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管圓管涵蓋板涵安全文明管理措施
交底內容:
在施工中應注意的安全生產問題以及防范措施:
1、基槽開挖時,挖掘機勾臂下方旋轉半徑范圍內嚴禁站人,基底清理人員須在基槽開挖好之后方可開始清理,有地下水滲出時,及時利用水泵排水,防止基腳被水泡軟。
2、由于開挖的基槽深度較大、寬度不寬,須根據現場邊坡的穩定情況,嚴格按照放坡系數進行開挖;如土質不好時,應加大放坡系數或增設施工平臺,必要時增設擋土板和水平支撐,或采用擋土板內打木樁固定,上端用拉桿與遠處的錨桿拉緊。
3、用電線路須嚴格按安全用電技術規范安裝操作,動力線路和照明線路要分開架設,配電箱須上鎖并有防雨設施;線路投入使用前,須經項目部專業電工和監理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施工作業,夜間施工時,現場必須保證有充足的照明,值班電工須隨時監督、檢查施工現場和施工人員的安全用電情況。
4、發電機、攪拌機、振動棒及其他機電設備須確定有操作證的專人操作,非專業操作人員不得擅自使用機電設備。
5、施工人員作業時必須戴好安全帽,且基槽上方必須有專人巡視,隨時檢查邊坡的穩定情況,如發現異常情況立即通知下方施工作業人員撤離施工現場。
6、基槽上口一米范圍內不得堆放材料或擺放機械設備,路口或其他危險地段須設置圍護欄和安全警視標志,并派專人值班,嚴禁其他與施工無關的人員進入施工現場。
7、特殊工種操作人員,如電工、電焊工、機械操作工等工作人員必須通過地市級安監部門培訓,在取得操作證后方可上崗操作。
8、吊車吊裝管節時,要有專人指揮,吊臂下方禁止站人;管節就位后,及時用石子將兩邊塞牢,用鋼釬撬動調直,鋼絲繩應人工卸下拉出,禁止利用吊車直接拽拉。
9、施工現場實行“一機一閘漏電保護”,嚴禁一閘多用;攪拌機、振動棒、水泵及其他電動機具在投入使用前應仔細檢查,確保使用狀態良好,漏電裝置可靠方可使用。
篇2:雨水管道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一、測量放線:
1、施工前進行現場勘察,了解施工區安全情況,排除事故隱患。
2、測量打樁要注意周圍行人的安全,不得對面使錘。鋼釬和其他工具不得隨意拋棄。
3、測量人員在高壓線附近工作時,必須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遇雷雨時不得在高壓線、大樹下停留。
4、在陡坡及危險地段測量時應系好安全帶,腳穿軟底輕便鞋。
5、在公路、街道、交通繁忙的道路上測量時,必須有專人警戒,防止交通事故。
二、溝槽開挖:
在測量人員的標高控制下進行先采用開挖。開挖溝槽要求位置準確,深度符和規定要求,槽底平坦,坡度適宜。溝槽開挖完畢,確定檢查井、污水井位置。
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遵守安全各項規章制度,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不準違章作業。
2、機械開挖前應先發出信號,在挖掘機的回旋半徑內嚴禁立人和進行其它工作。
3、機械施工時與附近房屋,架空輸電線路保持規定的安全距離。
4、機械挖土跟清底操作人員應與機械保持一定距離,并戴好安全帽。并經常檢查溝槽邊坡的穩定性,特殊情況及時采取措施。
5、機械挖土配合車輛外運時,車輛停放在溝槽邊外一定距離處,同時,車上不準留人,以保證車輛和裝土安全。
6、土方開挖必須由上而下順序放坡進行,嚴禁采用挖空底腳的操作法。開挖土方的操作人員之間,必須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橫向間距不小于2米,縱向間距不小于3米。
7、挖土中發現管道、電纜及其他埋設物應及時報告,不可擅自處理,電纜兩側1米范圍內必須采用人工挖掘。
8、挖土時要注意土壁的穩定性,發現有裂紋及傾坍可能時,人員要立即離開并及時處理。
9、配合挖土機的清坡、清底的工人,不準在機械回轉半徑內工作。
10開挖的土方,要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堆放,堆土距溝邊保持安全距離,同時控制堆土高度,堆放土不得大量堆于基坑外側,以免地面堆載超荷引起土體位移或支撐破壞。
11、施工現場的井、洞、坑、池等危險位置必須有防護欄桿或防護篦等防護設施和醒目的警示標志。
12、上下溝槽(坑)必須設置堅固立梯,梯子不得有缺層或墊高使用,上端要扎牢,下端有防滑措施。嚴禁攀登支撐、支架或乘吊運機械設備上下溝槽。
13、進行溝槽作業施工時,上方人員不得向溝槽內亂扔磚石碎塊或與溝槽內的人員嬉鬧。
14、雨、霧等季節進行機械施工時采取相應措施,確保施工安全。
三、管道基礎、鋪設:
1、施工前或施工中應對所用工具、機械、電氣設備等進行詳細檢查,如有損壞應及時進行更換或修理,以保證使用時安全可靠。
2、認真做好溝槽的防水、排水工作,特別是溝邊作業時,采取必要的防滑措施。
3、溝槽作業時戴好安全帽,上、下溝槽設立梯,嚴禁乘帶運機械上下溝槽。
4、所有工具及材料不得向溝邊投扔和傾倒,下料時溝內作業點應停止,防止墜落傷人。
5、對震搗器等手持電動工具應安裝漏電保護器,操作時戴絕緣手套,操作人員須經培訓,合格后方可操作。
6、混凝土澆筑時操作人員應穿工作服,戴防護眼鏡,采取相應保護措施。
7、管道安裝作業時必須戴好安全帽,上下溝槽設立梯,上端要扎牢,下端應有防滑措施。
8、管道吊裝前認真檢查及吊繩質量,吊裝速度均衡,吊裝機械回旋半徑內嚴禁立人及其他施工作業。
9、吊裝機械下管時,應設專人指揮,操作人員集中精力,服從指揮,互相配合,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溝內人員應站在安全角落。
10、夜間操作施工時,應設置足夠的照明設備,設警示燈,危險區懸掛明顯標志。
11、管材未連接前,應采取臨時固定措施,防止管材下滑。
12、管材對接時,應設專人指揮,溝槽內管材之間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作業人員不得站在已到位管子和正在對接的管材之間。
四、檢查井砌筑:
1、砌筑檢查井前,對溝槽、支撐、機具等進行仔細檢查,對檢查出的問題,應采取加固、修理等措施,保護施工安全。
2、進入砌筑現場戴好安全帽,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
3、砌筑時如遇地下水們高于基礎時及時排水。
4、檢查井砌筑時,按規定的內徑砌筑,井壁必須互相垂直,不得有通縫,必須保證灰漿爆滿,灰縫平整。抹面壓光,不得有空鼓,裂縫等現象。井框井蓋必須完整無缺,安裝平穩位置正確。
5、砌筑檢查井時,操作人員應戴好安全帽,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向下運磚應用溜槽,禁止從上向下拋擲磚,溜槽下接磚人員,嚴禁用手直接去接。砌井超過1.2米時,必須搭設腳手架或簡易架子,搭設必須牢固,符合規范要求。
6、現場運輸磚、砂等材料時,應嚴格控制運量,道路要平整暢通。
7、砌筑過程中禁止站在墻上砌筑、溝縫,不得向外敲燈,不得開玩笑,防止事故的發生。
五、溝槽回填:
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遵守安全各項規章制度。
2、裝載作業范圍不得有人平土。
3、打夯作業前,應檢查電源是否有缺陷和漏電,機械運轉是否正常,機械是否裝置漏電保護器,要嚴格執行一機、一箱、一閘、一漏電保護的規定,機械不準帶病運轉,手持電動工具操作人員應穿絕緣鞋、帶絕緣手套。并有專人負責電源線的移動。
4、防止因機械震動或其他原因引起塌方。
5、施工作業時,應正確佩戴安全帽,杜絕違章作業。
施工現場針對性安全技術交底(1)夜間施工要有足夠的照明設施;(2)要有專人看管,防止其它人誤闖引發事故;(3)懸掛明顯的警示標志。(4)嚴格執行承臺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篇3:雨水管道對接安全防護專項方案
目前正處于夏季高溫多雨季節,不利于雨水管道內有毒氣體的排放,為了避免因為操作不當而造成施工人員的傷害,特制訂本專項方案。
一、施工準備:
在施工前,首先要對操作人員做好安全教育,就對接入中的危險源、應急措施等詳細交底,并由交接雙方簽字確認。交底人員一定要確保所有的操作人員都徹底領會交底的內容,確實引起所有人的高度重視。
設備管理部門要做好醫用氧氣瓶(袋)、防毒面具、鼓風機、救援繩索等應急救援材料的采購工作,確保在發生中毒事故時能夠迅速展開救援工作。
二、施工方案選擇:
本工程雨水管道埋設不深,并且在梅東路、通江路已有的市政管網雨水檢查井與本工程雨水接口在同側且道距離較近,決定采用切割路面,支護開挖的形式,待管道接通以后恢復路面。經現場踏勘,要接入的檢查井沒有預留管道,因此開挖到對接高度以后,需要人工開鑿檢查井壁,待本工程的雨水管道對接成功后重新封堵。
三、對接施工:
為了盡量縮短對接施工時間,在開挖道路以前要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尤其新鋪設的管道盡量靠近雨水檢查井。施工前要與交通部門做好溝通,通過必要的形式向社會公布施工信息,并且做好施工現場的圍擋,防止交通事故;因為當天不能夠馬上回填,所以要做好夜間警示燈安裝,增派值班人員進行現場維護,避免安全事故發生。
對接前,要提前將要對接的雨水檢查井井蓋打開,用鼓風機進行強制換氣,整個施工過程保證鼓風機的運轉正常。
由于目前屬于夏季多雨季節,當因為降雨而造成雨水檢查井水位高于對接位置的時候,要與排泵站及時聯系,加大排水量,直到水位降到對接位置以下才可開始對接工作。
對接人員下到坑道前,要采取多種方式檢驗,看坑道內的含氧量是否足夠,最主要的要檢查接入檢查井內是否存在有毒氣體,最簡單的方法是用點燃的蠟燭放入檢查井,看能否正常燃燒,如果發現檢查井內毒氣濃度較大,要加大鼓風機的送風量,直到經檢驗發現有毒氣體濃度降低到危害程度以內時才可實施對接。
應盡量減少參加對接開鑿井壁的操作人員,開鑿人員必須配帶防毒面具,開鑿過程中保證鼓風機送風量。
操作人員要以盡量短的時間排好管道,盡快封堵檢查井壁,封堵好的井壁要用水泥砂漿抹面良好,對檢查井內壁抹面的時候,操作人員要隨身系好救援繩索,抹面過程專職安全員要在現場進行安全指導,檢查井上邊有專人抓好繩索的一端,一旦發生意外迅速將操作人員拉上井來。
四、發生中毒事故后的救助:
本項目部已經制定好中毒事故的救援應急方案,并根據預案成立了完備的救援小組,準備了救援必須得物品,一旦發生中毒事故,本項目部將根據預案迅速啟動救援行動,保證將危害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