到達現場統一協調安排進行電焊、氣割作業,且必須補簽措施。

6?監督與考核

6.1?電焊、氣割作業安全技術措施,要按照附件的統一格式和要求進行編寫。

6.2?違反本制度進行電焊、氣割作業時,一經發現,要立即停止作業,并參照以下規定進行處罰。

6.3?違反電焊、氣割安全措施處罰標準:

6.3.1?井下需電焊、氣割施工作業時,未審批電焊、氣割作業措施私自作業的給予責任單位10000元/次罰款,并給予責任單位負責人500元/次罰款。

6.3.2?井下電焊、氣割作業時,私自修改電焊、氣割作業時間、作業地點的視為無措施施工,給予責任單位10000元/次罰款,責任單位負責人500元/次罰款。

6.3.3?施焊現場安全設施不到位的,包括(2個8Kg滅火器、引到施焊現場的消防水管、便攜式瓦檢儀),缺一項給予責任單位500元罰款。

6.3.4?氣焊工、電焊工未隨身攜帶審批措施,電焊、氣割操作人員無證上崗的遵照《葫蘆素煤礦各工種崗位不安全行為管理辦法(試行)》執行。

6.3.5?電焊、氣割作業時,作業負責人未在現場監督作業的,給予作業負責人300元罰款.

6.3.6?電焊、氣割作業時,未向調度室進行三匯報,或匯報不及時,無記錄給予責任單位2000元罰款;

6.3.7?電焊、氣割結束后,必須留有留守人員,檢查現場無遺留火種及其它安全隱患,未指派留守人員或留守時間小于1小時的給予責任單位2000元罰款,留守人員未堅守崗位給予責任人200元罰款。

6.3.8?井下施工單位私藏氣瓶、電焊機等電焊、氣割設備的,以及電焊、氣割作業完成后設備未在一個班內升井的,每次給予責任單位1000元罰款。

6.3.9?井下生產班時發生設備損壞、管路撞壞等意外事故影響安全生產,急需電焊、氣割作業時,必須向調度室匯報清楚,施工單位在征得分管礦領導同意并報調度室備案,由調度室統一協調安排組織作業,但必須在當天補簽措施,且本次施焊計入規定的審批次數范圍內。

6.3.10?施工單位1天之內未將措施貫徹及現場操作記錄交回通風隊技術組存檔,形成閉環處罰責任單位1000元/次。

6.3.11?施工單位每月電焊、氣割次數超過本制度規定,超過的次數按照2000元/次進行考核,且電焊、氣割次數一旦超過本制度規定次數,下次審批電氣焊措施前必須先繳清罰款,否則不予審批。

7?相關記錄

8?附件

8.1?井下電焊、氣割作業安全技術措施審批流程圖

8.2?井下電焊、氣割作業流程圖

8.3?葫蘆素煤礦井下電焊作業安全技術措施范本

8.4?葫蘆素煤礦井下氣割作業安全技術措施范本

篇3:焊接氣割作業安全規定(3)

焊接氣割作業安全規定(三)

1、焊接氣割動火,必須按“防火防爆”有關動火規定執行。

2、電氣焊工必須持有“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方能上崗。臨時外雇的焊接人員必須是有證的。否則不得使用。

3、乙炔器與氧氣瓶要分開存放,其距離不少于5米,距離明火不少于10米。

4、電弧焊接(電焊)工具設備要符合標準:

(1)電焊機電源要安設獨立電閘。

(2)焊機二次線圈及外殼,必須妥善接地,其接地電阻不大于4歐姆。

(3)一次線路與二次線路必須完整,并易辨認,絕緣要良好。

(4)焊夾把絕緣要良好,必要時應有護手檔板。

5、電焊工作業時,不得任意移動防護接地的設備。

6、電焊作業,在地面上施焊時,應穿絕緣鞋或站在絕緣處;在潮濕的工地或地溝、槽罐內要穿絕緣膠靴,并站在備好的絕緣板上。

7、焊接作業時,要配帶好個人防護面具和口罩、護目鏡。在有毒有害氣體車間檢修作業應備好防毒面具和口罩。對從事等離子切割、氬弧焊等作業,應采取防護措施。

8、在多人交叉作業場所從事電焊作業,要設有防護遮板,防止電弧和焊渣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