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工程事故應急預案

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工程事故應急預案

2024-07-15 閱讀 5041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是黨和國家安全生產工作的方針。安全生產,人人有責,以安全責任為中心,落實層級的責任制,除了要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消除事故隱患,防止職工傷亡事故的發生;另一方面對突發事故的發生,要果斷及時處理,采取有效補救措施,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現根據本項目的情況設立應急組織機構(見下頁),制定應急預案。

施工現場必須配備培訓急救人員,組建急救隊。應配備急救藥箱和擔架,藥箱內配足急救藥品。按消防規定配備足夠的滅火器材,定期更換滅火藥物。

1、發生人員傷亡事故后,施工現場應急處理措施一般規定。

當發生事故時,負傷人員或者最先發現事故的人,應立即報告項目經理或應急小組成員(電話見下頁),并應馬上組織人力現場搶救受傷害者(包括通知醫務人員到現場搶救),根據傷情需要,協助醫務人員送傷者到醫院(急救中心電話120)。

1-1事故發生后,各級人員應保持鎮靜,切實負起本身責任,主動控制局面。要有組織、有指揮和結合實際進行妥善處理。

1-2第一時間進行"救死扶傷",采取措施救護受傷(害)人員,對必須在現場進行緊急搶救的,應采取應急方法如止血、人工呼吸等進行施救。否則必須立即用工地的交通工具或截出租車將傷者送到就近醫院進行搶救。同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蔓延及擴大。

1-3認真保護事故現場及善后工作。凡與事故有關的物體、痕跡、狀態不得破壞,劃出保護區禁止閑人進入。

應急組織機構

1-4因搶救受傷(害)人員,以及疏導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某些物體時,必須做好現場標記、拍照、錄像或繪制現場簡圖,并寫出書面記錄,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等。

2、發生火警、火災事故時,施工現場應急處理措施一般規定。

2-1應立即了解起火部位及燃燒的物質,積極搶救傷者及使用施工現場所有消防器材進行滅火自救工作。

2-2迅速準確地撥打119報警。在撥打119時,做到鎮靜撥號,說清火災單位的名稱、地址、電話號碼、燃燒部位、燃燒物質的性能等。

2-3報警后,派專人到約定的路口迎接消防隊。

2-4在消防部門到達前,對易燃、易爆的物質采取正確有效的隔離。根據火場情況,機動靈活地選擇滅火用具。

2-5在撲救現場,應行動統一,如火勢擴大,一般撲救不可能時,應及時組織撤退撲救人員,避免不必要的傷亡。

3、發生事故層級上報時限。

3-1輕傷事故,應在24小時內報告企業負責人、安全管理部門和基層工會組織。

3-2重傷事故,一般情況下,事故單位應在24小時內報上級主管單位,由上級主管單位分別報市有關部門。對涉外有影響的,事故單位應在事故發生后4小時內如實報上級主管單位。

3-3重傷3人或死亡2人的事故,事故單位應在事故發生后4小時內如實報上級主管單位,由上級主管單位分別報市有關部門。

3-4死亡3人以上重大、特別重大死亡事故應在事故發生后2小時內報市人民政府,同時報上級主管單位、市勞動行政部門、工會組織、公安部門。

3-5發生急性中毒、中暑事故,除報上級單位(工程部、黨群部、辦公室)外,應同時報告市衛生行政部門。

3-6發生爆炸物品爆炸事故和火災事故,除報上級主管單位(工程部、質安部、工會)外,應同時報告市公安部門。

4、發生觸電事故的應急措施

4-1觸電急救的要點是動作迅速,救護得法,切不可驚慌失措,束手無策。要貫徹"迅速、就地、正確、堅持"的觸電急救八字方針。發現有人觸電,首先要盡快使觸電者脫離電源,然后根據觸電者的具體癥狀進行對癥施救。

4-2脫離電源的基本方法有:

4-2-1將出事附近電源開關刀關掉、或將電源插頭拔掉,以切斷電源。

4-2-2用干燥的絕緣木棒、竹竿、布帶等物將電源線從觸電者身上撥離或者將觸電者撥離電源。

4-2-3必要時可用絕緣工具(如帶有絕緣柄的電工鉗、木柄斧頭以及鋤頭)切斷電源線。

4-2-4救護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纏干燥的衣服、圍巾、帽子等絕緣物品拖曳觸電者,使之脫離電源。

4-2-5如果觸電者由于痙攣手指緊握導線纏繞在身上,救護人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進觸電者身下使其與地絕緣來隔斷入地電流,然后再采取其它辦法把電源切斷。

4-2-6如果觸電者觸及斷落在地上的帶電高壓線,且尚未確證線路無電之前,救護人員不可進入斷線落地點8~10米的范圍內,以防止跨步電壓觸電。進入該范圍的救護人員應穿上絕緣靴或臨時雙腳并攏跳躍地接近觸電者。觸電者脫離帶電導線后應迅速將其帶至8~10米以外立即開始觸電急救。只有在確證線路已經無電,才可在觸電者離開觸電導線后就地急救。

4-3在使觸電者脫離電源時應注意的事項:

4-3-1未采取絕緣措施前,救護人不得直接觸及觸電者的皮膚和潮濕的衣服。

4-3-2嚴禁救護人直接用手推、拉和觸摸觸電者;救護人不得采用金屬或其它絕緣性能差的物體(如潮濕木棒、布帶等)作為救護工具。

4-3-3在拉拽觸電者脫離電源的過程中,救護人宜用單手操作,這樣對救護人比較安全。

4-3-4當觸電者位于高位時,應采取措施預防觸電者在脫離電源后墜地摔傷或摔死(電擊二次傷害)。

4-3-5夜間發生觸電事故時,應考慮切斷電源后的臨時照明問題,以利救護。

4-3-6觸電者未失去知覺的救護措施:應讓觸電者在比較干燥、通風暖和的地方靜臥休息,并派人嚴密觀察,同時請醫生前來或送往醫院診治(急救電話120)。

5、發生坍(倒)塌事故應急預案

當發生坍(倒)塌事故后,搶救重點是集現場的人力、物力、設備盡快把壓在人上面的土方、構件搬離,受傷者抬出來并立即搶救。

5-1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急救中心民話120)。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

5-2出現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遇有陷骨折,嚴重的顱骶骨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就近有條件的醫院治療。

5-3發現脊椎受傷者,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或布條包扎后,搬運時,將傷者平臥放在帆布擔架或硬板上,以免受傷的脊椎移位、斷裂造成截癱或死亡。搶救脊椎受傷者,搬運過程,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脊運。

5-4發現傷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運傷者。應在骨折部位用夾板把傷位置臨時固定,使斷端不再移位或刺傷肌肉,神經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上、下關節為原則,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頭等。無材料的情況下,上肢可固定在身側、下肢與腱側下肢縛在一起。

5-5遇有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

5-6一般傷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鹽水(0.9%Nacl)常溶液)沖洗傷口,涂上紅藥水,然后蓋上消毒紗布。用繃帶較緊地包扎。

5-7加壓包扎止血法:用紗布、棉花等作軟墊,放在傷口上再包扎,來增

強壓力而達到止血。

5-8止血帶止血法:選擇彈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帶或三角巾,巾,帶狀布條等,上肢出血結扎在上臂1/2處(靠近心臟位置),下肢出血者扎在大腿上1/3處(靠近心臟位置)。結扎時,在止血帶與皮膚之間墊上消毒紗布棉墊,每隔25-40分鐘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鐘。

5-9動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時把傷者送往鄰近醫院搶救,運送途中應盡量減少斗簸。同時密切注意傷者的呼吸,脈搏,血壓及傷口的情況。

6、地下管線事故應急措施

6-1施工場應明確管線分布,經向有關部門申報,批準后方可施工,施工前應在管線部位設置標簽,現場專人指揮施工,開挖后裸露的管線應做保護措施。

6-2施工時發生線管破壞事故,應立刻停止施工,保護事故現場,同時向有關部門報告(電信搶修電話:10000、寶安區供電搶修電話:),待搶修單位搶修完畢后方可繼續施工。

6-3施工時發生燃氣管破壞事故,應立刻停止施工,關閉施工電源,疏散現場所有人員到安全地以外,同時報告燃氣單位(搶修電話:),并協助搶修。

6-4事故中造成傷亡,應按本預案1、1-4和3、3-6方法規定進行。

篇2:綜合樓預應力管樁工程施工方法

綜合樓預應力管樁施工方法

1)主要機具和人員:

計劃安排D50型筒式柴油打樁機1臺進行樁基礎的施工。

機組人員配備情況:測量工3人,機長1人,電焊工2人,樁工2人,各機組人員均經過嚴格的技術操作訓練,有多年的打樁施工經驗,施工素質良好。

2)施工方法

a)打試樁做好施工詳細試驗記錄,測出各土層深度和打入各土層的錘擊次數,最后精確測出貫入度。

b)施工工藝:樁機就位→吊樁→定位插樁→調校垂直度→打樁→接樁→控制樁頂標高→測貫入度→收錘。

c)施工順序:由于場地開闊,一般情況采用后退打及側移打法,行走路線呈"弓"形方式。

3)質量技術措施

a)管樁材料進場要有專人驗收,發現不合格產品,立即做標記并及時退場,材料必須提供產品合格證。

b)各機組人員施工前應充分領會設計意圖,明確技術和質量措施,嚴格按照《建筑樁基技術規范》和《預應力砼管樁基礎技術規程》以及樁機操作規程和設計圖要求進行施工。

c)施工前做好樁位軸線的放、復線工作,施工過程中要隨時注意樁位的檢查復核,發現異常現象應及時向甲方、監理部門匯報。

d)每打一條樁,必須在樁機就位、機架平穩后近距離拖樁吊樁,樁定位后呈90°方向角測垂直度,如遇厚層流塑淤泥,不可重(高)錘開打,以防樁在急速貫入時偏位傾斜,應用慢壓法施工。

e)接樁時必須清理干凈端板上的雜物,上下節樁要對齊,中心偏差<2mm,對角施焊,要求焊縫連續飽滿,焊后清渣并自然冷卻≥8min。

f)施打時采用常規打法,收錘時落距最好控制在1.60-2.00m,根據試樁情況最后三陣錘貫入度應≤3Cm。

g)認真填寫打樁記錄,每完成一支樁應有現場監理人員簽證。

h)遇到下列情況應立即停打,并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

①、樁身發生較大幅度位移或傾斜;

②、樁身砼破裂或貫入度劇變;

③、正常施打以外的突發現象。

I)打樁完成后,按照設計要求協助進行樁的檢測。

4)現場監樁主要做好的工作

a)配合樁隊做好樁位放線工作,并進行核查;配合樁隊解決對住宿、水和電的要求,聯絡、協調監理和業主解決現場的一般問題;

b)根據公司記錄表格記錄每根樁的施工情況,控制樁尖焊接、樁對接和最后三陣錘貫入度,并請監理在樁隊的原始施工記錄上進行簽字確認;

c)督促樁隊做好管樁焊接的隱蔽驗收記錄,并請監理對每根樁進行簽字確認;

d)配合樁隊做好管樁進場的檢驗工作,檢查樁身質量,發現問題樁(樁身砼裂紋等)必須清退出場,防止因材料問題引起斷樁;督促樁隊做好"材料使用情況表"的填寫和管樁合格證的全部收集,并請監理簽名批準使用;

e)統計每日施工樁根數和累計施工樁長,控制樁施工進度,保證在計劃時間內完成施工任務。

f)出現斷樁,必須及時匯報,聯系設計、監理和業主出具書面變更,以最快的速度解決補樁問題。

篇3:預應力管樁施工工藝措施

預應力管樁施工工藝

一、預制樁施工流程圖:(見附頁)

打樁前,必須通過試打樁確定打樁的各項參數。驗樁宜采用高應變檢測的方法。確定最后貫入度。

試打樁應符合下列規定:

1.試打樁的規格、長度及地質條件應有代表性,經甲方、監理、設計、質檢等單位共同確定。

2.試打樁應選在地質勘探孔附近。

3.施打條件應與工程樁一致,并應符合正式打樁的有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