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控制傳染性疾病安全預案范本

控制傳染性疾病安全預案范本

2024-07-16 閱讀 1967

1、防范措施

(1)普及衛生知識,利用黑板報、櫥窗等各種形式做好預防傳染性疾病的宣傳,正確認識,做好防范。?

(2)加強教職工有關預防傳染病的知識培訓,教會教職工、學生防病知識,培養良好的個人健康生活習慣。

(3)由于少年宮室內活動較多,為進一步預防傳染病,少年宮應采取以下預防措施:

①保持工作、學習、生活環境通風換氣,教室要開窗通風。

②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特別在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后要洗手。?

(4)學生若發生有發熱、咳嗽、乏力、肌肉酸痛等癥狀應馬上告訴老師或家長,及時就醫;教職工若發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就醫。?

(5)少年宮衛生負責人應按規定定期消毒。

2、應急預案

(1)凡出現個別傳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的,短時間內出現發熱、咳嗽、腹瀉等不明病因的群體癥狀,急驟增多的和其它需要報告的防疫情況。少年宮要立即在第一時間內由宮領導,向市有關部門報告。?

(2)遇突發傳染病事件(如鼠疫、霍亂、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肺炭疽1例以上,小范圍內肝炎、細菌性痢疾、傷寒、出血熱、肺結核等)可直接報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3)如遇傳染病事件,少年宮應積極組織教職員工、學生到醫院就診,并落實患者的隔離工作,加強密切接觸者的觀察工作以及環境消毒、飲食、飲水等有關緊急控制措施,防止事件擴大。?

篇2:社區衛生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工作制度

南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工作制度

1、建立社區社會人口學(35周歲以上人口分年齡組構成、主要慢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腦卒中、腫瘤現患病人分年齡組構成)登記,掌握社區居民的社會人口學分布狀況。

2、建立社區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病人的個人健康檔案,進行長期的動態管理。

3、35周歲以上社區居民每次就診必須測量、記錄血壓。

4、對社區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現患人群、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進行各種形式的有針對性的健康干預和生活行為因素定期監測。

5、做好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各種相關資料的匯總、分析,并及時將年度總結和匯總資料上報給上級業務部門。

6、認真接受上級業務部門的業務指導,并配合開展相關工作。

篇3:社區衛生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管理制度

南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管理制度

1.設專(兼)職人員管理慢性病工作,建立社區慢性病防治網絡,制定工作計劃。

2.對社區高危人群和重點慢性病定期篩查,掌握慢性病的患病情況,建立信息檔案庫。

3.對人群重點慢性病分類監測、登記、建檔、定期抽樣調查,了解慢性病發生發展趨勢。

4.針對不同人群開展健康咨詢及危險因素干預活動,舉辦慢性病防治知識講座,發放宣傳材料。

5.對本社區已確診的五種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冠心病、腫瘤)患者進行控制管理。為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實行規范管理,跟蹤隨訪,詳細記錄。

6.建立相對穩定的醫患關系和責任,以保證對慢性病患者的連續性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