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熱發電系統安全操作規程
一、加藥裝置安全操作規程
1、上崗人員必須正確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女同志應將頭發盤起禁止帶病或酒后上崗。
2、上崗人員應熟悉設備的工作原理、工藝流程、操作規程及運行參數。
3、嚴格按照《加藥規程》及臨時藥品補充變更通知單進行藥液的補充、稀釋作業。
4、當藥箱液位在低于攪拌機葉片以下時,禁止攪拌運行,以免發生振動或傳動軸偏擺造成傳動軸的永久變形。
5、嚴格按照設計加藥量來調整加藥泵的柱塞行程,避免加藥量的錯誤從而導致設備的操作或藥品的浪費。
6、運轉前需對裝置上各閥門的開、閉狀態、藥箱中的液位及泵體潤滑油位進行確認(冷卻塔加藥裝置另需確認泵頭上方油箱中的潤滑油)無異常后,方可開機。
7、運轉時需確認泵的旋轉方向,如果逆向旋轉,則潤滑油將不能向軸承部位供油從而導致軸承部位的發熱、磨損或損傷。
8、巡檢時應對藥箱中的液位,進、出口壓力進行監視,出現異常情況時,應立即停機,未經許可不得隨意對泵體進行拆卸、調整;各裝置的潤滑油位至低線時應即時予以補充。
9、泵長期停運后再次運轉時,需排放泵入口側的空氣。
10、冬季運行時,應注意檢查藥液是否凍結或低溫下藥液中是否有結晶體析出,若有上述現象出現,應采取有效的解凍、防凍措施。
11、長期停運時,應將藥箱或管道中的積存藥液排出,并清洗干凈。
12、本電站加藥裝置所使用的藥品在高濃度下均屬于烈性藥品,具有毒性和腐蝕性,進行藥品的補充及稀釋時要多加小心,如不慎濺到身體上,應立即用水沖洗,嚴重時應立即送往醫院治療。
?
二、冷卻塔安全操作規程
1、上崗人員必須正確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女同志要將頭發盤起,禁止帶病或酒后上崗。
2、上崗人員應熟悉該部分設備的工作原理、工藝流程、操作規程及運行參數。
3、填料層及噴嘴因水垢、淤渣導致堵塞時,需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清除作業。
4、冷卻塔出口冷卻水溫度超過50℃時應立即停機檢查并進行處理。
5、冷卻塔冷水槽內的水在每運轉2個月或停窯檢修時進行徹底更換,并對槽內進行清掃,以防止冷卻塔的長期運轉使冷卻水濃縮從而防止冷卻塔內部和設備冷卻部位的腐蝕及水垢的形成。
6、風扇在運轉前須仔細檢查冷卻塔內部及風扇葉片上有無異物并在用手可靈活盤動葉片的情況下(特別在風扇檢修后及下雪后),如存在上述情況需予以清除,并確認潤滑油位在正常油位之上后方可起動。風扇在運轉過程中禁止人員進入冷卻塔內部。
7、運行過程中發現減速機或電動機出現異常振動或異音時,應立即停機檢查處理,在試運轉無異常情況后方可進入正常運轉。
8、運轉過程中發現油位異常低下、油位計及配管漏油、油位非正常下降時應立即停機進行檢查處理。
9、冷卻水泵在起動前應確認冷水槽內水位、進、出口各閥門的開閉狀態,并打開水泵上部排氣孔進行排氣,以上順序完成后方可起動。
10、冷卻水泵在運行過程中對前后軸盤根部水泄漏情況、機組振動、出口壓力予以嚴密監視,出現異常時應與各專業人員聯系停機(單機運轉時可切換運行)進行檢查處理;
11、冬季水泵停運時,應關閉水泵進、出口閥門,打開水泵上部排泄口放水。
?
三、AQC、PH鍋爐安全操作規程
1、上崗人員必須正確穿戴勞保用品,嚴禁穿高跟鞋、拖鞋、背心短褲上崗作業,嚴禁帶病或酒后上崗,女同志要將頭發盤起。
2、上崗人員應熟悉鍋爐及其輔機設備的工作原理、工藝流程、操作規程及運行參數。
3、鍋爐起動前,中控應通知現場人員確認各手動閥門的開閉狀況、電動閥及調節閥是否動作靈活。各監視儀表應處于工作狀態,除汽包上的排氣閥以外,其它排氣閥及排污閥應全閉。在以上事項完成后,現場人員根據中控指令在現場監視或起動給水系統及鍋爐輔機設備進入運轉狀態(PH鍋爐循環泵需在確認汽包水位在+300mm方可運轉)。
4、鍋爐起動前,認真檢查汽包水位,現場人員須同中控校對汽包水位,以保證汽包水位在正常值(PH鍋爐汽包水位控制在-150mm;AQC鍋爐汽包水位控制在-100mm)內。
5、鍋爐起動前汽包水位于上線(AQC+150mm;PH+200mm)或下線(AQC-200mm;PH-300mm)時,通知中控操作員按《中控操作規程》上的操作程序進行操作,使其水位處于上述4項正常值范圍內。
6、調節鍋爐入口擋板及旁路擋板的開度,使鍋爐升溫,并且嚴格按照《中控操作規程》上規定的“AQC鍋爐、PH鍋爐升溫曲線”進行緩慢升溫操作,起動開始禁止過快的升溫,以免鍋爐水位急劇的上升以破壞整個系統的平衡。同時升溫過快會導致鍋爐結構件、配管及耐壓部分產生強大的熱應力,嚴重時更會導致事故的發生,即使停爐其過程也應緩慢進行。運轉中各手動閥門的操作不能夠過快。
7、當凝汽器的真空度未建立時,兩臺鍋爐負荷要控制在15%以內,當凝結器真空度穩定,并且真空度﹥-80kPa時,鍋爐才可按上述要領升溫、升壓、帶負荷。
8、巡檢人員在現場巡檢時要定時校對現場與中控的運行參數是否一致(如:主蒸汽溫度、壓力、流量、汽包水位),當出現現場與中控的運行參數相差值超過允許值時,需及時通知技術人員進行處理,當相差值變化較大導致運行狀況難以控制時需立即向段長和上級領導匯報,并做好停爐準備。
9、鍋爐連續正常運行時,鍋爐水PH值要控制在9.4~10.5的范圍內,電導率要控制在500μs/cm以下,并且每周需按《鍋爐定期排污操作規程》進行定排排污兩次,出現PH值,電導率超過允許值時,需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定排時間及加藥量。
10、AQC鍋爐入口廢氣溫度超過400℃時,PH鍋爐入口廢氣溫度超過375℃時,應及時調整鍋爐進出口擋板,并立即通知水泥生產線操作員進行調整。正常運行時須在保證設備的安全前提下,對鍋爐運行參數進行調整,并且禁止長時間使鍋爐超負荷運轉。
11、鍋爐給水溫度較低的情況下(AQC鍋爐投運前),禁止快速向PH鍋爐補水(鍋爐內部溫度與給水溫度相差較大時),當鍋爐給水系統出現故障,導致鍋爐缺水時,應按《中控操作規程》中的要領進行操作,調節旁路及入口擋板的開度,補水時一定要注意給水溫度與鍋爐內部溫度的差異,禁止盲目大量補水。
12、鍋爐管道及閥門發生輕微泄漏時,應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在安全防護措施充分的情況下),禁止采用加長扳手力臂的方法緊固正在運行中管道、閥門的法蘭部位及其它耐壓部位,泄漏嚴重時需及時向上級匯報,并做好停爐準備。
13、巡檢人員應熟悉各管道中的介質、溫度、壓力等參數,以避免在運行、維護時發生燙傷、燒傷等傷害事故。
14、鍋爐殼體部位發生漏氣時,應及時采取補救措施予以處理,禁止鍋爐處于正壓運行狀態,PH鍋爐的殼體漏氣嚴重時將會導致水泥生產線原料磨及煤磨的停機。
15、鍋爐附屬的安全閥每年至少要檢驗一次。
四、汽輪發電機組安全操作規程
1、上崗人員必須正確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女同志要將頭發盤起,禁止帶病或酒后上崗。
2、上崗人員應熟悉設備的工作原理、工藝流程、操作規程及運行參數。
3、汽輪發電機組潤滑油系統起動后在確認各位置油壓建立的情況下,且通過各觀察孔確認各潤滑部位潤滑油的流量后,投入盤車裝置運行帶動汽輪發電機組進入慢轉狀態。
4、在鍋爐起動各參數達到要求后,進行蒸汽管道的暖管,同時需將各蒸汽管道上的排泄閥打開排水,以上工作與中控需保持密切聯系,汽輪機輔機均起動正常運轉后,汽輪機即可開始沖轉,沖轉后要保證足夠的暖機時間(熱態20分鐘,冷態40分鐘),同時應嚴格按照《汽輪機升速曲線》進行升速,升速時需密切注意汽輪機和發電機的振動,汽輪機發電機振動不高于30um(過臨界轉速時不高于100um),嚴禁在振動超標的情況下強行升速。
5、汽輪機升速完成并保持穩定3000r/min,5min后,即可與中控和各專業人員聯系準備發電機并網,發電機并網過程中應嚴密監視汽輪機及各輔機的運行狀況,并網后的升負荷操作需緩慢進行,避免急劇的負荷升降造成整個系統工況的失調。
?6、混汽投入要嚴格按照《混汽投入順序》進行,完全放完混汽配管中的積水后進行暖管,暖管過程一定要充分,如暖管不太理想可適當延長暖管時間,起初混汽投入電動閥的操作須緩慢,以免瞬時猛烈進汽沖擊汽輪機,同時中控應保證AQC鍋爐的穩定運行,發電機輸出功率維持在機組功率的30%以上。
7、汽輪發電機組運行正常后,蒸汽管道所附屬的疏水器要投入使用,排放管道內的積水,防止管道內的積水進入汽輪機對汽輪機造成沖擊,嚴重時將會導致機組發生重大事故。
8、汽輪發電機組正常運行過程中,應定時、定位、定量對汽輪發電機組及其輔機進行巡檢,檢查各部位的溫度、壓力、振動、熱膨脹量差、各潤滑部位潤滑油流量以及是否有異常聲響,異常振動和異常氣味等,發現異常情況時應立即與中控聯系確認并及時查找問題根源提供依據。
9、保證汽輪發電機組油系統正常運行,杜絕“跑、冒、滴、漏”,停機檢修時需對各油過濾器進行清洗,運行時應對油管路進行檢查,運行時油路出現微量滲漏,要及時向技術人員報告并確認無危害情況發生,并采取相應措施予以解決后方可保持汽輪機正常運行。潤滑油過濾器、控制油過濾器、油冷卻器在運行過程中切換時,應先打開兩單元之間的平衡閥進行油壓平衡后方可進行切換操作。
10、汽輪機出現緊急情況時操作手拍危急遮斷器,其后確認高壓電動油泵或交流潤滑油泵的起動,并嚴密監視轉子惰走情況,及時投入盤車帶動轉子慢轉,中控要嚴格保證凝汽器的真空度和液位,防止其內部出現正壓或汽輪機進水等嚴重事故。
11、運行中應加強對汽輪發電機組軸承回油溫度、軸瓦溫度的監控,軸承最高回油溫度應小于65℃,軸承最高瓦溫應小于100℃(發電機軸瓦溫度應小于70℃);
12、運行中應對發電機三相定子溫度及空冷器出口溫度進行監控,如出現發電機三相定子溫度大于100℃或空冷器出口溫度大于60℃時,應立即起動備用冷卻水泵,并告知工段管理人員進行相關相關處理;
13、運行過程中應防止負荷的急劇升降,正常停機時應緩慢地將負荷下調,發電機解列后重復第10項操作,若停機時間較長,一般將盤車48小時后可停止盤車,盤車裝置一定要在油系統正常運行狀態下投入。
14、應嚴格控制汽輪機主汽門的進汽參數:
連續最大壓力:0.789MPa(7.89kg/cm2G)
瞬間最大壓力:1.2MPa(12kg/cm2G)(年度總時限應小于20小時)
年平均主蒸汽壓力:最大0.689MPa(6.89kg/cm2G最大)
連續最高溫度:367℃(年累計不超過400小時)
瞬間最高溫度:380℃(累計不超過80小時,每次持續時間不超過30分鐘)
年平均主蒸汽溫度:最大317℃
?
五、熱力系統停機防凍安全操作規程
1、PH鍋爐
(1)鍋爐加水(2)蒸汽管道排泄、放水(3)給水管道排水(4)小口徑管道排水(5)現場儀表及變送器排水(6)循環泵單獨運轉(氣溫在0℃以下時,運轉循環泵)注:循環泵無法運轉時,將循環水配管內的水放掉,無法排水的換熱管及聯箱間的聯絡管部分用電加熱器或太陽燈進行加熱,使其不凍結。
2、AQC鍋爐
(1)蒸發器放水(2)汽包放水(3)循環配管放水(4)過熱器放水(5)蒸汽管道放水(6)省煤器放水(7)給水管道放水(8)小口徑管道放水(9)現場儀表及變送器放水(10)各系統氣體吹掃。
3、配管及輔機設備
(1)蒸汽管道放水(2)給水管道放水(3)小口徑管道放水(4)現場儀表及變送器放水(5)給水泵放水(6)加藥泵本體及配管放水(7)冷卻水系統放水(包括輔機內的冷卻水)(8)控制系統壓縮空氣管道排水(包括疏水閥及過濾器等)(9)各系統氣體吹掃。
?
六、純水裝置安全操作規程
1、上崗人員必須正確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女同志要將頭發盤起,禁止帶病或酒后上崗。
2、上崗人員應熟悉設備的工作原理及工藝流程、操作規程及運行參數。
3、純水裝置進行藥品的補充作業時一定要穿戴好防毒用具,并準備好可靠的水源,發生意外必須及時沖洗。
4、未經允許藥品的添加作業禁止采用容器內傾倒的方法,防止藥液大量濺流傷害。
5、正常運行時要保證廠房內的通風機正常運轉,保持廠房內的空氣流通。
6、不得隨意調整陰床、陽床再生中藥品的流量,避免離子損傷降低使用壽命。
7、純水水質要堅持每月化驗一次。
8、當原水機械過濾器壓差超過0.1MPa時,必須及時停機予以反洗或更換過濾器多級砂。
9、發現藥品泄漏須及時匯報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避免故障的擴大。
10、中和槽內的廢水在PH值達到(+7)排放標準時方可進行排放。
11、嚴格控制純水生產指標,PH值控制在8~10范圍內,電導率控制在10μs/cm以下,純水品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熱力系統的安全及壽命。
?
七、凝結水泵安全操作規程
1、上崗人員必須正確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女同志要將頭發盤起,禁止帶病或酒后上崗。
2、上崗人員必須熟悉水泵工作原理、內部結構、操作規程及運行參數;
3、巡檢人員開機前應確認泵進出口壓力表是否正常,凝結水泵軸承潤滑是否正常,凝汽器水位是否保持在0mm以上;
4、凝結水泵起動時必須嚴格按照泵操作規程進行操作,首先確認泵進出口閥開閉狀態,起動時應熟悉泵起動最大電流是多少;
5、運行中應對泵進出口壓力進行監視,出現異常情況下應立即切換備用泵,不經允許不準擅自對泵進行維修;
6、運行中應對電機及泵的軸承溫度、振動進行監視,如出現異常情況立即切換備用泵進行處理;
7、運行中應對凝汽器水位進行巡檢如發現水位不在規定范圍內,應立即通知中控操作員進行相關操作;
8、停機時應打開進口排污閥對內部積水放空,以防止泵內部受到氧腐蝕,同時打開泵殼體對泵葉輪進行檢查腐蝕情況;
?
八、鍋爐給水泵安全操作規程
1、上崗人員必須正確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女同志要將頭發盤起,禁止帶病或酒后上崗。
2、上崗人員必須熟悉水泵工作原理、內部結構、操作規程及運行參數;
3、巡檢人員開機前應確認泵進出口壓力表是否正常,鍋爐給水泵軸承潤滑是否正常,閃蒸器水位是否保持在0mm以上;
4、鍋爐給水泵起動時必須嚴格按照泵操作規程進行操作,首先確認泵進出口閥開閉狀態,起動時應熟悉泵起動最大電流是多少;
5、運行中應對泵進出口壓力進行監視,出現異常情況下應立即切換備用泵,不經允許不準擅自對泵進行維修;
6、運行中應對電機及泵的軸承溫度、振動進行監視,如出現異常情況立即切換備用泵進行處理;
7、運行中應對閃蒸器水位進行巡檢如發現水位不在規定范圍內,應立即通知中控操作員進行相關操作;
8、運行中應對泵前后端潤滑油位進行監控,如發現油位不正確應立即通知潤滑工進行相關操作;
9、停機時應打開進口排污閥對內部積水放空,以防止泵內部受到氧腐蝕,同時打開泵殼體對泵葉輪進行檢查腐蝕及摩損情況;
?
九、射水泵安全操作規程
1、上崗人員必須正確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女同志要將頭發盤起,禁止帶病或酒后上崗。
2、上崗人員必須熟悉水泵工作原理、內部結構、操作規程及運行參數;
3、巡檢人員開機前應確認泵進出口壓力表是否正常,真空泵軸承潤滑是否正常,均壓箱壓力是否已達到2.94Kpa以上;
4、巡檢人員在開機前應關閉真空破壞閥;
5、射水泵起動時必須嚴格按照泵操作規程進行操作,首先確認泵進出口閥開閉狀態,起動時應熟悉泵起動最大電流是多少;
6、運行中應對泵進出口壓力進行監視,出現異常情況下應立即切換備用泵,不經允許不準擅自對泵進行維修;
7、運行中應對電機及泵的軸承溫度、振動進行監視,如出現異常情況立即切換備用泵進行處理;
8、運行中應對真空度進行監控,如真空度不在規定范圍內(低于-80kPa)時,應立即切換備用泵,同時通知中控操作員進行相關操作;
9、運行中應對泵前后端潤滑油進行監控,如發現潤滑不正確應立即通知潤滑工進行相關操作;
10、停機時應打開進口排污閥對內部積水放空,以防止泵內部發生銹蝕現象,同時打開泵殼體對泵葉輪進行檢查腐蝕及摩損情況;
篇2:泄洪引水發電系統突發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防止小浪底水利樞紐和西霞院工程汛期泄洪、引水發電系統水工建筑物以及金屬結構設備因事故不能正常運行,而導致水庫防洪能力下降或庫水位消落過快,對小浪底水利樞紐自身安全和下游人民群眾生命財產以及國家利益構成威脅,及時、有效、快速處置事故,制定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
《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9002-2006
《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
《關于加強水庫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小浪底建管局安全生產管理規定》
《小浪底水力發電廠突發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國家、行業和地方政府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相關政策。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小浪底水利樞紐建設管理局水力發電廠(以下簡稱“水力發電廠”)預防和處置小浪底水利樞紐及其反調節水庫的泄洪、引水發電系統水工建筑物及金屬結構設備突發事故。
小浪底水利樞紐泄洪系統包括3條排沙洞、3條明流洞、3條孔板洞和1條正常溢洪道;小浪底水利樞紐引水系統包括6條發電洞和1條灌溉洞。
西霞院工程泄洪引水發電系統包括3條排沙底孔、6條排沙洞、21孔泄洪閘、王莊引水渠、王莊沖沙閘、灌溉引水渠和4條發電洞。
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防御和救援相結合的原則。在應急處理中必須嚴格按照“保人身、保樞紐、保電網、保設備”的原則進行。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加強聯動、快速響應,最大限度的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
3事件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根據水力發電廠突發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可能發生的突發事故如下:
(1)泄洪、發電閘門運用中無法正常啟閉。
(2)泄洪洞、發電洞運用中出現嚴重沖蝕或塌方。
(3)泄洪系統失電。
(4)閘門嚴重氣蝕。
(5)閘門控制室發生火災。
(6)庫區滑坡體滑塌,造成泄洪孔洞淤堵。
(7)閘門監控室遭受恐怖襲擊。
(8)發生戰爭泄洪、發電建筑物遭受襲擊。
(9)庫區發生強烈地震造成泄洪、發電閘門門槽變形。
上述突發事故,可能產生從一般事故到特別重大事故,其危害性不容忽視。參考國內外類似工程突發事故統計,依照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應急預案編制導則,本版本預案主要選擇發生可能性相對較大的突發事件(1)~(5)作為應急處置的主要目標。
4事件分級
4.1泄洪、引水發電系統突發事故Ⅰ級分級
4.1.1發生戰爭泄洪、發電建筑物遭受襲擊。
4.1.2庫區發生強烈地震造成泄洪、發電閘門門槽變形。
4.1.3閘門監控室遭受恐怖襲擊。
4.1.4庫區滑坡體滑塌,造成泄洪孔洞淤堵。
4.2泄洪、引水發電系統突發事故Ⅱ級分級
泄洪洞、發電洞運用中出現嚴重沖蝕或塌方。
4.3泄洪、引水發電系統突發事故Ⅲ級分級
4.3.1泄洪、發電閘門運用中無法正常啟閉。
4.3.2閘門嚴重氣蝕。
4.3.3閘門控制室發生火災。
4.3.4泄洪系統失電。
5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
5.1應急指揮機構
5.1.1應急指揮領導小組
組長:李明安50435578
副組長:肖明58485069
肖強58195752
石月春56195090
5.1.2應急指揮辦公室
主任:劉連軍50565843
副主任:李玉明54765784
5.1.3各專業應急小組
組長:王全洲31805770
副組長:詹奇峰58255723
劉連軍50565843
盧建勇56225073
魏皓50155388
李安53335372
5.1.4后勤保障組
組長:李向濤56065097
副組長:許滔55465065
5.1.5應急救援隊
(1)運行調度分廠應急救援隊:
隊長:王全洲31805770
副隊長:*54095072
趙珂56745351
韓石成55405075
(2)發電維護分廠應急救援隊:
隊長:盧建勇56225073
副隊長:陳偉57995096
張海蛟56795181
(3)水工分廠應急救援隊:
隊長:魏皓50155388
副隊長:于永軍31765182
王琳58155889
(4)水電供應部應急救援隊:
隊長:李安56335372
副隊長:屈曙光51925866
裘向勛58575856
(5)現場救援隊:
消防隊:119
綜合服務中心職工衛生室:5449劉小寧52893075
5.2應急指揮機構的職責
5.2.1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職責
(1)組長負責指揮、協調水力發電廠對外停電及廠用電全停事故的應急救援和處理,與外單位應急反應部門、機構進行聯絡,調動廠內各種應急救援資源,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危害和損失,保證相關人員的安全。
(2)副組長負責協助組長組織和指揮應急操作任務,向組長提出應急反應對策和建議。在組長的指揮下分別指揮管轄部門按職責開展應急救援行動,及時向組長匯報現場救援情況。
5.2.2應急指揮辦公室職責
應急指揮辦公室執行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的決定,負責組織、協調、監督、指導水力發電廠突發安全事件應對工作,組織編制和修訂電廠應急救援預案,督促檢查預案演練工作,應急預案啟動后為應急救援指揮部提供信息、預案、建議和指揮場所等,組織協調有關應對突發安全事件的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
5.2.3各專業應急小組職責
各專業應急小組在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開展應急救援和事故處理工作。各專業應急小組對各個應急救援環節進行協調,各成員按照管轄責任負責本部門的應急救援工作,采取措施盡量將傷亡減小到最低程度,及時向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匯報現場救援情況。
5.2.4后勤保障組職責
負責保證應急救援的交通、后勤、警戒、現場疏散及善后處理工作,組織應急救援所需物資、材料、工具及其它物品,聯系醫療救護人員,做好受傷人員搶救及護理工作。
5.1.5應急救援隊職責
在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各應急救援隊負責本部門所轄范圍內應急救援和事故處理現場救援工作。
應急救援隊隊長召集各參與搶險救援部門的現場負責人研究現場救援方案,制定具體救援措施,明確職責分工,指揮實施現場應急救援工作。對各個應急救援環節進行協調,采取措施盡量將事故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及時向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匯報現場救援情況。
副隊長在隊長的領導下協助隊長工作。當隊長不在時,行使隊長的權利與義務。
6預防與預警
6.1風險監測
6.1.1風險監測的責任部門為水工分廠。
6.1.2風險監測的主要對象是可能引發泄洪、引水發電系統突發事故的安全管理薄弱環節和重要環節,收集各種事故征兆,對事故征兆進行糾正活動,防止該現象的擴展蔓延,逐漸使其恢復到正確狀態,并建立相應信息檔案。其預防措施如下:
(1)定期檢查進水口流態、進水塔震動、塔后高邊坡變形、進水塔變形穩定等情況,確定進水塔在安全穩定運行狀態下。
(2)定期檢查泄洪流道運行情況:混凝土邊墻變形、高速水流區混凝土沖蝕、出口挑流鼻坎沖蝕、預應力錨索松弛、預應力混凝土段裂縫情況和流道泄洪運用時山體震動情況,以便及時進行檢修處理和調整孔洞運用。
(3)定期檢查消力塘底板的磨蝕情況、基礎揚壓力情況、消力塘排水情況、消力塘隔墻變形穩定情況和出水口高邊坡變形穩定情況等,確定出水口消力塘處于安全穩定運行狀態。
(4)定期檢查泄水渠沖刷和東苗家滑坡體變形穩定情況等。
(5)定期檢查大壩、庫區滑坡體變形穩定情況等。
(6)定期檢查泄洪、引水發電系統進水口漂浮物堆積情況、流道運行狀況和出口段淤積情況等,有問題及時進行處理。
(7)定期檢查保養閘門油缸啟閉機的閥組,使液壓油路暢通。
(8)定期檢查保養閘門及其啟閉機,及時對老化以及損壞零部件進行處理。
(9)定期測試電動機絕緣,保證電機正常啟動。
(10)定期檢查閘門控制系統PLC可編程控制器是否故障。
(11)定期檢查保養啟閉機機械機構、鋼絲繩,使閘門、門機正常運行。
(12)閘門運行一段時間后應及時檢查閘門變形、閘門前泥沙淤積情況,有問題及時進行處理。
(13)檢查閘門、門機各機械部件、制動部分運行情況,處理存在的異常。
(14)定期檢查泄洪系統供電設備是否安全可靠運行。
6.1.3風險監測所獲得信息的報告程序:獲得的信息人直接報告該室主任,室主任按匯報程序通知本預案相關人員。
6.2預警發布與預警行動
(1)泄洪、引水發電系統突發事故影響樞紐運行,且在短時間內無法排除時,將進行Ⅰ級預警。做好其他正常泄洪建筑物和金屬結構設施的巡查及監視工作,根據搶險及事故情況做好人員撤離、疏散及重要檔案資料和貴重物品轉移及管理等準備工作,并報局應急救援辦公室和應急指揮部。
(2)泄洪、引水發電系統突發事故影響樞紐運行,將進行Ⅱ級預警。立即通知樞紐調度中心,嚴格執行樞紐調度運用措施,同時向電廠應急指揮辦公室和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匯報,由電廠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組長發布命令啟動執行本應急預案,并通知工程公司進行搶險,各應急救援隊各就各位,組織事故的應急處理,在較短的時間內排除故障。
(3)泄洪、引水發電系統突發事故不影響樞紐運行,將進行Ⅲ級預警。水工分廠廠長立即向局調度中心匯報,請求調整孔洞運用,同時組織人員對故障設備進行搶修,并向電廠應急指揮辦公室和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匯報。
6.3預警結束
水力發電廠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根據事態的發展情況,確認無引發泄洪、引水發電系統突發事故的可能性時,決定預警狀態的解除。并將預警解除信息通過電話、短信、網絡等方式通知各應急處置組。
7信息報告
7.1水力發電廠24小時應急值班電話:0379-。
7.2發生泄洪、引水發電系統突發事故時,按以下程序報告:事故發現人→室主任(值長)→分廠(部門)負責人→廠應急指揮辦公室→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局應急救援辦公室。
7.3由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組長向上級主管單位匯報。
7.4報告內容主要包括:報告單位、報告人,聯系人和聯系方式,報告時間,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現場情況;事故的簡要經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情況的初步估計;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事故發生后已經采取的措施、效果及下一步工作方案;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8應急響應
8.1響應分級
8.1.1出現以下情況,則為泄洪、引水發電系統突發事故Ⅰ級分級
(1)發生戰爭泄洪、發電建筑物遭受襲擊。
(2)庫區發生強烈地震造成泄洪、發電閘門門槽變形。
(3)閘門監控室遭受恐怖襲擊。
(4)庫區滑坡體滑塌,造成泄洪孔洞淤堵。
8.1.2出現以下情況,則為泄洪、引水發電系統突發事故Ⅱ級分級
泄洪洞、發電洞運用中出現嚴重沖蝕或塌方。
8.1.3出現以下情況,則為泄洪、引水發電系統突發事故Ⅲ級分級
(1)泄洪、發電閘門運用中無法正常啟閉。
(2)閘門嚴重氣蝕。
(3)閘門控制室發生火災。
(4)泄洪系統失電。
8.2響應程序
8.2.1可能發生或已經發生下列情況之一時,啟動本預案。
(1)泄洪、發電閘門運用中無法正常啟閉。
(2)泄洪洞、發電洞運用中出現嚴重沖蝕或塌方。
(3)泄洪系統失電。
(4)閘門嚴重氣蝕。
(5)閘門控制室發生火災。
(6)庫區滑坡體滑塌,造成泄洪孔洞淤堵。
(7)閘門監控室遭受恐怖襲擊。
(8)發生戰爭泄洪、發電建筑物遭受襲擊。
(9)庫區發生強烈地震造成泄洪、發電閘門門槽變形。
8.2.2如果泄洪、引水發電系統突發事故為Ⅰ級,該預案由局安委會組長宣布啟動;如果泄洪、引水發電系統突發事故為Ⅱ級,該預案由電廠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組長宣布啟動;如果泄洪、引水發電系統突發事故為Ⅲ級,該預案由水工分廠廠長宣布啟動;
8.2.3各崗位人員按照本預案進行處理。
8.2.4各應急小組人員在接到事故報告后盡快到達事故現場進行應急處理,事故應急救援程序見附件3。
8.3應急處置
8.3.1先期處置
當發現泄洪、引水發電系統突發事故后,事故現場人員應當迅速查清事故突發原因及人員傷亡情況,迅速向廠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匯報情況,要對全廠停電事故進行先期應急處置,根據需要和可能組織職工開展自救互救。
8.3.2應急處置
(1)如果泄洪、引水發電系統突發事故為Ⅰ級分級,要做好其他正常泄洪建筑物和金屬結構設施的巡查及監視工作,根據搶險及事故情況做好人員撤離、疏散及重要檔案資料和貴重物品轉移及管理等準備工作,并報局應急救援辦公室和應急指揮部。
(2)如果泄洪、引水發電系統突發事故為Ⅱ級分級,要立即向電廠應急指揮辦公室和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匯報,由電廠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組長發布命令啟動執行本應急預案,并通知工程公司進行搶險,各應急救援隊各就各位,組織事故的應急處理,盡快恢復設備正常運用。
(3)如果泄洪、引水發電系統突發事故為Ⅲ級分級,水工分廠廠長立即向局調度中心匯報,請求調整孔洞運用或者,同時組織人員對故障設備進行搶修,并向電廠應急指揮辦公室和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匯報。
8.4應急結束
滿足下列條件時由總指揮下達應急救援終止命令。
(1)應急救援預案實施后,引起事故的危險源得到有效控制;
(2)現場所有人員撤離現場;
(3)不存在其它影響應急救援預案終止的因素;
(4)水力發電廠應急救援指揮部認為事故的發展狀態必須終止時。
應急救援預案實施終止后,應保護事故現場和物證,著手進行事故的調查工作,經事故調查組批準后方可投入運行。
9后期處理
應急救援工作實施過程中,對因搶救傷員、防止事故擴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改變現場的,應做出標志并做詳細記錄,妥善保存現場痕跡、物證。救援工作結束后,盡快恢復觀測設施、設備正常運行,恢復現場工作秩序。對事故過程中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物損失做收集統計、歸納、形成文件,為進一步處理人身傷亡事故的工作提供資料。在上級應急救援機構領導下,水力發電廠對泄洪、引水發電系統突發事件的起因、性質、影響、責任、經驗教訓和恢復重建等問題進行調查評估,對事故過程中的功過人員進行獎罰,妥善處理好在事故中傷亡人員的善后工作,盡快組織恢復泄洪、引水發電系統的安全運行。
10應急保障
10.1應急救援資源
相關應急救援資源由水工分廠生產人員根據現場條件進行配備;所配備物品由后勤保障組負責提供。
10.2現場醫療救護
10.2.1如果現場發生人身傷害事故,應立即按照《電業安全工作規程》上附錄七規定的緊急救護法進行急救,同時通知局服務中心醫療室趕赴指定位置。
10.2.2現場醫療救護過程中,本著先救命后治傷、先治重傷后治輕傷的原則。
10.2.3落水淹溺情況發生時,現場救援隊應立即在現場組織互救,不能因等待而貽誤搶救時機。互救時要堅持不懈地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不能輕易放棄。現場醫務人員必須進行全面處理。
10.2.4現場救援隊視實際需要派醫護人員將傷病員向洛陽、鄭州的省、市級醫院或專科醫院護送。
10.3緊急安全疏散
當上級應急救援機構確認泄洪、引水發電系統可能出險并需要進行緊急疏散時,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按照上級指令安排專人利用各種通訊手段通知管理范圍內所有職工群眾,并組織職工群眾按照上級指令安全有序轉移。
11培訓與演練
11.1培訓時間
應急救援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培訓,新入廠人員要按照工作要求及時培訓。
11.2培訓內容
應急救援預案的組成和知識,應急救援人員的崗位職責,應急救援組織中本人所承擔的任務及各類事故救援技術,包括:
(1)防汛物資的使用;
(2)個人的防護措施;
(3)危險源的辯識;
(4)事故報警;
(5)緊急情況下人員的安全疏散;
(6)各種搶救的基本技能;
(7)熟悉現場疏散線路;
(8)應急救援的團隊協作意識。
通過培訓使應急救援人員明確“做什么”、“怎么做”、“誰來做”及相關法規所列出的事故危險和應急責任。
11.2演練
應急處置預案確立后,經過有效的培訓,根據本專項預案的實際情況及季節特點,水力發電廠相關人員每年組織演練一次。
通過演習達到下列目的:
(1)驗證應急救援預案的可行性和符合實際情況的程度;
(2)提高救援隊伍實際救援能力,測試應急培訓的有效性;
(3)檢驗現有應急反應裝置、設備和其他資源的充分性;
(4)提高與現場外的事故應急反應協作部門的協調能力;
(5)通過演練來判別和改進應急預案和計劃中的缺陷和不足。
12附則
12.1本預案由小浪底建管局水力發電廠負責制定和解釋。
12.2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13附件
13.1應急救援人員聯系方式,見附件1。
13.2相關支持文件
《地震災害專項應急救援預案》
《小浪底水利樞紐防汛預案》
《小浪底水利樞紐觀測規范》
《水力發電廠泄洪系統應急救援專項預案》
《滑坡體監測實施方案》
篇3:余熱發電系統安全操作規程
一、加藥裝置安全操作規程
1、上崗人員必須正確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女同志應將頭發盤起禁止帶病或酒后上崗。
2、上崗人員應熟悉設備的工作原理、工藝流程、操作規程及運行參數。
3、嚴格按照《加藥規程》及臨時藥品補充變更通知單進行藥液的補充、稀釋作業。
4、當藥箱液位在低于攪拌機葉片以下時,禁止攪拌運行,以免發生振動或傳動軸偏擺造成傳動軸的永久變形。
5、嚴格按照設計加藥量來調整加藥泵的柱塞行程,避免加藥量的錯誤從而導致設備的操作或藥品的浪費。
6、運轉前需對裝置上各閥門的開、閉狀態、藥箱中的液位及泵體潤滑油位進行確認(冷卻塔加藥裝置另需確認泵頭上方油箱中的潤滑油)無異常后,方可開機。
7、運轉時需確認泵的旋轉方向,如果逆向旋轉,則潤滑油將不能向軸承部位供油從而導致軸承部位的發熱、磨損或損傷。
8、巡檢時應對藥箱中的液位,進、出口壓力進行監視,出現異常情況時,應立即停機,未經許可不得隨意對泵體進行拆卸、調整;各裝置的潤滑油位至低線時應即時予以補充。
9、泵長期停運后再次運轉時,需排放泵入口側的空氣。
10、冬季運行時,應注意檢查藥液是否凍結或低溫下藥液中是否有結晶體析出,若有上述現象出現,應采取有效的解凍、防凍措施。
11、長期停運時,應將藥箱或管道中的積存藥液排出,并清洗干凈。
12、本電站加藥裝置所使用的藥品在高濃度下均屬于烈性藥品,具有毒性和腐蝕性,進行藥品的補充及稀釋時要多加小心,如不慎濺到身體上,應立即用水沖洗,嚴重時應立即送往醫院治療。
?
二、冷卻塔安全操作規程
1、上崗人員必須正確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女同志要將頭發盤起,禁止帶病或酒后上崗。
2、上崗人員應熟悉該部分設備的工作原理、工藝流程、操作規程及運行參數。
3、填料層及噴嘴因水垢、淤渣導致堵塞時,需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清除作業。
4、冷卻塔出口冷卻水溫度超過50℃時應立即停機檢查并進行處理。
5、冷卻塔冷水槽內的水在每運轉2個月或停窯檢修時進行徹底更換,并對槽內進行清掃,以防止冷卻塔的長期運轉使冷卻水濃縮從而防止冷卻塔內部和設備冷卻部位的腐蝕及水垢的形成。
6、風扇在運轉前須仔細檢查冷卻塔內部及風扇葉片上有無異物并在用手可靈活盤動葉片的情況下(特別在風扇檢修后及下雪后),如存在上述情況需予以清除,并確認潤滑油位在正常油位之上后方可起動。風扇在運轉過程中禁止人員進入冷卻塔內部。
7、運行過程中發現減速機或電動機出現異常振動或異音時,應立即停機檢查處理,在試運轉無異常情況后方可進入正常運轉。
8、運轉過程中發現油位異常低下、油位計及配管漏油、油位非正常下降時應立即停機進行檢查處理。
9、冷卻水泵在起動前應確認冷水槽內水位、進、出口各閥門的開閉狀態,并打開水泵上部排氣孔進行排氣,以上順序完成后方可起動。
10、冷卻水泵在運行過程中對前后軸盤根部水泄漏情況、機組振動、出口壓力予以嚴密監視,出現異常時應與各專業人員聯系停機(單機運轉時可切換運行)進行檢查處理;
11、冬季水泵停運時,應關閉水泵進、出口閥門,打開水泵上部排泄口放水。
?
三、AQC、PH鍋爐安全操作規程
1、上崗人員必須正確穿戴勞保用品,嚴禁穿高跟鞋、拖鞋、背心短褲上崗作業,嚴禁帶病或酒后上崗,女同志要將頭發盤起。
2、上崗人員應熟悉鍋爐及其輔機設備的工作原理、工藝流程、操作規程及運行參數。
3、鍋爐起動前,中控應通知現場人員確認各手動閥門的開閉狀況、電動閥及調節閥是否動作靈活。各監視儀表應處于工作狀態,除汽包上的排氣閥以外,其它排氣閥及排污閥應全閉。在以上事項完成后,現場人員根據中控指令在現場監視或起動給水系統及鍋爐輔機設備進入運轉狀態(PH鍋爐循環泵需在確認汽包水位在+300mm方可運轉)。
4、鍋爐起動前,認真檢查汽包水位,現場人員須同中控校對汽包水位,以保證汽包水位在正常值(PH鍋爐汽包水位控制在-150mm;AQC鍋爐汽包水位控制在-100mm)內。
5、鍋爐起動前汽包水位于上線(AQC+150mm;PH+200mm)或下線(AQC-200mm;PH-300mm)時,通知中控操作員按《中控操作規程》上的操作程序進行操作,使其水位處于上述4項正常值范圍內。
6、調節鍋爐入口擋板及旁路擋板的開度,使鍋爐升溫,并且嚴格按照《中控操作規程》上規定的“AQC鍋爐、PH鍋爐升溫曲線”進行緩慢升溫操作,起動開始禁止過快的升溫,以免鍋爐水位急劇的上升以破壞整個系統的平衡。同時升溫過快會導致鍋爐結構件、配管及耐壓部分產生強大的熱應力,嚴重時更會導致事故的發生,即使停爐其過程也應緩慢進行。運轉中各手動閥門的操作不能夠過快。
7、當凝汽器的真空度未建立時,兩臺鍋爐負荷要控制在15%以內,當凝結器真空度穩定,并且真空度﹥-80kPa時,鍋爐才可按上述要領升溫、升壓、帶負荷。
8、巡檢人員在現場巡檢時要定時校對現場與中控的運行參數是否一致(如:主蒸汽溫度、壓力、流量、汽包水位),當出現現場與中控的運行參數相差值超過允許值時,需及時通知技術人員進行處理,當相差值變化較大導致運行狀況難以控制時需立即向段長和上級領導匯報,并做好停爐準備。
9、鍋爐連續正常運行時,鍋爐水PH值要控制在9.4~10.5的范圍內,電導率要控制在500μs/cm以下,并且每周需按《鍋爐定期排污操作規程》進行定排排污兩次,出現PH值,電導率超過允許值時,需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定排時間及加藥量。
10、AQC鍋爐入口廢氣溫度超過400℃時,PH鍋爐入口廢氣溫度超過375℃時,應及時調整鍋爐進出口擋板,并立即通知水泥生產線操作員進行調整。正常運行時須在保證設備的安全前提下,對鍋爐運行參數進行調整,并且禁止長時間使鍋爐超負荷運轉。
11、鍋爐給水溫度較低的情況下(AQC鍋爐投運前),禁止快速向PH鍋爐補水(鍋爐內部溫度與給水溫度相差較大時),當鍋爐給水系統出現故障,導致鍋爐缺水時,應按《中控操作規程》中的要領進行操作,調節旁路及入口擋板的開度,補水時一定要注意給水溫度與鍋爐內部溫度的差異,禁止盲目大量補水。
12、鍋爐管道及閥門發生輕微泄漏時,應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在安全防護措施充分的情況下),禁止采用加長扳手力臂的方法緊固正在運行中管道、閥門的法蘭部位及其它耐壓部位,泄漏嚴重時需及時向上級匯報,并做好停爐準備。
13、巡檢人員應熟悉各管道中的介質、溫度、壓力等參數,以避免在運行、維護時發生燙傷、燒傷等傷害事故。
14、鍋爐殼體部位發生漏氣時,應及時采取補救措施予以處理,禁止鍋爐處于正壓運行狀態,PH鍋爐的殼體漏氣嚴重時將會導致水泥生產線原料磨及煤磨的停機。
15、鍋爐附屬的安全閥每年至少要檢驗一次。
四、汽輪發電機組安全操作規程
1、上崗人員必須正確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女同志要將頭發盤起,禁止帶病或酒后上崗。
2、上崗人員應熟悉設備的工作原理、工藝流程、操作規程及運行參數。
3、汽輪發電機組潤滑油系統起動后在確認各位置油壓建立的情況下,且通過各觀察孔確認各潤滑部位潤滑油的流量后,投入盤車裝置運行帶動汽輪發電機組進入慢轉狀態。
4、在鍋爐起動各參數達到要求后,進行蒸汽管道的暖管,同時需將各蒸汽管道上的排泄閥打開排水,以上工作與中控需保持密切聯系,汽輪機輔機均起動正常運轉后,汽輪機即可開始沖轉,沖轉后要保證足夠的暖機時間(熱態20分鐘,冷態40分鐘),同時應嚴格按照《汽輪機升速曲線》進行升速,升速時需密切注意汽輪機和發電機的振動,汽輪機發電機振動不高于30um(過臨界轉速時不高于100um),嚴禁在振動超標的情況下強行升速。
5、汽輪機升速完成并保持穩定3000r/min,5min后,即可與中控和各專業人員聯系準備發電機并網,發電機并網過程中應嚴密監視汽輪機及各輔機的運行狀況,并網后的升負荷操作需緩慢進行,避免急劇的負荷升降造成整個系統工況的失調。
?6、混汽投入要嚴格按照《混汽投入順序》進行,完全放完混汽配管中的積水后進行暖管,暖管過程一定要充分,如暖管不太理想可適當延長暖管時間,起初混汽投入電動閥的操作須緩慢,以免瞬時猛烈進汽沖擊汽輪機,同時中控應保證AQC鍋爐的穩定運行,發電機輸出功率維持在機組功率的30%以上。
7、汽輪發電機組運行正常后,蒸汽管道所附屬的疏水器要投入使用,排放管道內的積水,防止管道內的積水進入汽輪機對汽輪機造成沖擊,嚴重時將會導致機組發生重大事故。
8、汽輪發電機組正常運行過程中,應定時、定位、定量對汽輪發電機組及其輔機進行巡檢,檢查各部位的溫度、壓力、振動、熱膨脹量差、各潤滑部位潤滑油流量以及是否有異常聲響,異常振動和異常氣味等,發現異常情況時應立即與中控聯系確認并及時查找問題根源提供依據。
9、保證汽輪發電機組油系統正常運行,杜絕“跑、冒、滴、漏”,停機檢修時需對各油過濾器進行清洗,運行時應對油管路進行檢查,運行時油路出現微量滲漏,要及時向技術人員報告并確認無危害情況發生,并采取相應措施予以解決后方可保持汽輪機正常運行。潤滑油過濾器、控制油過濾器、油冷卻器在運行過程中切換時,應先打開兩單元之間的平衡閥進行油壓平衡后方可進行切換操作。
10、汽輪機出現緊急情況時操作手拍危急遮斷器,其后確認高壓電動油泵或交流潤滑油泵的起動,并嚴密監視轉子惰走情況,及時投入盤車帶動轉子慢轉,中控要嚴格保證凝汽器的真空度和液位,防止其內部出現正壓或汽輪機進水等嚴重事故。
11、運行中應加強對汽輪發電機組軸承回油溫度、軸瓦溫度的監控,軸承最高回油溫度應小于65℃,軸承最高瓦溫應小于100℃(發電機軸瓦溫度應小于70℃);
12、運行中應對發電機三相定子溫度及空冷器出口溫度進行監控,如出現發電機三相定子溫度大于100℃或空冷器出口溫度大于60℃時,應立即起動備用冷卻水泵,并告知工段管理人員進行相關相關處理;
13、運行過程中應防止負荷的急劇升降,正常停機時應緩慢地將負荷下調,發電機解列后重復第10項操作,若停機時間較長,一般將盤車48小時后可停止盤車,盤車裝置一定要在油系統正常運行狀態下投入。
14、應嚴格控制汽輪機主汽門的進汽參數:
連續最大壓力:0.789MPa(7.89kg/cm2G)
瞬間最大壓力:1.2MPa(12kg/cm2G)(年度總時限應小于20小時)
年平均主蒸汽壓力:最大0.689MPa(6.89kg/cm2G最大)
連續最高溫度:367℃(年累計不超過400小時)
瞬間最高溫度:380℃(累計不超過80小時,每次持續時間不超過30分鐘)
年平均主蒸汽溫度:最大317℃
?
五、熱力系統停機防凍安全操作規程
1、PH鍋爐
(1)鍋爐加水(2)蒸汽管道排泄、放水(3)給水管道排水(4)小口徑管道排水(5)現場儀表及變送器排水(6)循環泵單獨運轉(氣溫在0℃以下時,運轉循環泵)注:循環泵無法運轉時,將循環水配管內的水放掉,無法排水的換熱管及聯箱間的聯絡管部分用電加熱器或太陽燈進行加熱,使其不凍結。
2、AQC鍋爐
(1)蒸發器放水(2)汽包放水(3)循環配管放水(4)過熱器放水(5)蒸汽管道放水(6)省煤器放水(7)給水管道放水(8)小口徑管道放水(9)現場儀表及變送器放水(10)各系統氣體吹掃。
3、配管及輔機設備
(1)蒸汽管道放水(2)給水管道放水(3)小口徑管道放水(4)現場儀表及變送器放水(5)給水泵放水(6)加藥泵本體及配管放水(7)冷卻水系統放水(包括輔機內的冷卻水)(8)控制系統壓縮空氣管道排水(包括疏水閥及過濾器等)(9)各系統氣體吹掃。
?
六、純水裝置安全操作規程
1、上崗人員必須正確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女同志要將頭發盤起,禁止帶病或酒后上崗。
2、上崗人員應熟悉設備的工作原理及工藝流程、操作規程及運行參數。
3、純水裝置進行藥品的補充作業時一定要穿戴好防毒用具,并準備好可靠的水源,發生意外必須及時沖洗。
4、未經允許藥品的添加作業禁止采用容器內傾倒的方法,防止藥液大量濺流傷害。
5、正常運行時要保證廠房內的通風機正常運轉,保持廠房內的空氣流通。
6、不得隨意調整陰床、陽床再生中藥品的流量,避免離子損傷降低使用壽命。
7、純水水質要堅持每月化驗一次。
8、當原水機械過濾器壓差超過0.1MPa時,必須及時停機予以反洗或更換過濾器多級砂。
9、發現藥品泄漏須及時匯報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避免故障的擴大。
10、中和槽內的廢水在PH值達到(+7)排放標準時方可進行排放。
11、嚴格控制純水生產指標,PH值控制在8~10范圍內,電導率控制在10μs/cm以下,純水品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熱力系統的安全及壽命。
?
七、凝結水泵安全操作規程
1、上崗人員必須正確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女同志要將頭發盤起,禁止帶病或酒后上崗。
2、上崗人員必須熟悉水泵工作原理、內部結構、操作規程及運行參數;
3、巡檢人員開機前應確認泵進出口壓力表是否正常,凝結水泵軸承潤滑是否正常,凝汽器水位是否保持在0mm以上;
4、凝結水泵起動時必須嚴格按照泵操作規程進行操作,首先確認泵進出口閥開閉狀態,起動時應熟悉泵起動最大電流是多少;
5、運行中應對泵進出口壓力進行監視,出現異常情況下應立即切換備用泵,不經允許不準擅自對泵進行維修;
6、運行中應對電機及泵的軸承溫度、振動進行監視,如出現異常情況立即切換備用泵進行處理;
7、運行中應對凝汽器水位進行巡檢如發現水位不在規定范圍內,應立即通知中控操作員進行相關操作;
8、停機時應打開進口排污閥對內部積水放空,以防止泵內部受到氧腐蝕,同時打開泵殼體對泵葉輪進行檢查腐蝕情況;
?
八、鍋爐給水泵安全操作規程
1、上崗人員必須正確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女同志要將頭發盤起,禁止帶病或酒后上崗。
2、上崗人員必須熟悉水泵工作原理、內部結構、操作規程及運行參數;
3、巡檢人員開機前應確認泵進出口壓力表是否正常,鍋爐給水泵軸承潤滑是否正常,閃蒸器水位是否保持在0mm以上;
4、鍋爐給水泵起動時必須嚴格按照泵操作規程進行操作,首先確認泵進出口閥開閉狀態,起動時應熟悉泵起動最大電流是多少;
5、運行中應對泵進出口壓力進行監視,出現異常情況下應立即切換備用泵,不經允許不準擅自對泵進行維修;
6、運行中應對電機及泵的軸承溫度、振動進行監視,如出現異常情況立即切換備用泵進行處理;
7、運行中應對閃蒸器水位進行巡檢如發現水位不在規定范圍內,應立即通知中控操作員進行相關操作;
8、運行中應對泵前后端潤滑油位進行監控,如發現油位不正確應立即通知潤滑工進行相關操作;
9、停機時應打開進口排污閥對內部積水放空,以防止泵內部受到氧腐蝕,同時打開泵殼體對泵葉輪進行檢查腐蝕及摩損情況;
?
九、射水泵安全操作規程
1、上崗人員必須正確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女同志要將頭發盤起,禁止帶病或酒后上崗。
2、上崗人員必須熟悉水泵工作原理、內部結構、操作規程及運行參數;
3、巡檢人員開機前應確認泵進出口壓力表是否正常,真空泵軸承潤滑是否正常,均壓箱壓力是否已達到2.94Kpa以上;
4、巡檢人員在開機前應關閉真空破壞閥;
5、射水泵起動時必須嚴格按照泵操作規程進行操作,首先確認泵進出口閥開閉狀態,起動時應熟悉泵起動最大電流是多少;
6、運行中應對泵進出口壓力進行監視,出現異常情況下應立即切換備用泵,不經允許不準擅自對泵進行維修;
7、運行中應對電機及泵的軸承溫度、振動進行監視,如出現異常情況立即切換備用泵進行處理;
8、運行中應對真空度進行監控,如真空度不在規定范圍內(低于-80kPa)時,應立即切換備用泵,同時通知中控操作員進行相關操作;
9、運行中應對泵前后端潤滑油進行監控,如發現潤滑不正確應立即通知潤滑工進行相關操作;
10、停機時應打開進口排污閥對內部積水放空,以防止泵內部發生銹蝕現象,同時打開泵殼體對泵葉輪進行檢查腐蝕及摩損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