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燃油鍋爐安全運行操作

燃油鍋爐安全運行操作

2024-07-16 閱讀 8523

(一)?點火前的檢查與準備1、點火前的檢查對于新裝、移裝、改造和長期停用的鍋爐,在點火前要做一次全面認真的檢查。具體檢查內容和要求如下:(1)檢查鍋爐內、外部。鍋筒、聯箱內有無遺留的工具和其他雜物;手孔門、人孔門是上好、擰緊;爐膛受熱面、絕熱層是否完好;爐膛內是否有殘留燃料油或油垢,燃燒設備是否良好,煙道閘門開關是否靈活,煙道有無雜物。(2)檢查主要安全附件、熱工儀表和電器儀表。安全閥、水位表、壓力表要靈敏可靠。(3)檢查給水設備和汽水管道。各閥門按啟動的要求調整,軟水箱有足夠的貯水。(4)檢查油(氣)系統及安全附件,閥門裝配,開關位置是否正確。(5)使用液化石油氣或乙炔氣點火的鍋爐,還要檢查液化石油氣或乙炔氣壓力是否達到要求,閥門是否開啟。2、啟動給水泵?開啟水泵出口閥,向鍋爐進水。進水的水質應符合鍋爐給水標準,進水速度要緩慢,水溫不宜過高,一般水溫40°C左右為好。上水時,發現人孔蓋,手孔蓋或法蘭結合面有漏水應暫停上水,擰緊螺絲,無漏水后再繼續上水。當鍋爐水位升至水位表正常水位指示處時,給水泵應能停止運轉。此時,不要急于點火,要觀察水位是否維持不變,如水位逐漸降低,應查明原因設法消除,如水位仍繼續上升,則說明給水閥漏水,應進行修理或更換。停止給水后,還應試開排污閥放水,檢查最低安全水位時給水泵是否自動進水。(二)點火與升壓1、點火程序點火前應首先對爐膛進行吹掃。吹掃結束后,點燃引火燃料(煤氣后燃油料),火焰監視器反映火焰的存在,并使其繼續燃燒10秒鐘左右,此稱為引火牽引期。10秒鐘后,主燃料閥(煤氣或燃油)即被驅動,點燃主燃料器。主燃料器若正常燃燒,點火系統即自動關閉。2、鍋爐啟動時間鍋爐啟動時間應根據鍋爐類型、蒸發量而定。一般立式鍋爐水容量小,啟動所需時間要短些,臥式鍋爐,水容量大的鍋爐,啟動所需的時間要長些。總的來說啟動要緩慢進行,啟動時火焰要調至“低火”狀態,使爐溫逐漸升高。如果啟動時間短,溫度增高過快,鍋爐各部件受熱膨脹不均,會造成脹口滲漏,角焊縫處出現裂紋,或者引起扳邊處起槽等缺陷。3、啟動和升壓過程中應注意事項(1)燃用重油鍋爐,點火前應先開動重油加熱器,待油溫、油壓符合要求才能點火。(2)燃油、燃氣鍋爐點火前均用空氣吹掃,空氣吹掃時間根據爐膛容積、風機通風量決定,但不低于規程的規定。目的是吹掉爐膛中可燃氣體,防止爐膛爆炸。(3)啟動過程中,為了使爐膛受熱均勻,可采用間斷放水的方法,從鍋爐底補放出一部分水,并相應補充給水。這樣,可以使鍋爐本體各部分達到均勻的溫度。4、升壓隨著壓力的上升,操作人員應在不同壓力時做好下述工作。(1)隨爐水溫度逐漸升高,當空氣閥冒出霧氣或出現壓力表指針向升壓方向移動時,關閉空氣閥。(2)當壓力升到0.05---0.1MPa(即0.5---1kgf/cm2)時,應沖洗水位表。沖洗水位表順表(a)開啟放水旋塞;(b)關閉水旋塞;(c)開啟水旋塞;(d)關閉氣旋塞;(e)開啟氣旋塞;(f)關閉放水旋塞.如水位繼續上升,并有輕微波動,表明水位正常;如果水位上升緩慢,表明水位表有堵塞現象,應重新沖洗和檢查。(3)當壓力升到0.1---0.15MPa(即1---1.5kgf/cm2)時,沖洗壓力表存水彎管。(4)當壓力升到0.2---0.3MPa(即2---3kgf/cm2)時,檢查各連接處有無滲漏現象,對松動過的螺絲再擰緊一次。(5)當壓力升到0.31---0.4MPa(即3---4kgf/cm2)時,進行一次排污,以均衡各部分爐水溫度。排污前應進水至高水位,排污時要注意觀察水位,排污后要關閉閥門,并檢查有無漏水現象。(6)當壓力升到工作壓力2/3時,進行暖管,以防止送氣時產生水擊。5、暖管為使蒸汽管道、閥門、法蘭等都受到均勻緩慢的加熱并放去管內的凝結水,以防止管道內產生水擊而發生滲漏等,需要暖管。暖管時間,根據蒸汽溫度、季節氣溫、直徑等情況而定。暖管操作:(1)?開啟管道上的疏水閥,排除全部凝結水。(2)?緩慢開啟主汽閥或主汽閥的旁通閥半圈,待管道充分預熱后再全開。如管道發生震動或水擊,應立即關閉主汽閥,加強疏水,待震動消除后,再慢慢開啟主汽閥,繼續進行暖管。(3)?慢慢開啟分汽缸進汽閥,使管道氣壓和分汽缸氣壓相等,同時注意排除凝結水。(4)?排除干燥蒸汽后關閉所有疏水閥,全開主汽閥。各主汽閥全開后,應回轉半圈,防止氣閥因受熱膨脹后卡住。(5)?有旁通管道的,應關閉旁通閥。6、并爐供氣單臺鍋爐運行、當氣壓升到工作壓力時,就可直接進行供氣。兩臺以上鍋爐并列運行,新投入運行的鍋爐向蒸汽母管供氣的過程叫并爐。并爐的條件的操作步驟:(1)當鍋爐的氣壓低于運行系統的氣壓0.05---0MPa時,即可開始并爐。(2)開啟蒸汽母管和主汽管上的疏水閥門,排出凝結水。(3)緩慢開啟主汽閥,待聽不到氣流聲時,再逐漸開打主汽閥,然后關閉旁通閥疏水閥。(三)正常運行的安全管理鍋爐在正常運行時,應使安全附件靈敏可靠,氣壓和水位應保持穩定,以保證蒸汽質量和鍋爐安全經濟運行。1、?保持氣壓和水位的穩定正常操作中,只要掌握好燃燒和進水的操作技能,并掌握好用氣規律或與用氣部門建立好聯系,就能使氣壓和水位保持穩定,防止事故發生。同時做好節約燃料,提高效率。(1)?燃燒調整正常燃燒時,爐膛中火焰穩定,呈白橙色,一般有輕微隆隆聲。如果火焰狹窄無力或有異常聲響。均表示燃燒有問題,應及時調整油(氣)量和風量。若經過調整仍無好轉,則應熄火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消除故障后重新點火。(a)?燃油量的調整①?簡單機械霧化燃燒器。可采用改變爐前油壓地方法進行調節,增大壓力即可達到增加噴油量的目的。也可以更換不同口徑的油嘴來增減噴油量。現在的燃燒器往往采用兩個噴油嘴,低負荷時只用一個油嘴,高負荷時兩只油嘴同時噴油,以適應符合的變化。②?回油式機械霧化的燃燒器,它是采用調節回油閥的開度來控制回油量適應負荷變化的。回流量越大,噴油量越小,相反,回油量越小,則噴油量越大。在正常運行中,不能隨意急劇改變燃燒量。因為燃油量過大,燃燒不完全導致排煙溫度升高,嚴重時煙囪冒黑煙。相反因為燃燒量過小,鍋爐出力不足。只有合適的燃燒量才能保證鍋爐出力,適應負荷變化仍在最佳效率下運行。(b)?送風量的調整在燃燒過程中,油霧必須與空氣結合才能燃燒完全,所以實際送風量都稍大于理論計算送風量。但如果送風量太大會降低燃燒室溫度,不利燃燒,并且增大了煙氣量和排煙熱損失。如果風量不足,則導致燃燒室缺氧,會造成燃燒不完全和尾部受熱面積碳。在實際應用中,通常是用二氧化碳分析儀或氧量分析儀來測定煙氣二氧化碳或氧含量來調整送風量的。一般用調節風門的開啟來改變送風量。但如解決不了問題時,則應考慮風機風量、風壓是否足夠。(c)?火焰的調整①?火焰分析燃油時對各種火焰的觀察和分析,見表8——1表8——1燃油火焰分析油嘴著火情況原因分析處理和調整火焰呈白橙色、光亮、清晰1、油嘴良好,位置適當2、油風配合良好3、調風器正常,燃燒強烈燃燒良好火焰暗紅1、霧化片質量不好或孔徑過大2、油嘴位置不當3、風量不足4、油溫太低5、油壓太低或太高1、更換霧化片2、調整油嘴位置3、增加風量4、提高油溫5、調整油壓火焰紊亂1、風油配合不良2、油嘴角度及位置不當1、調整風量2、高速油嘴角度及位置著火不穩定1、油嘴與調風器位置配合不良2、油嘴質量不好3、油中含水過多4、油質、油壓波動1、調整油嘴與調風器位置2、更換油嘴3、疏水4、提高油質、穩定油壓火焰中放藍色火花1、調風器位置不當2、油嘴周圍結焦3、油嘴孔徑過大或接縫處漏油1、調整調風器位置2、清焦3、檢查、更換油嘴火焰中有火星和黑煙1、油嘴與調風器位置不當2、油嘴周圍結焦3、風量不足4、爐膛溫度太低1、調整油嘴與調風器相對位置2、清焦3、增加風量4、不應長時間低負荷運行火焰中有黑絲條1、油嘴質量不好、局部堵塞或霧化片未壓緊2、風量不足1、清洗、更換油嘴2、增加風量②著火點地調整油霧著火點應靠近油嘴,但不應有回火現象。著火早有利于油霧完全燃燒和穩定。但著火過早,火焰離油嘴太近,容易燒壞油嘴和爐墻。爐膛溫度、油的品種和霧化質量、以及風量、風速和油溫等都影響著火點的遠近。若要調整著火點,應事先查明原因,然后采取措施。當鍋爐負荷不變,且油壓、油溫穩定時,著火點主要由風速和配風情況而定。例如推入穩焰器,降低噴嘴空氣速度會使著火點靠前;反之,會使著火點延后,當油壓、油溫過低或霧化片孔徑太大時,油霧化不良,也會延遲著火。(2)?煙管清灰燃油鍋爐在運行過程中,在管壁上會黏附油垢或油灰。油垢和煙灰還能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形成酸性物質,對金屬造成腐蝕。鍋爐出口的排煙溫度可作為運行鍋爐定期清灰指標,因為油垢或煙灰會引起排煙溫度升高。煙管清灰應在停爐后進行。打開前后爐門,在前端或后端通煙管。此外,煙室及煙囪亦應定期清灰。清灰結束后注意要把爐門、煙箱門,關閉嚴密,在前端或以免造成漏風或煙氣短路影響燃燒。(3)?排污(a)?定期排污鍋爐在運行中,由于水分不斷蒸發,爐水中的雜質逐漸變濃,引起受熱面上生成水垢或泡沫形成汽水共騰等事故。所以應將鍋爐內沉渣排走,降低鍋水堿度和含鹽量。排污分定期排污和表面排污兩種,表面排污(即連續排污),主要是排出爐水表面懸浮泡沫,降低爐水含鹽含堿量,防止發生汽水共騰,保證蒸汽品質。排污量取決于爐水的化驗結果,而后通過排污管上針形閥的開度來實現。定期排污主要排出積聚在鍋筒和下集箱底部的沉渣和污垢。(b)排污注意事項:①排污前先將爐水調至高于正常水位,排污時要嚴格監視水位防止因排污造成鍋爐缺水。排污后約間隔一段時間后,用手摸排污閥后的排污管道,檢查排污閥是否滲漏,如感覺熱,表明排污閥滲漏,應查明原因后加以消除。②本著“勤排、少排、均勻排”的原則,每班至少排污一次,對所有排污管須輪流進行排污,防止爐水品質惡化和排污管堵塞,甚至引起水循環破壞和爆管事故。③?排污要在低負荷時進行。此時水渣易沉淀,排污效果好。④?排污操作應開關重復數次,依靠反沖力使渣垢攪拌起來,然后集中排出。這樣排污效果較好,又可避免造成局部水循環故障。(4)燃油系統,燃燒器等(a)防水燃油含有水分,使著火不穩定,嚴重時導致“斷火”。所以燃油從運輸到儲存都應防水,油罐、日用油箱底部都應有疏水裝置,燃燒時發現著火不穩定時就應疏水。(b)防靜電燃油很容易受摩擦產生靜電。油料在運輸或卸油時,能產生200V以上靜電壓,在靜電壓的作用下,油層被擊穿,導致放電產生火花,可將油蒸汽引燃,進而引發燃燒和爆炸。因此整個油系統內部都要及時將靜電排走,油系統內所有管道、油罐、設備、容器及卸油等都要有接地導線,其電阻在5Ω以下,而且每年校驗一次。(c)過濾器,加熱器燃油系統的各種過濾器須定期清洗。輕油過濾器應每月清洗一遍,使用適當的溶劑及壓縮空氣來清洗。重油過濾器應視油品質量定期清洗容器及過濾柱,過濾柱宜用溶液整個浸泡,清洗,不要拆散。燃油加熱器應定期拆開,用藥劑或工具去除容器內壁及加熱管上的積碳層或油垢。并應經常注意加熱管的出氣口或蒸汽輸水管,如有油漬出現,證明加熱器內的加熱管已經穿漏,應立即處理。(d)燃燒器通常情況下,燃燒器以下部位應每月清洗一次。點火棒:用干凈軟布輕輕擦去灰污。指示燈:用柔軟潔凈布擦去光電管受光處的灰污。噴嘴:拆開噴嘴,用煤油清洗過濾網上的油垢。穩焰器:用干凈軟布輕輕擦去灰污。油泵過濾器:取出過濾器,有煤油清洗。注意:①拆卸噴嘴時,要用二把扳手,一把卡住噴嘴使之固定,一把卡住噴嘴左旋拆下,要用力平衡,防止過猛損壞燃燒器。②當點火棒積碳時,絕緣變差,造成點火困難,此時應拆下點火棒清洗。裝配點火棒時,壓緊螺絲要用力合適,以免損壞絕緣瓷套,并要注意原來裝配位置與尺寸,否則無法點火。2、保持安全附件靈敏可靠鍋爐上壓力表、安全閥、水位表及相應控制裝置要經常檢查,沖洗和定期校驗,以保證其靈敏,可靠性,準確。(1)?壓力表,壓力控制裝置(a)?定期沖洗壓力表存水彎管,防止堵塞。沖洗時操作人員不能面對出氣孔,以免燙傷,沖洗后,不要立即打開旋塞,避免蒸汽直接進入內彈簧管,導致壓力表損壞甚至不靈。(b)?應定期校核壓力表指示是否準確,如指示壓力值超過精度時,應查明原因。(c)?要經常檢查、觀察存水彎管上的旋塞是不是在壓力表工作位置上。(d)?壓力控制器接管的疏通要在停爐、停電無蒸汽壓力且常溫時進行。疏通時可旋開壓力控制器連接螺母,用細鐵絲疏通,一般視水質情況一至二月一次。當使用中發現壓力控制與原來設定值有變化或失靈時,分清是電氣控制問題還是壓力調整、壓力控制開關處漏氣或汽管受阻問題,應認真修復調整。(2)?安全閥(a)?為了防止安全閥芯和閥座粘住,應定期做手動排汽試驗,操作時要輕抬,輕放。(b)?要注意檢查安全閥的鉛封是否完好。(3)?水位表、水位控制裝置(a)?水位表每班一次排污,汽水旋塞必須在全開位置上。(b)?對水位傳感器裝置要做到每班一次排污。同時定期檢查自動進水及低水報警和連鎖是否正常。?當發現水位控制失靈時,應先分清是電控箱內故障還是控制裝置故障,一般控制裝置故障有:①浮球進水下沉或滑動部分有毛口使之不隨水位而變動,從而引起自動進水到上限水位時仍不停泵或手動時高水位不報警。②控制器內有雜物,長期不排污,造成污物頂住浮球,使之不隨水位下降而變動,引起缺水不進水,不報警不停爐。③水銀開關或磁性開關不靈敏造成誤動作,應仔細調節或更換。④修理調整球式控制器內部要在停爐無壓時進行,并注意內部小磁鋼的極性,不能裝反(有一個定位槽),否則水位無法調整。對于電極式傳感器一般因控制器漏氣,電極絕緣體上有導電物造成絕緣電阻下降引起誤動作,一經發現,要及時安排停爐檢修,保證安全運行。3、水質處理要求符合《低壓鍋爐水質》標準。4、根據爐水化驗情況定期進行排污工作。必要時采用爐內加藥作補充處理。(四)停爐保養工業鍋爐常用的停爐保養方法有干法保養、濕法保養和壓力保養三種。1、干法保養適用于長期停用的鍋爐。其方法如下:(1)鍋爐停止使用后,將其內部水垢及鐵銹和外部煙灰清理干凈,用微火將鍋爐烘干。(2)將盛有干燥劑的無蓋盒子,放置于停用鍋爐的鍋筒和爐膽內,并將汽水系統和煙火系統與外界嚴密隔絕,封閉人孔手孔。(3)干燥劑一般使用無水氧化鈣或生石灰。其需用量可根據鍋爐容量進行計算。如果塊狀無水氧化鈣,為1~2kg/m3。如用生石灰,則為2~3kg/m3。(4)為了保證干法保養的效果,應定期打開人孔進行檢查,如發現干燥劑已成粉狀,失去吸濕能力,則應更換新的干燥劑。2、濕法保養適用于停爐時間不超過三個月以內的鍋爐。其方法如下:(1)停爐后,首先將鍋爐受熱面內外污垢、煙灰清除干凈,截堵與外界相連接管路。(2)將鍋爐內灌滿軟化水。如無軟化水,可灌入生水,但每噸進水中應加入2kg應氧化鈉,或5kg磷酸三鈉,或10kg碳酸鈉。藥品要融化為液體灌入。(3)當軟化水或加藥后的生水灌滿后,應加熱至150℃,以排除水中的氣體。然后,將鍋爐所有門孔關閉,且不得有任何滲漏。(4)保養期間,應使軟化水或堿性生水保持充滿狀態,防止空氣漏入。3、壓力保養法壓力保養一般適用于停爐期限不超過一周的鍋爐。利用鍋爐中的余壓(0.05—0.1MPa),保持爐水溫度稍高于100℃以上,即能使爐水中不含氧氣,又可組織空氣進入鍋筒。為了保持爐水溫度,可以定期在爐膛內生微火,也可以定期利用相鄰的鍋爐蒸汽加熱。

篇2:燃油鍋爐系統運行維護工作細則

燃油鍋爐系統運行維護細則

第一部分運行維護

一、日常運行維護

1、記錄燃燒率、蒸汽壓力及盤管給水壓力、除氧水箱溫度和煙氣溫度。

2、注意疏水器壓力表的變化,記錄疏水器的排水循環率。

3、測定給水水質并記錄處理數據,保持在要求范圍內,調整相應的加藥量。

4、測定回收冷凝水的PH值。

5、每班一次或根據實際需要吹灰。

6、轉動濾油器手柄(正反都可以)去雜。

二、周常運行維護

1、除氧水箱排污(完全打開排水閥約一分鐘,可在運行中進行,但不可讓水位降至低于水位計的視線)。

2、注意馬達是否有異常聲音或震動,檢查校正馬達、傳動輪或聯軸節。

3、檢查皮帶松緊情況。

4、檢查自動排污閥輸出率(若總溶解固型物數據穩定或在容許范圍內可免除此項)。

5、記錄水表讀數,計算上周運轉時數。

三、月常運行維護

㈠運行中進行

下列這些項目可根據運行情況和要求,適當延長保養周期,但不超過六個月:

1、記錄滿負荷時盤管給水壓力,并與原讀數進行比較,評估內部結垢情況。

2、記錄滿負荷時鍋殼空氣壓力,并與原讀數進行比較,評估鼓風機的清潔度,確定是否需要清洗鼓風機葉片。

3、記錄滿負荷時煙氣溫度,并與原讀數加以比較,評估盤管外面積灰垢情況,確定是否需要淋洗盤管。如盤管需要淋洗,則要記錄剛淋洗后滿負荷的煙氣溫度,比較確定淋洗后,盤管外部的清潔情況。

4、燃燒器安全控制器的模擬測試,把在燃燒器的香蕉插拔出或突然間取下燃燒器的探測器。

5、測試MTC和ATC,或MTC1和MTC2溫度控制的輸入毫伏數(溫度值)。

6、檢查溫度保護開關ATS和TS,降低設定值至停爐為止,再恢復到原設定值。

7、檢查SPS、LPS、MPS和MPC的壓力值。

㈡停爐進行

1、清潔或更換給水泵進口過濾器、增壓泵進口過濾器、油泵過濾器、壓縮空氣過濾器和連續排污過濾器。

2、除氧水箱排水并檢查除氧水箱內部污垢情況,確定是否需要清洗除氧水箱。

3、打開給水排水旋塞,檢查并沖洗泵頭。

4、如必要的話,清潔鼓風機轉子葉片,并對鼓風機的馬達和軸承加潤滑油。

5、拆下燃燒器并檢查:

⑴用干的軟布擦干凈電極體。

⑵檢查電極間距。

⑶清潔光電管玻璃。

⑷清潔油爐噴油嘴濾網(不要將噴嘴拆散,除非有冒煙情況)。

6、檢查水泵油位開關,油位的高低反應。

1、如有必要,則進行淋洗盤管。淋洗盤管要按要求進行,淋洗后一定要及時烘干。

第二部分停爐維護保養

鍋爐的停爐和保養方式,根據情況需要,有臨時停爐、濕保養停爐、干保養停爐和長期停用保養四種方式。

一、臨時停爐

是指應急停爐,按下紅色按鈕即可。

二、濕保養停爐

是指在停爐后必須繼續將爐水充滿盤管、并維持一定的保養藥液濃度(SO3-2

篇3:燃油鍋爐運行操作規程

1.范圍

公司油鍋爐的運行。

2.啟動鍋爐前的檢查準備工作

2.1柴油箱液位正常,一般不低于500㎜。

2.2柴油箱通往燃燒器的油管路暢通無阻。

2.3燃燒器風門處無異物阻塞。

2.4壓縮空氣開度合適,應常開以防燒壞視鏡。

2.5循環系統中所有閥門應開關靈活,位置正確。

2.6控制柜總開關處于“1”位置。

2.7燃燒調整旋鈕處于“2”小火位置。

2.8除流量控制燈外,其余故障燈均處于熄滅狀態。

3.開循環泵

3.1把主循環泵的開關調到“開”,主循環泵指示燈亮。

3.2查開壓力表及壓差表

3.3待壓差達到設定值時,待循環泵運轉正常后,用點火復位開關熄滅流量控制燈此時點火準備燈亮。

3.4檢查傾聽主循環泵轉動聲音是否正常,不正常時要采取倒泵措施。

4.點火及升溫

4.1完成點火前的檢查準備工作后方可開始點火。

4.2設定管線最高油溫,初次預熱為120℃常規運行時為250℃(溫度設定完畢后,不許隨意改動)

4.3旋動點火開關處于“2”位置,此時點火準備燈滅,點火燈亮。

4.4當風門開到最大時,旋轉點燈開關到“0”位置,燃燒器停止工作,然后再次旋轉點火開關到“2”點燈位置,此時點火準備燈滅,點火指示燈亮,(注意:停爐時間較長時,必須保證鼓風次數在兩次以上。)

4.5注意觀察風門的動作及燃油壓力表示數是否正常,(一般在2.2—2.8)。

4.6燃燒器開始點火后,觀察燃燒器工作指示燈是否變亮。

4.7根據出口油溫調節燃燒狀態。

a.當出口油溫低于120℃時,應保持小火緩慢燃燒。

b.當出口油溫大于120℃時,用手動調節,使油溫勻速緩慢上升,并觀察排煙溫度和回油溫度,排煙溫度不能上升太快,一般不大于280℃,升溫時間(從100℃—250℃),夏季控制在2.5小時以上,冬季控制在3小時以上,春秋季控制在2.5—3小時之間。

c.當出口油溫接近設定值時(250℃),改為自動燃燒,即把燃燒調整旋鈕開到“1”。

4.8運行正常后按時做好記錄。

5.停爐操作

5.1自動停爐

a.當出口油溫超過設定溫度時,燃燒器自動停止,燃燒器工作指示燈滅。

b.把燃燒調整開關旋到“2”小火位置,再次點火。

c.待風門開至最大時,旋停點火開關到“0”位置。點火指示燈滅,點火準備燈亮。

d.為保證設備安全運行,嚴禁頻繁自動啟停。

5.2手動停爐

a.直接把點火開關旋至“0”位置,點火指示燈滅,燃燒器工作燈滅,點火準備燈亮。

b.把燃燒調整開關旋至“2”小火位置。

c.再次點火待風門開至最大時停,點火開關至“0”位置。

d.當停爐時間較長時,可在停爐一小時候后關停循環泵,原則上停爐與啟爐時間間隔不應少于15分鐘,無特殊情況不允許用總開關停爐。

6.注意事項

a.若遇緊急停電,應先將點火開關旋至點火準備位置,并把燃燒器移開爐口。

b.當操作間發生著火或嚴重泄露時,可由操作人員按下E—STOP(急停按鈕),待事故處理完畢后,按下急停按鈕者負責拔起按鈕。

c.油爐房內嚴禁閑雜人入內,嚴禁煙火。