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開挖作業中坍塌事件應急預案
一、凡涉及深基坑開挖作業的施工單位應根據施工及其所在地區、環境等的實際情況編制《深基坑開挖作業中的坍塌事故的應急預案》,并在可能的情況下,進行預演預練。
二、深基坑開挖作業可導致的事故類別和傷害類別:
1、事故類別:透水、坍塌。
2、傷害類別:窒息
三、應急組織:應明確對透水、坍塌事故和窒息傷害的處理、決策、指揮人員及其責、權,明確現場救援人員的構成及其分工。
四、應急設備、物資:應在深基坑開挖作業現場附近放置鍬、鎬等必要的救援工具,并由專人負責保管、維護,平時不能挪作它用。施工單位應配備急救包。施工單位準備生活車輛備勤。
五、應急教育和培訓:施工單位應向從業人員進行事故先兆判斷和發生事故時的避險、自救、互救、逃生、報告等方面知識和要求的培訓教育。
六、緊急處置措施:采用安全的人工方法盡速挖出被埋人員。同時,撥打求救電話120,求得人力支援。
篇2:涵洞基坑開挖安全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1、所有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系好下顎帶,鎖好帶扣;
2、基坑開挖必須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和土方開挖方案進行;
3、開挖深度超過1.5M,應設計人員上下坡道和爬梯,以免發生墜落,開挖深度超過2M的,必須在邊沿設兩道1.2-1.5M高護身欄桿,危險處,夜間應設紅色標志燈;
4、任何人嚴禁在坑底休息;
5、基坑上口周邊必須用石砼做擋水臺和排水溝,確保排水暢通,保證邊坡的穩定;
6、夜間挖土時,施工場地應有足夠的照明;
7、基坑施工中,施工人員要經常注意邊坡是否有裂痕,一旦發現,立即停止一切作業,待處理和加固后,才能進行施工;
8、開挖基坑時,應有專人指揮,防止機械傷人或墜土傷人,挖土機的工作范圍內,不準進行其他工作;
9、基坑邊1M以內不得推土、堆料、停置機具;
10、人工進行基坑開挖時,兩人操作間距應大于2.5M。多臺機械開挖,挖土機間距應大于10M。在挖土機工作范圍內,不許進行其他作業;
11、挖土應自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先挖坡腳或逆坡挖土;
12、基坑開挖應嚴格按要求放坡,操作時應隨時注意土壁的變動情況,如發現有裂紋或部分坍塌現象,應及時放坡或支撐處理,并注意支撐、防護的穩固和土壁的變化,確定安全后,方可進行下道工作,有護坡樁的護坡墻的基坑在開挖時,定人定時對邊坡進行檢測;
13、基坑上下應先挖好階梯或開斜坡道,采取防滑措施,禁止攀邊坡上下;
14、重物距邊坡應有一定的距離,汽車不小于3M,起重機不小于4M,土方堆放不小于1M,堆土高度不超過1.5M,材料堆放應不小于1M;
15、挖掘機也按照規定離邊坡有一定的安全距離,以防塌方,造成翻車事故,一般距離不小于1-1.5M;
16、坑上人員不得向坑內扔拋物品,避免物體打擊事故;
17、土方開挖時,禁止酒后作業,嚴禁嬉戲打鬧,禁止操作與自己無關的機械設備;
18、機械不得在輸電線路下工作,應在輸電線路一側工作,不論在任何情況下,機械任何部位與架空線路的最遠距離都要符合安全規定的要求。
19、基坑邊緣有表面水時,應采取截流措施,開挖排水溝或排水槽,不得使水流沿基坑邊緣流下;在有大量地下水流或者排水管道滲漏的情況下進行挖基時,應配足抽水機具,并設置出入基坑的安全通道,以防意外。
20、采取挖掘機開挖基坑,坑內不得有人作業,必須留人在坑內操作時,挖掘機應暫停作業。挖掘機在坑頂進行挖基出土作業時,機身距坑邊的安全距離應視基坑深度、坡度、土質情況而定,一般應不小于1m。
21、基坑開挖中遇到涌水及基坑邊坡不穩定等現象發生時,應立即采取防護加固措施。
篇3:基坑開挖施工技術交底
施工技術交底編號:市政施管工程名稱某中心漁港陸域一期雨水泵房部位名稱基坑開挖工序名稱基坑開挖交底日期年月日交底單位某市鐵路集團工程有限公司交底人接收單位泵房施工隊接收人交底內容:1基坑開挖尺寸及槽底高程需按照設計圖紙。2開槽棄土不能堆積在基坑周圍30米范圍內。3開挖前應對開挖區域的原地形進行復測、拍照、報監理審批,作為工程量計量的依據。3開挖前先作好排水設施,保證土石方工程排水順暢。4挖土應由邊到中,分層循序進行。當開挖至接近基坑設計頂面時,應根據土質情況。5基坑的尺寸和高程必須符合圖紙要求,不得超挖,同時應根據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寬度。6地基的任何部分受到擾動或損壞時,按照監理工程師的要求予以超挖。7開挖完后,如遇到土質不好的地方,要進行換土處理。8整個施工期間,始終對所有挖方的工程邊坡、臨時道路,排水溝進行修筑,并予以檢修來保證滿足排水的要求。9基坑在開挖過程中,若遇軟弱地層或障礙物,需采取特殊措施時,應與監理工程師和設計部門商討處理。10現場機械和人工要注意安全措施,設置專人檢查基坑周邊的土體變化。參加單位參加人員復核人:年月日施工技術交底編號:市政施管工程名稱某中心漁港陸域一期雨水泵房部位名稱旋噴樁止水帷幕工序名稱旋噴樁澆筑交底日期年月日交底單位某市鐵路集團工程有限公司交底人接收單位泵房施工隊接收人交底內容:本高程采用單管旋噴注漿法,注漿壓力要求大于20Mpa,注漿材料采用42.5R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漿液水灰比為0.5。樁徑為600mm,要求成樁體砼28天齡期抗壓強度不小于3Mpa.。具體樁位布置、間距、深度見附圖。2、施工前應根據現場環境和地下埋設物的位置等情況,復核高壓噴射注漿的設計孔位,復核準確且無障礙物后將鉆機安置在設計的孔位上,使鉆桿頭對準孔位的中心。同時為保證鉆孔達到設計要求的垂直度,鉆機就位后,必須作水平校正,確保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3、插管與鉆孔兩道工序合二為一,鉆孔結束,插管作業即完成。在插管過程中,為防止泥沙堵塞噴嘴,可邊射水、邊插管,水壓力一般不超過1Mpa。如壓力過高,則易將孔壁射塌。水泥在使用前需作質量鑒定。當漿液初凝時間超過20小時時,應及時停止使用該水泥,初凝時間為15小時左右。4、鉆機與高壓注漿泵的距離不宜過遠。鉆孔的位置與設計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實際孔位、孔深和每個鉆孔內的地下障礙物、洞穴、涌水、漏水及與工程地質報告不符等情況均應詳細如實記錄。5、當注漿貫入土中,噴嘴達到設計標高時,即可噴射注漿。在噴射注漿參數達到規定值后,由下而上噴射注漿,注漿管分段提升的搭接長度不得小于100mm。6、在高壓噴射注將過程中出現壓力驟然下降、上升或大量冒漿等導常情況時,應查明產生的原因并及采取措施。7、當噴射提長升到設計標高后,旋噴即告結束。應采取速凝漿液或大間距隔孔旋噴和冒漿回灌等措施,以防旋噴過程中地基產生附加變形和地基與基礎間出現脫空現象。施工完畢應把注漿等機具設備沖洗干凈,管內機內不得殘存水泥泥漿。通常把漿液換成水,在地面上噴射,以便把泥漿泵、注漿管內的漿液全部排出。參加單位參加人員復核人:年月日施工技術交底編號:市政施管工程名稱某中心漁港陸域一期雨水泵房部位名稱旋噴樁止水帷幕工序名稱旋噴樁澆筑交底日期年月日交底單位某市鐵路集團工程有限公司交底人接收單位泵房施工隊接收人交底內容:本高程采用單管旋噴注漿法,注漿壓力要求大于20Mpa,注漿材料采用42.5R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漿液水灰比為0.5。樁徑為600mm,要求成樁體砼28天齡期抗壓強度不小于3Mpa.。具體樁位布置、間距、深度見附圖。2、施工前應根據現場環境和地下埋設物的位置等情況,復核高壓噴射注漿的設計孔位,復核準確且無障礙物后將鉆機安置在設計的孔位上,使鉆桿頭對準孔位的中心。同時為保證鉆孔達到設計要求的垂直度,鉆機就位后,必須作水平校正,確保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3、插管與鉆孔兩道工序合二為一,鉆孔結束,插管作業即完成。在插管過程中,為防止泥沙堵塞噴嘴,可邊射水、邊插管,水壓力一般不超過1Mpa。如壓力過高,則易將孔壁射塌。水泥在使用前需作質量鑒定。當漿液初凝時間超過20小時時,應及時停止使用該水泥,初凝時間為15小時左右。4、鉆機與高壓注漿泵的距離不宜過遠。鉆孔的位置與設計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實際孔位、孔深和每個鉆孔內的地下障礙物、洞穴、涌水、漏水及與工程地質報告不符等情況均應詳細如實記錄。5、當注漿貫入土中,噴嘴達到設計標高時,即可噴射注漿。在噴射注漿參數達到規定值后,由下而上噴射注漿,注漿管分段提升的搭接長度不得小于100mm。6、在高壓噴射注將過程中出現壓力驟然下降、上升或大量冒漿等導常情況時,應查明產生的原因并及采取措施。7、當噴射提長升到設計標高后,旋噴即告結束。應采取速凝漿液或大間距隔孔旋噴和冒漿回灌等措施,以防旋噴過程中地基產生附加變形和地基與基礎間出現脫空現象。施工完畢應把注漿等機具設備沖洗干凈,管內機內不得殘存水泥泥漿。通常把漿液換成水,在地面上噴射,以便把泥漿泵、注漿管內的漿液全部排出。參加單位參加人員復核人:年月日
收貨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