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氣基本知安全培訓內容
1、?定義:
液化石油氣:是由多種烴類氣體組成的混合物,主要成份是丙烷、丙烯、丁烷、丁烯,就是通常所說的C3、C4。
2、?來?源:①由煉油廠石油氣獲取。②由油田伴生氣獲取。③由天然氣中獲取。
3、?用?途:①用于有色金屬冶煉。②窯爐焙燒。③汽車燃料。④居民生活燃氣。
4、?物理特性:
密度:指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所具有的質量。
氣體密度:1、氣態液化石油氣的密度隨著溫度及相應飽和蒸氣壓的升高而增加。2、在壓力不變的情況下,氣態密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少。
液體密度:溫度上升密度變小,同時體積膨脹。
氣?態:氣態比空氣重1.5-2.5倍,一旦液化石油氣從容器或管道中泄漏出來,會像水一樣往低處流動和滯存,很容易達到爆炸濃度。
液?態:液態約為0.5-0.59之間,接近水的一半,當液化石油氣有水時,水分就會沉積在容器底部,會一起運輸到用戶,既增加了用戶的經濟負擔又會引起容器底部腐蝕,縮短容器的使用期限。所以要定期從貯罐排污閥排污。
體積膨脹系數:指溫度每升高1℃液體增加的體積與原來的體積的比值。液化石油氣液體的膨脹系數比水大十幾倍,且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在充裝作業中必須限量充裝,因為在滿液的情況下,溫度每升高1℃,壓力升高2-3MPa,很快達到鋼瓶設計壓力極限,發生事故。如果泄漏出來,其體積會驟然膨脹為250倍-300倍氣態的石油氣。
汽化潛熱:在一定溫度下,一定數量的液體變為同溫度的氣體所需的熱量,由于液化石油氣的汽化潛熱比較大,因此在生產、儲存、灌裝、使用中要嚴禁使液態的石油氣直接接觸人體,以免皮膚被吸收大量的熱量而造成凍傷。
5、?燃?燒:是一種同時伴有發光、發熱的激烈的氧化反應。可燃物(木柴、油類等),助燃物(空氣、氧氣等),點火源(明火、靜電等),燃燒三要素。
閃?點:揮發性混合氣體遇火源能夠燃燒的最低溫度。液化石油氣的閃點是非常低的,丙烷-104℃丙烯-108℃丁烷-82℃丁烯-80℃。
6、爆炸:物質由一種狀態驟然轉變成另一種狀態,并在瞬間釋放出大量的能量,同時產生巨大聲響現象,爆炸又分物理爆炸和化學爆炸。
物理爆炸:由物理變化引起的,如鍋爐超壓爆炸。
化學爆炸:由于物質發生極速的化學反應,產生高溫、高壓引起的爆炸,如鋼瓶泄漏發生爆炸。
爆炸極限:可燃氣體與空氣的混合物遇到火源能夠發生爆炸燃燒的濃度范圍。
爆炸濃度下限:爆炸燃燒的最低濃度。
爆炸濃度上限:爆炸燃燒的最高濃度。
液化石油氣屬一級可燃氣體,爆炸極限為1.5%~9.5%(體積比)。
7、?液化石油氣一般特性:1、方便性2、易燃性3、易爆性4揮發性5、溶解性6、微毒性7、腐蝕性8、熱值高
8、?液化石油氣特性對安全使用的要求:1、嚴防液化石油氣的外泄;2、凡與液化石油氣相關的站區和環境要杜絕明火,電火花,工藝管道、儲罐、設備等作好防靜電技術處理,并應具有良好的通風條件,不得使液化石油氣驟集、存積;3、容器儲存時嚴禁超裝,貯罐不得超過容積的90%,鋼瓶不超過容積的85%。
※二、液化石油氣的裝卸原理
1、壓縮機裝卸法:利用壓縮機抽吸和加壓輸出氣體的性能,將需要灌裝的儲罐(或罐車)中的氣相液化石油氣通入壓縮機的入口,經壓縮機升壓后輸送到準備卸液的罐車(或儲罐)中,從而降低灌裝罐(或罐車)的壓力,提高卸液罐車(或儲罐)中的壓力,使二者之間形成裝卸所需的壓差(0.2-0.3MPa),液態液化石油氣在壓力差的作用下流進灌裝的儲罐(或罐車),以達到裝卸液化石油氣的目的。
2、烴泵裝卸法:利用烴泵輸送液體的性能,將需卸液的罐車或儲罐中液化石油氣通過烴泵加壓輸送到儲罐(或罐車)中。
3、烴泵-壓縮機聯合灌裝:利用壓縮機提高出液罐的氣相壓力,使烴泵入口管路有足夠的靜壓力,以滿足氣溫低儲罐內液化石油氣的飽和蒸氣壓較低的狀況下,灌瓶不暢通的問題。
?
※三、安全附件
1、?安全閥:是液化石油氣儲存中最重要的安全附件之一,它的作用是系統容器或管路壓力超過限額時,能自動開啟,泄去部分氣體并發出聲響,警告操作人員采取措施,當壓力恢復到選定值范圍內時,安全閥回座,自動關閉。從而避免因超壓而釀成的爆炸事故。
分?類:彈簧封閉全啟式安全閥、彈簧封閉微啟式安全閥。液化石油氣必須設置全啟式封閉安全閥,100立方或以上應設2個安全閥。
2、?安全回流閥的作用:與安全閥相同。
3、?過流閥:保證管內流速不致超限,當管內速度過大時,過流閥會自動切?斷管路,從而避免物料損失或釀成事故。
4、?緊急切斷閥:當管道破裂或火焰燒烤管路時,用于切斷液化石油氣管路。
5、?壓力表:準備反映出壓力值的大小。
要?求:表直徑不小于100mm,量程以2.5MPa為宜,精度以1.5級表為宜,定期檢測,標出最高工作壓力紅線。
6、?液位計:反映容器內液位的高低,代表容器由液化石油氣的數量。
7、?溫度計:直接插入液體內部的金屬套管內,測量液相溫度。
?要?求:-40~+60℃以內工作,在40℃處涂上紅色警戒線。
※?四、安全工藝系數
為確保氣站作業安全運行,特對工藝運行各項操作進行一些規范,結合氣站安全員的文化水平和氣站的實際情況,各項內容以基本、易懂、實用為主。
一、?罐區
1、?儲罐內液化石油氣最高儲存容量不能超過貯罐總容積的90%。
2、?儲罐壓力達到1.25MPa或溫度達到40℃應立即進行有效的降壓降溫措施。
3、?貯罐最低余壓應控制0.05MPa以上。
4、?水封井應保持滿水位。
二、?機泵房
1、?作業時,緊急切斷閥油壓一般應在2.5~4.0MPa之間,采用氣壓切斷閥時應控制在0.3~0.5MPa之間。
2、?泵出口壓力應小于1.25MMPa,進出口壓差為0.5MPa。
三、?管道
1、?氣、液相管壓力均不得超過1.6MPa。
2、?管線熱脹冷縮引起的移位不得大于10cm。
※五、設備操作
1、※壓縮機的操作
液化石油氣壓縮機是氣站主要配備的設備之一,使用過程中要求方法正確,平時保養維護要做好。
1、?在第一次開機前,必須檢查KK安裝是否正確,確認電機轉向是否正確。
2、?檢查壓縮機各部件連接是否松動。
3、?檢查各儀表是否正常。
4、?檢查潤滑油到位情況,不能低于視窗的1/3,一般保持在1/2。
5、?檢查皮帶輪運轉情況,三角帶松緊是否適度。
6、?檢查氣液分離器有無殘液,開機前應打開排液閥,清除殘液,使浮球落于罐低,然后再關閉。
7、?檢查四通閥手柄是否處于正確位置,準備工作完成后,盤車起動、運行、每做完一次開、停機都要認真,真實記錄。
壓力、進氣、排氣、溫度、機油壓力。
技術參數:進氣壓≤1.0MPa,出氣壓力≤1.5MPa;進氣溫度≤50℃,
排氣溫度≤100℃;油壓壓力0.15-0.30MPa;電機溫度≤60℃。
2、※烴泵操作
烴泵是氣站主要配備的設備之一,日常運行、生產比較麻煩,按規范操作,做好日常保養是延長設備使用期限的主要因素。
1、?開泵前應認真檢查機泵零部件是否齊全,緊固可靠,且接地線完好,潤滑油是否充足,盤車3-5圈。
2、?打開泵進口管路排氣閥,排空管內滯留氣體。
3、?啟動泵,調節離路閥出口壓力,保持進出口壓差≤0.5MPa。
4、?安全回流閥處于工作狀態。
5、?經常檢查泵運轉情況,發現壓差異常,有雜音,漏油,漏液和發熱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停泵,查明原因后予以排除。
6、?工作時要做好真實的運行記錄。
3、※槽車裝卸作業規定
由于好多事故的發生都是由槽車裝卸作業過程中所引起的,所以,結合氣站的實際情況,做出一些操作規定。
1、?槽車進入禁火區域應戴防火罩,停放在指定位置,熄火。手閘制動,前后輪用三角木堵住,防止槽車滑動。
2、?作業現場嚴禁煙火,特殊情況確實需要在現場修理車輛時,應先批準后,并使用不易發生火花的工具進行修理。
3、?作業前應接好接地線,管道和管接頭連接處必須密封牢固。
4、?裝卸時操作人員、司機、押運員均不得離開現場,發現異常立即停止作業,卸車速度不宜過快,3m/秒以內,槽車與貯罐壓差為0.2-0.3MPa的壓力。
5、?做好裝卸記錄。
※?六、消防系統
1、滅火原理:破壞和消除可燃物或助燃物中的任何一個條件,中止燃燒反應過程。
2、滅火基本方法:?(1)隔離滅火法?(2)冷卻滅火法(3)窒息滅火法?(4)化學抑制法
3、滅火劑:凡具有特定滅火性能,能夠用于滅火的物質。如: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惰性氣體等
4、消防水的作用:水是一種便宜、來源最豐富、使用最方便的一種滅火劑。常用的方式有水花、水霧、水注。因為水的熱容量比任何液體都大,而且有顯著的冷卻效果。1KG水能夠生成1700L蒸汽,水蒸汽既能起到沖淡燃燒區可燃氣體濃度的作用,又能起阻擋空氣進入燃燒區的作用,并能浸濕未燃燒物質,使之難發燃燒。所以常用水來撲滅建筑物和一般物質的火災。水雖然對液化石油氣火災滅火效果不明顯,但是可以用來降低燃燒區的溫度,并對盛裝液化石油氣的容器降溫冷卻,以保護著火的儲罐及鄰近的儲罐不因為其因壓力升高而爆炸。因此,液化石油氣站應配備足夠的消防用水和冷卻降溫設施。
5、干粉滅火器:是由碳酸氫鈉和少量添加劑制成的干燥細微的固體粉末。適用于撲滅石油及其產品、油漆、有機溶劑、天然氣和電氣設備的初起火災。其型號主要有MF2(2公斤)、MF4(4公斤)、MF8(8公斤)、MFT35(手推式35公斤)等。
使用方法:當發生火災時,取下滅火器,先將其上下顛倒幾下,先撕去鉛封,拔出保險栓,一手握住手柄,一手握住噴嘴,從上風方向向火源靠近,距2-3米處,壓下壓把,對準火焰根部噴射。
干粉滅火器的配置(以MF8為例):(1)裝卸臺設置2個。(2)充裝臺、壓縮機房、烴泵房、瓶庫按建筑面積來設置,50m2?設置1個但不應少于2個。(3)貯罐處每臺設置2個。(4)站內其它建筑物每80m2?臺設置1個。
干粉滅火器的保養與維護:平時應置于干燥通風及取用方便的地方,并注意防潮和防日光暴曬。對已到期、壓力不夠或重量減輕10%的需進行補充或更換。
※七、案例分析
1、※壓縮機進液與后果
2005年1月在某氣站壓縮機進液一事,天氣突然變冷,管道內氣相變為液相,雖然開機前作了排放,但氣相進入氣液分流器時速度很快,操作人員以為開始排放,就沒有了,也對安全檢查疏忽了,只把精力集中到槽車、烴泵、壓縮機運轉上。當安全巡查人員到現場巡查時發現氣液分離器液位已滿,如果不及時處理,液體進入壓縮機氣缸內,液體體積會迅速膨脹,既可能把壓縮機頂蓋頂開和氣缸發生爆炸。
現場緊急處理措施;1、馬上停止運行壓縮機,關閉壓縮機進出口閥門。2、從管道安全閥處裝上軟管排到鋼瓶,減少負面影響。[1、從排空處間斷排放液體(浪費、不安全)。2、從抽殘處直接排放到鋼瓶中(影響不好)。]
要求:操作人員應按規程操作,不能以主觀意識來判斷,要勤于檢查,發現隱患、問題要及時排除,達到安全生產的目的。
2、※液位計排污閥斷裂,大量液體泄漏,險成大禍
2004年7月廣州一家氣站,一個100立方的儲罐在約6點鐘時液位計下端排污閥突然斷裂,大量液體泄漏(儲罐滿罐液體剩下約8噸),約9:30經搶險成功,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共動用疏散、警戒、搶險人員約1000人,消防車12輛,附近2公里內工廠、居民斷電,嚴禁煙火,人員轉移、疏散。后經把斷裂閥門拿去檢驗化驗是閥門質量問題,自然斷裂。
教訓:①發現較早,但應急措施、搶險措施不力。
②氣站負責人沒及時到位報公司時間太慢,延誤搶險時間,給當地造成巨大慌亂,影響較大。
③加強員工的安全意識,技能培訓。
④加強平時巡查力度。
⑤配備相應搶險器材,加強應急演練。
3、?※充裝臺隨意排壓,發生爆炸
2004年3月一天,某氣站有十多個50公斤雙頭瓶因瓶內壓力較高無法充裝,于是充裝班人員把瓶對著充裝臺打開角閥排放瓶內壓力,突然發生爆炸,與充裝臺相連的倉庫隔墻被炸倒,倉庫內一員工當場炸死,充裝臺頂部被炸開一個約3米寬的洞,充裝臺地面嚴重受損,現場鋼瓶全部炸開、炸飛。現場工人多人被炸傷、燒傷。
教訓:
1、嚴格執行各種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規程,不能憑個人的主觀意識去做事。
2、作好防雷、防靜電工作,生產區內嚴禁煙火。
3、作好氣站日常安全檢查,嚴防泄漏,及時消除各種安全隱患。
4、加強對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力度。
相關知識:1、液化石油氣,高壓氣體,蒸汽從較小的管口噴出時,噴出的介質和噴嘴均會帶電,而且在噴嘴附近形成游浮的空間電荷,碰到絕緣體和沒有接地的導體時,該物體或導體會因接受空間電荷而帶電,使其電位不斷上升。
2、用烴泵或壓縮機向儲罐和內灌注液化石油氣時,流動的帶電液體也會將靜電荷帶入這些容器內引起電荷集聚,靜電流。
※七、漏氣事故處理的原則及措施
處理原則:1、先停機再處理事故。2、先切斷氣源再滅火。3、先控制再撲救。4、先人員后設備。5先全局后局部。
緊急措施:1、首先應辯明漏氣的位置,按照當時的氣象條件,從上風方向接近漏氣地點,檢查漏氣部位狀況。
2、通知有關人員熄滅一切明火,切斷電源。
3、漏氣嚴重者,應停止生產,撤離不必要的人員。
4、關閉漏氣部位前后的切斷閥門。
5、大量液化石油氣溢出時,可開啟上風向的消防水泵,盡快驅散空中與地面的液化石油氣,并保護好其他儲罐。
6、對于漏氣事故,可按照已制定的檢修規程,采取應急措施之后,按計劃搶修。
7、修復后的部位,在使用前應進行必要的檢驗和試壓,合格后才能按規定方法投入使用。
※八、安全管理
加強液化石油氣站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不斷對職工進行知識教育,使每個在職員工明白各自的崗位職責及安全要求,切實做到自覺遵守制度,認真無誤操作,保證安全生產。
建立安全機構,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認真落實各項安全管理制度。
1、建立安全管理機構;?2、明確安全管理的任務;
3、安全管理制度;?4、安全技術教育與培訓;
5、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結合氣站實際體現在以下九點:(人、物、環、管)
1、?建立管理機構,制定公布,防火、防爆、防雷電、防靜電制度,防火責任制。
2、?崗位責任制上墻公布。
3、?安全教育、安全培訓的認真執行,并作好詳實記錄。
4、?液化石油氣的運輸、貯存制度。
5、?壓力容器管道、設備、設施的經常檢查,定期檢查及維護、維修制度。
6、?檔案管理。包括氣站建站審批驗收資料、壓力容器檔案、設備檔案、人員證件統計情況等。
7、?結合氣站實際編制緊急救援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作好記錄。
8、?安全操作規程上墻公布。
9、?入站須知,安全標志(嚴禁煙火、禁止吸煙、生產重地閑人免進、防止凍傷、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等)。
篇2:車間空氣中液化石油氣衛生標準
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車間空氣中液化石油氣最高容許濃度及其監測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生產及使用液化石油氣的各類企業。
2衛生要求
車間空氣中液化石油氣最高容許濃度為1000mg/m3。
3監測檢驗方法
本標準的監測檢驗方法采用氣相色譜法,見附錄A(補充件)。
4監督執行
各級衛生防疫機構負責監督本標準的執行。
附錄A
氣相色譜法
(補充件)
A.1原理
空氣中的液化石油氣,經玻璃微球分離后,用氫焰離子化檢測器檢測,以保留時間定性,峰高定量。
本方法的檢測限(以正戊烷計)為2.4×10-3μg(直接進1mL空氣樣品)。
A.2儀器
A.2.1注射器:100mL,1mL;
A.2.2微量注射器:10μL,1μL。
A.2.3氣相色譜儀,氫焰離子化檢測器。
A.3試劑
A.3.1正戊烷:色譜純。
A.3.2玻璃微球:80-100目。
A.4采樣
采樣地點,在工人呼吸帶,取100mL注射器,用現場空氣抽洗3次,然后抽取100mL空氣,將注射器密封后垂直放置,當天分析。
A.5分析步驟
A.5.1色譜條件
a.色譜柱:柱長2m,內徑4mm,不銹鋼柱,80-100目玻璃微球,柱溫70℃。
b.汽化室溫度:150℃。
c.檢測室溫度:130℃。
d.載氣(氮氣):40mL/min。
A.5.2定量校正值的測量
用微量注射器準確吸取一定量的正戊烷(20℃時1μL正戊烷重0.6253mg)注入100mL注射器內,用凈化過的空氣稀釋至100mL,再取此標準氣體用凈化空氣稀釋成進樣1ml能使記錄儀偏轉20%,50%,80%的三種濃度,每種濃度進樣三次,以峰高平均值分別計算出每種濃度的定量校正值K1,K2,K3(μg/mm),取K1,K2,K3的平均值作為定量校正值K。不同濃度的定量校正值應該基本一致,總變異系數應在10%以內。
A.5.3色譜圖
A.5.4樣品分析
以測量校正值的色譜條件,取1mL空氣樣品注入色譜儀,測量峰高,然后根據定量校正值的K值計算樣品的含量,分析時色譜條件的變化不應超過平均校正值K的10%,否則,應尋找原因排除之。
A.6計算
*=k·h/V0............(A1)
式中:*——液化石油氣的濃度(以正戊烷計),mg/m3;
K——正戊烷的定量校正值,μg/mm;
h——峰高,mm;
V0——換算成標準狀況下的進樣體積,mL。
篇3:液化石油氣儲配站消防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①儲配站生產區域內,應在醒目位置設置“嚴禁煙火”的警示牌,并不準任何人攜帶火種(如火柴、打火機等);如因施工需要,必須動火時,應事先制訂動火方案,并按規定程序報批。
②在生產區域作業的人員,應穿防爆鞋,其他進入生產區域的人員也不得穿鞋底有鐵釘的鞋。
③各種機動車輛進入生產區域時,必須在排氣管上戴防火帽;同時,嚴禁獸力車、電瓶車和拖拉機等車輛進入生產區。
④不準機動車輛在生產區域內進行修車、擦車和加油等作業,在進行灌裝和卸液操作時,必須將車輛的發動機熄火。
⑤不準在生產區域內放散液化石油氣和亂倒殘液,并應及時消除從設備和管道“跑、冒、滴、漏”出來的液化石油氣。
⑥每天末班下班時,必須將生產用的電源切斷。
⑦各種設備都應裝有良好的接地設施,其最大接地電阻不得超過10ω。
⑧消防水泵系統
a.消防水池的儲水量應按規定備足,并每天檢查,及時補水。
b.消防泵、深井泵應各有應急電源,泵和電源應定期檢查和試運轉。
c.消防水帶和水槍應放置在固定位置,保持整齊完好,不得挪作他用,并應經常檢查、修復或更新。
d.在每次試運轉時,全面檢查消火栓有無漏水,卡口有無損壞等現象。
⑨滅火器
a.定期檢查各種滅火器的數量和質量,若有失效,應及時補充或更換。
b.干粉滅火器一般每年春、秋季各檢查一次,平時應加強保管,防止干粉受潮或變質。
c.泡沫滅火器每年入冬之前應進行全面檢查,并放在室內使用方便的地方,以防藥液結凍;次年春季應再檢查一次,并移至室外放置。
⑩消防隊伍。除公安部門的專業消防隊伍外,各儲配站都應建立義務消防組織。義務消防隊員應學習有關液化石油氣的安全基本知識。熟悉各種消防設施和器材的使用方法,既會預防事故,又能處理事故,一旦遇有火警,即可迅速投人滅火和搶險救災活動,防止事態擴大,保護人民生命和社會財產不受或少受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