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機械傷害事件現場處置方案
1?危險源與危險分析
1.1?安全風險
通過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估,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以下安全風險,可能會導致發生機械傷害事故。
1.1.1?機械設備防護設施不全造成的絞、碾、碰、割、戳、切等傷害;
1.1.2?機械設備擺放不當,安全操作距離不足導致的擠傷、壓傷等;
1.1.3?機械設備缺陷處理不及時,帶病運行造成的機械傷害;
1.1.4?人員操作行為不當而導致的肢體或身體被打擊、夾傷等傷害;
1.1.5?其他行為性違章、裝置性違章和管理性違章的事故隱患。
1.2?發生事故的條件
1.2.1?機械設備傳動部位沒有防護罩、保險、限位、信號等裝置;
1.2.2?設備設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1.2.3?設備維護、保養不到位、機械設備帶病運轉;
1.2.4?生產作業環境缺陷,設備安裝布局不合理,安全通道不暢通等;
1.2.5?作業人員個人防護用品、工具缺少或缺陷;
1.2.6?作業人員操作失誤,忽視安全,忽視警告;
1.2.7?作業人員野蠻操作,導致機器設備安全裝置失效或失靈;
1.2.8?作業人員手工代替工具操作或冒險進入危險場所、區域;
1.2.9?作業人員進入危險區域進行檢查、安裝、調試;
1.2.10?作業人員忽視使用或佩戴勞保用品;
1.2.11?其他行為性、裝置性和管理性違章行為。
2?組織體系
2.1領導機構
項目安全生產應急領導小組全面領導本工程現場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
組?長:項目分管副經理
副組長:項目安監部負責人、項目機管部負責人、項目交通消防負責人
成?員:各成員部室全體人員、各專業分公司現場安監員和機管員
2.2?專項工作機構
項目安全監察部設立人身傷害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組,負責工程現場人身傷害和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
2.3?項目安全生產應急領導小組的職責
2.3.1?貫徹落實國家、省電力公司和上級單位有關安全生產事故應急工作的法律法規和要求;接受上級單位和地方政府應急指揮機構的領導,請求和提供應急救援;
2.3.2?統一領導項目管理部安全生產類突發公共事件的預防和應急處置工作;
2.3.3?組織制定項目管理部安全生產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并定期對其進行評估和修訂;
2.3.4?發布項目管理部安全生產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的啟動命令和終止命令;指揮協調項目管理部安全生產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的實施工作;
2.3.5?發布項目管理部安全生產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預案的進展與處置情況。
2.4?項目人身傷害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組的職責
2.4.1?及時了解人身傷害和突發環境事件情況,提請應急領導小組決定啟動、實施和終止應急預案;
2.4.2?落實應急領導小組下達的應急指令和各項任務;
2.4.3?監督人身傷害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理情況,及時協調解決應急處理過程中的重大問題;
2.4.4?制訂、監督應急預案的執行情況,定期對其進行評估和修訂;制定完善有關應急工作的規章制度;
2.4.5?組織開展人身傷害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宣傳、培訓與演練;
2.4.6?負責相人身傷害和突發環境事件調查工作,查清事故原因,明確事故責任,制定針對性防范措施,對搶險救災中立功人員提出表彰意見,對事故責任者進行責任追究,并積極配合上級、當地政府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
2.5?現場急救站工作人員職責
2.5.1?負責突發性傳染病、地方性疾病、季節性疾病以及其他疾病的防治工作;
2.5.2?負責配合相關部門做好急救知識培訓及常規急救培訓工作;
2.5.3?負責急救站藥品、器械的準備及管理工作;
2.5.4?負責人身傷害事故的現場急救工作;
2.5.5?參與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的演習活動。
3.?應急準備
3.1?應急電話及公告:施工現場應安裝電話,無條件安裝電話的施工現場應配置移動電話,電話可安裝于辦公室、值班室、警衛室內。在施工現場明顯位置設置公告欄(牌)標明本工程應急領導組、聯系人及聯系電話、社會急救電話等提示標志,以便現場人員在應急時能快捷報警求救。
3.2?現場應急中心:現場設置急救站并有專業的醫護人員,急救站配備的急救藥品、器械應以簡單適用的原則,保證現場急救的基本需要,并可根據不同情況予以增減,定期檢查補充,確保隨時可供急救使用。
3.3?機械傷害防治措施
3.3.1?對各類機械操作人員加強機械常識、安全操作堆積知識的教育培訓,提高安全生產技能和安全自我防護意識。
3.3.2?對各類機械操作人員,特別是特種作業操作人員,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要求組織培訓,達到全部持證上崗的要求。
3.3.3?定期對項目現場機械設備進行維修保養,完善各類安全部件,對國家強制要求檢測的設備經權威部門檢測,對外嚴格檢查檢測合格證,從本質上消除機械安全隱患。
3.3.4?做好機械設備專項檢查,重點檢查設備安全部件、檢測情況,設備完好狀況,清除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設備,對查出設備安全隱患立即進行維修、整改、力求各類機械設備處于安全運行狀態。
3.3.5?職能管理部門加強施工現場機械設備使用的監督檢查,對發現設備事故隱患,按照定人定責定機的原則督促進行整改,消除一切設備安全隱患。
4.?應急處置
4.1?發現有人受傷后,必須立即停止運轉的機械,向周圍人員呼救,同時通知現場急救中心,以及撥打“120”等社會急救電話。報警時,應注意說明受傷者的受傷部位和受傷情況,發生事件的區域或場所,以便讓救護人員事先做好急救的準備。
4.2?項目人身傷害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組在組織進行應急搶救的同時,應立即上報項目安全生產應急領導小組,啟動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必要時,應立即上報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并請求支持和救援。
4.3?由項目現場醫護人員進行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創傷出血者迅速包扎止血,送往醫院救治。
4.4?發生斷手、斷指等嚴重情況時,對傷者傷口要進行包扎止血、止痛、進行半握拳狀的功能固定。對斷手、斷指應用消毒或清潔敷料包好,忌將斷指浸入酒精等消毒液中,以防細胞變質。將包好的斷手、斷指放在無泄漏的塑料袋內,扎緊好袋口,在袋周圍放在冰塊,或用冰棍代替,速隨傷者送醫院搶救。
4.5?肢體卷入設備內,必須立即切斷電源,如果肢體仍被卡在設備內,不可用倒轉設備的方法取出肢體,妥善的方法是拆除設備部件,無法拆除時撥打當地119請求社會救援。
4.6?發生頭皮撕裂傷可采取以下急救措施:及時對傷者進行搶救,采取止痛及其他對癥措施;用生理鹽水沖洗有傷部位,涂紅汞后用消毒大紗布塊、消毒棉花緊緊包扎,壓迫止血;使用抗菌素,注射抗破傷風血清,預防傷口感染;送醫院進一步治療。
4.7?受傷人員出現肢體骨折時,應盡量保持受傷的體位,由現場醫務人員對傷肢進行固定,并在其指導下采用正確的方式進行抬運,防止因救助方法不當導致傷情進一步加重。
4.8?受傷人員出現呼吸、心跳停止癥狀后,必須立即進行心臟按摩或人工呼吸。
4.9?在做好事故緊急救助的同時,應注意保護事故現場,對相關信息和證據進行收集和整理,做好事故調查工作。
5信息收集、報告
5.1?信息收集
項目人身傷害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組接到機械傷害事件相關信息后實行首接負責制,并負責收集、匯總人身傷害事件信息。
5.2?信息報告
發生一般輕傷及以上機械傷害事件,項目安全生產應急領導小組應在1小時內上報公司人身傷害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組。
6?后期處置
6.1?善后處置:應急處置結束后,做好對受傷人員,以及緊急征用的設備、物資按照規定給予補助或補償,并協助做好正常施工秩序恢復等工作。
6.2?事故調查及報告:
6.2.1?應急處置結束后,協助公司安全生產應急領導小組做好事故現場的勘查、警戒和事故原因的調查取證工作。
6.2.2?將有關文件上報公司安全生產應急領導小組,為事故處理提供事實依據。
7?附則
7.1?應急預案修訂:應急結束后,項目管理部結合事故調查報告和應急能力評估報告對本處置方案進行審查,必要時進行修訂。
7.2?預案解釋部門:本處置方案由項目安全生產應急領導小組負責制訂與解釋。
7.3?應急預案實施:本處置方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篇2:X縣勞動保障突發事件處置預案
縣勞動保障突發事件處置預案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及時妥善處置我縣境內因勞動和社會保障(以下簡稱勞動保障)問題引發的突發緊急情況,降低勞動保障突發事件對社會穩定、生命財產安全造成的不良影響,確保社會穩定,維護勞資雙方的合法權益,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第二條凡是因勞動保障問題所引發的五人以上的罷工、*、*、請愿、集體*事件,稱為勞動保障突發事件(以下簡稱突發事件)。
勞動保障問題主要是指勞動合同糾紛、拖欠員工(民工)工資及拖欠發放社會保障待遇等。
第三條根據突發緊急情況、參加人員多少、影響大小程度,可劃分為一般性、重大、特大突發事件。
一般性突發事件:5人以上10人以下到縣以上政府部門集體*的行為。
重大突發事件:10人以上30人以下到縣以上政府部門集體*、*、請愿等行為。
特大突發事件:30人以上到縣級以上政府部門集體*、*、請愿等行為,或人數雖不到30人以上,但行為激烈,影響巨大,有罷工、*、沖擊辦公場所,或有引發阻斷交通、阻礙執法、危害公共安全,需出動警力才能恢復秩序等行為。
第四條勞動保障突發事件處置堅持分級負責、歸口辦理,誰主管、誰處理,及時、就地依法解決問題與疏導教育相結合的原則,貫徹統一指揮、組織有序、分工明確、條塊協調、保障有力、信息及時的原則,
第二章組織、指揮機構與職責
第五條縣政府成立勞動保障突發事件處置領導小組,負責突發事件處置的統一指揮。領導小組成員由縣委政法委、總工會、法院、監察局、信訪局、工商局、發展計劃局、經濟貿易局、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財政局、人事勞動社會保障局、國土資源局、規劃建設局、交通局、農業(水利)局、林業局、衛生局、審計局、法制辦、安全監督管理局等單位組成,各成員按各自職責做好處置工作。
第六條根據突發事件的嚴重性、可控性和所需動用的資源、影響范圍等因素,分級設定和啟動應急預案,落實崗位責任制,明確責任人及其指揮權限。
一般突發事件由領導小組辦公室協同事件主管部門調查,責成有關責任單位處理;
重大突發事件由領導小組副組長協調有關部門處置;
特大突發事件由領導小組組長協調有關部門處置。
政法、公安等部門要加強安全保衛工作,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防止發生社會混亂等事件。
第三章處理程序
第七條突發事件發生后,最先接警的部門第一時間向突發事件處置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辦公室迅速派員趕赴現場,會同有關部門維護社會治安,查實事件性質、發生時間、發生原因等基本情況,及時報告領導和有關部門,并根據事件等級,分別啟動預案。
第八條處置人員趕往現場,協調有關部門及時采取事件分理、解釋、安撫等措施,防止事態擴大。現場解答能解決的問題,及時解答問題,勸散人員;現場解答未能解決的問題,選擇處理途徑和手段。
對于現場勸散無效的,或明顯違法、故意制造事件破壞社會穩定,經教育引導又不聽的,及時報告領導小組。
第九條對于能勸散回去的一般性突發事件,由勞動保障監察部門協同有關部門和責任主管部門調查處理。
第十條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侵犯勞動者合法權益的,由勞動保障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并依法查處。
建設單位未按合同約定支付承包單位工程款,從而造成拖欠民工工資的,由主管部門責令建設單位墊付;承包單位未按合同約定支付分包款導致施工單位拖欠民工工資的,由主管部門責令承包方先行墊付;對于責任單位攜款藏匿,導致當事人權益一時無法保障的,由政府勞動保障應急周轉資金墊付。
對其他一時難以處理的問題,必須在30日之內處理完畢;并將結果答復當事人。
對不屬于勞動保障范圍能解決的問題,轉交有關部門處理。屬于司法救濟對象需要救濟的,幫助聯系給予司法救濟。
第十一條對于重大、特大突發事件,應立即報告領導小組領導,由領導小組協調處置。
(一)對處置中拒不配合的單位和個人,由公安機關和法院對其采取強制措施;構成違法犯罪的,依法予以處理。
(二)對現場處置已經完畢的重大、特大突發事件的后期調查處理也按第九條、第十條規定辦理。
第十二條對于越級突發事件按信訪有關規定勸返。
第四章保障機制
第十三條發展計劃部門要嚴格審批管理,嚴格執行項目資本金制度,項目資本金低于國家規定比例的,不批準其立項,建設部門不予頒發施工許可證。
第十四條規劃建設和交通部門繼續整頓和規范建設建筑市場秩序,嚴肅查處規避招標、假招投標、綜合整治轉包和違法分包等行為。
第十五條積極推行以建設單位工程款支付擔保和施工企業合同履約擔保為核心的工程風險管理制度,提取預防拖欠工程款及工資的保證金。
第十六條勞動保障部門要加強勞動保障法律宣傳,提高勞動者法律意識,增強民工維權意識,建立用工單位自覺與勞動者簽訂用工合同并在勞動部門備案的制度,對未按規定簽訂勞動合同的,按《浙江省勞動合同辦法》規定對用人單位進行嚴肅處理。
對于嚴重違反規定的企業,記入檔案并向社會曝光。
第十七條引導企業抵制不正當競爭行為,幫助和組織企業清償債權債務。政府主管部門要積極組織協調,引導企業依法訴訟,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第十八條縣財政安排一定數額的資金,建立勞動保障突發事件處置應急周轉資金。對于確實屬于應支付未付的拖欠款,企業一時無力支付的,經勞動保障突發事件處置領導小組核實同意,用于先行墊付部分拖欠,以平息突發事件,下一步再向企業追償。
處置應急和日常的專項經費列入財政專項預算。
第五章獎懲措施
第十九條對在突發事件中依法執行公務且事跡突出的人員,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表彰。
第二十條在突發事件中,構成違紀的,根據情節輕重,給予批評、警告、記過等行政處分;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一條處置預案是政府組織管理、指揮協調相關應急資源和應急行動的整體計劃和程序規范。各部門、單位要根據處置基本預案,結合實際,制訂、細化完善有關應急處置分案,制定各種行動方案、相關保障方案,以提高突發事件的先期處置能力和應急反應效率。
篇3:售樓處置業顧問守則范本2
售樓處置業顧問守則2
如何將顧客買樓臺意向變為實際行動,除了樓盤的品質是否吸引人之外,就是置業顧問的售樓藝術和服務態度。為此,我們必須建立適當的置業顧問守則,來規范置業顧問的行為、儀表、儀態。
(一)、必須關心公司,熱愛本職工作,遵守職業道德,做到文明、優質、高效的服務,維護公司形象和聲譽,努力學習,不斷提高業務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并明確一點,我們不僅賣房子,而且要賣"服務",我們就是要以一流的服務取勝。
(二)、置業顧問儀表、儀容準則
1、必須衣著整齊干凈,無污跡和明顯皺紋;扣好紐扣,結好領帶,領帶夾的高度要超過1/2領帶(或由領扣算起第三與第四顆之間為一宜)衣袋中不要有過多物品,不準穿皮鞋以外的鞋類。皮鞋要檫干凈、光亮;女職員不宜穿黑色或白色絲襪,避免破洞。
2、必須佩帶工作牌,并應佩戴在左胸前的適當位置,不得掛于腰間或以其他外衣遮蓋。
3、男職員頭發要常修剪,發腳長度以保持不蓋耳部和不觸衣領為度,不得留胡須,要每天修臉;男女職員,頭發要常洗,上班前要梳理整齊,保證無頭屑。
4、女職員切忌濃裝艷抹,不許紋眉,提倡淡裝,使人感到自然美麗,精神好。忌用過多香水或使用刺激性氣味強的香水,并注意彩妝是否脫落,牙齒是否沾到口紅。
5、職員上班前不得吃異味食物,要勤洗手,勤剪指甲,指甲邊縫不得藏有臟物、指甲油避免太怪異。
6、對客服務時,不得流露出厭煩、冷淡、憤怒、僵硬、緊張的表情,要友好、熱情、精神飽滿和風度優雅地為客人服務。
7、提倡每天洗澡、勤換衣物,以免身上發出發出汗味或其他異味。
(三)、置業顧問工作態度的行為準則
1、工作態度
(1)服從上司:切實從上司的工作安排和調配,按時完成任務,不得拖延、拒絕或終止工作。
(2)嚴于職守:職員必須按時上下班,不得遲到、早退或曠工,必須按編排表當值,不得善離職守,個人調離、調換更值時需先征得主管同意。
(3)正直誠實:職員必須如實向上司匯報工作,堅決杜絕不誠實行為。
(4)勤勉負責:職員必須發揮高效和勤勉精神,對自己人事的工作認真、負責、精益求精。
2、服務態度
(1)、友善:以微笑迎接客人,與同事和睦相處。
(2)、禮貌:任何時刻均應使用禮貌用語。
(3)、熱情:工作中應主動為客人著想。
(4)、耐心:對客人的要求應認真、耐心地聆聽,耐心地介紹、解釋。
3、言談舉止
(1)站姿:軀干挺直,頭部端正,雙肩放松,面露出微笑,目視前方;雙手交叉在前,此時應將左掌放在右手背之上,腳尖幅度則是男生25度,女生5度左右。
(2)坐勢
輕輕落座,避免扭臀尋座或動作態大而引起椅子亂動及發出響聲.
接待客人時,落座在座椅的1/3到2./3之間,不得靠依椅背,身體往后仰.
落座時,應用兩手將裙子向前輕攏,以免坐皺或顯出不雅.
聽客人講話時,上身微微前傾,不可東張西望或顯得心不在焉.
兩手不可插入兩腿之間,可一手執筆以便隨時記錄,不可斗腿、托腮或玩弄任何物品。
兩腿自然放平,不得蹺腿腿,應兩腿并攏。
工作時不能照鏡子,涂口紅。
不得將任何物件夾于腋下。
不得隨意吐痰及亂仍東西。
4、交談
(1)與人交談時,必須保持衣著整潔。
(2)用柔和的目光注視對方,面帶微笑,并通過輕輕點頭表示理解客人談話的主題或內容。
(3)與人交談時,不可整理整理衣著、頭發、看表等。
(4)在售樓部不得大聲說笑或手舞足蹈。
(5)講話時,"請"、"您"、"謝謝"、"對不起"等禮貌用語要經常使用,不講粗言穢語或使用藐視性或侮辱性的語言。
(6)不得以任何借口頂撞、諷刺、挖苦、嘲笑客戶,客戶就是上帝,應受到最高禮遇。
(7)稱呼客人時,要用"某先生"、"某小姐或女士"
(8)任何時候招呼他人均不能用"喂"。0
總之,置業顧問除應遵守公司規章,在所屬主管監督之下,與同事彼此親和、互相協助,維持售樓處工作程序外,對外面不可有失作為某某公司職員的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