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鍋爐重特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某鍋爐重特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024-07-15 閱讀 1448

為規范和加強鍋爐設備重特大事故應急救援工作,使應急救援安全、有序、高效實施,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性事故危害,最大限度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維護社會安定和公司利益,特制定鍋爐重特大事故應急預案。

一、編制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

3、《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特種設備事故處理規定》。

二、適用范圍

1、本公司內發生(或者有可能發生)一次死亡3人或者一次死傷6人及其以上的鍋爐設備重特大事故;

2、本公司內發生性質特別惡劣、經濟損失在100萬元以上,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鍋爐設備事故。

三、鍋爐重特大安全事故應急指揮組織機構

1、鍋爐重特大安全事故應急搶險工作實行公司統一組織領導和分部門牽頭負責相結合的原則。

2、公司成立重特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

2.1總指揮:

2.2副總指揮:

2.3成員:

2.4指揮部設綜合協調組、安全保衛組、新聞報道組、搶險救援組、醫療救護組、后勤保障組、事故調查組、善后處理組等專業處理組,具體承擔事故救援和處理工作。

四、應急救援機構職責

1、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

在發生鍋爐重特大安全事故時,負責事故現場應急處置和搶險救援以及善后處理的組織指揮工作。

2、專業處理組的職責

綜合協調組:公司生產技術部負責,綜合部配合,承辦重特大鍋爐安全事故的報告,通知指揮部成員及單位立即趕赴事故現場,協調各專業處理組的搶險救援工作,及時向公司總經理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事故搶險救援進展情況,落實上級領導和公司領導關于事故搶險救援的指示和批示;具體由雷光元、高志勇、倪伯忠負責。

安全保衛組:生產單位主要領導負責,具體由試驗廠綜合科組織人員對事故現場及周邊地區進行警戒、控制,組織人員有序疏散;由張青運負責。

新聞報道組:由綜合部和生產技術部負責,組織事故應急處理和搶險救援的新聞報道工作;具體由高志勇、何勇鋒負責。

搶險救援組:生產單位主要領導負責,具體由試驗廠組織搶險隊伍,進行搶險救援;由張青運負責。

醫療救護組:由黨群工作部負責,綜合部配合,聯系哈密紅星醫院急救中心,組織有關醫療單位對傷亡人員實施救治和處理;具體由高志勇、王英負責。

后勤保障組:由物資部和財務部負責,有關部門和單位配合,組織協調有關部門,提供各種搶險救災物資和通訊保障工作;具體由宋偉民、李偉負責。

事故調查組:由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及時介入,配合鍋檢所、安監部門進行現場勘察取證,以及上級調查組對事故進行調查處理工作;具體由雷光元、何勇鋒、唐天勝及有關專家成員組成。

善后處理組:由黨群工作部和各單位等部門配合,處理傷亡人員的善后工作;具體由張青運、王英負責。

五、應急救援預案

當發生鍋爐重特大安全事故時,按下列程序報告:

1、發生事故單位,要立即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綜合協調組報告,內容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員及鍋爐損失情況。

公司報警電話為,手機:。

2、綜合協調組應立即向總指揮和公司主要領導報告,同時盡快通知指揮部其他成員、有關單位以及各專業處理組,以便迅速、高效、有序的開展救援處理工作。

3、綜合協調組要及時與事故發生地鍋檢所、安監部門取得聯系,報告事故情況,配合管理部門組織的救援,并按公司領導的指示協調公司的救援行動。

(二)應急處置措施

收到鍋爐重特大安全事故報告后,采取下列措施進行應急救援處置:

1、現場救援

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和綜合協調組要立即派人趕赴事故現場,并迅速聯系、調集必需的人員、車輛及機械設備。若事故發生地安監部門人員已在現場,則積極配合安監部門,若事故發生地安監部門人員尚未到達則以己方為主,在事故現場搶救傷員、維護秩序、保護事故現場等。

1.1傷員搶救

在現場首先要及時搶救傷員,最大可能減少傷亡程度。同時,綜合部要立即與哈密紅星醫院急救中心(0902-2230999)或就近醫院聯系,請求出動急救車輛并做好急救準備,確保傷員得到及時救治。

1.2控制事故的蔓延和擴大

協助、配合安監部門處理疏散人群、維持現場秩序等問題。

1.3保護事故現場

確認并保護事故現場,在救助行動中采取緊急措施和移動現場物件時應做出標志,協助鍋檢所、安監部門拍攝并寫出書面記錄,做好事故調查取證工作,以利于事故處理,防止證據遺失。

2、事故調查

綜合協調組要主動與事故發生地鍋檢所、安監部門聯系,報告事故情況和組織的救援工作,協助核實傷亡人員情況,按照鍋檢所、安監部門的有關規定和要求,配合、協助事故的現場勘察和調查取證。

3、善后處理

組織有關部門和人員妥善做好傷亡人員的處置和身份確認,對傷亡人員家屬做好相應的接待和安撫解釋工作。

4、責任處理

按照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在鍋檢所和安監部門查明事故原因和責任、對事故進行處理的基礎上,公司提出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意見,編寫事故報告,總結事故教訓,制定防范措施,并報公司上級機關和當地鍋檢所、安監部門等。

六、其它注意事項

1、參與救援行動的公司人員和機械設備應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服從鍋檢所、安監部門指揮,配齊安全設施和防護工具,加強自我保護,確保救援過程中的人身安全。

2、參與救援行動的全體公司人員要在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安全、高效、有序完成救援任務。

篇2:某外國語中學鍋爐爆炸事故應急預案

外國語中學鍋爐爆炸事故應急預案

一、總則

(一)目的

為了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堅持以人為本,為有效地防止事故發生和在萬一發生事故后能科學、合理、有序、有準備等進行事故處理,減少人財物損失。

(二)編制依據

嚴格按照《鍋爐房安全管理規則》《蒸汽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和《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暫行條例》等規定,結合校園實際,特制訂本預案。

(三)工作原則

1.受困人員和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優先。

2.防止事故擴大優先。

3.保護環境優先。

二、組織機構及職責

為加強對鍋爐爆炸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統一指揮和協調,成立鍋爐爆炸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揮部設在校長室。

1.組織機構

報警:110

總指揮:z

副總指揮:z

通訊組:z

安全保衛組:z

人員疏散組:z

后勤組:z

運輸組:z

救援組:z

醫療組:z

2.職責

(1)指揮部職責:鍋爐爆炸事故發生后,指揮部成員立即趕赴現場進行現場指揮,審批現場救援方案,組織現場搶救。

(2)成員單位職責

通訊組:負責承接鍋爐或壓力容器泄漏、爆炸事故報告;請示總指揮啟動應急救援預案;通知指揮部成員單位立即趕赴現場;協調各成員單位的搶險救援工作;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事故情況和應急處理進展情況;落實上級主管部門關于事故搶險救援的指示;做好相關記錄。

安全保衛組:負責監督搶險救災工作中的各項安全措施的有效落實;負責事故損失的調查、匯總和上報并配合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調查。

人員疏散組:負責事故現場人員疏散和警戒,組織事故可能危及區域內的人員疏散撤離,對人員撤離區域進行治安檢查,保證應急人員出入和物資運輸的道路交通暢通和現場治安及危險源的控制,對現場及周圍人員進行防護指導,禁止無關人員和車輛進入危險區域;參與事故調查處理。

后勤組:負責落實搶險資金;負責與各部門配合,保證車輛、、搶救物資、材料、工具和設備及時到位。組織或協助對事故的善后安撫處理工作;負責對搶險資金使用的監督。

運輸組:負責現場車輛的調配,物資和人員的運送。

救援組:配合對受傷人員進行急救,及時將受傷人員送往醫院進行治療;協助做好事故處理過程中的后勤保障工作,

三、預防與預警

1.危險源監控

(1)鍋爐應安裝自動給水調節器,并在控制室便于崗位人員操作的地方裝設手動給水調節裝置。

(2)蒸汽鍋爐應裝有引風機、送風機的事故按鈕和聯鎖裝置,并定期試驗。

(3)鍋爐、壓力容器應按照規定進行定期檢驗。

(4)各種熱工儀表和電氣儀表應按照規定由有資質的單位進行定期校驗。

(5)定期按規程要求進行高壓加熱器危急泄水門試驗。。

2.預警行動

(1)按照相關規定定期由有資質的單位對鍋爐、壓力容器及其安全附件進行安全檢驗,并對檢驗報告中提出的問題進行認真整改,整改完成前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和管理措施,防止發生事故。

(2)崗位操作人員應有高度的責任心,精心監盤、謹慎操作,按時對設備進行巡回檢查,保證設備巡檢質量;按規定對各種安全保護裝置進行定期試驗,及時發現設備運行過程中的異常現象,及時整改。

(3)崗位操作人員在巡檢過程中,發現安全保護裝置失靈,設備發生重大異常,應迅速上報當班值長和本單位值班人員,確定設備能否繼續運行,當班值長要迅速通知單位領導及檢修人員及時處理。在繼續運行過程中要采取相關措施,保證安全運行;若運行中不能處理時,立即停運該設備。

3.信息報告程序

報告順序是:發現人――校園職能部門領導――校園分管領導――校園主要領導。

四、應急處置

1.響應分級

Ⅰ級響應:發生鍋爐事故,設備損失較輕的(受熱面局部爆管等),且無人員傷亡只需啟動本應急救援預案即可控制的,并向學校報告。

Ⅱ級響應:發生鍋爐事故,設備損失嚴重的(鍋爐爆炸),或造成3人以下人員傷亡或有毒有害物質局部泄漏,預計發生的事故或災情不能被本預案處理或控制,向學校匯報,請求支援。

2.響應程序

(1)應急行動

事故單位是處理事故的具體實施者。指揮部成員未到達現場前,在現場的最高行政領導行使現場指揮權,具體負責組織有關人員,制定現場搶險方案和措施并實施。指揮部成員到達現場后,立即向其匯報事故處理情況,同時移交指揮權。各成員單位按各自專業職責開展搶救。

應急救援總指揮部成員接到通知后迅速趕到指定地點或事故現場,聽取事故簡單情況介紹,接受總指揮命令,組織有關人員制定搶險方案,緊急搶險。

(2)應急恢復

在確認事故已被有效控制時,由指揮部宣布解除警戒,恢復交通。

(3)應急結束

當事故威脅徹底消除,傷亡人員得到相應處置后,應急救援指揮部宣布應急救援結束。

五、處置措施

1.應急搶險救援成員趕到事故現場后,應先向事故單位現場有關人員了解情況,并對現場實地查看,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各自職責分頭開展搶險。

2.疏散周圍群眾,封鎖事故地段、場所,維持好事故現場秩序,設定警戒線。

3.向事故現場人員了解事故現場是否有失蹤人員和失蹤人員可能在的地點,若事故現場尚有失蹤人員未救出時,應首先尋找失蹤人員,并進行施救。

4.鍋爐發生缺水事故時。

如無法判明水位,應先進行“叫水”,步驟如下:先開水位計放水門,再關汽門,然后緩慢關閉放水門,觀察水位計內是否有水位出現。如果經過“叫水”水位計內有水位出現則為輕微缺水,如果經過“叫水”水位計內沒有水位出現則為嚴重缺水,應立即停爐。

如屬于輕微缺水,開大給水門加強鍋爐上水,恢復正常水位,同時立即檢查缺水原因并消除。其它操作按《運規》

規定執行。

如屬于嚴重缺水,關閉給水門、加藥門,嚴禁向汽包進水,緊急停爐,將火吹滅。立即停止給煤機、二次風機、送風機、引風機運行,鍋爐壓火。關閉電動主汽門與系統解列,解列后關閉主汽管道截汽門。關閉加藥門、連排門,嚴密關閉給水門嚴禁向汽包進水,

立即檢查、確定造成缺水的原因,待缺水故障消除后,經批準恢復鍋爐運行。

5.鍋爐受熱面泄露時

當鍋爐水冷壁管或埋管泄漏時,如能保持汽包水位且事故不會擴大時,降低負荷運行,待備用爐投運或高峰負荷過后再進行處理,同時密切注意水位變化。若泄漏量增大,無法維持正常水位時,則必須立即停爐,把火吹滅,打開省煤器再循環,在不影響鄰爐上水情況下,加強給水維持汽包水位。

當省煤器管泄漏時,如屬輕微泄漏,加強給水,必要時降低負荷,待高峰期過后或備用爐投入停止該爐運行;如果損壞嚴重,汽包水位無法維持,并影響到附近未損壞管子時,按緊急停爐處理。停爐后盡力維持水位,禁止開啟省煤器再循環,引風機繼續運行一段時間將煙道內濕蒸汽抽出。

當過熱器管泄漏時,如屬于輕微泄漏,經判斷短時間不會擴大故障,允許降低負荷保持短時間運行。降低鍋爐負荷,密切監視漏汽情況,,如故障惡化,則按緊急停爐處理。

鍋爐緊急停爐(循環流化床)步驟如下:(1)迅速減少負荷,停止給煤機和二次風機運行,調整一次風量和引風量,使床溫降低。(2)開啟返料放料門,將灰全部放掉。(3)待床溫降至600℃以下,停送風機、引風機。(4)開啟過熱器疏水門,當主汽流量為零時,關閉電動主汽門,解列停爐。

6.鍋爐發生受熱面管子爆破時

當鍋爐水冷壁管或埋管爆破,不能維持汽包水位時,立即停爐,把火吹滅,引風機繼續運行排出爐內的煙氣和蒸汽;母管制運行時立即關閉電動主汽門和截汽門,單元制運行時,待汽機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可關閉截汽門和電動主汽門,加強給水。如損壞嚴重,致使汽壓迅速降低,給水消耗過多,加強給水仍升不到正常水位,應停止給水,待爐內蒸汽基本消除后停止引風機運行。

當省煤器管爆破,汽包水位無法維持,并影響到附近未損壞的管子時,按緊急停爐處理。停爐后,應盡力維持水位,可用旁路門上水,禁止開啟省煤器再循環門和注意關閉所有的放水門,引風機繼續運行一段時間將煙道內濕蒸汽抽出。

當鍋爐過熱器爆管時,必須緊急停爐,以防臨近的過熱器管被噴出的蒸汽吹損。停爐后,保持引風機運行一段時間,將煙道內濕蒸汽抽出。

7.發生重大鍋爐事故時,崗位操作人員將設備停運后,撤離現場。

8.其它壓力容器發生事故時,應迅速停止該設備運行或使用,關閉事故區域的總閥門和關閉事故現場上一級閥門,切斷系統,防止事故擴大。

9.當盛裝易燃易爆物品或助燃物的壓力容器發生事故時,應及時處理周圍易燃易爆物品,同時杜絕明火,禁止操作事故現場及易燃易爆物質可能擴散范圍內的電器設備,防止產生電火花,引起火災或爆炸事故。

10.當事故現場發生火災時,應同時啟動《火災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六、應急保障

1.設備維護保障:適合于壓力容器盛裝物質的消防器材,具體數量和規格根據供應廠家建議配備。鍋爐壓力容器的易損件、壓力表、安全門、各種規格型號的閥門、各種管徑的盲板準備一套。鉗工工具,鍋爐的使用者和應急搶險隊各準備兩套。

2.通信與信息保障:保衛部門負責通信系統的維護,確保應急期間信息暢通,并從各種媒體上獲取相關信息。

3.應急支援與裝備保障

(1)機構、人員名單(見“組織體系”工作機構)。

(2)救援藥品主要有繃帶、消毒水、止痛藥、消炎藥等。

(3)校園工作用車或教職員工私家車為突發事件的處理提供急救車輛。

(4)醫療保障由相關醫院的幫助。

(5)校園安全保衛部門和當地公安機關提供安全保障。

(6)校園財務部門提供財力支持。

(7)技術保障:就近醫療點、zz市消防大隊、市傳染病防治中心、市人民醫院、城西派出所、zz市公安局等。

(8)宣傳、培訓:公眾信息交流:預案、報警電話在校園網上共享,同時在必要地點張貼;同時定期進行安全常識講座。由人事部門對特殊崗位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對可能涉及的教職員工進行必要的應急自救與互救教育。

七、應急終止

1.終止程序:根據信息發布的機關確定。

2.后期處置

(1)對在事故中受傷的師生員工給予必要的經濟補償;對在事故中傷情較為嚴重的,校園給予適當的經濟援助;對污染物的處理按照國家廢物處理的相關規定進行。

(2)發動學生捐助,同時向社會廣泛求助,得到的資金由財務部門統一管理。

(3)為應急人員辦理保險業務,且及時理賠。

(4)做好事故的調查、分析和應急經驗的總結,同時提出改進建議。

八、附則

對在事故中有突出表現的個人予以表彰和獎勵,對事故的責任者給予紀律處分以及依法追求其刑事責任。

本預案由zz市外國語中學制訂與解釋,上交市教育局安保科備案。

篇3:鍋爐事故應急管理預案

第一節?超溫結焦的處理

當流化床鍋爐的燃燒溫度達到灰的熔點溫度時,流化床、返料器等處就會產生灰渣結焦現象,致使鍋爐停止運行。

當流化床溫度上升較快,有超溫的趨勢時,應立即停止給煤,大幅度增加一次風量以降低床溫。如果給煤自動控制時,應將自動改為手動,床溫正常以后再恢復自動。當床溫穩定以后,減少一次風量,逐步增大給煤量,恢復正常燃燒。同時密切注意風室壓力、床層壓力及爐膛出口差壓值的變化,如壓力值下降或存在較強烈的波動現象,應考慮床料是否有局部結焦現象,當床溫穩定后,壓爐檢查流化床及近料器,確認無焦,或清除焦塊后,再重新投入運行。如床溫、床壓均正常,應注意適當排灰、排渣,以檢查灰渣排放是否正常,如排灰、排渣不正常,也應采取壓爐措施檢查,是否結焦,并查明排灰排渣不正常的原因。在壓爐檢查時,應注意檢查分離器及返料器、返料斜管是否存在結焦和堵塞。切不可在已發現有異常情況時,強行運行,以防擴大事故,增加處理的難度。

第二節?低溫熄火的處理

當流化床燃燒風煤比不當,給煤量不足,或給煤設備發生故障斷煤,床溫下降,低于燃燒的正常溫度時,會導致熄火事故。

當床溫下降較快且幅度較大時,應立即檢查是否斷煤、卡斗,并及時調整給煤量,減少一次風量,直至最小運行風量,但不宜小于相應床料厚度的冷態臨界風量。調整爐膛微負壓運行。必要時,可關閉返料流化風,停止返料,關閉二次風門,停止輸送二次風,待爐溫穩定和回升時,再逐步恢復返料量、二次風。如床溫低于800℃以下再繼續下降較快時,或觀察爐內火色變暗時應停止給煤,停止一次風,壓爐悶火,利用爐墻溫度加熱床料。悶爐時間一般為15min左右。必要時,可打開爐門,查看床料火色,呈紅色,可關閉爐門,直接啟動,恢復鍋爐正常運行。檢查時,注意下部底料溫度,如果床料較厚時,可排放部分底料,也可從爐門處往外扒出底料表面溫度較低的一層爐料,再啟動鍋爐。啟動時,注意一次風不宜提升過快,一般啟動風機投入給煤時,給煤量不宜過大,注意爐溫是否回升,如回升,可逐步增加風量到臨界流化風量穩定一段時間,待床溫快速回升時,再逐步提升一次風,并調整給煤量。給煤量應遠小于正常運行煤量,以免給煤量過大,一旦床溫正常,燃燒正常,床內過量的可燃物大量燃燒放熱,床溫無法控制,反過來又出現超溫現象。但床溫恢復到800℃以上,一次風量恢復到正常運行風量時,可控制好床溫,逐步投入二次和返料循環燃燒,使鍋爐完全正常運行。通過壓火悶爐以后,如果檢查底料溫度過底,床料火色不轉紅,可投入木炭或煙煤重新加熱底料,如同冷態升爐一樣重新點火升爐。

在處理熄火故障時,應注意床溫變化,控制好給煤量,不能追煤過多,不要勉強拖延,果斷根據實情壓爐悶火,床料過厚量,適當排放冷渣冷灰,重新投入返料時,將冷灰排完后再投入,注意調整爐膛負壓。

第三節返料器結焦、不返料的處理

循環流化床鍋爐運行中,返料器結焦不返料,會造成鍋爐無法正常運行。

當返料器出現超溫、不返料的異常現象時,應調整燃燒,與用汽部門及鄰爐取得聯系,及時停爐壓火,打開返料器檢查門進行檢查。如結焦,應及時清除,并檢查分離器、返料斜管是否結焦并進行清除,同時,分析結焦的原因,防止重復發生。如果鍋爐流化床正常,沒有超溫,也沒有大量排灰,排渣現象,返料器內也無其他雜物,如耐火磚、混凝土塊等,應注意檢查返料器流化風室及放灰管、返料風的送風系統。如放灰管破裂,應修復;排灰口漏風嚴重,應用耐火混凝土密實,消除一切影響流化的因素。如返料器內既不結焦,也無其他異常情況,應考慮返料器溫度計是否損壞,更換損壞的熱電偶或導線。同時應注意檢查返料器是否漏風,是否流化風量調整過大,使返料風返竄至分離器,造成分離器分離效果降低,使循環灰濃度下降。

第四節?分離器結焦、堵灰、分離

效果差的處理

返料器工作正常時,循環灰在分離器內是不滯留的,所以,分離器一般不會積灰和結焦。但如果返料不正常,或者分離器耐火內襯損壞剝離,造成返料器、分離器料腿堵料時,分離器便會發生堵灰和結焦。

如果返料器溫度正常,排灰正常,灰濃度過低,應注意檢查燃料是否顆粒過細,如果顆粒過細,應注意降低一次風量運行,盡量養厚床料,如還是不行,可適當加強飛灰再循環量,待有機會時,再停爐檢查分離器是否損壞。如果有條件時,可以改變燃料質量,摻燒其他燃料。一旦返料器呈現不返料、排灰不正常,或溫度下降等現象時,應及時采取壓火停爐措施,檢查返料器和分離器,以便及時消除故障,防止分離器嚴重堵灰或結焦,給處理增加難度。一般返料器只要停止返料幾分鐘,循環灰便有可能由料腿堵上分離器,一旦堵上去,而且又結焦時,很難處理。只要堵灰不嚴重,處理及時,只要壓火幾分鐘即可排除故障。如果分離器掉內襯,應注意清除干凈,尤其是升爐前的冷狀態,必須將那些將要掉、但還不掉的內襯及混凝土塊,用外力將其捅掉,以免運行時,受熱后因應力作用而松動掉落,影響正常運行。對于損壞剝落,形成裂紋的現象應及時修復,以免影響分離效果。

第五節循環灰濃度過高的處理

循環流化床鍋爐運行中,會因循環灰濃度過高,通風阻力過大,流化質量遭到破壞而塌床停爐。

循環流化床鍋爐的出力與爐膛出口處差壓值的控制范圍存在密切的聯系。因此,在正常運行中,當供熱負荷較重,運行床料較厚,懸浮段稀相區差壓值較大時,一旦出現風室壓力大幅波動現象,即說明循環灰流量過高,床內極有可能發生流化質量惡化的騰涌現象。這時,應果斷采取排放循環灰及冷渣,適當降低循環物料量及床料,改善流化質量。如果汽壓、蒸汽流量降低時,應適當減少供熱負荷,穩定鍋爐運行工況。但應注意,在排灰、排渣時,不宜在短時間大量排放,以防床溫控制不住。

如果床壓劇烈波動,應立即停止給煤,壓火停爐。適當排放冷渣,同時排放循環灰,待爐內物料量控制在適當的厚度后再重新啟動鍋爐,恢復正常運行。

第六節?循環灰濃度過低的處理

循環流化床鍋爐運行時,灰濃度過低,會降低稀相區的燃燒份額,降低爐內,降低爐內水冷壁的傳熱,影響鍋爐出力。嚴重時,養不起床料,使密相區物料量越來越少,顆粒越來越粗,流化質量越來越差,嚴重時會造成薄料層局部高溫結焦。

當鍋爐床料提升不起灰濃度過低時,應注意調整風量,維持一次風最小運行風量,適當增大二次風量。可在給煤機前給煤中適當摻燒冷料,以補充床料,我們鍋爐房設備的布局操作這種辦法較為困難;也可以利用壓爐的機會由爐門往爐內投入冷料,適當加厚床料。注意改善原煤質量,增加含灰和矸石成分稍多的燃料,使用混合燃料,同時注意檢查返料器,消除漏風,關小返料風。停爐后,注意檢查分離器及爐墻,消除設備缺陷。

當床料過低時,就注意防止床料粗大化現象的擴展,除了適當降低一次風、采取措施補充加厚床料外,并配合適當排放床層下部的粗顆粒冷料,排渣時,一次不能多排,渣門應開得大,動作要快。否則,長時間不排號渣,燃料中的超大粗顆粒會在床層底部越積越多,流化風量過小時,流化質量會變劣,新煤進入床內不易擴散,會影響局部高溫結焦事故。只有在保證流化質量的前提下,才能采用降低一次風量,降低流化速度來養厚床料。要想通過排渣來防止床料粗大化,就必須想法不斷往床內補充物料。所有操作,應環環相扣,否則,處理不當,將會雪上加霜,加速擴大事故。

第七節?爐管破裂的處理

由于流化床鍋爐燃燒的特點,受熱面管道磨損比起其他爐型都要嚴重得多,尤其是布置在流化床內的埋管,懸浮段的水冷壁管、尾部的對流管及省煤器管較易磨損破裂,事故一旦發生,其危害程度也最大。

若鍋爐膜式水冷壁管、對流管、省煤器管等發生破裂,應迅速查明破裂位置,并按下列規定處理:

A.?立即停爐,停運行包含引風機在內的所有風機,以防煙氣帶水使除塵器的布袋、輸灰管、灰庫堵塞。

B.?停爐后超過30分鐘,或得到鍋爐主管的通知,應適當開啟對空排汽閥,關閉鍋爐電動主汽閥,并打開其疏水閥;若回料灰溫>950℃,應放掉回料器內的回料。

C.?提高給水壓力,增加鍋爐給水,盡力維持汽包水位。

D.?如損壞嚴重,致使鍋爐汽包壓力迅速降低,給水消耗過多經增加給水仍看不到汽包水位計中的水位時,應停止給水。

E.?排放爐料冷卻鍋爐,準備檢修。

第八節鍋爐缺水事故的處理

一.?當鍋爐蒸汽壓力及給水壓力正常,而汽包水位低于-75mm時,應采取下列措施:

A.?驗證低地水位計的指示正確性,必要時還應沖洗水位計。

B.?若給水自動調整器失靈而影響水位降低時,應改為手動控制并開大給水調節門,增加給水。

C.?若給水電動執行機構故障而影響水位降低時,應改為旁路手動就地開大給水調節門,增加給水。

二.經過上述處理后,汽包水位仍繼續下降,且降到-100mm時,除應繼續增加給水外,對所有排污門及放水門全面進行檢查,并適當降低鍋爐蒸發量。

三.汽包水位計水位繼續下降,且在汽包水位計中消失時,進行汽包水位計叫水。

A.若經叫水,水位計在汽包水位計中出現時,可增加鍋爐給水,并注意恢復水位,當給水壓力下降時,向班長請示增開一臺給水泵。且使汽包水位降低時應降低鍋爐蒸發量,維持水位。在給水流量小于蒸汽流量時,禁止用增加鍋爐蒸發量的方法來提高鍋爐水位。

B.若經叫水,證明是嚴重缺水,就立即停爐。嚴禁向鍋爐進水,關給水總閥、關電動主汽出口門、關連排一次門;停止給煤、停二次風機,并關閉其風門,迅速排掉爐膛床料及返料器返料,然后停一次風機、引風機并關閉其風門;檢查定期排污閥、緊急事故放水閥及其他疏水應關閉,以減少汽水損失,若汽壓高要跳安全閥,可適當開啟對空排汽閥泄壓到1.0MPa又關閉。

第九節?鍋爐滿水事故的處理

當水位高于水位計上部可見邊緣時,應立即關閉給水閥,停止進水,迅速打開蒸汽管道疏水,以防發生水沖擊。停止給煤,停送、引風機,鍋爐壓爐。打開鍋爐海底排污,迅速將水位恢復至正常水位。排污處理時,應嚴密監視水位,以防滿水排成缺水。待水位恢復正常以后,再重新啟動鍋爐,恢復正常運行。

如果滿水不嚴重,水位在鍋爐水位計監視范圍內,在關少或關閉給水閥以后,水位仍緩慢升高時,可不停爐壓火,只排污,放水降低水位和打開蒸汽管路疏水,恢復正常水位。

第十節?汽包水位計損壞的處理

一.?汽包兩只水位計指示水位線不同的處理

1、?汽包兩只水位計指示水位線不同時,應立即檢查:

A.?汽包水位計汽門、水門是否打開;

B.?汽包水位計汽門、水門、放水門是否泄漏;

C.?鍋爐是否發生汽水共騰。

2、沖洗汽包水位計,觀察水位指示。

3、汽包兩只水位計指示值相差不應超過2mm,汽包水位有輕微波動,則認為水位正常。

汽包水位計損壞的處理

1.?當汽包水位計損壞時,應立即將損壞的水位計解列,關閉水門及汽門,開啟放水門。

2.?如汽包水位計損壞一只,應用另一只汽包水位計監視水位,并立即找檢修人員修復損壞的水位計。

3.?如汽包水位計全部損壞,具備下列條件,允許鍋爐繼續運行2小時:

A.?給水自動調整器動作可靠。

B.?水位計警報器好用。

C.?低地水位計的指示正確、工作可靠,并4小時內與汽包水位計的指示對照過。此時,應盡量保持鍋爐負荷穩定,并采取緊急措施,盡快修復一只汽包水位計。

D.?如給水自動調整器或水位警報器動作不太可靠,在汽包水位計全部損壞時,只允許根據可靠的低地水位計維持鍋爐運行20分鐘。

4.?如汽包水位計全部損壞,且低地水位計運行不可靠時,應立即停爐。

第十一節汽水共騰的處理

1.?適當降低鍋爐蒸發量。

2.?全開連續排污門,必要時,開啟事故放水門或其他排污門。

3.?維持汽包水位略低于正常水位,必要時將汽包水位自動控制改為手動控制。

4.?開啟主汽集箱疏水門和分汽缸的蒸汽管道上疏水門。

5.?水化人員取樣化驗,采取措施改善爐水質量。

6.?停止向鍋爐加藥。

7.?在爐水質量質量未改善前,不允許增加負荷。

8.?故障消除后,應沖洗汽包水位計。

第十二節蒸汽管道或給水管道損壞

一.?給水管道損壞的處理

1.?如給水管道漏泄輕微,能夠保持鍋爐給水,且不致很快擴大故障范圍時,可維持短時間運行;盡快投入備用鍋爐,若故障加劇危及人身及設備安全時則立即停爐。

2.?如果給水管道爆破,應設法盡速將故障管段與系統解列,若不能解列又無法保持汽包水位時,應停爐。

二.?蒸汽管道損壞的處理

1.?如果蒸汽管道漏泄輕微,不致很快擴大故障時,可維持短時間運行;故障加劇,直接威脅人身或設備安全時,則應停爐。

2.?如鍋爐蒸汽管道破裂,無法向分汽缸正常供汽或直接威脅人身設備安全時,應停爐。

3.?如鍋爐房至用汽單位的蒸汽母管破裂,應設法盡快將故障管段與系統解列。

第十三節鍋爐及管道的水沖擊處理

1.?當給水管道發生水擊時,可適當關小控制給水的閥門。

2.?如鍋爐給水門后的給水管道發生水擊時,可用關閉給水門、開啟再循環門,而后用緩慢開啟的方法消除。

3.?主蒸汽管道發生水擊時,盡快開啟主汽集箱疏水門,蒸汽管道的疏水門。

4.?鍋爐并爐時發生水沖擊,應立即停止并爐。

5.?在汽水管道的水擊消除后,應檢查支吊架的情況,及時消除所發生的缺陷。

第十四節煙道內可燃物再燃燒的處理

如發現煙氣溫度不正常地升高時,應首先查明原因,并校驗儀表指示的準確性,然后根據情況,采取下列措施:

1.?加強燃燒調整,消除不正常的燃燒的方式。

2.?燃料在煙道內發生再燃燒,經上述處理無效時,應按下列規定處理:

A.?立即停爐,匯報鍋爐主管和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員或生產部經理。

B.?停止給煤,停風機、引風機后并關閉其風門,嚴禁通風。

C.?適當開啟對空排汽門,關鍋爐電動主汽門,若未連續進水應開啟再循環門。

D.?投入滅火裝置,把煙道內燃燒的可燃物熄滅。

E.?在確認無火源后,可啟動引風機,逐漸開啟其入口風門調節擋板通風5-10分鐘。

F.?經全面檢查一切正常,可重新啟動。

第十五節爐內可燃氣體爆炸處理

循環流化床鍋爐的另一個特點是,流化床密相區的燃燒過程呈現為貧氧燃燒,密相區會生成大量的一氧化碳氣體,如果操作不當,易發生可燃氣體再燃燒爆炸事故,造成設備損壞和人員傷害。

發生可燃氣體爆炸時,應采取壓火停爐措施,檢查爆炸部位是否造成設備損壞。如果不嚴重,應分析產生可燃氣體爆炸的原因,及時調整燃燒,消除不安全因素。

第十六節廠用電源中斷的處理

鍋爐在正常運行中,如突然電源中斷,應按下列進行操作:

1.立即投入備用照明,保證水位計及主要通道的安全照明。

2.同時,立即關閉主汽閥,停止供汽,注意監視汽壓和水位,關閉所有的排污和其他疏水、排汽。如汽壓過高時可適當排汽降壓,壓力正常后及時關閉。

3.待風機自停后,關閉所有的風門及煙道門。

4.啟動汽動給水泵維持鍋爐水位。

5.床料溫度>950℃時,要排放底料,以免床料結焦。

6.待電源恢復正常后,應注意打開爐門檢查床料是否正常,有無結焦現象,同時注意檢查返料器、分離器是否正常,確認一切正常,再重新啟動鍋爐恢復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