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水質化驗工安全操作規程

水質化驗工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8284

二、操作規程:

(一)鈉離子交換器的操作:

1、啟動前,檢查水源是否充足,交換器閥門是否完好。

2、先打開空氣閥和進水閥。

3、待空氣閥有水流出后,打開正洗排水閥,關閉空氣閥,至出水合格后,打開軟水出水閥,關閉正洗排水閥,調節好壓力、流量。

4、運行中要每小時分析一次出水硬度,觀察壓力、流量變化,及時用進水閥調節流量。

5、當出水硬度上升時,要勤取樣化驗,當硬度迅速上升,塊要接近水質標準線時,即為環氧樹脂失效,關閉進出水閥,停止交換器運行,進行再生操作。

6、再生操作:

(1)反洗:

①反洗目的是為了松動互相緊壓的交換劑和除掉粘連在交換劑表層的懸浮物及其它雜物,保證鹽水自由充分地進入交換劑顆粒之間

進行最好的接觸,可達到良好的再生效果。

②操作:打開空氣閥,并緩慢打開反洗進水閥,待空氣閥有水流出時,關閉空氣閥,并緩慢打開洗進水閥。

③反洗強度:在反洗出水中不帶入大顆粒交換劑的前提下,以最大強度沖洗,一般采用10~15m/s的流速。

④反洗時間:以反洗出水澄清為止,一般在15~30分鐘,根據出水質量和需要可延長或縮短,關閉反洗進出水閥,反洗結束。

(2)還原:

①目的是為了使失效的交換劑恢復其軟化能力,需采用一定濃度的食鹽進行再生還原。

②操作:

a、打開正洗排污閥和監視閥,待監視管不流水時關閉正洗排污閥。

b、打開交換器進水閥、鹽水池出水閥、鹽水泵的進出口閥,盤車后,啟動鹽水泵,待壓力上升(不得超過運行交換器的壓力)后,打開正洗排污閥,其開度大小,以監視管不斷水,空氣閥不流水為宜,防止交換劑露在空氣中。

c、待正洗排污閥有鹽液流出,既變為苦咸時,關閉正洗排污閥、監視閥、空氣閥,停止鹽水泵,關閉交換器進水、鹽水閥,待反應20~30分鐘。

d、打開正洗排污閥、空氣閥至監視管不流水時,關閉正洗排污

閥進行正洗。

(3)正洗:

①目的是為了把充塞交換劑顆粒間的殘余鹽液和還原再生物洗掉。

②打開交換器正洗進水閥,至空氣閥有水流出,關閉空氣閥,打開正洗排污閥,既進行正洗,正洗一段時間后取樣分析至硬度<0.04㎎N/L,氧根接近原水含量是即洗沖合格,關閉進水閥和排污閥,再生操作完畢,處于備用狀態。

7、交換器運行中的注意事項:

(1)交換器運行中,壓力不宜過大,流量穩定,以防軟化不徹底。

(2)再生還原后,嚴防鹽水漏入交換器或軟水內造成污染進入鍋爐。

(3)掌握運行周期,特別是交換劑塊失效前的水質變化。

(4)鹽水濃度要適宜,不能忽大忽小,量要充足,鹽液不應渾濁。

(5)不得用酸性水源或有酸性水混入,PH值大于7,水源中不得有油類混入,溫度不宜過高。

(6)在運行和再生操作中,若有閥門損壞應及時修理,特別是鹽水閥。

8、除氧器的操作:

(1)啟動前先檢查除氧器工作場所的各種儀表,汽水管路系統法門是否完好,尤其是玻璃液位計的上下考克應開通。

(2)開啟水管路上的閥門,啟動水泵,使水徐徐注入,并記錄進水溫度和壓力,微開頂部氣閥。

(3)開啟水箱底部輔助加熱管閥門,加熱水箱內的水。

(4)檢查除氧器壓力,工作溫度、水位,當水位達正常水位且溫度達102~104℃時開始向鍋爐進水。

(5)關閉除氧器底部供氣閥,每隔一定時間化驗一次進出水溫度,記錄各種檢測儀表數值,保證除氧器正常運行。

9、硬度測定(EDTA滴定法):

(1)取100ml水樣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5ml氨緩沖液和5滴鉻黑T指示劑。

(2)用0.1N(或0.01N)EDTA溶液滴定,滴定時要充分搖蕩,到溶液由酒紅色為藍色,即為終點,記錄EDTA的ml數。

(3)若水樣含CO2大時,可煮沸數分鐘以除去,冷卻至40℃左右再滴定。

(4)若無鉻黑T時,可用鉻藍黑代替,使用酸性鉻藍指示劑時,終點應為紫藍色。

10、堿度測定:

(1)酚酞堿度(以P表示):

①量取100ml試水樣入250ml三角瓶中,加入2~3滴酚酞指示

劑,若溶液呈紅色,則用0.05N或0.1N的H2SO4標準液滴定至紅色消失,記錄此時H2SO4消耗的毫升數a。

②若加入酚酞指示劑后不呈紅色,說明該水樣無酚酞堿度,即P為零。

③加入甲基橙指示劑2~3滴,然后用0.5N或0.1NH2SO4標準液滴定呈橙紅色為止,記錄H2SO4消耗數b(不含a)。

(二)全堿度(即甲基橙堿度以M表示):

①量取100ml試水樣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2~3滴甲基橙指示劑,此時水溶液呈黃色,然后用0.5N或0.1NH2SO4溶液滴定至黃色剛剛變為橙紅色為止,記錄H2SO4消耗毫升數m(m=a+b).

②堿度計算:

P堿度=(k×a×N)/V(1000㎎/l)

M堿度=[k×(a+b)×N]/V(1000㎎/l)

m=a+b當a=0時b=m

式中:K為H2SO4標準溶液濃度系數

a、b-分別為第一、二次H2SO4消耗的毫升數

N-為H2SO4標準液的當量濃度

v-水樣的體積ml數

1000-變為一升水中的堿度含量

(3)注意事項:

①試驗較混堿度大的水樣時,應先過濾,否則引起誤差。

②試驗堿度小的水樣時,應用低濃度H2SO4微量滴定,用茜素紅為指示劑。

③茜素紅指示劑的PH值為3.7~4.2,加入水后呈淡紫色,用烯酸滴定至由紫變為淡黃色即為終點。

11、氯離子測定(容量法):

(1)取一定體積的水樣至250ml三角瓶中,加入1ml鉻酸鉀的指示劑時,水溶液呈黃色。

(2)用AgNO3溶液自棕色滴管中滴定使水溶液呈微紅色為終,記錄AgNO3的消耗數ml。

(3)[CI]=[(N×V1)/V]×1000㎎N/L

式中:N-AgNO3溶液的當量濃度㎎N/L

V1-消耗AgNO3的體積數ml

V-水樣體積ml

(4)若水樣不是中性,而呈堿性時,水中的氫氧化物能與鉻酸銀反應而生成AgNO,其繼續分解,成為黑褐色的AgNO沉淀,使終點色不易觀察,因此先加入酚酞指示劑呈紅色,用0.1NH2SO4滴止紅色剛剛消失,即PH值在8.3左右,再做CI試驗。

(5)若水樣酸性太高或在中和堿性時酸的用量過多等,水中的酸能促進酸銀的溶解,使其終點觀察與實際含量產生較大誤差。因此這樣的水樣應先向水中加入2滴酚酞指示劑,再加入0.1NNa2CO3溶液,至水樣呈微紅色,再向水中滴0.1NH2SO4溶液至紅色剛剛消

失,然后再做好CI試驗。

(6)若水樣含CI超過125㎎/L時,試驗時產生大量的AgC1沉淀,使終點不易觀察,即可以減少水樣的體積,如果水樣含CI很少,可用微量滴定管加AgNO3溶液。

(7)AgC1O4溶液隨水溫升高而增大,因此必須將溫度較高的水樣冷卻至室溫,再進行測定。

12、鍋爐水質標準:

篇2:水質化驗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一、適用范圍第1條本規程適用于鍋爐水質化驗工。二、上崗條件第2條化驗員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工作。第3條應熟知《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熟悉鈉離子交換器一般構造、工作原理、技術特征、各部性能并要做到會使用、會保養、會排除一般故障,能獨立操作。第4條應熟知本地水源、水質情況,熟知國際標中規定的鍋爐水質標準。三、安全規定第5條上班前禁止喝酒,上班時不得睡覺,不得做與本職工作無關的事情。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和工中崗位責任制,遵守本操作規程及《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第5條嚴格遵守以安全守則和操作記律:1、嚴格按本規程操作,定期進行取樣化驗,必須保證鍋爐用水質大規定的要求。2、在以下情況設備不得投入運行:(1)當設備存在故障時;(2)當電機、控制設備、壓力表失靈;(3)水泵或管路漏水。3、應定期檢查設備運轉是否正常,閥門及附件是否正常。4、保持共作場所及設備環境的清潔衛生,堅持文明生產。第6條按規定管理好各類藥品和試劑。第7條化驗工作中所需的量具、儀器等按規定進行定期校驗。四、操作準備第8條工作前應檢查:1、水源是否正常;2、各部閥門是否打開在正確的位置;3、檢查水泵或管路是否漏水。第9條根據化驗項目的要求,備好適用的器具。使用前應認真洗滌,保證其清潔無污染。第10條根據化驗項目的要求,備齊所需的藥品和試劑。五、操作順序第11條PLECK5000SE控制器操作順序如下:預清洗→反洗→吸鹽與慢洗→快洗→穩層清洗→鹽箱充水六、正常操作第12條調試工作1、調整控制器的工作位置,讓水流進行樹脂罐,當水流停止時打開進水閥和出水閥以放盡罐中空氣,然后關閉。2、插上電源、觀察是否工作。3、控制器時間設定:按動UP或POWN鍵可調整時間。4、控制器簡單編程:A同時按UP或DOWN鍵,5秒鐘后進入編程模式,此時編程指示燈亮;每按一次ExtraCycle鍵,控制器程序進入下一步程序。B:產水量設定:按動UP或DOWN鍵可以設定軟水器再生前的產水量。C:再生時間設定:按動ExtraCycle鍵,程序進入再生時間設定,通過按動UP或DOWN鍵可以設定軟水器再生時間,D:再生日期設定:按動ExtraCycle鍵,程序進入再生日期設定,通過按動UP或DOWN鍵可以設定軟水器再生日期。E:退出編程:按動ExtraCycle鍵,控制器退出編程模式。第13條軟水器即時再生方式:按動ExtraCycle鍵,開始再生程序——A:對于即時再生控制器按動ExtraCycle鍵,即開始再生程序。B:對于延時再生控制器按動ExtraCycle鍵,工作狀態燈開始閃動,控制器將在當日的預先設定時間開始再生程序。C:按住ExtraCycle鍵5秒鐘后,延時再生類型控制器即被強制進入再生程序。第14條再生步驟:按動ExtraCycle鍵,控制器進入再生程序(此前,鹽箱應加滿大鹽粒,禁用細鹽、碘鹽,將水加至空氣止回閥頂部)。A:控制器進入步驟1,反洗1-8分鐘,按動ExtraCycle鍵。B:控制器進入步驟2,吸鹽/慢洗2-58分鐘,按動ExtraCycle鍵。C:控制器進入步驟3,快洗3-8分鐘,按動ExtraCycle鍵。D:控制器進入步驟4,注水2-11分鐘,按動ExtraCycle鍵。E:按動ExtraCycle鍵,控制器返回工作狀態。第15條運行1、接通電源,旋轉手動再生旋鈕,啟動一次再生。2、自動再生完成后,從取樣閥放取樣水進行水質分析,合格后可投入正常使用。3、按要求設定時間或流量的再生周期。七、收尾工作第16條檢查設備,清理現場,保持設備清潔完好,整理化驗記錄。第17條將存在的問題向接班司機交待清楚,并填寫好交接班記錄。

篇3:水質化驗工種安全技術規程

一、一般規定

1、水質化驗工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取得鍋爐壓力容器安全檢查機構頒發的操作證,持證上崗。

2、水質化驗工應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法規和標準,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3、水質化驗工應熟悉本地水源情況及鍋爐水處理系統的工作原理和裝備的技術性能;應配合有關人員對水質進行定期檢驗,檢查與評價水處理效果。

4、按規定妥善保管各類化學藥品和試劑。

5、化驗工作所需的量具、儀表等應按規定定期校驗。

二、操作前的準備工作

1、根據項目的具體要求,備好適用的器具,使用前應認真洗滌,保證其清潔無污染。

2、根據項目的具體要求,備齊所需的化學藥品和試劑,并認真檢查其成份、濃度、純度等級、有效期等,品質參數應符合規定。

3、備齊并檢查化驗所需的各種儀器、量具等,應標定合格,保證其準確可靠性。

三、操作

1、采集水樣用的容器應是玻璃、陶瓷器皿。采水樣時應先用水樣沖洗三次后才能采集水樣,采后迅速將瓶蓋蓋好。

2、采集鍋爐給水的水樣時,應在水泵的出口處或給水的流動部位取樣。

3、采集爐水水樣時,接有水樣冷卻器,應調節冷卻水量及取樣閥門,使水樣溫度在30-40℃范圍內,流速穩定并控制在500-700mL/min范圍內;沒有水樣冷卻器時,取樣時應使用耐熱器,并注意緩開取水閥門,取樣人員應避開水流方向正面,防止燙傷。

4、采集水樣的數量應能滿足試驗和復核的要求。

5、測定水樣中的溶解氧等不穩定成份時,按規定的方法進行現場化驗。

6、各種水質化驗分析的方法,應按GB1576-20**《低壓鍋爐水質標準》附錄A“水質分析方法”執行。

7、原水至少每年化驗一次。化驗的項目包括:硬度、堿度、pH值、溶解固形物或氯根等,有條件時,可做水質全分析及相應增加化驗次數。經過混凝、沉淀、過濾的原水,每日做一次化驗,化驗項目有:pH值、懸浮物等。

8、離子交換器輸出的軟水一般每2h化驗1次硬度;每8h化驗1次氯根。H-Na系統離子交換器的軟水還應增加對pH值、堿度、電導率的測定。除氧器的出水,每班做一次溶解氧的化驗,當除氧器的負荷波動時,相應增加化驗次數。向給水投加Na2SO3進行化學除氧時,還應化驗爐水中的SO2-2的含量。

9、爐水應每2h化驗一次。化驗項目包括:硬度、堿度、pH值。

10、各種鍋爐水質化驗合格標準,嚴格按GB1576-20**《低壓鍋爐水質標準》執行。

11、根據爐水化驗結果,由化驗工監督鍋爐排污。

四、收尾工作

1、正確填寫水質化驗記錄并及時向有關人員通報化驗結果,提出采取相應措施的建議。

2、清洗化驗用的器具,整理并妥善保管化驗藥品及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