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氣乙炔瓶使用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氣瓶存放時,不準靠近熱源,距離熱源必須在10米以上,并不準日光曝曬。
2、氣瓶嚴禁和油類,化學腐蝕劑等物質接觸。
3、使用氣瓶時,應嚴格檢查,如發現有損傷,裂紋或其它危險時,嚴禁使用。
4、使用氣瓶時,不準將氣瓶用完用盡,應按規定留有余壓,用后要戴好瓶帽和膠圈。
5、氣瓶要妥善保管,不準亂放,堆放時不許過高,最高不超過四層,并應存放于空氣暢通處。
6、使用氣瓶開啟氣閥時,要緩慢均勻,人的面部應位于氣側面,嚴防震動,煙火,裝卸減壓表時,應用專用工具嚴禁用錘擊打。
篇2:氧氣乙炔安全使用管理辦法
為規范氧氣、乙炔瓶安全使用,加強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避免出現氧氣、乙炔安全事故,特制定該辦法:
1、氧氣、乙炔瓶進場后應分開放置,嚴禁在同一處存放,存放處必須保證空氣暢通,氣瓶不得接觸油污,嚴禁和易燃物、易爆物混放在一起,不準靠近帶電電線。
2、用完的氧氣、乙炔空瓶應做明標記。并分開擺放。
3、氧氣瓶和乙炔瓶不得同車運輸,運輸前應旋緊瓶帽。應輕裝輕卸,嚴禁拋、滑或碰擊。運輸過程中應檢查氧氣乙炔瓶的防震圈是否配備齊全、合格。
4、氣瓶在存放或使用過程中,嚴禁靠近熱源,乙炔瓶必須直立放置,不準橫躺臥放,以防丙酮流出引起燃燒爆炸。并應有防止傾倒的措施。
5、氣瓶在使用過程中,兩氣瓶間距為5m,與明火間距為10m,使用中必須配備氧氣瓶帽、防振圈、壓力表、回火閥,現場配備滅火器。
6、嚴禁非專業人員操作氧氣、乙炔。
7、氣瓶嚴禁拋擲或劇烈滾動,不得安放在可能產生火星的電氣設備。
8、室外使用必須做好防曬防淋,嚴禁在太陽下暴曬。冬天使用氣瓶凍結時,嚴禁用明火烘烤或用金屬敲擊瓶閥。
9、氧氣、乙炔瓶著火時,應立即關閉瓶閥,使火自行熄滅,可用二氧化碳、干粉滅火器,不得使用水、泡沫或四氯化碳滅火器。切忌“嚴禁用鋪蓋法進行滅火”。
10、氧氣軟管著火時,不得折彎軟管斷氣,應迅速關閉氧氣閥門,停止供氧;乙炔軟管著火時,應先關熄炬火,可采取折彎前面一段軟管的辦法來將火熄滅;
11、使用中應隨時觀察氣瓶、膠管狀態,有無漏氣現象,并保持噴口暢通。
12、乙炔氣瓶的使用壓力不得超過0.147MPa(1.5kgf/cm2),輸氣流速每瓶不得超過1.5~2m3/h。
13、氣瓶內的氣體不得全部用盡,氧氣瓶應留有0.2MPa(2kgf/cm2)的剩余壓力;乙炔氣瓶必須留有不低于規定的剩余壓力。
篇3:氧氣乙炔使用規定
1、進行乙炔、氧氣焊割工作的人員必須持有相應的“特種作業”資格證書。
2、使用中的氧氣瓶和乙炔瓶應垂直固定放置,放置在露天的氣瓶,應用帳棚或輕便的板棚遮護,以免受到陽光的爆曬。
3、嚴禁將電源線搭放在氧氣瓶、乙炔瓶設備和管線上。
4、乙炔和氧氣軟管在工作中應防止沾染油脂或觸及金屬熔渣。
5、禁止把乙炔及氧氣軟管放在高溫管道上。不得把重物、熱物壓在軟管上,也不得把軟管放在運輸道上,不得把軟管和電焊用的導線敷設在一起。
6、乙炔氣瓶禁止放在高溫設備附近,應距離明火10米以上,使用中應與氧氣瓶保持8米以上距離。
7、乙炔瓶上應裝阻火器,防止回火并經常檢查,以防阻火器失靈。
8、乙炔管道應裝薄膜安全閥,安全閥應裝在安全可靠的地點,以免傷人及引起火災。
9、在連接減壓器前,應將氧氣瓶的輸氣閥門開啟四分之一轉,吹洗1-2秒鐘,然后用專用的扳手安上減壓器。工作人員應站在閥門連接頭的側方。
10、氣瓶上的閥門或減壓氣門,若發現有毛病時,應立即停止工作,進行修理。
11、在接受氧氣瓶時,應檢查印在瓶上的試驗日期及試驗機構的鑒定。過期或未經過水壓試驗或試驗不合格者不準使用。
12、運到現場的氧氣瓶,必須驗收檢查。如有油脂痕跡,應立即擦拭干凈;如缺少保險帽或氣門上缺少封口螺絲或有其它缺陷,應在瓶上注明“注意!瓶內裝滿氧氣”,退回發貨單位。
13、氧氣瓶應涂天藍色,用黑顏色標明“氧氣”字樣;乙炔氣瓶應涂白色,并用紅色標明“乙炔”字樣。氣瓶在保管、使用中,嚴禁改變氣瓶的涂色和標志,以防止層涂色脫落造成誤充氣。
14、氧氣瓶內的壓力降到0.196千帕,不準再使用。用過的瓶上應寫明“空瓶”。
15、氧氣閥門只準使用專用扳手開啟,不準使用鑿子、錘子開啟。乙炔閥門須用特殊的鍵開啟。
16、在工作地點,最多只許有兩個氧氣瓶;一個工作,一個備用。
17、嚴禁使用沒有減壓器的氧氣瓶。
18、在焊接中禁止將帶有油跡的衣服、手套或其它沾有油脂的工具、物品與氧氣瓶軟管及接頭相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