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鍋爐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格式
1、總則1.1編制目的為在湖北科倫藥業有限公司全面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保證員工生命安全,規范應急管理工作,做到發生突發事件后能及時、有效、有序、迅速應對處置,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與社會影響,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本預案。1.2依據標準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0號)
2)《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國發[2006]24號)3)《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國務院令第373號)4)《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質技監局鍋發[1999]154號)
5)《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監督管理辦法》(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第70號)
6)《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特種設備事故處理規定》1.3工作原則(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群眾的人身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充分發揮專業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職工群眾的基礎作用.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自救為主,外援為輔,企業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和權限,負責鍋爐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
(3)快速響應,果斷處置.按照分級響應的原則快速,及時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
(4)救援堅持“救人優先,控制優先,救援人員生命優先”的原則。
(5)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事故應急與預防工作相結合,加強重大危險源管理。2、鍋爐危險特性及危害分析
2.1?鍋爐屬壓力容器,運行中可能會因為各種不利因素導致鍋爐核心構件鍋筒爆炸。
2.2?鍋爐爆炸后的破壞方式:a.沖擊波;b.飛散物打擊;?c.高溫蒸汽;?d.過熱火;?e.飛火。
2.3?可能造成的危害:a.擊傷人員;b.燙傷人員;c.鍋爐建筑物或鄰近建筑物倒塌;d.壓埋人員。3、主要生產安全事故可能發生的現象及處理方法3.1鍋爐超壓事故一、鍋爐超壓的現象1、氣壓急劇上升,超過許可工作壓力,壓力表指針超過許可工作“紅線”,安全閥動作后,壓力仍在升高。2、發出超壓報警信號,超壓聯鎖保護裝置動作。3、蒸汽溫度升高而蒸汽流量減少。二、鍋爐超壓的處理1、迅速減少給煤量減弱燃燒,手動開啟安全閥或放汽閥。2、加大給水,同時在下集箱加強排污(此時應注意保持鍋爐正常水位),以降低鍋水溫度,從而降低鍋爐汽包壓力。3、如安全閥失靈或全部壓力表損壞,應緊急停爐,待安全閥、壓力表都修好后再升壓運行。4、鍋爐發生超壓而危及安全運行時,應采取降壓措施,但嚴禁降壓速度過快。3.2鍋爐缺水事故一、鍋爐缺水的現象1、水位低于最低安全水位線。2、水位報警器發生低水位報警信號。3、低水位聯鎖保護裝置動作。4、過熱器汽溫急劇上升,高于正常出口汽溫。5、鍋爐排煙溫度升高。6、缺水嚴重時,可嗅到焦味。7、缺水嚴重時,從爐門可見到燒紅的水冷壁管。二、鍋爐缺水的處理利用汽包就地水位計,按下列程序進行叫水(1)開啟放水門首先水位計的混合沖洗。(2)關閉汽側門,緩慢關閉放水門,嚴密注意觀察水位,水位計中有水位上升,則證明輕微缺水,可以減弱燃燒,降低負荷,緩慢上水,恢復正常水位后,可啟動燃燒設備逐漸升溫、升壓投入運行。(3)若仍不見水位,可重復一遍“叫缺水”,經證明確實為缺水,且不知缺水時間有多長,必須緊急停爐,嚴禁盲目向鍋爐給水。決不允許有僥幸心理,企圖掩蓋造成鍋爐缺水的責任而盲目給水。這種錯誤的做法往往釀成大禍,擴大事故,甚至造成鍋爐爆炸而爐毀人亡。3.3鍋爐滿水事故一、鍋爐滿水的現象1、水位高于最高許可線,或看不見水位,水位表玻璃管(板)內顏色發暗。2、雙色水位計呈全部水相指示顏色。3、高低水位警報器發出高水位警報信號。4、過熱蒸汽溫度明顯下降。5、給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6、分汽缸大量存水,疏水器劇烈動作。7、嚴重時蒸汽大量帶水,含鹽量增加,蒸汽管道內發生水錘聲,法蘭連接處向外冒汽滴水。二、鍋爐滿水的處理1、沖洗水位表,檢查是否有假水位,確定是輕微滿水還是嚴重滿水。2、如果是輕微滿水,應減弱燃燒,將給水自動調節器改為手動,部分或全部關閉給水閥門,減少或停止給水,打開省煤器再循環管閥門或旁通煙道。必要時可開啟排污閥,放出少量鍋水,同時開啟蒸汽管道和過熱器上的疏水閥門,加速疏水,待水位降到正常水位線后,再恢復正常運行。3、如果是嚴重滿水,應做緊急停爐處理。3.4鍋爐汽水共騰事故一、鍋爐汽水共騰的現象1、水位表內水位上下急劇波動,水位線模糊不清。2、鍋水堿度、含鹽量嚴重超標。3、蒸汽大量帶水,蒸汽品質下降,過熱器出口汽溫下降。4、蒸汽管道內發生水錘,法蘭連接處發生漏氣漏水。二、鍋爐汽水共騰的處理1、減弱燃燒,降低負荷并保持穩定。2、加大排污量供給合格水,監視水位。3、采用鍋內加藥處理的鍋爐,應停止加藥。4、過熱器、蒸汽管道、分汽缸及用汽設備進行疏水。5、維持鍋爐水位略低于正常水位。6、通知水處理人員采取措施保證供給合格的軟化水。增加鍋水取樣、化驗次數,直至鍋水合格后才可轉入正常運行。7、在鍋爐水質未改善前,嚴禁增大鍋爐負荷。事故消除后,應及時沖洗水位表。3.5鍋爐爆管事故一、鍋爐爆管的現象1、爆管時可聽到汽水噴射的響聲,嚴重時有明顯的爆破聲。2、爐膛由負壓燃燒變為正壓燃燒,并且有爐煙和蒸汽從爐墻的門孔及漏風處大量噴出。3、給水流量不正常大于蒸汽流量。4、雖然加大給水,但水位常常難于維持,且汽壓降低。5、排煙溫度降低,煙氣顏色變白。6、爐膛溫度降低,甚至滅火。7、引風機負荷加大,電流增高。8、鍋爐底部有水流出,灰渣增多。二、鍋爐爆管的處理1、爐管爆裂泄露不嚴重且能保持水位,事故不至擴大時,可以短時間降低負荷維持運行,待備用爐啟動后再停爐。2、爐管破裂不能保持水位時,應緊急停爐,但引風機不應停止,還應繼續給鍋爐上水,降低管壁溫度,使事故不致再擴大。3、如因鍋爐缺水,管壁過熱而爆管時,應緊急停爐,且嚴禁向鍋爐給水,這時應盡快撤出爐內余火,降低爐膛溫度,減少鍋爐過熱的程度。4、如兩臺鍋爐并列供汽,應將事故鍋爐的主蒸汽管與蒸汽母管隔斷。3.6過熱器管爆破事故一、過熱器管爆破的現象1、過熱器附近有蒸汽噴出的響聲或爆破聲。2、蒸汽流量不正常地下降,且流量不正常地小于給水流量。3、爐膛負壓減少或變為正壓,嚴重時從爐門、看火孔向外噴汽和冒煙。4、過熱器后的煙氣溫度不正常地降低或過熱器前后煙氣溫差增大。5、損壞嚴重時,鍋爐蒸汽壓力下降。6、排煙溫度顯著下降,煙囪排出煙氣顏色變成灰白色或白色。7、引風機負荷加大,電流增高。二、過熱器管爆破的處理1、過熱器管輕微破裂,可適當降低負荷,在短時間內維持運行,此時應嚴密監視泄露情況,與此同時,迅速啟動備用鍋爐。若監視過程中故障情況惡化,則應盡快停爐。2、過熱器管爆裂嚴重時,必須緊急停爐。3.7省煤器管爆破事故一、省煤器管爆破的現象1、鍋爐水位下降,給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2、省煤器附近有泄露響聲,爐墻的縫隙及下部煙道門向外冒汽漏水。3、排煙溫度不降,煙氣顏色變白。4、省煤器下部的灰斗內有濕灰,嚴重時有水往下流。
5、煙氣阻力增加,引風機聲音不正常,電機流量增大。二、省煤器管爆破的處理如能維持鍋爐正常水位時,可加大給水量,并且關閉所有的放水閥門和再循環管閥門,以維護短時間運行,待備用鍋爐投入運行后再停爐檢修。如果事故擴大,不能維持水位時,應緊急停爐。3.8空氣預熱器管損壞事故一、空氣預熱器損壞的現象1、煙氣中混入大量空氣,鍋爐負荷明顯降低。2、引風機負荷增大,排煙溫度下降。3、送風量嚴重不足,燃燒情況突變,甚至不能維持燃燒。二、空氣預熱器管損壞的處理1、如管子損壞不嚴重,又不致使事故擴大時,可維持短時間運行。待備用鍋爐投入運行后再停爐檢修。2、如管子嚴重損壞,爐膛溫度過低,難以繼續運行,應緊急停爐。3.9鍋爐水錘事故一、鍋爐水錘的現象1、在鍋爐和管道處發出有一定節律的撞擊聲,有時響聲巨大,同時伴隨給水管道或蒸汽管道的強烈震動。2、壓力表指針來回擺動,與震動的響聲頻率一致。3、水錘嚴重時,可能導致各連接部件,如法蘭、焊口開裂、閥門破損等。二、鍋爐水錘的處理鍋筒內水錘的處理:1、如止回閥失靈,應減弱燃燒,降低負荷和壓力,關閉給水截止閥,停止給水,迅速修理給水止回閥。同時應觀察水位,防止發生缺水事故。2、保持鍋爐中水位運行,均勻平衡地向鍋筒內進水。如水錘仍持續不斷,應停爐檢修。蒸汽管道水錘的處理:1、減少供汽,必要時關閉主汽閥。2、開啟過熱器集箱和蒸汽管道上的疏水閥進行疏水。3、鍋筒水位過高,應適當排污,保持正常水位。4、加強水處理工作,保證給水和鍋水質量,避免發生汽水共騰。5、水錘消除后,檢查管道和管架、法蘭等處的情況,如無情況再暖管一次進行供汽。省煤器水錘的處理1、打開省煤器出口集箱上的放汽閥,排凈空氣。2、檢查省煤器進口上的止回閥,發現損壞及時檢修或更換。3、連續給鍋爐上水,嚴格控制省煤器出口水溫,如發現溫度過高,可能發生汽化,應打開再循環管,或者開啟回水管閥門將省煤器出水送回水箱。
3.10鍋爐受熱面變形事故一、受熱面變形的現象1、水冷壁管變形可直接從看火門、火爐門處看到,當同時伴隨缺水時,則可見到變紅彎曲的水冷壁管。2、如爐管變形嚴重,同時發生爆管時,則可聽到噴汽聲。其他部位變形較輕時,只能停爐后經檢查才能發現。二、受熱面變形的處理1、?受熱面變形不嚴重時,可以待備用爐啟動后檢修,或帶“病”運行。2、如變形嚴重,明顯過燒變形,則應立即停爐,以免事故擴大。3、危險區域劃分鍋爐發生安全事故部位、可能波及范圍序號發生事故部位可能波及范圍可能造成危害發生方式1燃燒室鍋爐房及周邊沖擊波、飛火、飛散物打擊煤粉爆燃2蒸汽管道鍋爐房范圍高溫蒸汽燙溺,沖擊波管道破裂3給水管道鍋爐房范圍汽水混合物燙溺,沖擊波管道破裂4鍋爐汽包鍋爐房范圍沖擊波、飛散物打擊干鍋上水物理爆炸5水冷壁、省煤器、過熱器鍋爐房范圍汽水混合物燙溺、飛散物打擊爆裂4、組織機構及職責
4.1鍋爐安全事故應急組織體系
事故應急處置救援組織機構:公司成立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組織實施鍋爐事故處理救援工作。總指揮:高登銀副總指揮:冉家林成員:任加于、王小民、姚本海、侯謙、劉樸、唐秀軍、陶艷玲、湯金婷指揮部職責:(1)審定鍋爐安全事故處理預案;(2)負責公司鍋爐安全事故指揮,組織調動搶險救援;(3)隨時研究救災情況與出現的新問題,對重大問題作出決策;(4)組織有關部門做好善后處理及事故統計報告工作;(5)發生事故時,負責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6)負責向上級匯報和向友鄰單位通報情況,及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指揮部人員責任與分工:總指揮:全面負責指揮,組織協調鍋爐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對重大問題決策,達救援搶險命令。副總指揮:在總指揮的領導下,組織指揮應急救援搶險工作的實施,指揮協調搶險隊的搶險工作,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組織搞好善后處理。成員:(1)了解事故的危害范圍及人員傷害情況,協助搶險隊對危險范圍的人員疏散和保護;(2)在主管副總指揮的領導下,協助總指揮負責事故信息傳遞,情況通報及事故狀態下的應急處理;(3)協調副總指揮做好事故報告、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實施,了解各搶險隊的搶險情況存在的問題;(4)接待好上級安全監督、消防等有關部門,及時了解事故的人員傷亡情況,搞好調查處理;(5)協助副總指揮對事故現場危險部位和其它有可能波及到的生產工藝處理做出決策;(6)協助副總指揮對發生事故、設備的搶險搶修;(7)組織對事故現場的電氣、水源、蒸汽等應急處理。各部門:?協助總指揮和副總指揮做好一切對外發布信息和接待工作,車輛安排等,協同工會及有關部門做好事故善后處理。在本職工作范圍內,協助指揮部搞好相關的處理工作。1)事故現場處置組運行組織,成員配備防護器材、面具等專業設施,通訊聯絡設備。組長:由EHS部任加于擔任。主要任務:主要負責鍋爐不正常狀態的處理,避免事故的擴大。2)搶險搶修組由設動部組成。組長:檢修設動部部長王小民擔任。主要任務:負責事故有關設備、電氣等搶險、堵漏、搶修任務。3)后勤服務組由后勤部負責。組長:由后勤部部長侯謙擔任。?主要任務:負責搶險救災有關人員和上級有關領導的接待及受傷人員的生活安排等。4)消防組由生產部組成。組長:由生產部部長姚本海擔任。主要任務:一旦發生重大火災爆炸事故,負責組織全員力量救援。5、預防與預警5.1危險源監控5.1.1危險源監測監控的方式、方法1)建立危險源管理制度,落實監控措施。2)建立危險源臺賬、檔案。3)全廠每年一次防雷防靜電檢測。4)鍋爐按規定期進行全面檢測。5)安全附件和儀表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強制檢定,主要包括各鍋爐,儲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應該配備的安全閥,壓力表等。6)全廠和各部門對危險源定期安全檢查,查"三違",查事故隱患,落實整改措施。7)制訂日常點檢表,專人巡檢,作好點檢記錄。8)設備設施定期保養并保持完好。9)做好交接班記錄。5.1.2預防措施
1)按照設備報廢標準,及時報廢更新有關設備;2)在設計時就應依據規范的設計標準,采取可靠的措施。3)采用合理的工藝技術,正確選擇材料材質、結構、連接方式、密封裝置和相應的保護措施;4)企業要把好采購、招標的物資進廠關,確保設備、管線的質量;5)新管線、新設備投用前要嚴格按照規程做好耐壓試驗、氣壓試驗和探傷,嚴防有隱患的設施投入生產。6)正確使用與維護,要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不得超溫、超壓、超振動、超位移、超負荷生產,嚴格執行設備維護保養制度,認真做好潤滑、盤車、巡檢等工作,做到運轉設備振動不超標,、密封點無漏氣、漏液。7)設置齊全可靠的安全閥、壓力表、液位計、爆破片、放空管等安全設施,防止突然超壓對設備造成損害和設備爆炸的危險;8)對安全防護設施要進行維護,保證靈敏可靠。5.2預警行動應急救援指揮部接到可能導致鍋爐安全事故信息后,應按照分級響應的原則及時研究確定應對方案,并通知有關部門,公司采取有效措施預防事故發生。5.2.1信息報告與通知1、總調度室設立24小時應急值守電話,一旦事故發生,現場人員應立即將事故情況報告總調度室及安環辦,安環辦應立即將事故情況報總經理,現場人員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按照現場處置程序立即開展自救。2、安環辦在接到事故信息報告后應記錄報告時間、對方姓名、事故報告內容。5.2.2信息上報應急救援指揮部接到一般及以上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啟動鍋爐安全事故相應應急預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并根據事故的實際情況和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必要時向上級部門及時報告請求外援。報告事故應當包括下列內容:(1)事故發生單位概況;(2)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3)事故的簡要經過;(4)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人員傷害情況;(5)已經采取的措施;(6)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情況緊急時,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可以直接向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6、后期處置6.1本著事故發生后“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事故分析,查找原因,汲取教訓,對發生事故的設備徹底檢修,舉一反三,徹底清查,進行整改,整改完成后及時聯系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和消防部門及相關部門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重新恢復生產。6.2對事故發生過程中發現的新問題,及時修改事故應急預案。7、保障措施7.1.通訊保障火災報警電話119治安報警電話110急救中心電話1207.2應急隊伍保障7.2.1內部保障1)公司內部能夠處理的事故,自行解決。2)各部門負責人兼任本部門安全負責人,定期對消防設備、設施進行維護和保養,個人防護用品按時發放。3)作業現場準備充足的應急救援所需要的藥品和器械,建立事故專柜,及時補給。4)加強事故情況下從業人員的培訓工作,確保事故狀態下,能夠自救和互救。5)定期進行各種預定事故狀態下的演練工作。6)后勤供應保障充足。8、培訓與演練8.1演練:1)每年進行一次鍋爐事故演練,主要內容為鍋爐事故情況下處理演練和現場模擬滅火演練。2)每年進行一次鍋爐發生事故后演練,主要增強職工的應急救援能力,在事故狀態下掌握處理事故、自救逃生、救助他人的技能。3)不定期對各專項事故預案進行演練,確保其有效運行。EHS部?2015-12-12
篇2:工業燃煤鍋爐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一、總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等法律法規。為規范特種設備應急救援體系的建設工作,提高團應急救援意識所以制定本預案。
本文主要由總則、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職責、安全狀況分析、危險辨識與災害后果預測、預警和預防機制、應急響應、保障措施、辨識與災害后果預測,預警和預防措施,是本預案的技術基礎。本文較為詳盡地敘述了企業應急管理所應采取的程序、方法和技術路線,闡述了團如何建立工業燃煤鍋爐事故專項預案、確立團應急管理體系的問題。
1.鍋爐概況
鍋爐房安裝兩臺6噸/一臺10噸?熱水鍋爐
a.型號:DZSL.0-6-AⅡ型;DZSL/0-10-AII型
b.額定蒸發量:6t/h額定;10?
c.額定壓力:1.0MPa
d.飽和蒸汽溫度:95℃
e.給水溫度:
f.制造廠:河北華信鍋爐有限公司?
g.制造日期:2008年3月
2.編制目的
為了貫徹落實三十八團“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保護環境、”的安全生產方針,規范社區應急管理工作,提高對風險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證職工安全健康和生命安全,規范和加強鍋爐設備重特大事故應急救援工作,使應急救援安全、有序、高效實施,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性事故危害,最大限度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維護社會安定和團利益,特制定鍋爐重特大事故應急預案。
3.編制依據
有關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0號)
2)、《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83號)
3)、《關于加強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安監總應急[196]號)
4)、《關于開展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安監管協調字[2004]56號)
5)、《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國務院令第373號)12)、《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質技監局鍋發[1999]154號)
6)、《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監督管理辦法》(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第70號)
7)、《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特種設備事故處理規定》
2)、本社區發生性質特別惡劣、經濟損失在100萬元以上,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鍋爐設備事故。
4、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群眾的人身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充分發揮專業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職工群眾的基礎作用.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省,市,區安監局的統一領導下,團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和權限,負責鍋爐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
(3)快速響應,果斷處置.按照分級響應的原則快速,及時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發生事故的鍋爐房是事故應急救援的第一響應者,省,市,區安監局等有關部門配合,指導,協助做好相關工作.
(4)依靠科學,依法規范.采用先進的應急救援裝備和技術,提高應急救援能力.充分發揮專家的作用,實現科學民主決策.確保預案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依法規范應急救援工作。
(5)預防為主,平戰結合.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事故應急與預防工作相結合,加強重大危險源管理。
2、鍋爐危險特性及危害分析
2.1?鍋爐屬壓力容器,運行中可能會因為各種不利因素導致鍋爐核心構件?5、鍋筒爆炸。
a.沖擊波;
b.飛散物打擊;
c.高溫蒸汽;
d.過熱火;
e.飛火。
5.2可能造成的危害:
a.擊傷人員;
b.燙傷人員;
c.鍋爐建筑物或鄰近建筑物倒塌;
d.壓埋人員。
5.3重大危險源辨識結果
重大危險源辨識的依據為國家標準GB18218-2000《重大危險源辨識》,經辨識,一臺鍋爐確認為重大危險源。
主要生產安全事故可能發生的現象及處理方法
(一)、鍋爐超壓事故
一、鍋爐超壓的現象
1、氣壓急劇上升,超過許可工作壓力,壓力表指針超過許可工作“紅線”,安全閥動作后,壓力仍在升高。
2、發出超壓報警信號,超壓聯鎖保護裝置動作。
?二、鍋爐超壓的處理
1、迅速減弱燃燒,手動開啟安全閥或放汽閥。
2、加大給水,同時在下汽包加強排污(此時應注意保持鍋爐正常水位),以降低鍋水溫度,從而降低鍋爐汽包壓力。
3、如安全閥失靈或全部壓力表損壞,應緊急停爐,待安全閥、壓力表都修好后再升壓運行。
4、鍋爐發生超壓而危及安全運行時,應采取降壓措施,但嚴禁降壓速度過快。
(二)、鍋爐缺水事故
一、鍋爐缺水的現象
1、水位低于最低安全水位線。
2、水位報警器發生低水位報警信號。
3、低水位聯鎖保護裝置動作。
4、過熱器汽溫急劇上升,高于正常出口汽溫。
5、鍋爐排煙溫度升高。
6、缺水嚴重時,可嗅到焦味。
7、缺水嚴重時,從爐門可見到燒紅的水冷壁管。
二、鍋爐缺水的處理
對于水位表的水連管低于最高火界的鍋爐,應立即緊急停爐,降低爐膛溫度,關閉主汽閥和給水閥。對于水容量較大,并且水連管高于鍋爐最高火界的鍋爐,可用“叫水”法,判斷缺嚴重程度,以便采取相應措施。
通過“叫水”,判斷缺水不嚴重時,可以減弱燃燒,降低負荷,緩慢上水,恢復正常水位后,可啟動燃燒設備逐漸升溫、升壓投入運行。
通過“叫水”,判為嚴重缺水時,必須緊急停爐,嚴禁盲目向鍋爐給水。決不允許有僥幸心理,企圖掩蓋造成鍋爐缺水的責任而盲目給水。這種錯誤的做法往往釀成大禍,擴大事故,甚至造成鍋爐爆炸而爐毀人亡。
一、鍋爐汽水共騰的現象
1、水位表內水位上下急劇波動,水位線模糊不清。
2、鍋水堿度、含鹽量嚴重超標。
3、蒸汽大量帶水,蒸汽品質下降,過熱器出口汽溫下降。
4、蒸汽管道內發生水錘,法蘭連接處發生漏氣漏水。
二、鍋爐汽水共騰的處理
1、減弱燃燒,降低負荷并保持穩定。
2、加大排污量供給合格水,監視水位。
3、采用鍋內加藥處理的鍋爐,應停止加藥。
4、維持鍋爐水位略低于正常水位。
5、通知水處理人員采取措施保證供給合格的軟化水。增加鍋水取樣、化驗次數,直至鍋水合格后才可轉入正常運行。
6、在鍋爐水質未改善前,嚴禁增大鍋爐負荷。事故消除后,應及時沖洗水位表。
(五)鍋爐爆管事故
一、鍋爐爆管的現象
1、爆管時可聽到汽水噴射的響聲,嚴重時有明顯的爆破聲。
2、爐膛由負壓燃燒變為正壓燃燒,并且有爐煙和蒸汽從爐墻的門孔及漏風處大量噴出。
3、給水流量不正常大于蒸汽流量。
4、雖然加大給水,但水位常常難于維持,且汽壓降低。
5、排煙溫度降低,煙氣顏色變白。
6、爐膛溫度降低,甚至滅火。
7、引風機負荷加大,電流增高。
8、鍋爐底部有水流出,灰渣增多。
二、鍋爐爆管的處理
1、爐管爆裂泄露不嚴重且能保持水位,事故不至擴大時,可以短時間降低負荷維持運行,待備用爐啟動后再停爐。
2、爐管破裂不能保持水位時,應緊急停爐,但引風機不應停止,還應繼續給鍋爐上水,降低管壁溫度,使事故不致再擴大。
3、如因鍋爐缺水,管壁過熱而爆管時,應緊急停爐,且嚴禁向鍋爐給水,這時應盡快撤出爐內余火,降低爐膛溫度,減少鍋爐過熱的程度。
一、鍋爐水錘的現象
1、在鍋爐和管道處發出有一定節律的撞擊聲,有時響聲巨大,同時伴隨給水管道或出水管道的強烈震動。
2、壓力表指針來回擺動,與震動的響聲頻率一致。
3、水錘嚴重時,可能導致各連接部件,如法蘭、焊口開裂、閥門破損等。
二、鍋爐水錘的處理
鍋筒內水錘的處理
1、如止回閥失靈,應減弱燃燒,降低負荷和壓力,關閉給水截止閥,停止給水,迅速修理給水止回閥。同時應觀察水位,防止發生缺水事故。
2、保持鍋爐中水位運行,均勻平衡地向鍋筒內進水。如水錘仍持續不斷,應停爐檢修。
管道水錘的處理:
1、加強水處理工作,保證給水和鍋水質量,避免發生汽水共騰。
2、水錘消除后,檢查管道和管架、法蘭等處的情況。
3、連續給鍋爐上水,嚴格控制省煤器出口水溫,如發現溫度過高,可能發生汽化,應打開再循環管,或者開啟回水管閥門將省煤器出水送回水箱。
(十)鍋爐受熱面變形事故
一、受熱面變形的現象
1、水冷壁管變形可直接從看火門、火爐門處看到,當同時伴隨缺水時,則可見到變紅彎曲的水冷壁管。
2、如爐管變形嚴重,同時發生爆管時,則可聽到噴汽聲。其他部位變形較輕時,只能停爐后經檢查才能發現。
二、受熱面變形的處理
1、受熱面變形不嚴重時,可以待備用爐啟動后檢修,或帶“病”運行。
2、如變形嚴重,明顯過燒變形,則應立即停爐,以免事故擴大。
5、危險區域劃分
鍋爐發生安全事故部位、可能波及范圍
序號?發生事故部位?可能波及范圍?可能造成危害?發生方式?
1?燃燒室?鍋爐房及周邊?沖擊波、飛火、飛散物打擊?煤粉爆燃?
2?四角油槍?爐本體四周?火災?燃油室外燃燒?
3?蒸汽管道?鍋爐房范圍?高溫蒸汽燙溺,沖擊波?管道破裂?
4?給水管道?鍋爐房范圍?汽水混合物燙溺,沖擊波?管道破裂?
5?鍋爐汽包?鍋爐房范圍?沖擊波、飛散物打擊?干鍋上水物理爆炸?
6?水冷壁、省煤器、過熱器?鍋爐房范圍?汽水混合物燙溺、飛散物打擊?爆裂?
7?制粉系統?鍋爐房范圍?飛火、飛散物打擊?防爆門爆破?
?4、組織機構及職責
4.1鍋爐安全事故應急組織體系
【領導機構】三十八團鍋爐安全事故應急組織機構如下: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指揮部成員:?
4.2【辦事機構】三十八團應急管理辦公室
主任:何志強
成員:
4.3【主要任務與職責】
(1).審定鍋爐安全事故處理預案;
(2).負責鍋爐安全事故指揮,組織調動搶險救援;
(3).隨時研究救災情況與出現的新問題,對重大問題作出決策;
(4).組織有關部門做好善后處理及事故統計報告工作;
(5).發生事故時,負責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
(6).負責向上級匯報和向友鄰單位通報情況,及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
(7).在領導指揮下,負責事故信息傳遞,情況通報及事故狀態下應急處理;
(8).協調指揮做好事故報告、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實施,了解各搶險隊的搶險情況存在的問題;
(3).接待好上級安全監督、消防等有關部門,及時了解事故的人員傷亡情況,搞好調查處理;
(4).了解事故的危害范圍及人員傷害情況,協助搶險隊對危險范圍的人員疏散和保護;
(5).組織對事故現場的電氣、水源、等應急處理。
保衛部
(1).負責重大鍋爐安全事故現場的治安保衛、警戒;
(2).組織警員負責危險范圍內的人員疏散(含鍋爐房外居民)和危險警戒;
(3).負責指揮團部內道路實施管制,疏導車輛救援搶險工作;
(4).協助領導指揮搞好上級部門的工作。
(5)車輛安排等,做好事故善后處理。
1)、搶險隊
由生產部組織搶險隊,隊員配備防護器材、面具等專業設施,通訊聯絡設備。
隊長:
1)主要任務:主要負責鍋爐安全事故的現場搶險,搶救受傷、組織人員脫離現場,指導群眾疏散。
2)、搶險搶修隊
主要任務:負責事故有關設備、電氣等搶險、堵漏、搶修任務。
3)、治安保衛隊
主要任務:負責事故現場治安、交通指揮、危險范圍的警戒,協助搶險隊指導群眾疏散,同時要維護廠內其它重要部位的安全保衛。
4)、后勤服務隊
?主要任務:負責搶險救災有關人員和上級有關領導的接待及受傷人員的生活安排等。
6、消防隊
主要任務:一旦發生重大火災爆炸事故,負責組織全員力量自救,等消防力量投入和指導。
應急咨詢專家組職責:
⑴指導鍋爐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編制及修改完善;
⑵掌握重大危險源及易燃易爆,防火重點部位的分布情況,了解有關技術信息,進展情況和形勢動態,提出相應的對策和意見;
⑶對安全事故的危害范圍做出科學評估,為應急指揮部的決策和指揮提供科學依據;
⑷參與事故危害范圍,事故等級的判定,對事故影響區域的警報設立與解除等重大防護措施的決策提供技術依據;
⑸指導各應急小組進行現場處置;
⑹負責對事故現場應急處置工作和財產損失程度評估工作。
5、預防與預警
5.1重大危險源監控
?5.1.1危險源監測監控的方式,方法
1)建立重大危險源管理制度,落實監控措施.
2)建立重大危險源臺賬,檔案.
?3)鍋爐按規定期進行全面檢測.
4)安全附件和儀表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強制檢定,主要包括各機組,儲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應該配備的安全閥,壓力表等.
?6)全廠和各部門對重大危險源定期安全檢查,查"三違",查事故隱患,落實整改措施.
7)制訂日常點檢表,專人巡檢,作好點檢記錄.
8)設備設施定期保養并保持完好.
9)做好交接班記錄.
?5.1.2預防措施
1)按照設備報廢標準,及時報廢有關設備;
2)在設計時就應依據適當的設計標準,采取可靠的措施,
3)采用合理的工藝技術,正確選擇材料材質,結構,連接方式,密封裝置和相應的保護措施;
4)企業要把好采購,招標的物資進廠關,確保設備,管線的質量;
5)新管線,新設備投用前要嚴格按照規程做好耐壓試驗,氣壓試驗和探傷,嚴防有隱患的設施投入生產.
6)正確使用與維護,要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不得超溫,超壓,超振動,超位移,超負荷生產,嚴格執行設備維護保養制度,認真做好潤滑,盤車,巡檢等工作,做到運轉設備振動不超標,密封點無漏氣,漏液.
7)設置齊全可靠的安全閥,壓力表,液位計,爆破片,放空管等安全設施,防止突然超壓對設備造成損害和設備爆炸的危險;
8)對安全防護設施要進行維護,保證靈敏可靠.因為如果失靈,危險性更大.
5.2預警行動
應急救援指揮部接到可能導致重大鍋爐安全事故信息后,應按照分級響應的原則及時研究確定應對方案,并通知有關部門,單位采取有效措施預防事故發生;當應急救援指揮部認為事故較大,有可能超出本級處置能力時,要及時向赤峰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報告;赤峰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應及時研究應對方案,采取預警行動.
5.信息報告與通知
1,設立24小時應急值守電話,一旦事故發生,現場人員應立即將事故情況報告團領導應急管理辦公室,應急管理辦公室應立即將事故情況報,并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按照現場處置程序立即開展自救.
2,應急管理辦公室,在接到事故信息報告后應記錄報告時間,對方姓名,雙方主要交流內容.
5。1信息上報
接到一般及以上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啟動鍋爐安全事故相應應急預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并在1小時內向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
報告事故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1)事故發生單位概況;
(2)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
(3)事故的簡要經過;
(4)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
情況緊急時,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可以直接向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
?事故處理
8.1本著事故發生后“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事故分析,查找原
因,汲取教訓,對發生事故的設備徹底檢修,舉一反三,徹底
清查,進行整改,整改完成后及時聯系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和消
防部門及相關部門進行驗收后,方可重新恢復生產。
8.2對事故發生過程中發現的新問題,及時修改事故應急預案。
9、保障措施
9.1.通訊保障
火災報警電話119
治安報警電話110
急救中心電話120
?團社區辦公室;0996--7938119
4)加強事故情況下從業人員的培訓工作,確保事故狀態下,能夠自救和救人。
5)定期進行各種預定事故狀態下的演練工作。
6)后勤供應保障充足。
9.外部救援
1)請求消防部門協助進行火災撲救工作。
2)請求治安部門協助進行事故現場的封鎖及組織、安排對周邊群眾進行撤離、疏散工作。
3)請求衛生部門對傷員進行搶救和醫治工作。
4)請求政府相關部門協調增加救援力量。
10、培訓與演練
10.1培訓:各班組、工段定期進行安全操作規程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公司安全環保部不定期進行抽查崗位上操作人員對滅火知識和滅火器材的掌握情況,列入對領導干部的績效考核范圍。
10.2演練:
1)每年進行一次消防演練,主要內容為鍋爐事故情況下處理演練和現場模擬滅火演練。
2)每年進行一次重大危險源鍋爐發生事故后演練,主要增強職工的應急救援能力,在事故狀態下掌握怎樣處理事故、怎樣自救逃生、怎樣救助他人。
3)不定期對各專項事故預案進行演練,確保其有效運行。
所有團職工,對發生的事故,不作為,視而不見、消極對待、散布謠言者,一經查實,一律從嚴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