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運工程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一、編制目的為規范本項目涉水工程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和救援管理工作,提高本項目部的快速救援反應能力,及時、有效地應對生產安全事故,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本項目部的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二、編制依據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3、《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4、《公路水運工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辦法》;5、《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GB/T28001—20**)6、《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9)7、本項目工程施工設計圖紙8、《建筑工程預防坍塌事故若干規定》相應的應急預案:1、《江蘇省交通建設建設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三、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蘇南運河鎮江九曲河口至繆馬村段航道整治工程涉水工程生產活動中的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四、工作原則(一)以人為本、安全第一在應急工作中首先要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以最大限度地減小人員傷亡作為首要任務。(二)項目部人員各司其責應急工作以項目部及施工隊為主各司其責的原則,事故現場應急救援在各級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領導下,項目部應積極參與、配合事故救援、調查和善后工作,防止出現事故“放大效應”和次生、衍生新的質量和安全事故。(三)居安思危、充分準備本項目工程安全生產應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做好應對出現生產安全事故的各項準備工作。平時加強培訓和演練,采用科學的預測、預防和應急處理技術,提高預測預防水平。(四)快速反應、協調應對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理工作應民主科學、快速反應、運轉高效。項目部要充分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建立聯運協調機制。充分發揮各級地方人民政府、建設和社會公眾在應急處置中的重要支持作用。五、工作機制在各級人民地方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門的領導下,項目部要根據屬地交通部門應急預案的原則、要求和本應急預案內容定期組織演練,開展應急知識宣傳,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事故情況。六、應急管理職責根據法律法規和當地交通主管部門制定的應急預案要求,本項目部成立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成員組成如下:組長:項目經理職責:接到警報后,應迅速了解事故情況,作出指示決策,下達應急搶險命令。副組長:項目總工、專職安全員職責:根據組長下達的搶險命令,組織各專業搶險隊開展搶險工作,并做好事故通報和事故處理工作,負責各搶險專業隊之間的組織協調工作。成員:各專業工程師、各施工隊長職責:現場具體指揮各專業隊的搶修和救援工作。組長聯系方式如下:孔雙云:夏陳生:七、事故預防根據本工程涉水工程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及工程工序的特點,本工程的危險源及應急預案如下:1、水下施工作業安全事故應急預案1.1、發生人員落水事故的安全處理預案1.2、發生碰撞沉船事故的處理預案1.3、發生堵檔事故的處理預案2、圍堰安全防護應急預案3、防風、防臺、防汛安全應急預案4、冬季施工安全應急預案相應預防措施:1、水下施工作業安全預防措施(1)、定期組織全體施工人員認真學習“安全生產法”及“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的精神內容,并要求將學習精神貫徹到自己的實際工作中去。施工前項目部要對施工隊、施工隊要對班組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施工隊、班組均要召開相應的安全會議,并對施工設備、信號燈、救生和消防設備進行安全檢查。(2)、對新員工由項目部專職安全員進行相應疏浚工程施工的安全知識教育和培訓。同時在施工前對全部施工人員進行一次保航道暢通、保安全無事故以及安全應急預案等有針對性的安全學習,使大家明確目標、明確責任、明確安全重點。(3)、所有重要崗位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持證率保持100%。(4)、參加施工的船舶法定文書必須齊全有效。并按有關規定配足救生圈、滅火機和黃沙箱等設施。(5)、工程開工前必須辦妥《水上水下施工作業許可證》。(6)、水上施工必須按規定發布航行通告及航道通告。(7)、施工區域兩端應按要求設置警示牌,危險區域設置警示燈。(8)、施工船舶白天施工必須按規定懸掛施工信號球,晚上施工必須按規定開啟施工航行信號燈。(9)、航行船舶應嚴格遵守“內河船舶航行避碰規則”。(10)、制定相應的施工人員的崗位職責和操作規程,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其安全操作規程,管理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已批準的施工方案及安全防范措施。(11)、水上施工人員作業時必須穿戴救身衣。(12)、水上施工人員在班期間和在船期間不得飲酒。(13)、施工作業船舶在作業期間應設專人進行暸望,注意過往船舶的航行狀態。發現情況時應及時報告并采取緊急避讓措施。(14)、定期檢查維修保持機械設備的完好率,特別是機動船舶應做到隨時能安全啟動航行。(15)、定期對錨機、錨、浮標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檢查和糾正,確保施工船舶定位牢固。(16)、施工船舶和項目部保持24小時通訊暢通。(17)、挖泥船舶施工全部采用半幅施工,減少對航行船舶的航行影響。2、圍堰安全防護預防措施(1)、確定汛期基杭開挖地段,察看地形地貌,反復計算推敲后制定切實可行的圍堰構筑和木樁支護施工方案,報項目總工審批,一旦批準后各施工隊必須嚴格執行,不得任意改變。(2)、為防止船舶撞擊圍堰,圍堰兩端應各設置“前方施工、減速慢行、禁止追越、禁止停靠”航行警示標牌一塊,白底紅字,同時在支護木樁頂端每隔50m設置紅色信號燈一盞,同時設專人巡視,防止過往船舶撞擊支護木樁而產生木樁斷裂,致使圍堰坍塌,發現問題及時搶修和處理。搶險物資的配備(1)、通訊器材:應急指揮部事先制定通訊聯絡方法,配備和設置通訊器材,如對講機、移動電話,并要求有人員熟悉使用方法;(2)、輔助工具:應急照明、移動照明、雨具等其他工具。事先配置并有適當數量的儲存;(3)、搶修材料:木樁100根、草袋1000只、編織袋200只、彩料布100平方米;(4)、急救設備:隨時能投入搶修的挖掘機2臺、推土機2臺;汽車1輛,船舶1艘,急救器材、藥品若干;緊急情況處置程序發現事故和事故征兆→報警→接報→發出搶修和救援命令→開始搶修和救援→現場處置→結束緊急狀態。3、防風、防臺、防汛安全預防措施(1)、項目部及施工隊派專人負責每天收聽天氣預報,發現有臺風立即匯報并通知各施工隊做好應急準備。(2)、現場設備和怕受潮的材料要放致高處,要有防雨措施并設置加固裝置。(3)、要有專人負責看護。(4)、圍堰的構筑要嚴格按照安全技術方案構筑,一旦出現異常立即啟動相應應急預案。(5)、一旦啟動相應應急預案,凡參加預案人員均須穿好救生衣。4、冬季施工安全預防措施(1)、冬季施工要根據冬季施工的特點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員安全意識。(2)、要備好各類防滑物資,一旦上冬要在圍堰工作面及船舶甲板工作面等墊好防滑草包或其它防滑物資。(3)、冬季施工期間應加強對機械設備的保暖維護工作,采用防凍液的機械要及時更換防凍以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轉。(4)、大風、大雪、大霧天應停止施工。(5)、及時清除積雪,特殊位置還應有防滑措施,工作人員嚴禁穿硬底鞋。(6)、切實做好圍堰的維護工作,確保圍堰的施工安全及航道的暢通,嚴禁土體滑入航道。(7)、嚴禁使用裸體電爐和煤爐取暖,防止火災及煤氣中毒事故發生。(8)、要以人為本,做好施工人員的冬季施工防護工作。八、應急響應(一)事故報告1、報告原則事故發生現場項目安全負責人員應遵循“迅速、準確”的原則,在規定的時間內逐級上報安全生產事故情況。2、報告程序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后,項目部應在30分鐘內將事故情況如實向項目建設單位、市交通建設工程安全監督機構、事故所在地交通主管部門和其它有關部門快報,12小時內進行第一次續報,并及時啟動相應安全事故應急預案。3、報告內容(1)事故發生時間、地點、事故類型、人員傷亡情況、預估的直接經濟損失;(2)事故中的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名稱、資質等級情況,施工單位安全生產許可證號及發證機構,施工單位“三類人員”的姓名及崗位證書情況,監理人員執業等情況;(3)項目的基本概況;(4)事故的簡要經過,緊急搶險救援情況,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5)采取措施的情況;(6)事故報告單位、簽發人及報告時間等。4、報告方式緊急情況下可采取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的形式先行報告事故概況,有新情況及時續報,但應在12小時內補齊書面材料,向市交通局報出事故快報表。(二)事故處理1、處理原則現場處理要從以“以人為本”為原則,首先要盡量減小人員傷亡,其次要盡量減小財產損失。2、現場處理2.1、發生人員落水事故的現場處理(1)、施工中施工人員由于不慎或施工船舶與其它航行船舶發生碰撞而產生人員落水后,施工船舶必須立即停止施工并且敲響警鐘,立即組織施工人員進行搶救落水人員,根據不同情況可采用拋救生圈、用小舢板或人員下水進行營救。必要時可撥打110報警進行救援。落水人員搶救上船后應立即進行自救(包括取暖、壓胸呼吸、人工呼吸等),具體應急搶救步驟為:(2)、若搶救落水人員難度已超出自救能力,應立即向110報警臺報警,同時向當地120急救中心請求救援。并做好相應的配合工作。(3)、同時報告本工程項目經理和單位主要領導及安全科,項目經理應及時向業主和監理組報告,單位領導接報后應迅速組織有關人員趕赴現場,保護現場,維持交通秩序,協助海事部門參加調查處理。a、淹溺的搶救救護者應鎮靜,盡可能脫去衣褲,尤其要脫去鞋靴,迅速游到淹溺者附近。對筋疲力盡的淹溺者,救護者可從頭部接近。對神志清醒的淹溺者,救護者應從背后接近,用一只手從背后抱住淹溺者的頭頸,另一只手抓住淹溺者的手臂游向岸邊(圖1)。
圖1溺水的他救在救助過程中最好攜帶救生圈、木板或用小船進行救護,或投下繩索、竹竿等,使淹溺者握住再拖帶上岸。救援時要注意,防止被淹溺者緊抱纏身而雙雙發生危險。如被抱住,應放手自沉,使淹溺者手松開,再進行救護。b、醫療急救b-1、溺水者救上岸后首先清除口鼻淤泥、雜草、嘔吐物等,并打開氣道。b-2、.控水處理(倒水),時間不宜過長(1min即夠)。b-3、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搶救工作要堅持不斷,切不可輕率停止。人工給氧:沒有呼吸,但有心跳,用口對口(鼻)人工呼吸法,具體救護方法是,救護人員深吸一口氣后緊貼觸電者的口(或鼻),向內吹氣,約2秒鐘左右。吹氣完畢,立即離開觸電者的口(或鼻),并松開觸電者的鼻子(或嘴唇),使其自行呼吸,約為3秒鐘左右;有呼吸,但無心跳的,用胸外心臟擠壓法;呼吸、心跳都沒有的,以上兩種方法同時進行。b-4、淹溺者,尤其近乎溺死者必須轉送醫院觀察和治療,即使被認為危險已度過。c、如情況緊急,立即撥打當地120急救中心請求救援。d、若搶救落水人員難度已超出自救能力,應立即向當地江都地方海事處用上述電話或高頻電話及110報警臺報警,同時向當地120急救中心請求救援。并做好相應的配合工作。e、同時報告本工程項目經理和單位主要領導及安全科,項目經理應及時向業主和監理組報告,單位領導接報后應迅速組織有關人員趕赴現場,保護現場,維持交通秩序,協助海事部門參加調查處理。2.2、發生碰撞沉船事故的現場處理(1)、施工中無論施工船舶或航行船舶不慎發生事故后,必須進行自救和互救,首先啟動上述應急事故處理預案對落水人員和傷員進行搶救,同時船隊長應及時調度所有機動船舶在較短的時間內趕到事故現場,在有能力的情況下應將受損船舶拖至岸邊,防止沉船事故的發生,保證航道的暢通,并及時向當地海事部門報告真實情況,不得肇事逃逸,不得私下處理事故。(2)、如情況緊急,事故重大應立即撥打當地海事部門電話和110報警臺、120急救中心請求救援。最大可能做好配合工作。(3)、同時報告本工程項目經理和單位主要領導及安全科,項目經理應及時向業主和監理組報告,單位領導接報后應迅速組織有關人員趕赴現場,保護現場,維持交通秩序,協助海事部門參加調查處理。(4)、海事部門現場勘察后,應迅速撤離所占航道,保持航道通暢。2.3、發生堵檔事故的現場處理由于發生安全事故或施工影響,造成來往船舶積壓而發生堵截檔時,我施工船舶首先聽從海事、航道部門指揮,協助進行排檔工作,有必要時根據實際情況停止施工,并收好工地,以確保航道暢通。2.4圍堰安全事故的現場處置:(1)、管涌的處置管涌在基坑開挖的過程中隨時可能發生,但管涌沒有流砂危險性大,主要是現場觀察和掌握,一旦管涌有冒混水的情況就必須立即停止基坑開挖,對管涌現場觀察和掌握,一旦管涌有冒混水的情況就必須立即停止基坑開挖,對管涌位置進行覆蓋,并用挖掘機或挖泥船在圍堰外圍切斷滲流路徑。(2)、流砂的處置一旦發生流砂導致圍堰垮塌,首先采用液壓抓斗挖泥船切斷滲流路徑,然后再重新進行圍堰構筑,最后進行排水和清淤。(3)坍塌處理(包括船舶碰撞)a.清理坍塌現場,搶救人員,對坍塌范圍前后進行支護加固,以防止坍塌擴大,必要時立即撥打當地海事部門電話,請求現場協助,幫助維護船舶通航秩序。b.排水和清淤。(4)、人員傷害的急救措施:a.撥打“120”;b.采用加壓包扎止血法等方法進行止血,防止過多出血;c.采用三角巾、四頭帶或專用繃帶等進行包扎,防止感染、壓迫止血、固定骨折;d.采用夾板等進行骨折固定,防止骨頭錯位;e.采用擔架或徒手進行傷員搬運,及時送附近醫療機構進行救治。2.5防風、防臺、防汛安全事故現場處理1、臺風或洪水發生后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現場應急器材和人員必須立即進行自救和互救,必要時向110和當地海事部門請求救援,若有人員受傷應立即用汽車送往醫院或向120急救中心請求救援,并做好相應的配合工作。同時及時向項目部匯報,項目部應急小組成員在較短的時間內趕到事故現場,協助進行傷員搶救及維持交通秩序。2、同時報告本工程項目經理和單位主要領導及安全科,項目經理應及時向業主和監理組報告,單位領導接報后應迅速組織有關人員趕赴現場,維持交通秩序,協助維護好現場并參加調查處理。2.6冬季施工安全事故現場處理1、發生人員凍傷或跌傷后,現場必須立即進行自救和互救,必要時立即向當地120急救中心請求救援,并做好相應的配合工作。同時及時向項目部匯報,項目部應急小組成員在較短的時間內趕到事故現場,協助進行傷員搶救及維持交通秩序。2、同時報告本工程項目經理和單位主要領導及安全科,項目經理應及時向業主和監理組報告,單位領導接報后應迅速組織有關人員趕赴現場,維持交通秩序,協助維護好現場并參加調查處理。以上所有安全事故一旦發生,都應立即啟動本項目部相應應急救援預案,全力開展事故搶險救援工作,項目部相應救援機構人員30分鐘內必須趕赴現場,協調組織人員搶險救援,同時協助有關部門保護現場,維護現場秩序,妥善保管有關物證,配合有關部門收集證據.九、應急終止(一)應急終止條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即滿足應急終止條件:1、?險情排除;2、現場搶救活動(包括人搜救、處置、危險隱患排除等)已經結束;3、被困人員安全離開,突發事故危險區并得到良好安置。(二)應急狀態終止后,項目部應及時向相關部門作出書面報告。書面報告的內容包括:事故或險情發生及搶險救援經過;事故原因;事故造成的后果,包括傷亡情況及直接經濟損失等;預防事故采取的措施;應急預案效果及評估情況;應汲取的經驗教訓及對事故責任單位及責任人的處理情況等。十、應急保障(一)、組織保障項目部應建立和完善應急救援組織及應急救援隊伍,應當定期檢查本項目工程安全應急預案的落實情況;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組織應定期演練,器材、設備等應派專人進行維護。(二)宣傳教育項目部應有計劃地對應急救援技術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其專業技能,并記錄保管好培訓記錄。(三)物資保障應急器材(1)、汽車兩輛:蘇LL5278;蘇A3647(2)、常備藥箱二只,常備急救藥品若干;(3)、ABC干粉滅火器若干;(4)、支護木樁200根,草包400只;(5)、鐵鍬20把,鐵絲10kg;(6)推土機、挖掘機若干臺;(7)、無線電通訊器材8只,照明燈若干。(四)財力保障項目部建立應急資金保障制度,設立應急管理臺帳,并為本單位員工及勞務合作人員投保相應的社會保險。(五)演練保障項目部根據建設工程實際,制定應急工作演習方案,有針對性地開展消防、觸電、溺水、防臺、防汛、高空墜落等演習活動,達到普及應急知識和提高應急技能的目的。十一、預案管理(一)責任追究事故應急管理管理工作實行責任追究制。對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或者在應急管理中有失職、瀆職行為的,依法對有關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門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二)預案更新項目部應根據生產環境、工序及其它條件的改變,適時更新本應急預案。十二、本項目工程安全聯系人及聯系方式序號姓名職務電話一SNZJ-9標1孔雙云項目經理2俞迎春項目總工3田承林安全工程師4吳?昊試驗工程師5孔長明質監工程師6陳鳳祥港航結構工程師7董俊榮測量工程師8薛?明駁岸1隊9呂學文駁岸2隊10周?陽樁基隊11闋小平疏浚1隊二SNZJ-10標1夏陳生項目經理2魯?明項目總工3楊華峰安全工程師4許宗強安全工程師5朱?健質檢工程師6王?平試驗工程師7湯龍慶測量工程師8王小磊港航結構工程師9何進軍駁岸1隊10龔炳喜駁岸2隊11高扣紅駁岸3隊12錢文明樁基隊13范照龍疏浚1隊14范照發疏浚2隊
篇2: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細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以下簡稱應急預案)管理,完善應急預案體系,增強應急預案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和《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等有關法規、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承擔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以下簡稱建設主管部門)、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的應急預案編制、評審、發布、備案、培訓、演練、評估和修訂等工作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應急預案管理應當遵循綜合協調、分級負責、屬地為主、企地銜接、動態管理的原則。
第四條應急預案應當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上級預案的規定,符合工作實際和工程項目實際情況。
第二章預案編制和內容
第五條應急預案體系包括綜合應急預案、工程項目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
建設主管部門應當編制本部門綜合應急預案;
建設單位應當編制本單位綜合應急預案,并按照影響工程周邊環境事故類別編制工程項目應急預案;
施工單位應當編制所承擔工程項目的綜合應急預案,并按工程事故、影響周邊環境事故類別編制工程項目應急預案,同時制定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第六條各類應急預案編制內容各有側重。
綜合應急預案是對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質量安全事故應對工作的總體安排。主要規定工作原則、組織機構、預案體系、事故分級、監測預警、應急處置、應急保障、培訓、演練與評估等,是應對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各類質量安全事故的綜合性文件。
工程項目應急預案是指針對某一類型或某幾種類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質量安全事故而預先制定的工作方案。主要規定應急響應責任人、風險防范和監測、信息報告、預警響應、應急處置、人員疏散組織和路線、可調用或可請求援助的應急資源情況以及實施步驟等,體現自救互救、信息報告和先期處置特點。
現場處置方案是指針對某一特定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事故現場處置工作而預先制定的方案。主要規定現場應急處置程序、技術措施及實施步驟。側重于細化企業先期處置,明確并落實生產現場帶班人員、班組長和調度人員直接處置權和指揮權;嚴格遵守安全規程,科學組織有效施救,確保救援人員安全,并強化救援現場管理。現場處置方案是工程項目應急預案的技術支持性文件。
第七條編制應急預案應當在開展風險評估、應急資源調查和能力評估的基礎上進行。質量安全風險類別見附件。
第八條建設主管部門、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編制的應急預案應當相互銜接,并與所涉及的其他部門和單位應急預案相銜接。
第九條應急組織機構、應急救援隊伍、應急裝備物資儲備清單、應急集結路線圖等應急資源信息應當及時更新,確保信息準確有效。建設主管部門、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可根據實際需要建立應急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實現應急資源信息的及時更新與管理。
第三章預案評審和發布
第十條建設主管部門、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應當對各自編制的綜合應急預案組織評審。工程項目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可視情況組織評審。
第十一條評審人員應當包括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安全生產或應急管理方面的專家,預案涉及的其他部門和單位相關人員。
評審人員與應急預案編制單位不得存在隸屬關系。
第十二條評審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應急預案是否符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等,是否與有關應急預案進行了銜接;
(二)主體內容是否完備,組織體系是否科學合理;責任分工是否合理明確;
(三)風險評估及防范措施是否具有針對性;
(四)響應級別設計是否合理,應對措施是否具體簡明、管用可行;
(五)應急保障資源是否完備,應急保障措施是否可行。
評審后應形成書面評審意見。
第十三條應急預案發布前,編制單位應當征求預案涉及的其他部門和單位意見。
第十四條應急預案應經編制單位主要負責人或分管城市軌道交通工程質量安全的負責人審批。審批方式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第十五條應急預案發布后,編制單位應當將預案送達預案涉及的其他部門和單位。
第四章預案備案
第十六條應急預案編制單位應當在綜合應急預案印發后20個工作日內,向有關單位備案。
(一)建設主管部門綜合應急預案報送本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二)建設單位綜合應急預案報送建設主管部門備案;
(三)施工單位綜合應急預案報送工程所在地建設主管部門和建設單位備案。
第十七條應急預案備案時,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應急預案文本及電子文檔;
(三)應急預案評審意見。
第五章演練和培訓
第十八條應急預案編制單位應當建立應急演練制度,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實戰演練、桌面推演等方式,組織開展聯動性強、形式多樣、節約高效的應急演練。
第十九條建設主管部門、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應當制定應急預案演練計劃,結合實際情況定期組織預案演練。建設主管部門每3年至少組織一次綜合應急預案演練;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應當有針對性地經常組織開展應急演練,每年至少組織一次,視情況可加大演練頻次。
第二十條建設主管部門、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應當對應急預案演練進行評估,并針對演練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對應急預案提出修訂意見。評估和修訂意見應當有書面記錄,并及時存檔。
鼓勵委托第三方進行演練評估。
第二十一條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應當定期開展應急預案和相關知識的培訓,至少每年組織一次,并留存培訓記錄。應急預案培訓應覆蓋預案所涉及的相關單位和人員。建設主管部門應當監督檢查培訓開展情況。
第六章評估和修訂
第二十二條應急預案編制單位應當建立定期評估制度,分析評價預案內容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實現應急預案的動態優化和科學規范管理。
第二十三條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急預案編制單位應當修訂預案,修訂情況應有記錄并歸檔。
(一)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標準、上位預案中的有關規定發生變化的;
(二)應急指揮機構、主要負責人及其職責發生調整的;
(三)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規模發生較大變化的;
(四)城市軌道交通工程質量安全風險發生較大變化的;
(五)城市軌道交通工程設計方案、施工工法等發生較大變化的;
(六)在事故應對和應急演練中發現重大問題,需要作出調整的;
(七)應急預案編制單位認為應當修訂的其他情況。
第二十四條對組織指揮體系與職責、應急處置程序、主要處置措施、分類分級標準等重要內容進行修訂的,應當按本辦法規定進行評審和備案。
第七章人力和經費保障
第二十五條建設主管部門、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要指定專門機構和人員負責應急預案的編制、評審、備案、培訓、演練、評估和修訂等工作。
第二十六條建設主管部門、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應將應急預案編制、評審、培訓、演練、評估和修訂等工作所需經費納入預算,統籌安排;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應按照預案要求落實相應的應急物資、裝備及隊伍,保證相應費用的投入。確保專款專用,不得挪用。
第八章附則
第二十七條縣級以上建設主管部門可以依據本辦法的規定,結合本部門實際制定實施細則。
第二十八條本辦法由住房城鄉建設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九條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附件
城市軌道交通工程質量安全風險類別
一、工程施工風險
(一)明挖法施工風險
主要從工程及水文地質、圍護結構施工、基坑降水、支撐架設及拆除、土方開挖、主體結構施工等進行風險分析。重點分析永久結構、圍護結構(圍護樁、連續墻等)、邊坡、支撐構件(錨索、圍檁、鋼支撐)、模板支架的穩定性,以及基坑進水、基底隆起的風險。
(二)盾構法施工風險
主要從工程及水文地質、盾構吊裝、盾構始發和到達、盾構開倉及換刀、管片拼裝、電瓶車運輸、聯絡通道施工等進行風險分析。重點分析進出洞土體的穩定性、開倉過程中土體穩定性及有害氣體、盾構進水的風險。
(三)礦山法施工風險
主要從工程及水文地質、豎井開挖、隧道開挖、爆破作業、聯絡通道施工、初支及二襯結構施工等進行風險分析。重點分析冒頂、片幫、涌水、模板支架坍塌的風險。
(四)高架段施工風險
主要從工程及水文地質、基礎施工、墩身施工、架橋機架設作業、橋面鋪裝作業、預應力張拉等進行風險分析。重點分析模板支架穩定性。
(五)軌行區及機電安裝施工風險
主要分析軌行區吊裝、鋪軌、安裝、裝修等作業以及機電設備吊裝、運輸及安裝調試作業的操作風險。
(六)其他施工風險
主要分析工程施工過程中(含施工前場地“三通一平”及房屋拆遷、管線拆改遷、臨時建筑物搭建、臨時電路架設等前期工作)可能造成設備傾覆、起重傷害、機械傷害、觸電、腳手架垮塌、物體打擊、高空墜落、火災、車輛傷害、爆炸傷害(鍋爐、容器、瓦斯、炸藥)等風險。
二、自然環境與周邊環境風險
(一)自然環境風險
主要包括:天氣災害風險、地震災害風險、地質災害風險以及河湖海洋災害風險等。
(二)周邊環境風險
主要包括:工程鄰近的建(構)筑物、地下管線、橋梁、隧道、道路、軌道交通設施等風險。
篇3:港口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
第一條[編制依據和目的]為了規范港口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管理,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交通運輸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規定》和國務院有關規定,結合港口生產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適用范圍]本辦法適用于港口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以下簡稱應急預案)的編制、發布、備案、演練等工作。
第三條[備案管理的原則]應急預案的管理遵循綜合協調、分級負責、屬地為主的原則。
第四條[明確預案管理的主管部門]交通運輸部主管全國港口應急預案的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運輸(港口)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港口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管理工作。
第五條[明確生產經營人的職責]港口經營人負責落實本單位應急預案編制、評審(或論證)、備案、宣傳、培訓和演練等工作,并組織應急預案確定的各項措施的實施。
第六條[行政部門預案的編制要求]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急預案的編制應當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的規定;
(二)結合本港區的安全生產實際及危險性分析,適應本港區的安全生產事故應急實際需求;
(三)有明確的應急保障措施,并能滿足本港區、本部門的應急工作要求;
(四)應急組織和人員的職責分工明確,并有具體的落實措施;
(五)基本要素齊全、完整,預案附件提供的信息準確;
(六)應與上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的相關應急預案相互銜接。
第七條[應急預案操作手冊要求]地方各級交通運輸(港口)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法律、法規、規章和同級人民政府以及上一級交通運輸(港口)主管部門的應急預案,結合工作實際,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編制相應的港口應急預案和應急預案相對應的簡明操作手冊。
第八條[企業預案的編制要求]企業港口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編制應當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的規定;
(二)結合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實際及危險性分析,適應本單位的安全生產事故應急實際需求;
(三)應急組織和人員的職責分工明確,并有具體的落實措施;
(四)有明確、具體的事故預防措施、應急程序和應急保障措施,并與其應急能力相適應;能滿足本單位的應急工作要求;
(五)有明確的應急保障措施,并能滿足本港區、本部門、本單位的應急工作要求;
(六)基本要素齊全、完整,預案附件提供的信息準確;
(七)應與上級政府、部門和本單位的相關應急預案相
互銜接。
(八)對于危險貨物港口經營人應當制定現場處置方
案。現場處置方案應當包括危險性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特征、應急處置程序、應急處置要點和注意事項等內容。
(九)港口經營人編制的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之間應當相互銜接,并與所涉及的其他單位、上級部門的應急預案相互銜接。
第九條[預案附件內容要求]應急預案應當包括應急組織機構和人員的聯系方式、應急物資儲備清單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應當經常更新,確保信息準確有效。各種預案之間應相互銜接,并與預案所涉及的其他單位的應急預案相互銜接。
第十條[部門預案評審要求]地方各級交通運輸(港口)主管部門應當組織有關專家對本部門編制的應急預案進行審定。涉及相關部門職能或者需要有關部門配合的,應當征得有關部門同意,報同級政府批準發布。
第十一條[港口經營人預案論證要求]港口經營人應急預案由港口經營人自行組織論證,必要時邀請評審專家和應急預案涉及的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參加。
第十二條[部門預案備案要求]地方各級交通運輸(港口)主管部門的應急預案,應當報同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交通運輸(港口)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三條[港口經營人預案備案要求]港口經營人進行應急預案備案時,應提交以下材料:
(一)應急預案備案申請表及電子文檔;
(二)應急預案論證意見;
(三)論證人員簽名表;
(四)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危險貨物現場處置方案)文本及電子文檔。
第十四條[受理部門備案要求]受理備案登記的交通運輸(港口)主管部門應當對材料齊全的應急預案及時備案。
第十五條[備案登記建檔工作要求]各級交通運輸(港口)主管部門應當指導、督促檢查港口經營人做好應急預案的備案登記工作,建立應急預案備案登記建檔制度。
第十六條[預案宣傳教育要求]各級交通運輸(港口)主管部門應當將應急預案的培訓納入安全生產培訓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內重點港口經營人的應急預案培訓工作。
港口經營人應當采取多種形式開展應急預案的宣傳教育,普及生產安全事故預防、避險、自救和互救知識,提高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技能,使有關人員了解應急預案內容,熟悉應急職責、應急程序和崗位應急處置方案。應急預案的要點和程序應當張貼在應急地點和應急指揮場所,并設有明顯的標志。
第十七條[應急演練要求]交通運輸(港口)主管部門應當定期組織應急預案演練,提高本部門、本港區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置能力。
各級交通運輸(港口)主管部門應當每年對應急預案的管理情況進行總結。
第十八條[演練頻次要求]港口經營人應當制定本單位的應急預案演練計劃,根據本單位的事故預防重點,危險貨物港口經營人每半年演練一次,其他港口經營人每年演練一次。
第十九條[演練評估總結要求]應急預案演練結束后,應急預案演練組織單位應當對應急預案演練效果進行評估,撰寫應急預案演練評估報告,分析存在的問題,并對應急預案提出修訂意見。
第二十條[部門預案修訂要求]地方各級交通運輸(港口)主管部門制定的應急預案,應當根據預案演練、機構變化等情況適時修訂。
第二十一條[港口經營人預案修訂要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港口經營人應當及時修訂應急預案:
(一)港口經營人因兼并、重組、轉制等重大變化導致現行應急預案不適用的;
(二)港口經營人生產工藝和技術發生變化的;
(三)周圍環境發生變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險源的;
(四)應急組織指揮體系或者職責已經調整的;
(五)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發生變化的;
(六)應急預案演練評估報告要求修訂的;
(七)應急預案管理部門要求修訂的。
(八)港口經營人制定的應急預案應當至少每三年修訂一次,預案修訂情況應有記錄并歸檔。
第二十二條[預案修訂報備要求]港口經營人應當及時向有關部門或者單位報告應急預案的修訂情況,并按照有關應急預案報備程序重新備案。
第二十三條[應急物資配備要求]港口經營人應當按照應急預案的要求配備相應的應急物資及裝備,建立使用狀況檔案,定期檢測和維護,使其處于良好狀態。
第二十四條[明確應急預案啟動后的報告程序]港口經營人發生事故后,應當及時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有關力量進行救援,并按照規定將事故信息及應急預案啟動情況報告交通運輸(港口)主管部門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第二十五條[表彰獎勵]對于在應急預案編制和管理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人員,交通運輸(港口)主管部門、港口經營人可以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二十六條[處罰]港口經營人應急預案未按照本辦法規定備案的,由縣級以上交通運輸(港口)主管部門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處罰。港口經營人未制定應急預案或者未按照應急預案采取預防措施,導致事故救援不力或者造成嚴重后果的,由縣級以上交通運輸(港口)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并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二十七條[施行時間]本辦法自年月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