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隊防恐防暴應急預案
一、總則為保障井隊生產安全,保證員工及周邊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降低恐怖襲擊造成的損失,及時、高效、穩妥處置突發人為破壞和恐怖襲擊事件,維護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維護社會安全和穩定,結合井隊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二、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人為破壞和恐怖襲擊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三、編寫依據1)、《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2)、《公安部公安機關處置大規模恐怖襲擊事件分預案》。四、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4.1現場應急小組組?長:副組長:組?員:4.2機構職責1、防恐防暴應急辦公室設在井隊工程辦公室,是負責制定應急恐怖襲擊事故應急反應預案和預案的完善及事故后評估工作和通訊聯系的中樞及協調處理異常情況的辦公地點。2、發生恐怖襲擊事件,及時將現場信息傳達到指揮所應急辦公室和聯絡110、西北油田分公司應急中心(0996-4688499),聯系方式詳見應急通訊錄。根據以上部門的的措施及指令,迅速傳達到施工井現場。3、應急小組根據現場情況和上級部門的措施及指令,負責恐怖襲擊事件應急措施的初期實施,根據影響范圍和影響規模,確定實行或解除應急措施。4、出現暴力異常及時與相關方取得聯系,必要時請求地方救助。(詳見應急通訊錄)5、及時收集和匯總本次防暴信息,向主管部門和主管領導匯報。4.3成員職責組?長:部署井隊的安全工作,適時向井隊員工報告工作環境的安全形勢;向上級匯報描述現場狀況和聯絡110、西北油田分公司應急中心(0996-4688499),并對井隊現場行動布署做出最后指示;副組長:負責井隊安全保衛物資儲備、檢查;組長不在現場時代行組長職責;組?員:按要求結隊進行巡邏檢查;值班人員負責外來人員的訊問、登記,外來物資的核查,親自或安排人員監視外來人員在井場的行動,有權制止行跡明顯異常的陌生人員或周邊牧民的牲畜進入井場,發現外來人員有可疑行動時要及時阻止,發現有可疑物品時要及時聯系其它隊員對物品進行監控,同時報告組長或副組長;發現有多個陌生人欲挑釁鬧市時要及時吹口哨報警;非值班人員在收到值班人員求助時要積極幫助;收到值班或其它人員的報警信號后要立即到防暴工具存放點(*****)取防暴工具,同時將報警范圍擴大,而后趕赴報警地點協助值班人員工作。五、應急響應過程響應過程過程/指令/信號發出人過程/指令/信號執行人員(范圍)發現暴動人員值班人員及井隊施工其它員工發出報警、向值班干部匯報發現暴動現象人員確認、調解現場負責人準備防暴器材井隊施工全體員工發出撤離信號參加調解的相關人員向鉆臺撤離井隊施工全體員工清點人員(駐)隊HSE監督員搜救當班班長及其指定協助人員做好鉆臺保衛工作當班HSE監督員及其指定協助人員向警方報警現場負責人現場負責人或其指定人員配合警務人員對暴動人員的看管、對暴動事件的調查隊全體員工接收警務部門的暴動解除通知現場負責人通知全員暴動解除現場負責人恢復生產作業井隊施工全體員工六、事故應急反應程序7.1財產被盜或受損1、指定專人保護現場不遭破壞;2、估算財產損失;3、上報指揮所應急領導小組,發生重大損失或遭受破壞仍在進行中,應同時報公安局、油田治安消防中心;4、收集信息、配合上級或地方主管部門應急處理。7.2人身自由受限制1、保護人身不受傷害;2、上報指揮所應急領導小組和油田、地方公安部門;3、在安全的前提下組織營救;4、配合上級或公安部門工作。7.3人員傷亡1、現場采取措施,展開搶救;2、上級指揮所、公安部門、聯系急救中心;3、保護現場其它人員不受傷害;4、收集相關信息保護現場;5、配合上級或公安部門工作。7.4食物中毒1、現場采取措施急救;2、上報指揮所、公安部門、聯系急救中心;3、保護現場收集信息;4、配合上級或公安部門工作。八、防范措施1、加強隊伍管理,嚴格控制人員外出,任何人員不得私自離開隊伍,確實因為工作需要離開的,要嚴格執行請銷假制度。因公外出,必須經指揮所同意。所有外出人員必須確保聯系暢通。外來人員必須登記后方可允許進入施工現場和營房區。2、外出所有員工不準到社會人員聚集場所、各種*現場、娛樂場所活動。3、嚴把食品、飲用水采購、供應關,認真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防止發生中毒事故。所有飲用水、采購食品要確保有正確的渠道,生活用水必須由專門單位提供,具有可追塑性,并做好現場管理工作。4、夜間巡邏至少兩人,每小時巡回檢查一次,發現可疑人物,視對方行為和現場情況決定是否上前詢問或報告請示隊部領導。5、在井隊有陌生人惡意挑釁鬧事,當事人應立即匯報隊部領導。6、井隊所有人員應與當地居民建立良好的和睦相處關系,尊重其民族習慣,團結一致,維護祖國統一。九、應急終止當所有相關事件得到有效控制,由應急領導小組宣布應急解除指令;由應急領導小組組織人員對事件進行處理,收集整理相關材料,存檔并上報。十、應急演練與評審該應急預案適時進行演練,領導小組組織相關人員根據演練情況進行評審、改進,以確保預案的適宜性。十一、說明1、報警內容:1.1暴動地點井隊番號:****;井號:****;來隊路線;1.2暴動人員民族:?;人數:;所持兇器:;1.3現場有?人員受挾持;傷亡;暴炸、失火情況:?。2、防暴器材2.1用于發現暴動人員器材:望遠鏡;2.2用于示警器材:口哨;2.3用于安全保衛器材:軟鞭、鐵鍬、撬杠等一切可以保護人身安全的器具3、涉及人員:3.1值班人員:在警衛室負責外來人員、車輛的訊問、登記,外來物資的核查的值班人員。值班人員義務:在警衛室值班;對外來人員、車輛的訊問、登記,外來物資的核查;制止周邊牧民的牲畜進入井場;發現外來人員行跡異常或攜帶可疑物品時及時聯系其它隊員對其進行監控并向值班干部報告;發現多個陌生人挑釁鬧事時及時吹口哨報警。3.2非值班人員義務:收到值班人員求助時要積極幫助;收到報警信號后要立即離開恐怖分子容易進入的部位、房間,并隨手鎖門,奔赴防暴器材存放點取防暴工具;將報警范圍擴大;協助值班人員工作。附件、防爆工具一覽表(根據井隊實際情況編制)序號防暴工具數量單位擺放位置備注1防爆電棍2警衛室/生活區2望遠鏡1警衛室3鋼絲鞭34根警衛室/生活區/井場/辦公室4鋼管15根警衛室/生活區5對講機6警衛室/生活區/井場6口哨1只警衛室7銅鑼1個生活區8電鈴1個生活區9強光電筒3把警衛室/生活區/井場辦公室
篇2:井隊防恐防暴應急預案
一、總則為保障井隊生產安全,保證員工及周邊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降低恐怖襲擊造成的損失,及時、高效、穩妥處置突發人為破壞和恐怖襲擊事件,維護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維護社會安全和穩定,結合井隊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二、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人為破壞和恐怖襲擊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三、編寫依據1)、《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2)、《公安部公安機關處置大規模恐怖襲擊事件分預案》。四、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4.1現場應急小組組?長:副組長:組?員:4.2機構職責1、防恐防暴應急辦公室設在井隊工程辦公室,是負責制定應急恐怖襲擊事故應急反應預案和預案的完善及事故后評估工作和通訊聯系的中樞及協調處理異常情況的辦公地點。2、發生恐怖襲擊事件,及時將現場信息傳達到指揮所應急辦公室和聯絡110、西北油田分公司應急中心(0996-4688499),聯系方式詳見應急通訊錄。根據以上部門的的措施及指令,迅速傳達到施工井現場。3、應急小組根據現場情況和上級部門的措施及指令,負責恐怖襲擊事件應急措施的初期實施,根據影響范圍和影響規模,確定實行或解除應急措施。4、出現暴力異常及時與相關方取得聯系,必要時請求地方救助。(詳見應急通訊錄)5、及時收集和匯總本次防暴信息,向主管部門和主管領導匯報。4.3成員職責組?長:部署井隊的安全工作,適時向井隊員工報告工作環境的安全形勢;向上級匯報描述現場狀況和聯絡110、西北油田分公司應急中心(0996-4688499),并對井隊現場行動布署做出最后指示;副組長:負責井隊安全保衛物資儲備、檢查;組長不在現場時代行組長職責;組?員:按要求結隊進行巡邏檢查;值班人員負責外來人員的訊問、登記,外來物資的核查,親自或安排人員監視外來人員在井場的行動,有權制止行跡明顯異常的陌生人員或周邊牧民的牲畜進入井場,發現外來人員有可疑行動時要及時阻止,發現有可疑物品時要及時聯系其它隊員對物品進行監控,同時報告組長或副組長;發現有多個陌生人欲挑釁鬧市時要及時吹口哨報警;非值班人員在收到值班人員求助時要積極幫助;收到值班或其它人員的報警信號后要立即到防暴工具存放點(*****)取防暴工具,同時將報警范圍擴大,而后趕赴報警地點協助值班人員工作。五、應急響應過程響應過程過程/指令/信號發出人過程/指令/信號執行人員(范圍)發現暴動人員值班人員及井隊施工其它員工發出報警、向值班干部匯報發現暴動現象人員確認、調解現場負責人準備防暴器材井隊施工全體員工發出撤離信號參加調解的相關人員向鉆臺撤離井隊施工全體員工清點人員(駐)隊HSE監督員搜救當班班長及其指定協助人員做好鉆臺保衛工作當班HSE監督員及其指定協助人員向警方報警現場負責人現場負責人或其指定人員配合警務人員對暴動人員的看管、對暴動事件的調查隊全體員工接收警務部門的暴動解除通知現場負責人通知全員暴動解除現場負責人恢復生產作業井隊施工全體員工六、事故應急反應程序7.1財產被盜或受損1、指定專人保護現場不遭破壞;2、估算財產損失;3、上報指揮所應急領導小組,發生重大損失或遭受破壞仍在進行中,應同時報公安局、油田治安消防中心;4、收集信息、配合上級或地方主管部門應急處理。7.2人身自由受限制1、保護人身不受傷害;2、上報指揮所應急領導小組和油田、地方公安部門;3、在安全的前提下組織營救;4、配合上級或公安部門工作。7.3人員傷亡1、現場采取措施,展開搶救;2、上級指揮所、公安部門、聯系急救中心;3、保護現場其它人員不受傷害;4、收集相關信息保護現場;5、配合上級或公安部門工作。7.4食物中毒1、現場采取措施急救;2、上報指揮所、公安部門、聯系急救中心;3、保護現場收集信息;4、配合上級或公安部門工作。八、防范措施1、加強隊伍管理,嚴格控制人員外出,任何人員不得私自離開隊伍,確實因為工作需要離開的,要嚴格執行請銷假制度。因公外出,必須經指揮所同意。所有外出人員必須確保聯系暢通。外來人員必須登記后方可允許進入施工現場和營房區。2、外出所有員工不準到社會人員聚集場所、各種*現場、娛樂場所活動。3、嚴把食品、飲用水采購、供應關,認真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防止發生中毒事故。所有飲用水、采購食品要確保有正確的渠道,生活用水必須由專門單位提供,具有可追塑性,并做好現場管理工作。4、夜間巡邏至少兩人,每小時巡回檢查一次,發現可疑人物,視對方行為和現場情況決定是否上前詢問或報告請示隊部領導。5、在井隊有陌生人惡意挑釁鬧事,當事人應立即匯報隊部領導。6、井隊所有人員應與當地居民建立良好的和睦相處關系,尊重其民族習慣,團結一致,維護祖國統一。九、應急終止當所有相關事件得到有效控制,由應急領導小組宣布應急解除指令;由應急領導小組組織人員對事件進行處理,收集整理相關材料,存檔并上報。十、應急演練與評審該應急預案適時進行演練,領導小組組織相關人員根據演練情況進行評審、改進,以確保預案的適宜性。十一、說明1、報警內容:1.1暴動地點井隊番號:****;井號:****;來隊路線;1.2暴動人員民族:?;人數:;所持兇器:;1.3現場有?人員受挾持;傷亡;暴炸、失火情況:?。2、防暴器材2.1用于發現暴動人員器材:望遠鏡;2.2用于示警器材:口哨;2.3用于安全保衛器材:軟鞭、鐵鍬、撬杠等一切可以保護人身安全的器具3、涉及人員:3.1值班人員:在警衛室負責外來人員、車輛的訊問、登記,外來物資的核查的值班人員。值班人員義務:在警衛室值班;對外來人員、車輛的訊問、登記,外來物資的核查;制止周邊牧民的牲畜進入井場;發現外來人員行跡異常或攜帶可疑物品時及時聯系其它隊員對其進行監控并向值班干部報告;發現多個陌生人挑釁鬧事時及時吹口哨報警。3.2非值班人員義務:收到值班人員求助時要積極幫助;收到報警信號后要立即離開恐怖分子容易進入的部位、房間,并隨手鎖門,奔赴防暴器材存放點取防暴工具;將報警范圍擴大;協助值班人員工作。附件、防爆工具一覽表(根據井隊實際情況編制)序號防暴工具數量單位擺放位置備注1防爆電棍2警衛室/生活區2望遠鏡1警衛室3鋼絲鞭34根警衛室/生活區/井場/辦公室4鋼管15根警衛室/生活區5對講機6警衛室/生活區/井場6口哨1只警衛室7銅鑼1個生活區8電鈴1個生活區9強光電筒3把警衛室/生活區/井場辦公室
篇3:工作人員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應急處理預案
工作人員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應急處理預案
本規定中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是指:醫務人員在工作中,意外通過眼、口、鼻及其他粘膜、破損皮膚或或胃腸道外途徑(針刺、人咬傷、擦傷和割傷等途徑穿透皮膚或粘膜屏障)接觸HBV、HCV、HIV、梅毒等血源性病原體的狀態。
醫院工作人員發生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后,應立即按下述程序處理:
一、局部處理
1. 肥皂液和流動清水清洗污染局部皮膚。
2. 污染黏膜時,應用大量生理鹽水反復對黏膜進行沖洗;
3. 如有傷口時,輕輕由近心端向遠心端擠壓傷口,避免擠壓傷口局部,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 再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沖洗傷口。
4.受傷部位的傷口沖洗后,應當用消毒劑,如用70%酒精或者0.5%碘伏進行消毒,并包扎傷口。
二、報告程序
1.在局部處理完成后,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并填寫職業接觸登記表備案。
2.由醫院感染管理科對接觸者進行風險評估、調查,內容包括:接觸血源性病原體的類型、途徑、接觸后局部處理情況、職業接觸級別、病毒載量水平等評估感染風險、接觸者預防接種、免疫情況、對同時接觸多種血源性病原體的情況進行分析;必要時征得源患者同意后進行經血傳播疾病病原檢測 。
3.發生HIV接觸后,由醫院感染管理科負責向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報告(西安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科:85521006 85525625 節假日:衛曉麗 13060422155)。
三、根據接觸病原體的種類采取相應的預防處置措施。
(一)乙型肝炎病毒(HBV)
1.對接觸者抽血檢測抗原抗體情況,了解既往免疫狀態。
2.無保護性抗體者,應在24小時內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接種乙肝疫苗。
3.有保護性抗體者或為乙肝病毒感染者,無需處理。
4.在最后一劑疫苗接種1個月~2個月之后進行病毒抗體追蹤檢測。
(二)丙型肝炎病毒(HCV)
1.對接觸者抽血檢測抗體情況,了解既往狀態。
2.無接觸后預防措施。
3.接觸6周后檢測病毒RNA;6個月之后進行丙型肝炎抗體追蹤檢測。
(三)艾滋病病毒(HIV)
1.對接觸者抽血檢測抗體情況,了解既往狀態。
2.由疾控部門組織專家對接觸者進行評估,需要時由疾控部門向接觸者發放阻斷劑;追蹤檢測可在疾控部門或本院檢驗科進行。
3.接觸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個月時對艾滋病病毒抗體進行檢測。
(四)梅毒
1.對接觸者抽血檢測抗體情況,了解既往狀態。
2.預防性應用長效青霉素。
3.接觸后3個月檢測梅毒抗體。
(五)若發生其它血源性傳播疾病職業接觸,由傳染科、防保科、醫院感染管理科共同制定預防處理方案。根據疾病的平均潛伏期進行追蹤檢測。
四、群體性職業接觸處理報告、處理
1.報告程序:當醫院感染管理科接到3名以上工作人員在從事針對同一源患者的醫療活動而發生的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事件,立即進行核實、調查,確定為群體性職業接觸事件者向院領導匯報。
2.風險評估:由醫院感染管理科對接觸者進行風險評估、調查,內容包括:接觸人數、接觸血源性病原體的類型、途徑、接觸后局部處理情況、接觸者預防接種、免疫情況、對同時接觸多種血源性病原體的情況進行分析。
3.預防處置措施:
①對于HBV、HCV、梅毒等血源性病原體的群體性接觸事件,由醫院感染管理科依據血源性病原體的類型、暴露級別、接觸者免疫狀況等因素指導接觸者進行相應的檢測、預防用藥、免疫接種,并進行隨訪、監測。
②對于HIV群體性接觸事件,盡快向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報告;由疾控部門組織專家對接觸者進行評估,需要時由疾控部門向暴露者發放阻斷劑;追蹤檢測可在疾控部門或本院檢驗科進行。
五、預防處置費用及補償政策:
(一)本院正式職工及合同制人員發生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各項檢測、預防用藥、免疫接種費用均由醫院承擔。進修、實習、試工人員在醫院工作期間發生職業接觸,其檢測費用由醫院承擔,但預防用藥及免疫接種費用由個人自付。
(二)發生職業接觸的醫務人員在隨訪期內確診已感染了血源性疾病,參考損傷時執行醫務人員職業防護規定程度,醫院給予適當的補償:
1.按照規定防護發生意外傷害的感染者,按照工傷申報程序進行申報鑒定,在鑒定結果未確定前,醫院承擔醫保費用中的全部自付部分,鑒定結果出來后按結果規定對待。
2.由于他人的違規操作造成當事人受傷而致感染的,違規者應承擔一定比例的費用及責任。
六、總結、分析:
每年對發生的職業接觸個案進行匯總,確定多發科室、多發人群、多發地點及危險因素;對群體接觸事件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找出醫務人員自身防護不足之處,進行相關知識培訓、補充防護用品等,將接觸機率降至最低。
本預案與國家或上級部門法規有不符之處,按照國家或上級發布的法規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