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井巷維修工操作規程

井巷維修工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3410

(一)準備工作

1、準備好斧頭、手鎬、抓釘和二錘等工具,并根據作業在點需準備坑木、排材、笆片和排花等支護材料。

2、按《運料工操作規程》把材料安全運到工作地點。

(二)操作

1、檢查維修地點的廂木的損壞情況,選擇好安全退路,根據現場情況制定具體采用平參、拉參和透參的處理方法。

2、平參只能在原廂沒有根本損壞和有填參位置的情況下采用。平參廂的上下柱和梁頭原則上不能矮于和短于原支架的支護規格。平參廂上梁頭時,先上好一端,再將另一端強行抬到安裝高度后,把退柱從梁頭側面傾斜插入,并敲打就位。嚴禁將平參廂柱砍矮,安上梁頭后,再打木楔抬高梁頭。

3、拉參廂在原廂梁柱已嚴重斷折的情況下采用,按第二條規定在緊靠被拉廂旁架設新廂后,才能拉除斷廂。斷廂拉除后,要立即進行補充幫被。

4、透廂在原支架斷折嚴重并影響正常斷面的情況下采用。透廂只能由外向里逐架進行。透廂時,只能從已透廂或原有的合格廂上從上至下或從左到右地用排花掩護支架,逐漸擴大斷面。排花超前的長度必須大于預定的支護間距。排花直徑和布排密度必須滿足懸撐前方巖體的需要,每根排花長度必須大于2.5倍廂距。錘打排花只能用三錘,在打排擴大斷面的同時必須準備好砍一半的腿柱和梁頭。新廂支好后,不能立即松花,應重新進行幫被后,再根據現場壓力情況確定松排花的距離。

5、巷道維修無論平參、拉參還是透參,操作前均需把電纜解下放入溝內掩護起來。如果水溝通水,還應用板材加蓋,保持水流暢通。操作前還應在作業點外側,離開作業點6米以遠選擇好砍廂、放料地點。

6、所有支架的柱,上側應盡量挖至底板,下側至少挖至水溝以下0.15米,不能深挖時應采取踩底等補救措施。

7、砍制梁、腿前應滾動選取加工面,并用橫木搭放需加工的梁、柱。梁、柱的加工濃度按砍皮2厘米、梁砍心小半直徑,柱腿含梁心小半直徑進行加工。

8、新支護的支架應從梁、柱的上下結合部用木楔加固和使用掛角排材加固,禁止從梁的中部和柱的下部用楔加固。

9、正常情況下禁止站在未維修的巷道里側從事維修工作。如確需入內工作時,應設專人監護。尚未維修的前方支架應視情況打柱加固。

10、正常維修過程中出現操作地點前后10米范圍內有應力集中,廂木折斷和掉渣現象時,應立即停止工作,撤到安全地點。

11、維修地點有車輛、行人通過時,應制定人員躲避和車輛減速慢行通過的措施。

12、維修工作完成后,要檢查維修質量,彌補不足,清理現場附近雜物和過剩材料以及工具,保證巷道、水溝、軌道暢通。

篇2:井巷維修施工安全措施

井巷維修施工的安全措施

為了保證井下使用的巷道暢通,滿足通風、行人、運輸、排水等的需要,有效預防冒頂和塌陷事故的發生,對井巷必須經常檢查、維修。維修施工嚴格按《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操作,并認真執行本維修安全措施。

1、維修巷道前,必須首先了解通風情況,進行瓦斯檢查,各類有害氣體的濃度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后,方可進入,嚴禁無風作業。在有車輛運行的巷道維修要注意來往車輛傷人。

2、檢查維修地點周圍的安全情況,發現折梁斷腿、片幫冒頂等威脅人身安全的情況時,必須先妥善處理。

3、維修時每組至少有2人配合操作,嚴禁單人作業;在同一巷道內相向(對著)進行維修工作時,間距不小于15m。維修前要先掩蓋或移設好工作地點的管線和設備。

4、每撤換一棚權加或柱腿都應加固被撤支架前后3—5棚支架;更換柱腿時,必須先在該梁的一側架設臨時中柱。連續撤換支架時,必須執行從開始的地方由外往里逐架施工的原則,嚴防退路不暢通。

5、拆除舊支架時應做到先支后回,補一架拆一架,嚴禁空頂作業;處理頂板冒頂時要有專人監護和專人指揮。

6、回撤柱腿和梁以及處理松動頂幫時,人員應站在支架完整牢固處。挖柱窩時要先護好頂,并要有人觀察頂板變化情況。

7、柱腿安放好后,再行架梁,架梁時人在梁的側面手托梁下頭在安全一側。對準柱腿安放好后立即臨時固定,再按規格要求調整后背牢打移,支設牢固。

8、維修需要進行放炮挑頂工作時,事先必須加固前后5m以上的支架;打眼放炮必須按照爆破工操作規程操作,嚴防發生爆破事故。

9、架設和拆除(柱腿)時,在一架未完工之前,不得中止工作。新設的支架強度不得低于原有支架(指完好狀態時)的支護強度。

10、維修支設和拆換支架完工后,幫頂要封嚴、背牢,無傘檐和活石。清理好維修場地,保證巷道安全暢通。

篇3:井巷施工安全須知(一)

井巷施工安全

井巷施工程序井巷是為進行采掘工作在巖層或煤層內所開鑿的一切空硐。井巷工程包括井筒、井底車場巷道及硐室、主要石門、運輸大巷、采區巷道及回風巷道等全部工程。這些工程中有一些工程構成連鎖工程項目,也可以稱為礦井建設關鍵線路或主要矛盾線,也就是決定礦井建設最短總工期的、只能按順序施工的路線。該線路上的各單位工程統稱關鍵工程,包括井筒、井底車場重車線、主要石門、運輸大巷、采區車場、采區上山、最后一個采區切割巷道或與風井貫通巷道、風井等。

井巷掘進的主要施工方法根據施工方法及地層賦存條件的不同,井筒(或巷道)施工分為普通鑿井法與特殊鑿井法。普通鑿井法是在穩定或含水較少的地層中采用鉆眼爆破或其他常規手段鑿井的方法。特殊鑿井法是在不穩定或含水量很大的地層中,采用非鉆爆法的特殊技術與工藝的鑿井方法。通常采用的有凍結法鑿井、鉆井法鑿井、注漿鑿井法鑿井。

井巷支護及維護一般井巷掘進出空間后,都要進行臨時支護或永久支護,以防止圍巖的破壞。具體分為錨桿支護與錨噴支護、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支護和棚狀支架三種。

礦用爆破器材礦用爆破器材主要包括炸藥和起爆器材。炸藥是在一定的條件下,能夠發生快速化學反應,釋放大量熱量,產生大量氣體,因而對周圍介質產生強烈的機械作用,呈現所謂爆炸效應的化合物或混合物。炸藥一般有硝酸銨類炸藥、水膠炸藥、硝化甘油炸藥和乳膠炸藥。其中硝酸銨類炸藥是我國礦山最廣泛使用的工業炸藥。硝酸銨類炸藥曾稱“硝安炸藥”或“硝銨炸藥”,是經硝酸銨為主加有可燃劑或再加敏化劑(硝化甘油除外),可用雷管起爆的混合炸藥。該炸藥的特點是氧平衡接近于零,有毒氣體產生量受到嚴格限制。硝酸銨炸藥均為粉狀,用紙包裝加工成圓柱形藥卷,外涂一層石蠟防水。硝酸銨炸藥的貯存期為4—6個月。水膠炸藥是20世紀70年代研制成功的新型炸藥,是硝酸甲胺的微小液滴分散在以硝酸鹽為主的氧化劑水溶液中,經稠化、交聯而制成的凝膠狀含水炸藥。水膠炸藥具有抗水性能強、密度高、威力大、安全性好、生產工藝簡單、使用方便等特點,無硝酸銨類炸藥的主要缺點。硝化甘油炸藥是硝化甘油被可燃劑和(或)氧化劑等吸收后組成的混合炸藥。其優點是威力高、耐水(可在水下爆破)、密度大、具有可塑性、爆炸穩定性高。缺點是會“老化”、“滲油”,機械敏度高,生產和使用安全度較差,價格昂貴,已經很少使用。乳化炸藥是通過乳化劑的作用,使以硝酸鹽為主的氧化劑水溶液微滴均勻地分散在含有氣泡或多孔性物質的油相連續介質中而形成的油包水型膏狀含水炸藥。在有瓦斯或煤塵爆炸危險的煤礦井下工作面或工作地點應使用經主管部門批準,符合國家安全規程規定的煤礦許用炸藥。起爆器材可分為起爆材料和傳爆材料兩大類。雷管是爆破工程的主要起爆材料,導火線、導爆管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